用於治療帶下病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0:24:06 1
專利名稱:用於治療帶下病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治療帶下病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高等醫學院教材·中醫婦科學》中說「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臭氣異常,或伴 全身、或局部症狀者,稱帶下病。帶下病分為帶下過多和帶下缺少症。現有技術中用於治療 帶下病的藥物尚不多見。中藥認為本病與脾陽虛、腎陽虛陽虛挾溼有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疏肝理氣、清熱燥溼、利水通淋功效的中藥製劑, 針對脾陽虛、腎陽虛、陽虛挾溼所致帶下病具有良好療效。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薏苡仁、蛇床子、黃芩、黃柏、二花、茯芩、香 附、荊芥、桑寄生、蒼朮、車前子、艾葉、金櫻子各15份,蒲公英50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制 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丸劑、粉劑、片劑、口服液製劑、膠囊製劑。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為純中藥材,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薏苡仁利水滲溼, 健脾止瀉,清熱排膿。蛇床子燥溼殺蟲,散寒祛風,溼腎壯陽。黃芩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止血,安胎。黃柏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退虛熱。二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茯芩利水滲 溼,健脾,安神。荊芥祛風解表,透疹止癢,炒炭止血。桑寄生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安 胎。蒼朮燥溼健脾,祛風溼,發汗,明目。車前了 利水通淋,滲溼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 痰。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通淋。所選藥材共湊疏肝理氣、清熱燥溼、利水通淋之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 能,針對脾陽虛、腎陽虛、陽虛挾溼所致帶下病具有良好療效,且服用方便。經臨床應用發 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應用本發明臨床收治患者376例,康復病例為352例。康復標準為症狀消失,無 不適症狀。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用於治療帶下病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 薏苡仁、蛇床子、黃芩、黃柏、二花、茯芩、香附、荊芥、桑寄生、蒼朮、車前子、艾葉、金櫻子各 15份,蒲公英50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製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丸劑、粉劑、片 劑、口服液製劑、膠囊製劑。
權利要求
1.用於治療帶下病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薏 苡仁、蛇床子、黃芩、黃柏、二花、茯芩、香附、荊芥、桑寄生、蒼朮、車前子、艾葉、金櫻子各15 份,蒲公英50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製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丸劑、粉劑、片劑、 口服液製劑、膠囊製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治療帶下病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薏苡仁、蛇床子、黃芩、黃柏、二花、茯芩、香附、荊芥、桑寄生、蒼朮、車前子、艾葉、金櫻子各15份,蒲公英50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製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丸劑、粉劑、片劑、口服液製劑、膠囊製劑。所選藥材共湊疏肝理氣、清熱燥溼、利水通淋之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脾陽虛、腎陽虛、陽虛挾溼所致帶下病具有良好療效,且服用方便。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1991796SQ20091016658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6日
發明者慄素琴 申請人:慄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