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創面微真空精準調控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0:59:2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創面微真空精準調控系統。
背景技術:
由於現在工業的發展,空氣中的微粒越來越多,人體表面的皮膚中藏有一些微小的灰塵而形成汙垢。位於皮膚表面的汙垢可以通過洗澡清理掉,但是位於皮膚深層的汙垢通過洗澡清理不了。現代人通過嘗試使用清吸液以及帶化學物質的清理貼等含有化學物質去清理皮膚深層的汙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清理了皮膚深層的汙垢,但是殘留的化學物質會對皮膚造成影響。
還有就是傷口護理方面的。一般通過傷口貼將傷口保護起來。傷口貼一般為醫用聚氨酯(PU)傷口貼,該醫用聚氨酯(PU)傷口貼採用進口透氣PU基材,並複合表層背襯基材,經分切、滅菌、包裝製成。傷口貼只能用於小塊的創傷應急治療,從而起到暫時的止血,保護創面的作用。但是應該注意,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如果過久地使用它,傷口貼外層的膠布不透氣。就會使傷口和傷口周圍的皮膚發白,變軟導致細菌的繼發的感染。這樣就會使傷口更加的惡化。其僅能在傷口或者創面不發生滲液的情況下提供利於傷口或者創面癒合的良好條件。然而,對於傷口或者創面大面積滲液時,由於傷口貼不能吸液,其滲液殘留在傷口或者創面表面,一方面不利於傷口或者創面癒合,另一方面形成細菌滋生的病灶。另外,現有還有一些負壓抽吸引流的創面貼,對傷口表面的滲液吸附以及將傷口深處的壞死組織吸出,但是這些創面貼需要外接電動負壓源,因為電動負壓源氣流量、功率等原因,目前臨床上電動負壓源使用時,負壓值最低不小於10-kpa。通過大量實驗室實驗,電動負壓源負壓顯示錶顯示負壓大小,約等於創面實際所承受的負壓值,這樣一來,由於創面實際所承受的壓強不能很好的控制,尤其是壓強過大,較強的抽吸作用會導致創面的新生上皮、皮島、肉芽組織等損傷,原本能自然癒合的創面需要進行植皮手術。因此需要一種能夠精準調控創面實際所承受的負壓值小於5KPa的創面微真空精準調控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創面微真空精準調控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創面微真空精準調控系統,包括真空泵、儲液瓶、一端與儲液瓶內部連通的抽吸導管、用於貼附在創面處的引流敷料層、位於引流敷料層上表面的醫用貼膜、水封瓶以及一端插入到水封瓶內部的進氣管,所述抽吸導管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間接與引流敷料層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所述真空泵通過第一管道和儲液瓶連接,所述水封瓶通過水壓導管直接或者間接與引流敷料層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水封瓶內部盛裝有液體,所述液體佔水封瓶0.2~0.7的容積,所述水壓導管的一端從水封瓶的上端面伸入到水封瓶內部後水壓導管的末端位於液體液面上方,所述進氣管的兩端敞口,進氣管的一端從水封瓶的上端插入到水封瓶內部後延伸到水封瓶底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抽吸導管通過至少一個盤體與引流敷料層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所述水壓導管通過至少一個盤體與引流敷料層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抽吸導管和水壓導管共用一個盤體與引流敷料層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位於所述水封瓶內的水壓導管的末端與水封瓶的上內側面齊平;或者,位於所述水封瓶內的水壓導管的末端與水封瓶的上內側面之間相差1~5mm。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氣管的外表面中部往下依次布置有0.5KPa線、1KPa線、2KPa線和3KPa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醫用貼膜四周往外延伸出引流敷料的範圍後形成能貼在創面處邊沿外側皮膚表面的貼翼。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裝有壓力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液體佔水封瓶0.5或0.6的容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水封瓶,通過水封瓶可以目視出引流敷料層內部的壓力,若引流敷料層內部的壓力超過水封瓶設定的壓力,外部氣體通過進氣管、水封瓶以及水壓導管進入創面內部,舒緩創面內部壓力,防止出現創面內部壓力過大而對於創面新生皮島造成損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係,並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
參照圖1,一種創面微真空精準調控系統,包括真空泵1、儲液瓶3、一端與儲液瓶3內部連通的抽吸導管4、用於貼附在創面處的引流敷料層5、位於引流敷料層5上表面的醫用貼膜6、水封瓶9以及一端插入到水封瓶9內部的進氣管10,所述抽吸導管4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間接與引流敷料層5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所述真空泵1通過第一管道2和儲液瓶3連接,所述水封瓶9通過水壓導管8直接或者間接與引流敷料層5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水封瓶9內部盛裝有液體11,水封瓶9內部盛裝有根據臨床創面治療實際需要負壓大小的液面高度一定量液體,所述液體11佔水封瓶0.2~0.7的容積,所述水壓導管8的一端從水封瓶9的上端面伸入到水封瓶9內部後水壓導管8的末端位於液體11液面上方,所述進氣管10的兩端敞口,進氣管10的一端從水封瓶9的上端插入到水封瓶9內部後延伸到水封瓶9底部。
通過設置水封瓶9,通過水封瓶9可以目視出引流敷料層5內部的壓力,若引流敷料層5內部的壓力超過水封瓶9設定的壓力,外部氣體通過進氣管10、水封瓶9以及水壓導管8進入創面內部,舒緩創面內部壓力,防止出現創面內部壓力過大而對於創面新生皮島造成損傷。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抽吸導管4通過至少一個盤體7與引流敷料層5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所述水壓導管8通過至少一個盤體7與引流敷料層5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抽吸導管4和水壓導管8共用一個盤體7與引流敷料層5的三維互通結構連通。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位於所述水封瓶9內的水壓導管8的末端與水封瓶9的上內側面齊平;或者,位於所述水封瓶9內的水壓導管8的末端與水封瓶9的上內側面之間相差1~5mm。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進氣管10的外表面中部往下依次布置有0.5KPa線、1KPa線、2KPa線和3KPa線,3KPa線位於進氣管10的最下端。進氣管10外表面的刻度線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設置。位於進氣管10最下端的刻度線為警戒線。當水封瓶9中出現氣泡時,表面創面內部的氣壓超過水封瓶9設置的壓力值,需要調整真空泵1的工作狀態,降低創面內的壓力值。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醫用貼膜6四周往外延伸出引流敷料的範圍後形成能貼在創面處邊沿外側皮膚表面的貼翼。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管道2上安裝有壓力表12。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液體11佔水封瓶90.5或0.6的容積,配合以下結構:位於所述水封瓶9內的水壓導管8的末端與水封瓶9的上內側面齊平;或者,位於所述水封瓶9內的水壓導管8的末端與水封瓶9的上內側面之間相差1~5mm,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壓力過大時水封瓶9中的液體11進入到創面中。水封瓶9中的液體11為水。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