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交通通訊控制櫃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4:52: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控制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通通訊控制櫃。
背景技術:
交通通訊控制櫃是按電氣接線要求將多種通訊設備組裝並連接地下通訊光纜的封閉櫃體,現有的通訊控制櫃體多採用整體式結構,直接將地下埋設的通訊光纜從底部引入櫃體內,由於櫃體內部安裝通訊模塊後空間狹小,導致通訊光纜下端彎曲半徑過小,光纜彎折過度容易影響傳輸性能,並導致老化斷裂;且當引入櫃體內部的通訊光纜數量較多時,由於接線雜亂,不僅容易接錯,而且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交通通訊控制櫃,能夠使通訊光纜平滑引入櫃體內部,避免光纜因過度彎曲而導致信號傳輸故障;本實用新型還能將通訊光纜在櫃體內部分類固定,使得櫃內整齊美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交通通訊控制櫃,包括上下連接的主櫃和底櫃,所述的主櫃包括左側板、右側板、上頂板、下底板、前操作門和後檢修門,左側板、右側板、上頂板、下底板、前操作門和後檢修門構成封閉的櫃體,所述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分別開設有散熱拉伸孔,櫃體內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散熱拉伸孔正對的隔溼板,隔溼板與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有間隙,所述的左側板和/或右側板上水平設置有穿線架,所述的底柜上端設有敞口,敞口邊沿與主櫃的下底板可拆卸連接,底櫃的下端和主櫃的下底板上均開設有進線孔,底櫃的側壁上開設有活門。
所述的穿線架呈側U型,穿線架與左側板和/或右側板之間形成封閉的線槽,穿線架的上端開設有多個穿線孔。
所述的底柜上部的內壁上設有定位架,所述的主櫃下部的側壁上設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架和定位板上開設有互相正對的定位孔,定位孔內設有拉杆。
所述的底櫃下端的進線孔上設有密封海綿。
本實用新型利用設置在下方的底櫃將埋入地下的通訊光纜引入主櫃,增大了光纜的彎曲半徑,有利於保證通訊光纜的傳輸性能穩定,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左側板和右側板上開設散熱拉伸孔,並在櫃體內部左右兩側設置隔溼板,能夠在散熱的同時防止雨水通過拉伸孔濺入櫃內,提高了櫃體的安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左側板和/或右側板上設置穿線架,將引入主櫃內的通訊光纜分類固定,提高了櫃內接線的美觀及整齊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櫃體前後分別設置操作門和檢修門,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員的操作和檢修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
圖4為圖1中C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交通通訊控制櫃,包括上下連接的主櫃1和底櫃2,主櫃1包括左側板、右側板、上頂板、下底板、前操作門和後檢修門,左側板、右側板、上頂板、下底板、前操作門和後檢修門構成封閉的櫃體,工作人員通過開合前操作門和後檢修門可以方便地對控制櫃進行安裝和維護。本實用新型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分別開設有散熱拉伸孔3,櫃體內部通訊模塊產生的熱量通過散熱拉伸孔3排出,櫃體內的左右兩側還設有與散熱拉伸孔3正對的隔溼板4,通過將隔溼板4與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設置一定距離,既不影響散熱拉伸孔3的散熱功能,又避免了雨水通過散熱拉伸孔3濺入櫃內,提高了通訊控制櫃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主櫃1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上水平設置有穿線架5,穿線架5呈側U型,與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形成封閉的線槽,穿線架5的上端開設有多個穿線孔6。底櫃2的上端設有敞口7,敞口7的邊沿與主櫃1的下底板通過螺栓連接,底櫃2的下端和主櫃1的下底板上均開設有進線孔8,底櫃2下端的進線孔上還設有密封海綿,底櫃1的側壁上開設有活門9。通訊光纜依次通過底櫃2和主櫃1上的進線孔8從地下引入櫃體內部,然後水平穿入穿線架5內,根據類型從不同的穿線孔6內穿出連接通訊模塊,既增大了光纜的彎曲半徑,保證了通訊光纜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又避免了櫃內接線雜亂的問題,提高了櫃體的美觀和整齊度。
本實用新型底櫃2上部的內壁上還設有定位架10,主櫃1下部的側壁上設有定位板11,定位架10和定位板11上開設有互相正對的定位孔,定位孔內設有拉杆12。當需安裝通訊控制櫃時,先將底櫃2固定在地下通訊光纜引出的位置處,然後將主櫃1放置到底櫃2上,調整主櫃1直至定位架10和定位板11上的定位孔正對,將拉杆12插入定位孔內對主櫃1進行定位,然後使用螺栓固定連接主櫃1和底櫃2,操作簡單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