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吸引器的拉鉤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2:49:56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吸引器的拉鉤。
背景技術:
單孔腹腔鏡手術,也稱為微創手術(MIS 系統),該手術通過在腹部通過進行小切口(通常為0.5-1.5 ㎝)進行手術。因為單孔腹腔鏡技術切口僅為0.5-1.5 ㎝,所以一周後腹部的敷料就可以去掉,並且可淋浴,然後就可以逐步的恢復正常的活動,其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復快等優點,深受患者的歡迎。
目前,腹腔鏡手術的金標準是膽囊切除術,一般地說,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術,腹腔鏡手術都能完成。如闌尾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疝氣修補術、結腸切除術、脾切除術、腎上腺切除術,還有卵巢囊腫摘除、宮外孕、子宮切除等,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鏡醫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採用這種術。
腹腔鏡手術時,須用氣腹機將CO2氣注入腹腔,腹腔內壓力需達12-15mmHg,使腹壁鼓起,以便進行腹腔鏡操作。高壓的CO2 氣可引起諸如高碳度血症、氣栓、組織氣腫、心律紊亂和肺部併發症等一系列嚴重問題。非氣腹腹腔鏡操作手術是腹腔鏡手術的突破性進展。非氣腹技術是通過某種器具將腹壁提起來實現的。現有技術中,已有人用「T」形、「U」形Trocar 牽開器等將腹壁提起,但是,由於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器械電刀、超聲刀等會產生煙霧,現有技術的牽開器需要另外設置吸引器,並進行單獨的吸氣操作,增加了手術的操作
步驟,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吸引器的拉鉤,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帶吸引器的拉鉤,包括拉鉤本體,所述拉鉤本體包括依次連接的上臂、連接臂和下臂,所述上臂和下臂均與連接臂垂直連接,上臂和下臂上均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分別設有滑動連接有上滑動臂和下滑動臂,所述上滑動臂和下滑動臂設有調節槽,所述調節槽上設有調節裝置,所述上臂和下臂上均設有吸引器,所述吸引器上設有多個吸引孔,吸引器包括豎直管、水平管和連接部,所述豎直管通過連接部連接所述水平管,豎直管與所述連接臂的外壁相鄰,水平管與所述上臂或者下臂的外壁相鄰,豎直管的尾端設有數字式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吸引器通過U型固定箍與所述上臂、連接臂和下臂進行固定。
優選的,所述吸引器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的中空管道。
優選的,所述的兩個吸引器的豎直管交錯分布設置,所述豎直管上設有調節閥。
優選的,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調節螺釘和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釘穿過所述調節槽,所述調節螺釘與所述調節螺母配合。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拉鉤本體與吸引器結合為一體,避免了手術過程中頻繁更換手術器械,使用時,下臂伸入切口,固定拉鉤本體的手術支架將上臂吊起,實現將腹壁提起來,下臂以及上臂的長度均可進行調節;吸引器在手術過程中吸收電刀、超聲刀等手術器械產生的煙霧,避免煙霧對手術造成影響,且無需用單獨的吸引設備進行吸氣操作,操作方便,並且吸引器的位置可進行微調,減少手術的步驟的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同時可節省設備費用,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上滑動槽或下滑動槽處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拉鉤本體,11-上臂,12連接臂,13-下臂,14-上滑動臂,15-下滑動臂,16-調節槽,17-調節裝置,2-吸引器,21-吸引孔,22-豎直管,23-水平管,24-連接部,25-數字數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26-調節閥,3-U形固定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帶吸引器的拉鉤的優選的實施方式。
圖1-圖3出示本實用新型帶吸引器的拉鉤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帶吸引器的拉鉤,包括拉鉤本體1,所述拉鉤本體1包括依次連接的上臂11、連接臂12和下臂13,所述上臂11和下臂13均與連接臂12垂直連接,上臂11和下臂13上均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分別設有滑動連接有上滑動臂14和下滑動臂15,所述上滑動臂14和下滑動臂15設有調節槽16,所述調節槽16上設有調節裝置17,所述上臂11和下臂13上均設有吸引器2,所述吸引器2上設有多個吸引孔21,吸引器2包括豎直管22、水平管23和連接部24,所述豎直管22通過連接部24連接所述水平管23,豎直管22與所述連接臂12的外壁相鄰,水平管24與所述上臂11或者下臂13的外壁相鄰,豎直管24的尾端設有數字式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25,負責檢測抽取的CO2煙霧濃度。連接部24可為波紋管來實現水平管23的在水平位置上的相對位移,上臂11的長度小於下臂13的長度,即位於上臂11的吸引器2的長度小於位於下臂13的吸引器2的長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引器2通過U型固定箍3與所述上臂11、連接臂12和下臂13進行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引器2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的中空管道,為中空管道,中空管道狀的吸引器2在豎直管22和水平管23上均設有一個埠,煙霧通過
水平管埠進入吸引器2,輸送到位於豎直管22上的埠,然後由抽氣設備將煙霧抽走,帶離吸引器2。吸引孔21分布在水平管23的管壁上,吸引孔
21的設置,使煙霧可同時通過水平管23的埠和吸引孔21 進入吸引器2,可更快速地帶走煙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兩個吸引器2的豎直管22交錯分布設置,所述豎直管24上設有調節閥26,可調節氣體抽取的速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裝置17包括調節螺釘和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釘穿過所述調節槽16,所述調節螺釘與所述調節螺母配合。
基於上述,本實用新型結構帶吸引器的拉鉤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將拉鉤本體與吸引器結合為一體,避免了手術過程中頻繁更換手術器械,使用時,下臂伸入切口,固定拉鉤本體的手術支架將上臂吊起,實現將腹壁提起來,下臂以及上臂的長度均可進行調節;吸引器在手術過程中吸收電刀、超聲刀等手術器械產生的煙霧,避免煙霧對手術造成影響,且無需用單獨的吸引設備進行吸氣操作,操作方便,並且吸引器的位置可進行微調,減少手術的步驟的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同時可節省設備費用,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