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5:52:01 1
專利名稱: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進水水壓來提升結構水密性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
背景技術:
如
圖1A所示,其為現有泵90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如
圖1B所示,現有泵結構90包括數個鎖合組件950、 一第一殼體911、 一第二殼體912及一彈性隔膜920 ,該鎖合組件950用以鎖合該第一殼體911及一第二殼體912 ,並以一彈性隔膜920來防止水由該第一殼體911及該第二殼體912間洩漏,但當水壓過大、長期使用或泵動作產生熱的情形下,容易造成殼體老化、該彈性隔膜920老化或該彈性隔膜920與該第一殼體91產生縫隙,而縫隙的產生,使得水W很容易經由一第一位置Pl、 一第二位置P2、 一第三位置P3、 一第四位置P4、 一第五位置P5及一第六位置P6而洩漏至外部。
利用鎖合的方式來達到防漏, 一旦發生洩漏的情形,則必需加強該鎖合組件950的緊度,而這樣的方式,則會對該第一殼體911、該第二殼體912及該彈性隔膜920造成更大的壓迫,進而造成損傷,不但降低產品使用壽命,在受損後則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洩漏。
如圖2所示,在水壓過大、長期使用或泵動作產生熱的情形下,該彈性隔膜920無法緊貼該第一殼體911 ,造成水W由彈性隔膜920與該第一殼體911間的縫隙流出。
當然,泵需要馬達做動力,有許多電路設計,而洩漏的問題,則可能導致馬達及電路故障或受損,進而影響產品質量及功能,嚴重時甚至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不但設計簡單,且達到"借力使力"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泵殼體,包括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固定為
一體;該第一殼體是設有一第一外環表面及一第一內環表面;一可變形的彈性隔膜,置於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間,該彈性隔膜具有一水平基部及一垂直牆部,該垂直牆部具有一內緣部及一外緣部,該內緣部是包含一流體推壓段及一結構推壓段;一隔膜式泵組件,是設於該第一殼體及該彈性隔膜之間的工作空間中,該工作空間的流體壓力是大於該泵殼體外的壓力,該隔膜式泵組件是具有一閥體隔板,該閥體隔板的外緣具有一凹入部及一密貼部;該凹入部是鄰近該內緣部的流體推壓段且間隔一預定距離,該密貼部是緊密貼合於該內緣部的結構推壓段;藉此,該流體壓力可傳遞至該凹入部的閉鎖壓容室內,而對該彈性隔膜的內緣部的流體推壓段推壓而產生一壓迫力,迫使該垂直牆部更密貼於該第一內環表面上而不發生流體洩漏。
前述的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其中第一內環表面具有一第一高度,該該垂直牆部是具有一第二高度,而該第二高度是大於該
鄰 冋反。
前述的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其中第一殼體的第一內環表面是具有一直線區及一弧線區,使該彈性隔膜的垂直牆部與該第一內環表面貼合後,是形成一垂直段及一彎曲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設計簡單,且達到"借力使力"的優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A是現有泵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1B是現有泵結構的洩漏路徑示意圖
圖2是現有泵結構二的縫隙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殼體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殼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的局部剖視
的分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的局部剖視
圖7A是本實用新型的受壓前的示意圖
圖7B是本實用新型的受壓後的示意圖
圖8A是本實用新型的垂直牆部的組裝前的示意圖
圖8B是本實用新型的垂直牆部的組裝後的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0泵殼體12第二殼體112第一內環表面20彈性隔膜22垂直牆部221內緣部221A流體推壓段30隔膜式泵組件31閥體隔板312密貼部112B弧線區22B彎曲段950鎖合組件912第二殼體W水
P2第二位置P4第四位置
11第一殼體111第一外環表面Hl第一高度21水平基部H2第二高度222外緣部221B結構推壓段S工作空間311凹入部112A直線區22A垂直段50閉鎖壓容室911第一殼體920彈性隔膜Pl第一位置P3第三位置P5第五位置
P6第六位置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3至圖6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
結構,其包括一泵殼體10 ,包括一第一殼體11及一第二殼體12 ,該第一殼體11與該第二殼體12固定為一體;該第一殼體11設有一第一外環表面111及一第一內環表面112 ,該第一內環表面112具有一第一高度HI ;
一可變形的彈性隔膜20 ,置於該第一殼體11與該第二殼體12間,該彈性隔膜20具有一水平基部21及一垂直牆部22 ,該垂直牆部22具有一第二高度H2、 一內緣部221及一外緣部222 ,該內緣部221包含一流體推壓段221A及一結構推壓段221B ;又,該第二高度H2大於該第一高度H1 ;
一隔膜式泵組件30 ,設於該第一殼體21及該彈性隔膜20之間的工作空間S中,該工作空間S的流體壓力大於該泵殼體10外的壓力,該隔膜式泵組件30具有一閥體隔板31 ,該閥體隔板31的外緣具有一凹入部311及一密貼部312 ;該凹入部311鄰近該內緣部的流體推壓段221A且間隔一預定距離,形成一閉鎖壓容室50 ,該密貼部312是緊密貼合於該內緣部221的結構推壓段221B ;
藉此,該流體壓力可傳遞至該凹入部311的閉鎖壓容室50內,而對該彈性隔膜20的內緣部221的流體推壓段221A推壓而產生一壓迫力,迫使該垂直牆部22更密貼於該第一內環表面111上而不發生流體洩漏。
如圖7A所示,當流體壓力(如圖7A的箭頭部分)傳遞至該凹入部311的閉鎖壓容室50時,是對該彈性隔膜20的內緣部221的流體推壓段221A推壓而產生一壓迫力;如圖7B所示,該壓迫力迫使該垂直牆部22更密貼該第一內環表面111上而不發生流體洩漏。
當然,傳遞至該凹入部311的閉鎖壓容室50內的流體壓力愈大,對該彈性隔膜20的流體推壓段221A推壓而產生的該壓迫力也就愈大,該彈性隔膜20與該第一殼體11的貼合愈緊密,防漏效果愈好;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藉由進水水壓及泵本身動作時所產生的水壓,對該彈性隔膜20產生壓迫,不但設計簡單,且達到"借力使力"的優點。
如圖8A及圖8B所示,關於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內環表面112 ,其具有一直線區112A及一弧線區112B ,使該彈性隔膜20的垂直牆部22與該第一內環表面112貼合後,形成一垂直段22A及一彎曲段22B ;藉此,該垂直牆部22是不需要精密的尺寸設計及組裝,只需利用傳遞至該凹入部311的閉鎖壓容室50內的流體壓力,即可與該第一內環表面112達到 緊密的貼合。
另外,假設進水水壓較小時,該閉鎖壓容室50內的壓力不足以對該 彈性隔膜20的內緣部221的流體推壓段221A推壓而產生壓迫力,仍可 藉由該閥體隔板31的密貼部312緊密貼合於該內緣部221的結構推壓段 221B ,達到防漏的效果;當水壓突然上升時(例如水錘現象),傳遞至該 凹入部311的閉鎖壓容室50內的流體壓力,則迫使該垂直牆部22密貼 於該第一內環表面111上而不發生流體洩漏。
在實際的數據比較上, 一般泵結構在水壓為120psi至130psi之間 時,即開始發生洩漏的現象,而本實用新型在水壓為300psi的情形下, 仍無洩漏的問題,可承受的水壓約為一般泵結構的三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功效可歸納為
1、改善一般隔膜泵不耐高進水壓的缺點。現有泵結構在水壓過大、 長期使用或泵動作產生熱的情形下,容易產生洩漏,且在洩漏時,通常 只能採取加壓鎖合的方式來達到止漏,進一步造成對產品結構的損害,.減 少使用壽命,甚至造成更嚴重的洩漏;而本實用新型利用該閥體隔板31, 的密貼部312與該結構推壓段221B的貼合,可針對一般水壓迸行防漏而 該凹入部311設計,則可藉由進水水壓及泵本身動作時所產生的水壓,對 該彈性隔膜20產生壓迫,當泵水壓愈大時,對該彈性隔膜20產生的壓 迫力更大,防漏效果愈佳,故,可有效改善一般隔膜泵不耐高進水壓的 缺點。
2>借力使力的結構設計。現有泵結構90利用鎖合的方式來達到防漏, 一旦發生洩漏的情形,則必需加強該鎖合元件950的緊度,而這樣的方 式,則會對結構造成更大的壓迫,進而造成損傷,不但降低產品使用壽 命,在受損後則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洩漏;而本實用新型利用該閥體隔板 31的凹入部311設計,可藉由進水水壓及泵本身動作時所產生的水壓, 對該彈性隔膜20產生壓迫,達到防漏效果,不但設計簡單,且不需精密 的尺寸設計即可達到緊密的貼合,達到借力使力的特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 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泵殼體,包括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固定為一體;該第一殼體設有一第一外環表面及一第一內環表面;一可變形的彈性隔膜,置於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間,該彈性隔膜具有一水平基部及一垂直牆部,該垂直牆部具有一內緣部及一外緣部,該內緣部包含一流體推壓段及一結構推壓段;一隔膜式泵組件,是設於該第一殼體及該彈性隔膜之間的工作空間中,該工作空間的流體壓力大於該泵殼體外的壓力,該隔膜式泵組件具有一閥體隔板,該閥體隔板的外緣具有一凹入部及一密貼部;該凹入部鄰近該內緣部的流體推壓段且間隔一預定距離,該密貼部緊密貼合於該內緣部的結構推壓段;藉此,該流體壓力可傳遞至該凹入部的閉鎖壓容室內,而對該彈性隔膜的內緣部的流體推壓段推壓而產生一壓迫力,迫使該垂直牆部更密貼於該第一內環表面上而不發生流體洩漏。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內環表面具有一第一高度,該該垂直牆部具有一第二高度,而該第二高度大於該第一高度。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內環表面具有一直線區及一弧線區,使該彈性隔膜的垂直牆部與該第一內環表面貼合後,形成一垂直段及一彎曲段。
專利摘要一種耐高進水壓力的隔膜式泵殼體結構,包括一泵殼體,包括一第一及一第二殼體,第一與第二殼體固定為一體;第一殼體設有一第一外環表面及一第一內環表面;一可變形的彈性隔膜,置於第一與第二殼體間,彈性隔膜具有一水平基部及一垂直牆部,垂直牆部具有一內緣部及一外緣部;一隔膜式泵組件,是設於第一殼體及彈性隔膜之間的工作空間中,工作空間的流體壓力大於泵殼體外的壓力,隔膜式泵組件是具有一閥體隔板,閥體隔板的外緣具有一凹入部及一密貼部;凹入部是鄰近內緣部的流體推壓段且間隔一預定距離,密貼部是緊密貼合於內緣部的結構推壓段。本實用新型不但設計簡單,且達到「借力使力」的優點。
文檔編號F04B43/02GK201433880SQ20092015761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7日
發明者楊鍾祥 申請人:普家康興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