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來多高(一個高度躺平的地方)
2023-05-25 05:29:56 2
(哥巴拍攝的五蓋山頂)
五蓋山是一座有高度的山,海拔約1600米,號稱郴陽第一峰,又被譽為郴州父親山,峰頂常年雲霧繚繞,霜雪覆蓋,雨露滋潤。相傳明代有位高僧雲遊至五蓋山碧雲庵,有感山上五峰亭亭如蓋,信筆題下上聯"霜雪雲霧露蓋山頭",五蓋山由此而得名,而下聯迄今無人能匹對。五蓋山集自然生態、米茶文化、紅色文化、佛教文化為一體,四季風光皆美,文化底蘊深厚,吸引了無數戶外愛好者攀登高峰,享受愜意逍遙的仙境風光,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修身養性,體驗「燒香點茶,掛畫插花」的慢生活。然而世間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也沒有隨隨便便的躺平。要在這個既有海拔高度又有文化高度的地方躺平是需要付出相當努力的。
(哥巴航拍五蓋山龍脊)
五蓋山龍脊景觀非常宏偉,猶如蜿蜒長龍,又如磅礴長城。從哥巴航拍高度的大片看,似乎山勢平緩,難度不大,距離不長。我不由心生在天空行走、山脊躺平的遐想。
所謂心想事成,正巧瞥見腳丈山河群主歐陽毅周末組織攀登龍脊的活動信息,我不由樂得跳了起來,天助我也!不顧前一日徒步之累,足底筋膜炎發作之痛,我決意就算痛死也要爬上龍脊體驗雲中漫步、高山躺平的浪漫。五蓋山龍脊強度確實不算大,距離也不長,從龍尾到龍頭總計爬了四小時,約摸五公裡,但卻是我爬過最驚險的山,一路可以說是步步驚心,手腳發軟。其實這個時候哪裡還顧得上痛死,別嚇死和摔死就是阿彌陀佛。高處看似平坦的龍脊,實際上有18座石頭峰,一路連綿不斷,處處險要,許多地方無路可尋,只得抓著樹枝雜草、攀著巖石、冒著荊棘、摸索前行。有一處懸崖峭壁最是險要,可沒有退路,只得硬著頭皮,忍住恐懼,在歐陽大哥和夥伴們的保護和幫助下,勉強爬過。還有一處完全淹沒在鋒利的草叢中,看不見路,望不見人,只有循聲走出密林。在山脊上躺平看雲的感覺確實美妙,站在龍頭最高處俯瞰來時之路確實自豪,高山與水庫相依相襯確實美麗,嶙峋山峰巨石確實險峻獨特,就連驚險刺激的心理感受也值以慢慢回味。可是,要想感受躺平的愜意真的是需要克服高度和難度的,也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倘若沒有探索自然的強烈渴望,沒有承受坎坷挫折的果敢,沒有艱辛汗水的付出,沒有貴人朋友的相助,哪來的成功和收穫,哪來的躺平資本呢?歐陽大哥說春天的龍脊映山花開,野櫻花開,更加美不勝收。春天還來嗎?如同出發前痛死也要爬的決心一樣,龍脊,再也不來第二次啦,也不建議恐高膽小和未做好安全防範的新手來,這是一座沒有退路的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才能成功。不過,或許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鳳林寺
「深山藏古寺,雲霧生好茶」,五蓋山還有一處更適合躺平的地方——五蓋山國際狩獵場。這裡植被豐富,物種多樣,有明代高僧雲遊過的碧雲庵遺址、有蕭克將軍宿營過的鳳林寺、有神奇功效的雲霧米茶、有清澈靜謐的湖水、有飛流而下的瀑布......這裡在夏季是避暑勝地,尤為適合躺平。在鳳林寺前和湖邊隨處可見安營紮寨躺平憩息的遊客,還有在寺內和山間長期隱居的老知青,種南瓜、寫遊記、談思想,活出退休的超脫。
鳳林寺的主持釋明義師父於我並不陌生,因為結識老舊、哥巴、湖湘思者等長沙老知青,我曾夜宿過鳳林寺,在此生火做飯,吃過齋飯,喝過佛茶,聊過人生,感受過黃昏吱呀推開寺門的寂寥與禪意。想來五蓋山真正有躺平高度的怕就是這位釋師父吧,了無牽掛,淡泊名利,不知需要怎樣的修行才能克服人性的欲望?師父的「無」可是「有」?凡人的「有」可是「無」?
我最喜歡坐在鳳林寺前的湖邊,每次一來,將腳隨意一撩,讓思想躺平,心情放鬆,只是思緒還是會忍不住如同遊弋的鴨在靜靜湖面上滑過片片漣漪......人怎麼可能無欲無求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沿著山路徒步而上,層層瀑布和潭水跌宕而下,帶來陣陣清涼和舒爽,在水中遊泳躺平,猶如回歸嬰兒時期,自然也是非常愉悅的美好時光。
五蓋山還有位退休後在此過著「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生活的老知青、高級教師,他就是哥巴。對五蓋山最富有情感的人,我想莫過於哥巴了。哥巴已過古稀之年,出生於書香門第,但今天我們認為無比光榮和體面的家庭在當時卻是有歷史問題、背景不好的家庭。因家庭出身的緣故,哥巴年少失學,文革前就由長沙下到郴州桂陽樟市,隨後當了九年知青,在五蓋山當了一年農村工作隊員,最後在郴州、廣州先後擔任體育教師。常聽人調侃「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吧」,可是如果你的語文是哥巴這位體育老師教的話,那可不得了。哥巴其實各科成績優秀,只是因為籃球打得好,在推薦上大學時聽從建議選了師範類體育學科而入行體育教師。哥巴熱愛讀書和寫作,勤耕不輟,寫過關於上山下鄉運動與知青的故事、旅途風雨與風景及各國遊記的書,足跡遍及六大洲四十餘個國家,可謂經歷豐富,見多識廣。在讀過他描述的知青生活及筆下同伴及小人物的命運後,我因深深感染而飽含淚水。從17歲到26歲,從天上跌落到地下,從大城市到窮鄉村,需要多麼堅定的意志力保持向上的心,堅守讀書的渴望,守住純真的底線,承受命運的打擊,經歷無望的煎熬,忍耐青春的寂寞......而那些同樣多災多難的知青與農民朋友的故事,鬍子、鐵霸腦殼、細妹子、賦貴、財盛等人物形象,無不真切樸實,令人唏噓。哥巴退休後躺平的生活,無論是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旅行還是隱居五蓋山刨土加寫作的日子都曾讓我羨慕不已,然而讀過他那一代人的經歷後,我不由掩卷反思,哥巴今天的躺平來於昨天的苦難和抗爭,來於對明天不滅的希望和熱情,相比而言,我所經歷的挫折算得了什麼呢?我怎能輕而易舉就放棄與命運抗爭的機會呢?躺平也需要一種文化的高度,哥巴是五蓋山高度躺平的文化人,他賦予五蓋山情懷與思想。最後,讓我介紹一下五蓋山最輕鬆的躺平,也算是一種高度舒坦的躺平。哥巴居住地有一群可愛的狗狗,向我展示了各種躺平的姿勢。
給碗飯吃,我就躺平。
給個屋簷遮風擋雨,我就躺平。
給個牆角依靠,我就躺平。
給塊空地生存,大家就一起躺平。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咬石頭,其樂無窮。我不躺平,我還年輕,來日方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