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增加尾側照燈便於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0:54:41 1
專利名稱:汽車增加尾側照燈便於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是一種在會車時可增大光源範圍的汽車尾側照燈。
現通用的夜間會車法是變換近光,但由於近光燈仍然刺激駕者眼睛,而且會車時,雙方前照燈穿不透對方眩目光源區,在一方所要駛過的前右方仍然漆黑一片,致使司機很難看清路況,此時繼續高速行車相當危險。已知有增加汽車側照燈的改進方法,因側照燈光源範圍小,仍不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增加尾側照燈便於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夜間會車時,它在車的尾部和側部形成大範圍光源區,使雙方司機清楚地看到前方道路,確保汽車安全勻速前進,從而消除安全隱患,提高行車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尾側照燈由塗有金屬反射膜的鐵製燈殼、玻璃燈罩、一隻燈泡組成。鐵製燈殼設計成曲線形狀,燈殼內部塗有金屬反射膜。燈泡通電後,依靠燈殼內的曲形反射膜呈現強弱兩個方向光源。一方強光源照向車尾部二十餘米,一方弱光源照向車體側部五米左右。兩個方向的光源匯集增大了光源區,會車雙方同時使用此裝置可使司機看清道路,從而達到安全會車勻速前進的目的。尾側照燈可置於汽車體左側或左尾側。
由於採用上述方案,會車雙方司機便可清楚地看到前方道路,確保汽車安全會車,勻速前進。塗有金屬反射膜的鐵製燈殼僅設計成曲線形狀,便呈現了強弱兩組不同方向光源,結構極簡單。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汽車增加側照燈狀態俯視圖。
圖2是尾側照燈剖面圖。
圖3是汽車增加尾側照燈狀態俯視圖。
圖中1、車箱 2、駕駛室 3、右前照燈 4、左前照燈 5、側照燈 5#、尾側照燈 6、側照光源區 7、黑暗區 7#、光源區 8、眩目光源區 9、鐵製燈殼 10、燈泡 11、玻璃燈罩 12、鐵製燈殼內金屬反射膜
圖1所示例中,(5)是已知技術的側照燈,由於照射範圍小,且仍然有黑暗區(7)存在,所以功效不大。
圖2所示例中,燈泡(10)依靠金屬反射膜(12),通過玻璃燈罩(11)呈現強弱兩個方向光源。
圖3所示例中,由於增加尾側照燈(5#),使原黑暗區(7)改變成強光源區(7#),且光源(7#)範圍很大。光源區(6)與光源區(7#)匯集,增加了光源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增加尾側照燈便於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由鐵製燈殼,玻璃燈罩,一隻燈泡組成,其特徵是鐵製燈殼設計成曲線形狀,燈殼內部塗有金屬反射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增加尾側照燈便於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其特徵是燈泡通電後,依靠燈殼內的曲形反射膜通過玻璃燈罩呈現強弱兩個不同方向光源,一方強光源照向車尾部,一方弱光源照向車體側部。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增加尾側照燈便於夜間安全勻速會車裝置,置於車體左側或車左尾側。此裝置中一隻燈泡依靠曲線型鐵製燈殼內金屬反射膜呈現一方強光源照向車尾部二十米左右,一方弱光源照向車側部五米左右,呈現的兩組光源可使會車雙方司機看清道路,確保汽車安全會車勻速前進。改進了汽車僅增加側照燈,但光源範圍較小的會車方法的不足。
文檔編號B60Q1/14GK2485181SQ0026631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26日
發明者馬洪峰 申請人:馬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