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古瓷磚表面噴塗裝置及噴塗方法與流程
2023-04-29 03:11:31

本發明主要涉及陶瓷噴塗機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仿古瓷磚表面噴塗裝置及噴塗方法。
技術背景
噴塗機的主要工作部位為雙作用式氣動液壓增壓泵,換向機構為特殊形式的先導式全氣控配氣換向裝置。進入壓縮空氣後,活塞移動到氣缸上端部或下端部時,使上先導閥或下先導閥動作,控制氣流瞬間推動配氣換向裝置換向,從而便氣動馬達的活塞作穩定連續的往復運動。由於活塞與塗料柱塞泵中的柱塞剛性連接,並且,活塞的面積比柱塞的面積大。因而使吸入的塗料增壓。被增壓的塗料,經高壓軟管輸送到無氣噴槍,最後在無氣噴嘴處釋放液壓,瞬時霧化後噴向被塗物表面,形成塗膜層。
仿古瓷,即仿其釉彩、仿其器型、仿其紋飾或兼而有之,是中國古代瓷器中一種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工藝現象,不論在民間還是在官方都大量存在,因而仿古瓷存世很多。它主要萌芽於兩宋,形成於元代,成熟於明代,繁榮於清代前期,衰落於清代後期。總之,其基本上存在於中國古代瓷器發展的後半期,並對這一時期瓷器的發展進程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中國古代瓷器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現有的仿古陶瓷噴塗機的市場中,噴塗效果不全面,噴塗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是屢見不鮮,同時,在現有的陶瓷噴塗機的領域中,設備結構複雜,噴塗工藝繁瑣更是陶瓷噴塗市場上常見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通過設計一種仿古瓷磚表面噴塗裝置及噴塗方法,用以解決上述技術背景中提出的先有市場上噴塗機噴塗效果不理想、噴塗機結構複雜和整體噴塗工藝複雜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仿古瓷磚表面噴塗裝置及噴塗方法,主要包括固定支架系統和驅動系統,所述固定支架系統內固定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固定有第四驅動系統,所述固定支架系統頂部固定有第一驅動系統,所述第一驅動系統上固定有第二驅動系統,所述第二驅動系統上固定有第三驅動系統;所述第四驅動系統上固定有模座,所述模座空腔內固定熱風機。
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系統包括軌道A,所述軌道A上活動安裝有行車a,所述行車a上固定有步進電機I,所述第一驅動系統可控制第二驅動系統在Y軸上做往返運動。
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系統包括軌道B,所述軌道B固定在固定支架系統頂部的第一驅動系統左右兩側軌道A之間,所述軌道B上可活動連接有行車,所述行車b上規定有步進電機II,所述第二驅動系統可控制三級驅動裝置在X軸上做往返運動。
優選的,所述第三驅動系統包括伸縮杆,所述伸縮杆的一端與第二驅動系統內的行車b連接,所述伸縮杆的另一端連接有步進電機II,所述步進電機III的側面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與夾鉗活動可旋轉連接,所述夾鉗上安裝有噴槍。
優選的,所述第三驅動系統可控制噴槍在Z軸方向上做往返運動,所述驅動電機可控制噴槍旋轉,旋轉角度為0°-360°。
優選的,所述四級驅動系統安裝在固定支架系統內的面板上,所述面板固定在固定支架系統內的四根立柱之間,所述四級驅動系統可控制模座在Y軸上做往返運動。
優選的,所述四級驅動系統包括軌道C,所述軌道C上設置有四個可活動的行車c,所述其中一個行車c上固定有步進電機IV,所述四個行車c之間固定有模座,所述模座空腔內設置有兩個熱風機所述熱風機通過管道與模座上的工裝固定槽內的通風孔連接。
優選的,當該噴塗裝置使用時,可通過加工工件的形狀不同,可選擇不同的工裝件對工件進行夾緊,所述工裝件上設置有與所述通風孔對應的進風孔和出風口,所述工裝件通過螺栓固定在工裝固定槽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通過設計了四級驅動裝置,從而有效的確保了工件在噴塗過程中,能全面覆蓋,噴塗均勻,進而確保了工件的噴塗效果;
2.本發明主要通過更換工裝件來對各類工件進行夾緊固定,從而有效的確保了工件在噴塗過程中的穩定性,進而確保了工件的噴塗效果;
3.本發明主要通過在模座內安裝有熱風機,切所述熱風機通過管道可將熱風傳導至工裝件中,進而可對工件進行加熱保溫。
以下將結合附圖與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四級驅動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工裝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驅動系統;11-軌道A;12-行車a;13-步進電機I;2-第二驅動系統;21-步進電機II;22-行車b;23-軌道B;3-第三驅動系統;31-伸縮杆;32-步進電機III;33-驅動電機;34-夾鉗;35-噴槍;4-四級驅動系統;41-軌道C;42-行車c;43-步進電機IV;44-模座;45-工件固定槽;46-熱風機;47-通風孔;48-進風孔;49-出風口;50-工裝件;5-固定支架系統;51-橫梁;52-立柱;53-面板。
具體實施案例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參照附圖1-3所示,一種仿古瓷磚表面噴塗裝置及噴塗方法,主要包括固定支架系統5和驅動系統,所述固定支架系統5內固定有面板53,所述面板53上固定有第四驅動系統4,所述固定支架系統頂部固定有第一驅動系統1,所述第一驅動系統1上固定有第二驅動系統2,所述第二驅動系統2上固定有第三驅動系統3;所述第四驅動系統4上固定有模座44,所述模座空腔內固定熱風機45。
1.所述第一驅動系統1包括軌道A11,所述軌道A11上活動安裝有行車a12,所述行車a12上固定有步進電機I13,所述第一驅動系統1可控制第二驅動系統2在Y軸上做往返運動,所述第二驅動系統2包括軌道B23,所述軌道B23固定在固定支架系統5頂部的第一驅動系統1左右兩側軌道A11之間,所述軌道B23上可活動連接有行車22,所述行車b22上規定有步進電機II21,所述第二驅動系統2可控制三級驅動裝置3在X軸上做往返運動,所述第三驅動系統3包括伸縮杆31,所述伸縮杆31的一端與第二驅動系統2內的行車b22連接,所述伸縮杆31的另一端連接有步進電機III32,所述步進電機III32的側面連接有驅動電機33,所述驅動電機33與夾鉗34活動可旋轉連接,所述夾鉗34上安裝有噴槍35,所述第三驅動系統3可控制噴槍35在Z軸方向上做往返運動,所述驅動電機33可控制噴槍35旋轉,旋轉角度為0°-360°,所述四級驅動系統4安裝在固定支架系統5內的面板53上,所述面板53固定在固定支架系統5內的四根立柱(52)之間,所述四級驅動系統4可控制模座44在Y軸上做往返運動,所述四級驅動系統4包括軌道C41,所述軌道C41上設置有四個可活動的行車c42,所述其中一個行車c42上固定有步進電機IV43,所述四個行車c42之間固定有模座44,所述模座44空腔內設置有兩個熱風機46所述熱風機通過管道與模座44上的工裝固定槽45內的通風孔47連接,當該噴塗裝置使用時,可通過加工工件的形狀不同,可選擇不同的工裝件50對工件進行夾緊,所述工裝件50上設置有與所述通風孔47對應的進風孔48和出風口49,所述工裝件50通過螺栓固定在工裝固定槽45內。
實施例,當工件塗抹白電油後,通過機械手臂運輸至該噴塗機的工裝件上,並夾緊,先打開熱風機46,對工件進行除溼除塵工序,當工件表面烘乾後,關閉熱風機46的電控開關,冷卻5-8分鐘後,打開驅動系統的控制開關,在通過顯示器對整體的驅動系統進行控制,從而對工件進行一個全面的均勻的噴塗過程,當噴塗結束後,關閉整體的驅動系統和噴槍35,過2-3分鐘後,打開熱風機46的開關預熱,熱風機46對工件進行烘乾,從而大大優化了陶瓷在噴塗過程中的工藝流程,提高了陶瓷的噴塗效果和整體的工作效率。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