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核桃樹高效高枝換優法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4:35:0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作物的大樹改造培育方法,特別涉及核桃樹的高效高枝換優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核桃樹高枝換優法操作複雜,不易掌握,不易推廣,不易普及,主要是因為它不適合專業知識相對較少、基本技能較差、簡單的動手能力相對較強的廣大群眾,加之現有的核桃高枝換優法的嫁接成活率普遍極低,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削弱了廣大核桃種植群眾從事核桃樹培育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易學、易會、易操作、易推廣、易普及,且大面積改造其嫁接成活率均能達到99.7%以上的核桃高枝換優新法。
本發明所述的核桃樹高枝換優新法,其步驟為:
a.接穗的選擇與處理:接穗應選擇當地生境品質優良的母樹中上部位健壯充實的1年生枝或者用上述枝條嫁接成活樹的各部位1年生健壯充實枝條;於樹木萌動前剪下,並將該枝條用水浴加熱到沸騰的石蠟混合溶液進行迅速澆蘸,使枝條上均勻覆蓋上一層極薄的石蠟,存儲放置;
b.嫁接時間的掌握:在砧木剛剛萌動之初至小芽長至5cm以內為宜;
c.嫁接部位的選擇:根據需要改造核桃樹樹的具體實際,選擇砧木通直光滑(不低於10cm)處鋸斷,並在砧木平直處將鋸口削光滑即可。
d.接穗的削制:選擇髓心不超過其直徑1/2的枝條進行削制,接穗削制時在所需芽對面削制長度為8-10cm的鍥形,鍥形的末端有0.8-1.2mm木質層,切削麵的鑲入部分應呈近矩形;
e.將步驟d所述的鍥形末端近矩形的鑲入部分兩邊皮層薄邊略略削去一點點,以不傷到木質層為度,最後把鑲入部分皮層上的蠟質刮去;
f.接穗的鑲入:將削制好接穗貼在光滑平直的砧木處,並使接穗緊貼砧木上,在砧木上沿接穗的兩邊分別劃深達木質部的垂直線,垂直線與接穗的長度相一致,後掀起兩垂直線之間的皮層上部,並將接穗用小棒輕輕垂直振入,至接穗的兩邊及下部均與砧木緊密結合為度;
g.接穗的綁紮:接穗振入後,將兩條刻線間的皮緊緊包裹住接穗的後用軟質編織帶綁紮在外邊,使接穗緊貼砧木;此過程相當於外科手術的上夾板。
h.接穗外露部分的包紮:接穗外露部位用塑料薄膜包紮嚴實,防止接穗水分由此大量蒸發,並使芽露出;
i.放水:為了保持接穗處的水分能恰到好處的滿足嫁接口處的最佳癒合溫溼度。
步驟a所述的存儲放置是在陰涼通風的屋內存儲放置,避陽光照射;或者是存儲放置在恆溫冷庫。
步驟c所述的砧木通直光滑,共通直光滑的長度為10cm以上。
步驟d所述的呈近矩形的鑲入部分長度應在5-8cm。
步驟d所述的接穗削制,其鑲入的近矩形部分務必達到長、平、薄的要求。
步驟h所述的包紮嚴實是採貯熱保溼袋或者地膜包紮嚴實。接穗的剪口包裹1-3層的塑料並包紮嚴實。
步驟i所述的放水,包紮採用貯熱保溼袋時,在貯熱保溼袋的最下端戳透水孔3-5個。
步驟i所述的放水,包紮是採用黑色地膜直接包紮時,①需改造的核桃樹直徑較大時,需將砧木鋸口鋸成v形放走多餘的水分,目的是使核桃樹傷流不易接觸接穗。②砧木直徑較小的核桃樹,不易將鋸口鋸成v形,此時將鋸口鋸成緩坡形(破面不大於10度)。③在包紮前在接穗兩邊的劃線中的任意一邊劃得比接穗長些,並刻去一寬0.8-1.2mm深達木質部的皮,以此槽作為放水槽。
步驟i所述的放水,嫁接後的樹木是在平地或者土壤田間持水量較大的地方;在嫁接口以下及地面以上的期間上下錯開相對距離相向鋸深達木質部的兩螺旋形放水鋸口,且上下鋸口均不得交叉。
本發明所述的核桃核桃高效高枝換優新方法,操作簡單,易於掌握,易於推廣普及。四年來,通過在昭通市昭陽區,鎮雄縣,魯甸縣等核桃種植大縣的多次試驗、採樣。該嫁接方法易學、易掌握、易於推廣與普及,成活率高且穩定。不論樹木直徑大小,其成活率都非常高,經統計株成活率99.7%,嫁接芽的成活率98.6%,嫁接成活後,樹木的生長勢旺。由於芽片的削制上就一定要按照長、平、薄三要領進行,削制好的接穗從所劃的兩垂直線間平穩鑲入,接穗鑲入後將接穗外的核桃樹皮層用軟質編織帶緊緊包紮在接穗的外面—首先是使接穗不容易被外力所動,其次是創造了一個相對有利於愈傷組織生長及融合的黑暗環境,再次是接穗垂直鑲入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砧木的皮層與木質部分離性損傷現象,從而兩垂直劃線處及其下端均能滋生大量嫩白的愈傷組織與接穗產生的嫩白愈傷組織迅速接觸並融通;因此,一方面兩者容易接觸、容易融合,另一方面是愈傷組織融合後形成的輸導管道更便利上下物質的通暢運輸。這就是用該方法嫁接的核桃樹成活率極高,且成活後的枝芽長勢極旺,結構極穩,掛果較早的本質所在。用此方法嫁接的核桃樹通常都是嫁接後的第二年就開始試花結果,第五年就進入果實纍纍的豐產期,其早實性、豐產性表現突出。在實際的嫁接過程中,每個鋸口均可鑲接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芽,基於該法的嫁接成活率極高,每個鋸口都將在嫁接後的1—2年被愈傷組織覆蓋,因此嫁接成樹後,基本沒有出現過風折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但不限於實施例。
實施例1
本發明所述的核桃樹高枝換優法,其步驟為:
a.接穗的選擇與處理:接穗應選擇當地生境品質優良的母樹中上部位健壯充實的1年生枝或者用上述枝條嫁接成活樹的各部位1年生健壯充實枝條;於樹木萌動前剪下,並將該枝條用水浴加熱到沸騰的石蠟混合溶液進行迅速澆蘸,使枝條上均勻覆蓋上一層極薄的石蠟即可。將其儲藏在陰涼通風的屋內即可,避免陽光照射,若有恆溫冷庫的,將封好的枝條存放其中為最好;
b.嫁接時間的掌握:在砧木剛剛萌動之初至小芽長至5cm以內均可進行;
c.嫁接部位的選擇:根據需要改造的樹木的具體實際,選擇砧木通直光滑處鋸斷,砧木通直光滑處的長度不低於9cm,10cm以上為最佳;並在砧木平直處削光滑即可,
d.接穗的削制:選擇髓心不超過其直徑1/2的枝條進行削制,削制時一定要在所需的芽對面削制長度為6-10cm的鍥形(近矩形),鍥形的末端有0.8-1.2mm木質層,切削麵呈近矩形;所述接穗的鍥形尤其是近矩形的部位長度不低於5cm,先端僅有近1mm左右木質層的近矩形光滑接穗,即削制好的接穗插入部分務必要做到長、平、薄,其目的就是使今後砧木與接穗兩者長出的愈傷組織能儘快的接觸、融合及疏導組織的儘快形成並開始良性工作;
e.將步驟d所述近矩形的鑲入部分兩邊的皮層薄邊略略削去,以不傷到木質層為度,最後把鑲入部分皮層上的蠟質刮去即可;
f.接穗的鑲入:將削制好的近矩形接穗貼在光滑的砧木處,並使接穗緊貼砧木上,在砧木上沿接穗的兩邊分別劃深達木質部的垂直線,垂直線與接穗的長度相一致,然後輕輕掀起兩垂直刻劃線之間的皮層上部,並將接穗用小棒輕輕垂直振入,以聽到聲音實在為止,此時將見到接穗的兩邊及下部均與砧木緊密結合;
g.接穗的綁紮:接穗振入後,使兩條刻線間的皮緊緊包裹住接穗後用軟質編織帶綁紮在外邊,使接穗緊貼砧木即可,此過程相當於外科手術的上夾板;
h.接穗外露部分的包紮:接穗外露部分用塑料薄膜包紮嚴實,尤其是接穗的上端剪口需包裹1-3層,防止接穗水分由此大量蒸發。
i.放水:包紮採用貯熱保溼袋時,在貯熱保溼袋的最下端戳透水孔,透水孔3-5個合理放水,嫁接後的樹木是在平地或者土壤田間持水量較大的地方,應在嫁接口下地面以上的部分對向上下錯開鋸深達木質部的兩螺旋形放水鋸口,且上下鋸口均不得交叉。
實施例2
本發明所述的核桃樹的嫁接培育方法,其步驟為:
a.接穗的選擇與處理:接穗時,選擇當地生境的優良畝樹中上部位健壯充實的1年生枝或者用上述枝條嫁接成活樹的各部位1年生健壯充實枝條;於樹木萌動前剪下,並將該枝條用水浴加熱到沸騰的石蠟混合溶液進行迅速澆蘸,使枝條上均勻覆蓋上一層極薄的石蠟即可,將其儲藏在陰涼通風的屋內即可,避免陽光照射,若有恆溫冷庫的,將封好的枝條存放其中為最好;
b.嫁接時間的掌握:在砧木剛剛萌動之初至小芽長至5cm以內均可進行;
c.嫁接部位的選擇:根據需要改造的樹木的具體實際,選擇砧木通直光滑處鋸斷,並在砧木平直處削光滑即可,砧木通直光滑處的長度不低於9cm,10cm以上為最佳;
d.接穗的削制:選擇髓心不超過其直徑1/2的枝條進行削制,削制時一定要在所需的芽對面削制長度為6-10cm的鍥形,鍥形的末端有0.8-1.2cm木質層,切削麵呈矩形;所述接穗的鍥形尤其是近矩形的部位長度不低於5cm,先端僅有近1mm左右木質層的近矩形光滑接穗,即削制好的接穗插入部分務必要做到長、平、薄,其目的就是使今後砧木與接穗兩者長出的愈傷組織能儘快的接觸、融合及疏導組織的儘快形成並開始良性工作;
e.將步驟d所述的鍥形末端近矩形的鑲入部分兩邊的皮層薄邊略略削去,以不傷到木質層為度,最後把鑲入部分皮層上的蠟質刮去即可;
f.接穗的鑲入:將削制好的鍥形接穗貼在選擇並削光滑的砧木處,並使接穗緊貼砧木上,在砧木上沿接穗的兩邊分別劃深達木質部的垂直線,垂直線與接穗的長度相適應,然後輕輕掀起兩垂直線之間的皮層上部,並將接穗用小棒輕輕垂直振入,以聽到聲音實在為止,此時將見到至接穗的兩邊及下部均與砧木緊密結合;
g.接穗的綁紮:接穗振入後,將兩條刻線間的皮緊緊包裹住接穗的後用軟質編織帶綁紮在外邊,使接穗緊貼砧木即可,此過程相當於外科手術的上夾板;
h.接穗外露部分的包紮:接穗外露部位包裹1-3層的塑料包紮嚴實;所述的包紮嚴實是採用韌性較好的地膜包紮嚴實;
i.放水:保持接穗處的水分,包紮是採用黑色地膜直接包紮時,①,如果需改造的核桃樹較大時,需將砧木鋸口鋸成v形放走多餘的水分,目的是使核桃樹傷流不易接觸接穗。②,如果砧木較小的話,不易將鋸口鋸成v形,此時也可以將鋸口鋸成緩坡形(破面不大於10度)。③在包紮前在接穗兩邊的劃線中的任意一邊劃得比接穗長些,並刻去一寬0.8-1.2mm深達木質部的皮,以此槽作為放水槽。
實施例3
a、接穗的削制。選擇髓心不超過其直徑1/2的枝條進行削制。削制時一定要在所需的芽對面削制一長不低於8cm,陡斜部分不低於2cm;需要用於鑲入的近矩形部分不低於5cm,此部分的先端僅有近1mm左右木質層,需要鑲入砧木的近矩形部分必須削光滑、平直,即削制好的接穗插入部分務必要做到長、平、薄,另外還需要將削制好的近矩形部分兩邊的極薄的皮子削去一點點。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儘量縮小了接穗與砧木間愈傷組織接觸的距離。換一句話說,是砧木和接穗只需分別生長那麼一小點點愈傷組織他們就能相互接觸、融合,很快就產生輸導組織,使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物質運輸較為通暢,最後儘快形成新植株。
b、接穗的鑲入。把削制好的接穗貼在光滑平直的砧木上,沿接穗的兩邊分別劃深達木質部的垂直線,使其與接穗幾乎一樣長,一樣寬,然後輕輕掀起兩線間的皮層上部,並將接穗用小棒輕輕垂直振入,以聽到聲音實在為止。此時將見到接穗的兩邊及下部均與砧木緊密結合。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使接穗能與砧木間的接觸面較大且相互間的間隙儘可能的小。其目的是為砧木與接穗間的愈傷組織能在短時間內融通,從而儘快形成新植株奠定堅實的基礎。
c、帶皮的用意。眾所周知,核桃的皮層厚度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對大核桃樹進行高枝換優時如果去除鑲入部分的皮層的話,接穗在其中就是活動的,甚至綁紮都綁紮不穩;如果不去除並用編織帶從外面將它紮緊的話,就能使接穗非常穩固,並且還能創造一個極有利益愈傷組織生長及相互融合的黑暗環境,這也是此嫁接方法成活率極高,成活後長勢極旺,掛果早,豐產和穩定性均較好的主要原因,這也是該技術的創新點之一。
d、接穗的綁紮。接穗鑲入後,隨即用軟質編織帶把兩條刻線間的皮緊緊綁紮在接穗的外邊,使接穗緊貼砧木即可;此過程相當於外科手術的上夾板。其目的是:因為我們的核桃大樹改造工作都是在露天地壩中,如果繼續沿用過去僅用塑料地膜包紮的做法接穗容易受外力(鳥雀的蹬踏、人為的傷害)的影響而有所晃動,那麼勢必會影響工作的成活率。這也是該技術的創新點之一
e、放水。如果是使用貯熱保溼袋的話,就是在做好的貯熱保溼袋的最下端(水往低處流的原理)戳一些洞,嫁接後的樹木是在平地或者土壤田間持水量較大的地方,應在嫁接口下地面以上的部分對向上下錯開鋸深達木質部的兩螺旋形放水鋸口,且上下鋸口均不得交叉。如果是用黑色地膜直接包紮的話,①,如果需改造的核桃樹較大時,需將砧木鋸口鋸成v形放走多餘的水分,目的是使核桃樹傷流不易接觸接穗。②,如果砧木較小的話,不易將鋸口鋸成v形,此時也可以將鋸口鋸成緩坡形(破面不大於10度)。③在包紮前在接穗兩邊的劃線中的任意一邊劃得比接穗長些,並刻去一寬0.8-1.2mm深達木質部的皮,以此槽作為放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