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砂光的製造方法
2023-05-25 19:12:11
異形砂光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異形砂光機,包括機臺、輸送帶、壓輥、龍門架、第一打磨機構、第二打磨機構、滾擦軸和死角位打磨機構,死角位打磨機構包括支架、自轉傳動輪、自轉傳動帶、公轉傳動帶、支承座和多個砂輪,支架與龍門架連接,自轉傳動帶和公轉傳動帶轉動設置在支架中,砂輪上設有砂輪軸,砂輪軸與支承座轉動配合,支承座與公轉傳動帶靜配合,自轉傳動輪分別與公轉傳動帶和砂輪軸傳動連接。此款砂光機增設了死角位打磨機構,該機構的每個砂輪在自轉傳動帶帶動下,自身做旋轉運動,另外在公轉傳動帶下,砂輪與公轉傳動帶同步做圓周運動,打磨工件時,工件的任何位置都與砂輪接觸,能夠對工件表面的死角位和直角位進行打磨,使工件符合相關要求。
【專利說明】異形砂光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加工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異形砂光機。
【背景技術】
[0002]砂光機在家具生產行業中的主要應用是:把雕花後的板件進行砂光打磨,使其雕花面光滑無毛刺,同時把雕花過程積聚在板面的木屑掃走。參見圖5所示,現有砂光機主要包括包括機臺1、輸送帶6、壓輥3、龍門架10、第一打磨機構7、第二打磨機構9和滾擦軸2,輸送帶6設置在機臺I頂部,壓輥3設置在輸送帶6上方,壓輥3與輸送帶6頂面之間形成工件5通過空隙,龍門架10設置在機臺I上方、並跨過輸送帶6,第一打磨機構7和第二打磨機構9設置在龍門架10前段,滾擦軸2設置在龍門架10後段。所述第一打磨機構7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傳動帶和多個砂輪,第一傳動帶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架內,各砂輪分布在第一傳動帶上、並隨第一傳動帶公轉。所述第二打磨機構9包括第二支架和多個砂輪,各砂輪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架底部。鑑於現有砂光機中第一打磨機構7和第二打磨機構9的砂輪運動方向單一,工件5 (板件)的死角位和直角位難以打磨至符合合格的要求,導致生產效率大大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有效打磨工件角位、可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的異形砂光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異形砂光機,包括機臺、輸送帶、壓輥、龍門架、第一打磨機構、第二打磨機構和滾擦軸,輸送帶設置在機臺頂部,壓輥設置在輸送帶上方,壓輥與輸送帶頂面之間形成工件通過空隙,龍門架設置在機臺上方、並跨過輸送帶,第一打磨機構和第二打磨機構設置在龍門架前段,滾擦軸設置在龍門架後段,其特徵是,還包括死角位打磨機構,死角位打磨機構包括支架、自轉傳動輪、自轉傳動帶、公轉傳動帶、支承座和多個砂輪,支架與龍門架連接,自轉傳動帶和公轉傳動帶轉動設置在支架中,砂輪上設有砂輪軸,砂輪軸與支承座轉動配合,支承座與公轉傳動帶靜配合,自轉傳動輪分別與公轉傳動帶和砂輪軸傳動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0007]作為更具體的方案,所述自轉傳動帶為外齒面齒帶,自轉傳動輪為齒輪,齒輪與外齒面齒帶的外齒面嚙合。
[0008]所述公轉傳動帶為外齒面齒帶,支承座表面設有齒塊,齒塊與外齒面齒帶的外齒面咬合。
[0009]所述第一打磨機構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傳動帶和多個砂輪,第一傳動帶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架內,各砂輪分布在第一傳動帶上、並隨第一傳動帶公轉。
[0010]所述第二打磨機構包括第二支架和多個砂輪,各砂輪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架底部。
[0011]所述第一打磨機構、死角位打磨機構和第二打磨機構由前至後依次排列。[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此款異形砂光機增設了死角位打磨機構,該機構中的每個砂輪在自轉傳動帶帶動下,自身做旋轉運動,另外在公轉傳動帶下,砂輪與公轉傳動帶同步做圓周運動,當工件經過死角位打磨機構時,工件的任何位置都與砂輪接觸,能夠對工件表面的死角位和直角位進行打磨,使工件符合相關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位置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死角位打磨機構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圖2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圖2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異形砂光機,包括機臺1、輸送帶6、壓輥3、龍門架10、第一打磨機構7、第二打磨機構9和滾擦軸2,輸送帶6設置在機臺I頂部,壓輥3設置在輸送帶6上方,壓輥3與輸送帶6頂面之間形成工件5通過空隙,龍門架10設置在機臺I上方、並跨過輸送帶6,第一打磨機構7和第二打磨機構9設置在龍門架10前段,滾擦軸2設置在龍門架10後段,其特徵是,還包括死角位打磨機構4,死角位打磨機構4包括支架8、自轉傳動輪45、自轉傳動帶46、公轉傳動帶47、支承座44和多個砂輪41,支架8與龍門架10連接,自轉傳動帶46和公轉傳動帶47轉動設置在支架8中,砂輪41上設有砂輪軸42,砂輪軸42與支承座44轉動配合,支承座44與公轉傳動帶47靜配合,自轉傳動輪45分別與公轉傳動帶47和砂輪軸42傳動連接。
[0021 ] 所述自轉傳動帶46為外齒面齒帶,自轉傳動輪45為齒輪,齒輪與外齒面齒帶的外齒面嚙合,故此,自轉傳動帶46轉動(見圖3中A箭頭所示)時,帶動自轉傳動輪45自轉(見圖3中B箭頭所示);同時,由於所述公轉傳動帶47為外齒面齒帶,支承座44表面設有齒塊43,齒塊43與外齒面齒帶的外齒面咬合,故此,砂輪41在自轉傳動輪45傳動作用下也自轉(見圖4中B箭頭所示)。
[0022]所述第一打磨機構7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傳動帶和多個砂輪,第一傳動帶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架內,各砂輪分布在第一傳動帶上、並隨第一傳動帶公轉。
[0023]所述第二打磨機構9包括第二支架和多個砂輪,各砂輪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架底部。
[0024]所述第一打磨機構7、死角位打磨機構4和第二打磨機構9由前至後依次排列。
[0025]上述,自轉傳動帶46和公轉傳動帶47的旋轉速度和方向可以不同。
【權利要求】
1.一種異形砂光機,包括機臺(I)、輸送帶(6)、壓輥(3)、龍門架(10)、第一打磨機構(7)、第二打磨機構(9)和滾擦軸(2),輸送帶(6)設置在機臺(I)頂部,壓輥(3)設置在輸送帶(6)上方,壓輥(3)與輸送帶(6)頂面之間形成工件(5)通過空隙,龍門架(10)設置在機臺(I)上方、並跨過輸送帶(6),第一打磨機構(7)和第二打磨機構(9)設置在龍門架(10)前段,滾擦軸(2)設置在龍門架(10)後段,其特徵是,還包括死角位打磨機構(4),死角位打磨機構(4)包括支架(8)、自轉傳動輪(45 )、自轉傳動帶(46)、公轉傳動帶(47)、支承座(44)和多個砂輪(41),支架(8 )與龍門架(10 )連接,自轉傳動帶(46 )和公轉傳動帶(47 )轉動設置在支架(8 )中,砂輪(41)上設有砂輪軸(42 ),砂輪軸(42 )與支承座(44 )轉動配合,支承座(44)與公轉傳動帶(47)靜配合,自轉傳動輪(45)分別與公轉傳動帶(47)和砂輪軸(42)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形砂光機,其特徵是,所述自轉傳動帶(46)為外齒面齒帶,自轉傳動輪(45)為齒輪,齒輪與外齒面齒帶的外齒面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形砂光機,其特徵是,所述公轉傳動帶(47)為外齒面齒帶,支承座(44)表面設有齒塊(43),齒塊(43)與外齒面齒帶的外齒面咬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形砂光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打磨機構(7)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傳動帶和多個砂輪,第一傳動帶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架內,各砂輪分布在第一傳動帶上、並隨第一傳動帶公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形砂光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二打磨機構(9)包括第二支架和多個砂輪,各砂輪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架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形砂光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打磨機構(7)、死角位打磨機構(4)和第二打磨機構(9)由前至後依次排列。
【文檔編號】B24B19/24GK203650189SQ201320888153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鄧權枝 申請人:佛山市駿業家具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