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無盡的遠方作文
2023-04-22 07:51:33 3
魯迅是以他鋒利的文章而出名的,鮮見人們談及他的浪漫。小編收集了魯迅說無盡的遠方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說無盡的遠方
我走在鐵軌上。鐵軌很長,放眼望去,鐵軌消失在天與地之間。
我只是這長長的鐵路線上的一個扳道工。晚上鐵軌不通車,所以我也就得以在鐵軌上遊蕩。
鐵軌很長,兩條鐵軌在夜晚就像兩條繩子,牽絆著我。在繩子的另一端,是紅燈綠酒嗎?聽說那裡的酒很貴,那裡的衣服也很貴。通過這繩子,我還能感受到那裡的人們天天為了適應這種高消費而高消費著。累不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這裡有花,有樹,有鳥,我在這懂得怎樣貧窮的生活。
可是每天,都會有幾班火車,到我這來帶走幾棵樹,幾束花,幾隻鳥。我沒問為什麼,聽他們說要搞綠色生活。我不懂,也許還是為了那高消費吧?
前些陣子,利比亞的事情通過鐵軌傳到了我這兒。我又疑惑了,人們不是忙碌著為了高消費而高消費嗎,怎麼又和戰爭勾搭上了。想了很久,唯一對此的解釋是,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高消費生活,所以有了戰爭,戰爭本質上也是高消費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這樣,人類總要想從大自然那汲取的更多,總以為自己是最智慧的生命。但在千年前,古人提出「厚德載物」的理念,莊子懂,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懂。天與地不僅承載著江河流水,也承載著我們的一切和我們自己。只要天與地稍稍皺一皺眉,那麼一切都將不復存在。可是她為什麼不這樣做。因為她愛我們,深深的愛著我們。就像現在那天上的星星,始終明亮,始終慈愛的俯視著地上的每一寸土地。
而我只是個扳道工,我做不了什麼。我只能每天機械般的工作,目送一輛輛火車來,目送一輛輛火車走。
幾天前,強大的震感抖動著鐵軌,強大的氣息令我不禁倒吸一口氣,日本地震了。我到底該怎樣評價,我不知道,有的只是為遇難的人祈福。地震是常有的,在地震面前,人們無法抵抗,然而核洩漏卻不常有。
我不知道運用核能到底是對是錯,但日本遲遲不阻止洩漏也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自然界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存在的,在小事中也一樣。但鳥吃蟲,蟲吃草這樣的事,天天都在發生,可是哪次達到人類那麼壯觀的災難的程度。
也許還是我不理解人類的高消費。也許是遠方的那顆心,已經不靈了,花開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裡?
而我一直以來敬佩筷子兄弟,當他們在舞臺上高唱「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應思考一下。也許只有經歷過風風雨雨之後,才能真正幸福的生活。
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扳道工。
在夜晚,慢慢地走在軌道上,也許有一天,我可以走到軌道連接著的另一端的遠方的心。那時,我會帶上我的貧窮,在那遠方的心裡慢慢地訴說怎樣貧窮的生活。重新喚起她的靈。
等到那時,春暖花開。
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扳道工。
第二篇:魯迅說無盡的遠方
魯迅是以他鋒利的文章而出名的,鮮見人們談及他的浪漫。而當我見到這句話時,便深信,魯迅是個浪漫的人。
沒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那種直白,「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卻在詩意的表達中,準確地傳達了這種思想,更平添了一種浪漫情懷。「遠方」是未來,而「人們」是與我關聯著的人。至於「無盡」與「無數」,在我看來卻是兩個空格。只等著讓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們去填上自己的答案。
魯迅用文字架起一座橋,使我們與他關聯起來,「無盡的遠方」對於他來說已經過去了近一百年,以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無數的人們」的實現也指日可待。魯迅的後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而我們,站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人,「遠方」與「人們」又在何處落腳生根呢?
王小波在一篇裡描述過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懷揣著美好的理想,並受之鼓舞,為之奔波。他稱之為「偉大的一族」。偉大的一族,他們用夢想聯繫著「遠方」和「人們」。我想,這是一種浪漫的眺望。「偉大的一族」是可愛而單純的,他們為遠方寫上永遠,為人們標上人類,接著以夢為馬。「偉大的一族」喜歡為夢想起誓,簡單的誓詞往往能擊碎人世間很多複雜的東西,寥寥的陳述總是能毀滅一切詭辯與藻飾。
王小波在文章的末尾,提到了「偉大的一族」正走向滅亡。我感到十分悲哀,因為我覺得我的同類正在一個個死去。很多人,從未關心過糧食與蔬菜,從未想過,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社會正經歷著什麼。一個心中裝著整個人類的人,絕不可能在日本地震之後幸災樂禍。夢想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無數的人們關聯著你的夢想。而我又看到無數的人總是在等待。他們像《鍊金術士》中的爆米花小販,等待著娶妻生子攢夠了錢,再去度假。
金字塔不會走,但是夢想會和青春一起變老。夢想永存於追求之中。
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千真萬確,就是時間正一分一秒的流淌,而且永不停息。
未來的一切人們,都與我有關,我將以夢想與信念將其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