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理降溫袋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2:41: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降溫袋,尤其涉及一種物理降溫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降溫袋因自身結構的原因,使用時,降溫袋無法與患者所需降溫的部位進行完全貼合,降低了降溫袋的使用效率,影響了患者的降溫效果,同時,因降溫袋與各個患者皮膚的相接觸,易導致患者之間造成細菌交叉感染等現象,對患者造成傷害,鑑於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物理降溫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物理降溫袋,來解決目前傳統的降溫袋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影響了患者降溫效果,對患者造成傷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物理降溫袋,包括放置袋、隔溫棉、冰袋、冰塊、拉鏈、綁帶、第一魔術貼、第二魔術貼、定時器、報警器,所述的隔溫棉位於放置袋內部,所述的隔溫棉與放置袋膠水相連,所述的冰袋位於放置袋內部,所述的冰袋與放置袋活動相連,所述的冰塊位於冰袋內部,所述的拉鏈位於放置袋前端,所述的拉鏈與放置袋縫合相連,所述的綁帶位於放置袋兩側,所述的綁帶與放置袋縫合相連,所述的第一魔術貼位於綁帶左側頂部,所述的第一魔術貼與綁帶縫合相連,所述的第二魔術貼位於綁帶底部右側,所述的第二魔術貼與綁帶縫合相連,所述的定時器位於放置袋頂部左側,所述的定時器與放置袋膠水相連,所述的報警器位於放置袋頂部中端,所述的報警器與放置袋膠水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放置袋頂部右側還設有蓄電池,所述的蓄電池與放置袋膠水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放置袋底部還設有第三魔術貼,所述的第三魔術貼與放置袋縫合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三魔術貼底部還設有第四魔術貼,所述的第四魔術貼與第三魔術貼粘貼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四魔術貼底部還設有保護墊,所述的保護墊與第四魔術貼縫合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綁帶內部還均設有透氣孔,所述的透氣孔為圓形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物理降溫袋,使用時,首先醫護人員用手將拉鏈拉開,醫護人員再將冰袋連同冰塊放入放置袋內,所述的冰袋具有防水功能,當冰袋放入完畢後,醫護人員再用手將拉鏈拉上,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當患者需要頭部降溫時,醫護人員將綁帶纏繞於患者的頭部,並將保護墊與患者額頭相貼合,在第一魔術貼和第二魔術貼相互粘貼的作用下,使得綁帶與患者頭部連接穩固,同時,在隔溫棉的作用下,使得冰袋內冰塊的溫度緩慢的傳遞給患者額頭,其目的是為了對患者額頭進行慢速的物理降溫治療,在該裝置使用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可用手開啟定時器,當定時器所設定的時間到達時,報警器發出報警聲,提示醫護人員該患者的物理降溫治療已完成,此時,醫護人員只需將該裝置從患者頭部取下,再將冰袋從放置袋內取出,並將冰袋放入指定的冷藏室內,最後將第三魔術貼和第四魔術貼分離,即讓保護墊與放置袋分離,醫護人員再對保護墊進行更換,方便下一位患者使用,確保了該裝置使用的清潔性,該物理降溫袋,結構巧妙,功能強大,操作簡單,價格低廉,通過使用該裝置,可有效的將該裝置與患者所需降溫的部位進行貼合,提高了患者降溫的效果,對患者起到保護作用,同時,透氣孔是為了讓綁帶內部空氣與外界空氣實行互換,提高了患者使用該裝置的舒適性,蓄電池是為了給該裝置提供能量供應,該裝置無需外界電源即可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物理降溫袋的局部主視剖視圖;
圖2是物理降溫袋的局部俯視剖視圖。
放置袋 1 隔溫棉 2
冰袋 3 冰塊 4
拉鏈 5 綁帶 6
第一魔術貼 7 第二魔術貼 8
定時器 9 報警器 10
蓄電池 101 第三魔術貼 102
第四魔術貼 103 保護墊 104
透氣孔 601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物理降溫袋,包括放置袋1、隔溫棉2、冰袋3、冰塊4、拉鏈5、綁帶6、第一魔術貼7、第二魔術貼8、定時器9、報警器10,所述的隔溫棉2位於放置袋1內部,所述的隔溫棉2與放置袋1膠水相連,所述的冰袋3位於放置袋1內部,所述的冰袋3與放置袋1活動相連,所述的冰塊4位於冰袋3內部,所述的拉鏈5位於放置袋1前端,所述的拉鏈5與放置袋1縫合相連,所述的綁帶6位於放置袋1兩側,所述的綁帶6與放置袋1縫合相連,所述的第一魔術貼7位於綁帶6左側頂部,所述的第一魔術貼7與綁帶6縫合相連,所述的第二魔術貼8位於綁帶6底部右側,所述的第二魔術貼8與綁帶6縫合相連,所述的定時器9位於放置袋1頂部左側,所述的定時器9與放置袋1膠水相連,所述的報警器10位於放置袋1頂部中端,所述的報警器10與放置袋1膠水相連,所述的放置袋1頂部右側還設有蓄電池101,所述的蓄電池101與放置袋1膠水相連,所述的放置袋1底部還設有第三魔術貼102,所述的第三魔術貼102與放置袋1縫合相連,所述的第三魔術貼102底部還設有第四魔術貼103,所述的第四魔術貼103與第三魔術貼102粘貼相連,所述的第四魔術貼103底部還設有保護墊104,所述的保護墊104與第四魔術貼103縫合相連,所述的綁帶6內部還均設有透氣孔601,所述的透氣孔601為圓形通孔。
該物理降溫袋,使用時,首先醫護人員用手將拉鏈5拉開,醫護人員再將冰袋3連同冰塊4放入放置袋1內,所述的冰袋3具有防水功能,當冰袋3放入完畢後,醫護人員再用手將拉鏈5拉上,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當患者需要頭部降溫時,醫護人員將綁帶6纏繞於患者的頭部,並將保護墊104與患者額頭相貼合,在第一魔術貼7和第二魔術貼8相互粘貼的作用下,使得綁帶6與患者頭部連接穩固,同時,在隔溫棉2的作用下,使得冰袋3內冰塊4的溫度緩慢的傳遞給患者額頭,其目的是為了對患者額頭進行慢速的物理降溫治療,在該裝置使用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可用手開啟定時器9,當定時器9所設定的時間到達時,報警器10發出報警聲,提示醫護人員該患者的物理降溫治療已完成,此時,醫護人員只需將該裝置從患者頭部取下,再將冰袋3從放置袋1內取出,並將冰袋3放入指定的冷藏室內,最後將第三魔術貼102和第四魔術貼103分離,即讓保護墊104與放置袋1分離,醫護人員再對保護墊104進行更換,方便下一位患者使用,確保了該裝置使用的清潔性,同時,透氣孔601是為了讓綁帶6內部空氣與外界空氣實行互換,提高了患者使用該裝置的舒適性,蓄電池101是為了給該裝置提供能量供應,該裝置無需外界電源即可正常使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