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討論利息(為什麼人人都講利息)
2023-05-25 20:12:13 2
為什麼要討論利息?最近520出來一條爆炸性消息5月20日,新一期貸款利率出爐,一年期LPR為3.7%,維持不變,5年期以上LPR從4.6%降為4.45%,下降15個基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為什麼要討論利息?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為什麼要討論利息
最近520出來一條爆炸性消息。
5月20日,新一期貸款利率出爐,一年期LPR為3.7%,維持不變,5年期以上LPR從4.6%降為4.45%,下降15個基點。
絕大多數的房貸都是以LPR為基準計量單位的,然後固定加減點數,因此LPR下降會導致所有人的月供下降,意味著你買了房,那你明年開始月供數量就會減少。
2個月前,首套房的利率是LPR 80個基點,個別城市甚至 100個基點以上。
2個月後,首套房的利率變成了LPR-20個基點。
短短2個月,買房人的貸款利差居然高到1%以上。
有人2個月前按5.8%利率籤的貸款合同,結果2個月後買同一個樓盤的人用4.4%的利率就籤了合同。
還沒過幾天,直接動的LPR又降了0.15%。
我一個微信群裡很多人不在意,覺得不就1%多一點的利率嘛,有啥用?
每貸款100萬,少1.55%的利率就代表你一年要少還1.55萬元。
換算成月供,那就是每個月少還1291元。
貸款100萬,本來月供5800元,如今月供4509元。,一個月憑空多1300塊錢可支配收入。
如果貸款額更高,貸300萬乃至於500萬以上的人,那每個月減少的月供就更離譜,等比增長。
如果所料不錯,未來一段時間各地方都會對經濟有所鬆綁,之前為防止經濟過熱的一些管控措施都會儘快解除,這波降LPR只是個開始。
一、什麼是利息?我們經常聽別人說「利息」,那麼到底什麼是利息??
利息,就是我們的時間,在單位時間裡資產的價值提升,就是利息。
舉個例子,我有一套房產,位於北京2環,購入時間是2000年,面積不大80平,價格是100萬,在2000年開始你的房子隨著時間推移,價格暴漲,曾經的100萬房子增值到幾千萬,短短十多年的時間,你的房產身價斐然。
這個時間上的價值暴漲,就是利息的體現。
二、利息意識是理財的起步①選擇大於努力
以房產為例,曾經鶴崗的房子只要3萬就可以拿下,而在一線城市連個立錐之地都夠嗆,可是你會去買鶴崗房產嗎?
肯定不會,房產價格一定程度上是經濟活力的體現,你去和鶴崗買房,後續是一系列利息問題,你也許不要裝修、不要舒適,但你肯定會在有生之年再換一套房。
商品房的核心在於商品二字,沒有前景的房子,就是沉沒成本。
在現行背景下,再換房就是第二套房,要花費額外的稅利債費。
考慮到未來的利息收入,你絕對不會考慮難以出手的房產。
都說「努力不重要,選擇才重要」,這是片面的。
選擇之後而努力,其前提條件是視野和知識。
知識是人發揮潛力的基礎,有知識才可以不斷成長;視野,即是開放,能讓你不再穿梭在狹窄的巷道裡。
②拒絕超前消費
我說過要有投資思維,而不是消費思維。現在這個社會都在鼓勵消費,消費是讓自己享受更好的人生。
不過要適度消費,生活當中總有那麼幾個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明明消費不起,卻硬要超前消費,
我稱之為「莽夫」。
道家講究陰陽互補,是一種原始的辯證法,矛盾在生活無處不在。
你超前消費就是透支自己未來的時間,花費了未來本該自己享受的利息。
我常常聽到有朋友說自己這個月要還貸款的利息,一方面把自己的收入給限定了使用範圍,有一部分錢你是無法自由支配的,另一方面這部分錢原本你可以用作其他用處,比如加入曾哥的星球或者多買一些書。
消耗自己的發展潛力,這就是超前消費帶來的危害。
③形成閉環意識
閉環意識,就是讓自己有一種正反饋,我們做一件事情是有動機和目的,即使是單純的熱愛,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無念堅持。
做事情一定要形成正反饋閉環。
需要有目標激勵,首先達到目標本身就是激勵,再給自己額外激勵就更好了。
我們在星球裡就是要讓自己不斷進步,像之前的「21天閱讀訓練」,就是讓你自己不再單純地瀏覽書籍,而是讓自己對這本書的核心給吃透,帶著問題看書,看書其實可以帶有功利心,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調節心理等等。
做公眾號和星球都是一樣的,基於你的寫作初心,可以是商業變現、擴大人脈、又或者是總結方法論,將你的初心和公號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形成閉環。
就跟股市裡自己確定了某一隻股票就買入,然後看到它不斷大紅,自己收穫了生理和心理的喜悅。
虧損、變綠了,也不要灰心,畢竟誰也不是股神。
遇見複雜問題需要復盤拆解和執行的過程:自己做一遍再看看高手怎麼做的、其他人怎麼做的。查資料、找身邊高手、不斷復盤、不斷觀察差距到底在哪。
找到其中的差距就是你成為高手需要跨越的細節。
三、鍛鍊利息意識鍛鍊注意力。這個時代是注意力的時代,你能不能成功,就在於可不可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不論是工作、家庭、遊玩,甚至是愛情,注意力都是關鍵。
現在,我們很多人不能長時間的專注於一件事(包括我,動不動就去看一看、劃一划手機)。
有沒有人也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者有什麼辦法嗎?
冥想,十分鐘就開了小差,學英文,十分鐘就想看手機,等等類似問題。
1.冥想可以提升注意力。開小差很正常,繼續堅持做,直到你可以冥想半小時,這是一個訓練過程。推
2.做事時反覆想你的目標,這樣在注意力沒集中的情況下,加外部驅動力。
3.工作中給自己設定正向目標,和自己做鬥爭,同時將大的計劃拆分為小的任務,以完成一個個小任務為節點。
4.養成讀書習慣,讀書能顯著提升注意力。
提升邏輯力。一場面試、一場招聘等,很多場合需要表達力,一樣東西你有沒有掌握,就在於你能不能思路清晰地說出來,你能說出來就是掌握了。這個學習方法我屢試不爽。
其中邏輯判斷能力是核心,邏輯能力的訓練很重要,推薦看看金字塔原理,了解抽象、分類、歸類、邏輯遞進等等,邏輯能力過硬表達才能清楚。
強化實操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說了那麼多,還是要通過實踐來鍛鍊自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認識-實踐-再認識的反覆操作,才能讓自己成長,光說不練,到老一場空。好好實踐找到自己的賽道並深耕,生活中有很多人嘴裡吹得天花亂墜,我要是做也比他做的XXX。
總結:利息,生活處處有利息。
也就是讓我們珍惜時間,實踐給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你自己怎麼做取決於自己,你的人生你做主,在相同的時間裡創造出不一樣的價值,給你的人生增添不一樣的花火。
保持注意力,強化執行力,懂得深度思考,還有加一個「忍耐心」。很多事情是量變形成質變,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變成大胖子不是某一頓飯暴飲暴食,而是一日四餐又無所顧忌。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