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氣浮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5:01:36
專利名稱:小型氣浮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氣浮實驗裝置,特別涉及ー種小型氣浮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溶氣氣浮是ー種廣泛應用於エ業廢水和城市汙水治理中固液分離的方法,可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油類、藻類及各種金屬離子羥基絡合物、硫化物等,以降低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保護自然環境。其工作原理是エ業廢水和生活汙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固體懸浮物,在溶氣系統形成的大量密集的微氣泡的粘附作用下,視比重減小,懸浮物上浮形成浮渣排除,清水由下部排出。其處理系統包括進水、混合接觸反應、固液分離、清水儲存、出水,還必須配有包括溶氣水泵、溶氣罐的溶氣系統和自動控制定時除渣系統等。氣浮作為目前汙水處理工程中ー項重要的處理工藝,但是由於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小型實驗設備的缺乏,導致在汙水處理工程中存在如下問題(I)在大中型水處理工程時,工程設計人員往往是通過經驗進行氣浮エ藝設計,最終導致能源的浪費,甚至工程的失敗;(2)現有氣浮設備均存在處理能力大,體積大等特點,而不便用於小微型汙水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平流式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該小型氣浮實驗裝置能夠為大中型汙水工程設計提供相關的設計參數,同時將氣浮應用於小微型汙水處理工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包括由氣浮池體、回流水溶氣系統以及PLC控制系統,所述氣浮池體內橫向依次設有相互連通的接觸反應區、分離區、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過回流管與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連通,所述清水槽頂部設有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的防溢出傳感器。進ー步,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包括回流泵、溶氣罐、壓縮空氣系統以及溶氣水進水管,其中,回流泵的入口與所述回流管連接,回流泵的出口與所述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所述壓縮空氣系統與所述溶氣罐的進氣ロ連接,溶氣水進水管的進ロ與溶氣罐的溶氣水出口連接,所述溶氣水進水管位於所述接觸反應區。進ー步,所述清水槽底部設有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的防止所述回流泵空轉的保護裝置。進ー步,所述分離區之上設有刮渣裝置以及渣槽,所述刮渣裝置包括電機、由所述電機驅動的鏈輪以及由所述鏈輪帶動的牽引刮板。所述刮渣裝置可以調節刮渣速度與刮渣周期。進ー步,所述清水槽內設有調節液位高低的電動液位控制裝置。所述電動液位調節裝置避免傳統設備上人工調節過程中汙水對人體的傷害。[0011 ] 進一歩,所述氣浮池體底部設有槽鋼,便於叉車移動。進ー步,所述氣浮池體在接觸反應區和分離區分別設置能夠隨時觀察設備エ況的視鏡。進ー步,所述分離區底部設有與所述清水槽相通的穿孔集水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為大中型汙水工程設計提供相關的設計參數,並且能夠應用於微小型汙水處理工程。
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小型氣浮實驗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從圖I左側看的側視圖,其中I-汙水進水管;2_接觸反應區;3_分離區;4_渣槽;5_清水槽;6_溶氣進水管;7_回流泵;8_穿孔集水管;9_排渣管;10-除渣裝置;11-回流管;12_溶氣罐;13-清水排水管;14_電動液位調節裝置,15-槽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能有更進一歩地了解和認識,現舉ー較佳實施例,並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汙水首先經過絮凝反應,然後進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如圖1-2所示,該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包括氣浮池體以及回流水溶氣系統以及PLC控制系統,氣浮池體用有機玻璃材料製成,能夠清楚的從外部觀察內部的情況。氣浮池體外側設有溶氣水進水管6,汙水進水管I以及清水出水管13。氣浮池體內橫向依次設有相互連通的接觸反應區2、分離區3、清水槽5,清水槽5底部設有回流管11。分離區3底部設有與清水槽5相通的穿孔集水管6。清水槽5頂部設有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的防溢出傳感器,所述清水槽內設有調節液位高低的電動液位控制裝置。回流水溶氣系統包括回流泵、溶氣罐12、壓縮空氣系統(圖中未示出)以及溶氣水進水管6。回流泵的入口與回流管11連接,回流泵的出口與溶氣罐12的進水口連接,所述壓縮空氣系統與所述溶氣罐12的進氣ロ連接,溶氣水進水管6的進ロ與溶氣罐12的溶氣水出ロ連接,溶氣水進水管6位於所述接觸反應區2底部。如圖I所示,所述分離區3之上設有刮渣裝置10,所述刮渣裝置10包括電機、由所述電機驅動的鏈輪以及由所述鏈輪帶動的牽引刮板。渣槽4連接有排渣管9。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為汙水首先經過絮凝反應,然後通過汙水進水管9進入接觸反應區2,與接觸區反應區2的回流溶氣水及其釋放的微氣泡充分混合,溶氣水中的微氣泡附著在絮體上形成氣浮體,該氣浮體在接觸反應區2內逐漸上升,並通過設置在接觸區和分離區間的溢流堰溢流進入分離區3。氣浮體進入分離區3與水分離後上浮至集渣區,並被刮渣裝置10颳走至渣槽4中。清水通過設置在分離區中間的穿孔集水管進入清水槽。清水槽中的清水一部分通過回流泵進入溶氣罐12進行再循環,另一部分由清水排水管13排出。當清水槽中的清水與防溢出傳感器接觸後,傳感器產生感應信號並輸入至PLC控制系統中,PLC控制系統對該感應信號進行比較處理後輸出ー控制信號至汙水進水管I中的電磁閥,停止進水,直至液位下降後再重新開啟該電磁閥。本實用新型精緻而緊湊的外觀使得設備的體積小,運輸、移動方便;微型的回流水溶氣系統具有體積小,抗堵塞,溶氣效率高等優點。PLC控制系統的應用從而使設備高度智能化,操作更為簡單;接觸區和反應區大面積視窗的應用使得氣浮效果達到從未有過的直觀,一目了然,從而操作人員能夠更好地觀察氣浮池中水體和絮體的流態。另外,氣浮池中的關鍵管路可採用快裝接頭,使得管路的安裝,檢修極為方便快捷;池體可應用高位防溢出物位感應裝置,清水槽可應用低位防泵空轉感應裝置,使得設備更加智能化,實現無人值守工作。本實用新型使得大中型水處理工程中氣浮エ藝的可行性論證不再停留在經驗階段,而是可以通過現場實驗獲得真實的數據,一方面論證氣浮エ藝的可行性,另ー方面為エ藝設計提供精準的參數。另外,以往的氣浮設備,由於外形尺寸較大等先天原因,而不適宜用於微小型水處理工程。本實用新型使得微小型水處理工程中涉及氣浮的エ藝不再受此限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熟悉此項技術者,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及技術特徵,所作的各種變更及裝飾,皆應涵蓋於本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保護範疇之內。
權利要求1.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包括由氣浮池體、回流水溶氣系統以及PLC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浮池體內橫向依次設有相互連通的接觸反應區、分離區、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過回流管與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連通,所述清水槽頂部設有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的防溢出傳感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包括回流泵、溶氣罐、壓縮空氣系統以及溶氣水進水管,其中,回流泵的入口與所述回流管連接,回流泵的出口與所述溶氣罐的進水口連接,所述壓縮空氣系統與所述溶氣罐的進氣ロ連接,溶氣水進水管的進ロ與溶氣罐的溶氣水出口連接,所述溶氣水進水管位於所述接觸反應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清水槽底部設有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的防止所述回流泵空轉的保護裝置。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區之上設有刮渣裝置以及渣槽,所述刮渣裝置包括電機、由所述電機驅動的鏈輪以及由所述鏈輪帶動的牽引刮板。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清水槽內設有調節液位高低的電動液位控制裝置。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浮池體底部設有槽鋼。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浮池體在接觸反應區和分離區分別設置能夠隨時觀察設備エ況的視鏡。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區底部設有與所述清水槽相通的穿孔集水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氣浮實驗裝置,包括由氣浮池體、回流水溶氣系統以及PLC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浮池體內橫向依次設有相互連通的接觸反應區、分離區、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過回流管與所述回流水溶氣系統連通,所述清水槽頂部設有與所述PLC控制系統連接的用於防止溢出的水位傳感器。本實用新型能夠為大中型汙水工程設計提供相關的設計參數,並且能夠應用於小微型汙水處理工程。
文檔編號C02F1/24GK202529881SQ20122005475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明者孫濤, 孫連軍, 黃俊波 申請人:無錫工源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