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隔離腔室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7:48:51
專利名稱:安全隔離腔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全隔離腔室,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對患有高度傳染性呼吸疾病病人進行隔離治療或運輸的安全隔離腔室。
背景技術:
由於高度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如SARS的突然出現,使得絕大部分人在短時間內都無法適應,而人們目前針對此種高度傳染性呼吸系統的疾病所能採用的防護措施及其裝置僅僅是口罩與隔離服,但是口罩與隔離服的使用對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來說其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其實,採用口罩與隔離服後起到作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口罩與隔離服使用的對象是醫護人員或沒有患病的健康人員,而不是對患有高度傳染性疾病的病人進行隔離與防護,如此導致傳染性疾病的病毒隨著病人的呼吸而散播到空氣中,增加被傳染的可能性。為此,若能開發研究出一種將患有高度傳染性疾病的病人進行隔離,同時又不影響醫務人員對其進行治療的設備是本發明的研創動機所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中安全隔離腔室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目前沒有對患有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病人進行隔離的問題。
本發明中的安全隔離腔室包括有一底墊;三面與所述底墊密封連接的透明罩蓋,該透明罩蓋的一端呈敞開式,另一端為一傾斜面,於該傾斜面處設有一通孔,該透明罩蓋在其頂部密封設置有一隻能使氣體單向流動的活動式透明儀器箱,於一側面密封連接有一與可對氣體進行消毒、或有過濾病毒作用的設備密閉連通的真空泵;與透明罩蓋敞開端密封連接的遮蔽蓬;與透明罩蓋通孔密封連接的便於醫務人員觀看安全隔離腔室內部及進行治療工作的操作裝置。
所述底墊為直接在深切治療部或病房地面或救護車底盤劃出的一區域,並在該區域的三周設置有用於密封嵌固所述透明罩蓋的凹槽。
所述底墊為一可移動的平板墊,並沿平板墊的三周邊設置有用於密封嵌固所述透明罩蓋的凹槽。
所述活動式透明儀器箱呈40度角傾斜狀地密封設置在所述透明罩蓋的頂部。
所述操作裝置包括有一可隨時充、放氣的氣墊、密封設在該氣墊上以便觀看安全隔離腔室內部的透鏡組、及延伸入透明罩蓋內部的密閉的套袖與手套。
所述氣墊包括有上、中、下三層相互層疊並粘接在一起的圓環形氣囊,並於最底部的氣囊延伸出用於與透明罩蓋通孔環壁密封連接裙緣。
所述透鏡組包括有五個透鏡,每一透鏡均嵌設在一圓環形氣囊中,該五組透鏡呈塔狀疊置,其中最底部透鏡的充氣囊通過一管道與所述氣墊中的中間的氣囊連通。
所述透明罩蓋於其敞口處設置有一便於遮蔽罩密封連接的密封條。
所述活動式透明儀器箱包括有一箱體,該箱體於上、下兩端部各鉸接、密封設置有一端蓋,於上、下兩端蓋之間通過拉線及彈性推桿連接。
所述活動式透明儀器箱的箱體與端蓋之間通過磁性鎖鎖閉。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中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安全隔離腔室的側視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底墊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所示底墊沿A-A線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中透明罩蓋的側視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中透明罩蓋的俯視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中操作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中操作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中操作裝置底部充氣囊裙緣與透明罩蓋端部通孔環壁密封連接時的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中安全隔離腔室的側視示圖,在該圖中示出了隔離腔室內部氣體流動方向的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中活動式透明儀器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中橡膠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中的安全隔離腔室包括有底墊1、透明罩蓋2、操作裝置3、活動式透明儀器箱4、遮蔽縫5及與可對氣體進行消毒、或有過濾病毒作用的設備密閉連通的真空泵(圖中未示出)。其中如圖2和圖3所示,底墊1為一可移動的平板墊,該平板墊為由橡膠製成有可充氣氣墊,沿氣墊的三周邊設置有用於密封嵌固透明罩蓋2的凹槽10,在此強調一點,底墊1也可以是直接在深切治療部或病房地面或救護車底盤劃出的一區域,並在該區域的三周設置有用於密封嵌固透明罩蓋2的凹槽10。底墊1具體由何種材料製成或採用何種結構,可根據不同場合及不同需求進行調整,另外,該底墊1也可以與透明罩蓋2由同樣材料通過模具一體成型,並密封連接。
如圖4和圖5所示,透明罩蓋2由透明的硬質材料一體成型,其總長度小於底墊1的總長度,其中一端呈敞開式,另一端呈一傾斜面20,並於傾斜面20處設有一通孔21,該透明罩蓋2的三周分別與底墊1三周邊所設的凹槽10密封連接,形成一可供人躺入的腔室,如圖1所示。透明罩蓋1在其頂部設置有一用於與活動式透明儀器箱4密封連接窗孔22,於一側面上設置有一用於真空泵管密封連接的小孔23,同時與敞口端的內壁面粘貼有一可與遮蔽縫5密封連接密封條24。
如圖6和圖7所示,操作裝置3包括與透明罩蓋2通孔21密封連接的氣囊30、密封設在氣囊30上的透鏡組31及可延伸入透明罩蓋2內部的套袖與手套32。氣囊30包括有上、中、下三個獨立且緊貼層疊粘在一起的圓環形充氣囊301、302、303,每個充氣囊301、302、303均設置有一充氣嘴3011,該三個充氣囊301、302、303可以是獨立的,也可由模具一體成型,但在三個充氣囊之間互不相通。如圖8所示,最底部的充氣囊303於其外周緣延伸有一裙緣3030,該裙緣3030通過多個均勻布的橡膠環6與透明罩蓋2通孔21的環壁密封連接,該橡膠環6的具體結構如圖11所示,中間包括有一U型剛性結構60,在該鋼性結構外包覆有一層橡膠層61。
如圖6和圖7所示,透鏡組31包括有直徑從下往上依次縮小的五個透鏡,每一透鏡在其外緣包覆有一圓環形氣囊310,並通過該五個圓環形氣囊310相互層疊粘接成塔狀,其中最頂部的圓環形氣囊與從上往下的第四個圓環形氣囊設置有充氣嘴311、312,第四個圓環形充氣囊的充氣嘴312通過一管道313與氣囊30中部的圓環形充氣囊302的充氣嘴3020連通,以便相互補充氣體,確保內部壓力。
如圖6所示,套袖與手套32由PVC或橡膠等材料通過模具一體成型,並且為全密封狀,供醫務人員的手與胳脖通過該套袖與手套32進入到隔離腔室內部,對病人進行治療與搶救處理,同時通過透鏡組31可觀看隔離腔室的內部情況,進行有效治療,而治療所需的工具則通過只能使氣體單方向流動的活動式透明儀器箱4來提供。
如圖1所示,遮蔽罩5為一由PVC、樹脂等材料製成的透明布,通過密封條24與透明罩蓋2的一端密封連接,另一端直接覆蓋在延伸出透明罩蓋2的底墊1部分,在使用時蓋住病人的下半身。
本發明中的安全隔離腔室藉助於透明罩蓋2、底墊1、遮蔽罩5及操作裝置3構成一半封閉式腔體,再結合真空泵的使用,使腔室內的氣體只能沿一個方向流動,如圖9所示,即外界空氣通過遮蔽罩5與底墊1之間的縫隙進入到腔室內部,而腔室內部有病毒的空氣通過真空泵進入到消毒、或有過濾病毒作用的設備中,將病人呼出的氣體進行過濾病毒或殺菌處理後再排入大氣中,如此,可以使傳染性病毒生存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有效避免人們與病毒的接觸,從而達到防止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如圖10所示,活動式透明儀器箱4包括有一箱體40,該箱體40呈40度角傾斜地與透明罩蓋2頂部的窗孔22密封連接,箱體40於上下兩端均鉸接有一可開啟的端蓋41、42,其中端蓋41位於隔離腔室外部,而端蓋42位於隔離腔室內部,該兩端蓋41、42可同時閉合,但不能同部開啟,且在閉合時兩端蓋41、42均通過密封圈44與箱體40密封閉合。在兩端蓋41與42之間通過兩拉線43及兩彈性推桿45連接,並藉助於該拉線43與彈性推桿45使得兩端蓋41、42可同時閉合或一個開啟另一閉合,從而使得氣體只能單方向流入隔離腔室內部,並進一步藉助於活動式透明儀器箱4的特殊結構來實現治療工具的輸送,即當開啟上蓋41時,由置於兩邊的彈簧及磁性鎖閉裝置47使下蓋42緊閉,此時可將醫療工具放入箱體40內,當關閉上蓋41後,藉助置於兩邊的推桿45及彈簧作用,使下蓋42開啟,並形成一可放置器具的臺面,供醫務人員使用。當兩端蓋41、42均閉合時,在兩端蓋41、42均上設有一單向閥46(也可以是膜或瓣),使得外界空氣通過該兩單向閥46進入到腔室內部,同時在端蓋41、42與箱體40之間通過磁性鎖47鎖閉,使得醫務人員可單手操作該活動式透明儀器箱4。
如圖5所示,本發明中的安全隔離腔室也可在其頂部設置有一壓力測量表7及兩個負低壓活門8,平時該兩個負低壓活門8呈密封狀,當壓力測量表7顯示隔離腔室內部的氣體壓力低於正常值時,該兩個負低壓活門8開啟,使外界空氣補入到隔離腔室內,而當隔離腔室內部氣體壓力恢復正常時,該兩個負低壓活門8封閉,確保隔離腔室內供病人使用的足夠氣體壓力。由於壓力測量表7和活動低壓活門8的具體結構及控制原理均為現有技術,故在此不再詳細說明。同時,在透明罩蓋2的兩側也設置有密封連接全封閉套袖與手套的穿孔25、26,以便醫務人員從此入伸入隔離腔室內部,對病人進行治療。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中的安全隔離腔室是將患有高度傳染性疾病的病人隔離起來,並將病人所呼出的氣進行過濾病毒或殺菌處理後再排入到大氣中,如此可以避免傳染性疾病的病毒進入到大氣中,從而避免健康人員或醫務人員在無意識中接觸到病毒,達到防止傳染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一底墊;三面與所述底墊密封連接的透明罩蓋,該透明罩蓋的一端呈敞開式,另一端為一傾斜面,於該傾斜面處設有一通孔,該透明罩蓋在其頂部密封設置有一隻能使氣體單向流動的活動式透明儀器箱,於一側面密封連接有一與可對氣體進行消毒、或有過濾病毒作用的設備密閉連通的真空泵;與透明罩蓋敞開端密封連接的遮蔽蓬;與透明罩蓋通孔密封連接的便於醫務人員觀看安全隔離腔室內部及進行治療工作的操作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墊為直接在深切治療部或病房地面或救護車底盤劃出的一區域,並在該區域的三周設置有用於密封嵌固所述透明罩蓋的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墊為一可移動的平板墊,並沿平板墊的三周邊設置有用於密封嵌固所述透明罩蓋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式透明儀器箱呈40度角傾斜狀地密封設置在所述透明罩蓋的頂部。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裝置包括有一可隨時充、放氣的氣墊、密封設在該氣墊上以便觀看安全隔離腔室內部的透鏡組、及延伸入透明罩蓋內部的密閉的套袖與手套。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墊包括有上、中、下三層相互層疊並粘接在一起的圓環形氣囊,並於最底部的氣囊延伸出用於與透明罩蓋通孔環壁密封連接裙緣。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透鏡組包括有五個透鏡,每一透鏡均嵌設在一圓環形氣囊中,該五組透鏡呈塔狀疊置,其中最底部透鏡的充氣囊通過一管道與所述氣墊中的中間的氣囊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明罩蓋於其敞口處設置有一便於遮蔽罩密封連接的密封條。
9.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式透明儀器箱包括有一箱體,該箱體於上、下兩端部各鉸接、密封設置有一端蓋,於上、下兩端蓋之間通過一拉線及彈性推桿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式透明儀器箱的箱體與端蓋之間通過磁性鎖鎖閉。
11.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墊與透明罩蓋一體成型。
12.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安全隔離腔室,其特徵在於所述裙緣通過若干個橡膠環與所述通孔的環壁密封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安全隔離腔室包括有底墊;三面與底墊密封連接的透明罩蓋,該透明罩蓋的一端呈敞開式,另一端為一傾斜面,於該傾斜面處設有一通孔,該透明罩蓋在其頂部密封設置有一氣體單向流動的活動式透明儀器箱,於一側面密封連接有一真空泵;與透明罩蓋敞開端密封連接的遮蔽篷;與透明罩蓋通孔密封連接的便於醫務人員觀看安全隔離腔室內部及進行治療工作的操作裝置。該安全隔離腔室由透明罩蓋、底墊、遮蔽罩及操作裝置構成半封閉的腔體,再結合真空泵使腔室內的氣體只能沿一個方向流動,並使帶有病毒的氣體先進入到消毒、或有過濾病毒作用的設備中處理後排入大氣,從而有效避免人們與病毒的接觸,達到防止傳染性疾病傳播的目的。
文檔編號A62B31/00GK1608605SQ20031010195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7日
發明者袁志義 申請人:袁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