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定模反頂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7:08:3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模反頂機構,屬於定模脫模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注塑模中,樹脂有收縮和黏著的特性,會與模具金型部分黏著貼附,利用機械結構來克服樹脂的這種黏著特性尤為重要,有效的頂出結構才能保證成型產品的順利生產。
在製作模具過程中,因產品的功能性各方面需要,產品的定模方向及動模方向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常規情況下,會把容易粘模的部分設計為動模,因為動模有頂針一類的結構來抵消樹脂的黏著力。但是,因產品的特殊要求,有些時候,容易粘模的部分會出現在定模方向,這時就需要這種定模反頂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定模反頂機構,該反頂機構應改善產品粘定模情況,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及生產的連續性,提高成型品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定模反頂機構,它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和動模板,它還包括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所述定模板與動模板之間設有定模模仁和動模模仁,在定模固定板與定模板之間設有反頂針上固定板和反頂針下固定板,在定模固定板與反頂針上固定板之間設有放置彈簧的彈簧槽;所述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的上端採用反頂針上固定板和反頂針下固定板固定;所述反頂針上固定板、反頂針下固定板、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設有向上或向下的移動量d,在定模板和動模板合模時,彈簧受壓縮,向下的移動量d設定在反頂針下固定板的下部;在定模板和動模板分模時,彈簧推動反頂針上固定板、反頂針下固定板、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下行,向上的移動量d設定在反頂針上固定板的上部。所述向上或向下的移動量d為6-1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定模反頂機構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動模板、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在定模固定板與反頂針上固定板之間設有放置彈簧的彈簧槽。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的上端採用反頂針上固定板和反頂針下固定板固定。反頂針上固定板、反頂針下固定板、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設有向上或向下的移動量d。在定模板和動模板合模時,向下的移動量d設定在反頂針下固定板的下部。在定模板和動模板分模時,向上的移動量d設定在反頂針上固定板的上部。該反頂機構改善了產品粘定模情況,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及生產的連續性,提高了成型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定模反頂機構模具閉合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反頂針頂出的示意圖。
圖3是頂出後產品分離定模的示意圖。
圖中:1、定模固定板,2、定模板,3、動模板,4、反頂針上固定板,5、反頂針下固定板,6、分型面反頂針,7、成型位反頂針,8、定模模仁,9、動模模仁,1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一種定模反頂機構模具閉合狀態的示意圖。圖中,這種定模反頂機構包括定模固定板1、定模板2、動模板3、分型面反頂針6和成型位反頂針7。定模板2與動模板3之間設有定模模仁8和動模模仁9,在定模固定板1與定模板2之間設有反頂針上固定板4和反頂針下固定板5,在定模固定板1與反頂針上固定板4之間設有兩個放置彈簧10的彈簧槽。兩個分型面反頂針6和成兩個型位反頂針7的上端採用反頂針上固定板4和反頂針下固定板5固定。反頂針上固定板4、反頂針下固定板5、分型面反頂針6和成型位反頂針7設有向上或向下的移動量d=8mm。在定模板2和動模板3合模時,彈簧10受壓縮,向下的移動量d設定在反頂針下固定板5的下部。在定模板2和動模板3分模時,彈簧10推動反頂針上固定板4、反頂針下固定板5、分型面反頂針6和成型位反頂針7下行,向上的移動量d設定在反頂針上固定板4的上部。
採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將分型面反頂針和成型位反頂針安裝在反頂針下固定板中,在將反頂針上固定板用螺栓固定在反頂針下固定板上,將彈簧裝在反頂針上固定板上的彈簧槽中,放入定模板中,把定模固定板安裝於定模板上。
圖1為模具閉合狀態時,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反頂針板與定模固定板貼附。圖2當模具開模時,反頂針板和反頂針這套機構由於彈簧的作用力向前頂出,成型位反頂作用於產品,抵消產品與定模粘模的阻力,使產品分離定模。圖3是模具分離後的狀態。當合模時,分型面作用於分型面反頂針,將此套機構壓回原位,彈簧處於壓縮狀態。以上為定模反頂結構的完整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