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
2023-05-13 18:06:51 1
專利名稱:一種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主要是一種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術:
龍爪蘭(Z)acO;/o;^加wa/flfc)是起源於歐洲的一種耐寒地生蘭科植物,為蘭科根爪蘭屬 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漂亮,花期在6月底到7月,花色為紫紅色、且非常優雅。現在美國 的一些專業苗圃開始培養龍爪蘭出售。但龍爪蘭生長緩慢、繁殖係數低,三年只能增殖2個 芽,且又不能確定能否結種子。至今尚未見有組培成功的報導。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從英國引進龍爪蘭種質,擬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大量繁殖種苗,然 後出口歐美國家。同時還可以在國內試種後加以推廣。採用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可以在短期內 快速繁殖多種植物,不僅繁殖率高,且因為其是無性繁殖,可以保持原繁殖母株的優良性狀, 近年來在生產上應用越來越廣。但是不同的植物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方法繁殖種苗的難易程度 是不同的,特別是蘭科植物比較難。在龍爪蘭的前期組培試驗中,也出現了蘭科植物在組織 培養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如外植體接種汙染率高、外植體易褐化、組培苗易褐化、移栽成 活率低等問題,使其無法實現大規模工廠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龍爪蘭組培快繁的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這種龍爪蘭組培快繁的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 、培養基的配製,包括基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與每升所含重量為
(1) 基本培養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蔗糖或白糖20 30g/L,瓊脂7 9 g/L, pH5.4;
(2) 誘導培養基MS+6-BA2 5mg/L+NAA0.05 0.5mg/L+活性炭1 3g/L;
(3) 增殖培養基MS+6-BAl 3mg/L+NAA0.05 0.3mg/L+活性炭l 3g/L;
(4) 壯苗培養基3/4MS+6-BA0.1 lmg/L+NAA0.05 0.1mg/L+活性炭l 3g/L;
(5) 生根培養基1/2MS+IBA0.1 0.5mg/L+活性碳l 3g/L;
2) 、外植體的選取與滅菌取龍爪蘭幼嫩側芽,經滅菌處理後備用;
3) 、誘導培養將步驟2)滅菌處理後的幼嫩側芽在無菌條件下,用濾紙吸乾後,用解 剖刀剝去外葉,切去上部葉後,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經1 2個月後,直接從外植體誘導出 初代幼芽;
4) 、增殖培養將步驟3)誘導出的初代幼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培 養30 45天分化出叢芽;每隔30 45天,將步驟4)分化的叢芽切成單株再接種在增殖培 養基上,再分化出叢芽;
5) 、壯苗培養將步驟4)分化出叢芽接種到壯苗培養基上,20 30天後,幼苗株高生 長達2 5釐米;
6) 、生根培養將步驟5)生長達2 5釐米叢芽切成單株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上,20 30天後,幼苗基部長出數根根系
7) 、組培苗的馴化與移栽將步驟6)生長達3 7釐米以上的生根幼芽,移至常溫下適 應3 5天後,打開蓋子再適應3 5天,洗清根部培養基後移栽入栽培基質中。
所述的滅菌處理是幼嫩側芽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後,整理成1 1.5釐米長的幼芽,先在體 積比為10%的檸檬酸溶液中浸泡0.5 1小時,再經體積比為75%酒精浸泡0.5 1.0分鐘,再 用體積比為0.1%升汞溶液滅菌10 15分鐘,最後用無菌水衝洗3 5次。
所述的優化培養基,包括基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與每升所含重量為
(1) 基本培養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蔗糖或白糖20 30g/L,瓊脂7 9 g/L, pH5.4;
(2) 誘導培養基MS+6-BA3mg/L+NAA0.1mg/L+活性炭3 g/L;
(3) 增殖培養基MS+6-BA2mg/L+NAA0.1mg/L+活性炭1 g/L;
(4) 壯苗培養基3/4MS+6-BA0.5mg/L+NAA0.1mg/L+活性炭1 g/L;
(5) 生根培養基1/2MS+IBA0.5mg/L+活性碳1 g/L。 所述的各組織培養階段的培養條件是,培養溫度為20士2。C,光照光強為1500 2500 Lx,
光照時間為12h/d。
所述的栽培基質由泥炭珍珠巖蛭石按體積比3: 2: 1配製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提出的龍爪蘭組培優化培養基針對性強、適用性好,由於提高了細胞分裂素濃度,
芽的誘導率達90%以上;芽的增殖率每個培養周期達5倍以上,年組培苗生產能力可達100 萬苗以上(一年為8個培養周期);經增設的壯苗培養基培養後成苗生長速度加快,20 30 天苗高可達2 5釐米,生根率達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
2) 、該方法由於外植體進行了檸檬酸溶液中浸泡預處理,在培養的各個階段在培養基中 添加了活性炭,並在20士2'C較低的溫度下進行培養,有效地防止了外植體和組培苗的褐變
現象,促進了組培苗的分化和生長。
3)、提出的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得到的龍爪蘭組培苗,遺傳性狀一致,克服了常規繁 殖係數低的缺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內容並不局限於此。 實施例l:本實施例1中的這種龍爪蘭組培快繁的方法,按如下歩驟進行-
1) 、培養基的配製,包括基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與每升所含重量為
(1) 基本培養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蔗糖或白糖20 30g/L,瓊脂7 9 g/L, pH5.4;
(2) 誘導培養基MS+6-BA2 5mg/L+NAA0.05 0.5mg/L+活性炭1 3g/L
(3) 增殖培養基MS+6-BAl 3mg/L+NAA0.05 0.3mg/L+活性炭1 3g/L
(4) 壯苗培養基3/4MS+6-BA0.1 lmg/L+NAA0.05 0.1mg/L+活性炭1 3g/L
(5) 生根培養基1/2MS+IBA0.1 0.5mg/L+活性碳1 3g/L
2) 、外植體的選取與滅菌取龍爪蘭幼嫩側芽,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後,整理成1 1.5釐 米長的幼芽,先在體積比為10%的檸檬酸溶液中浸泡0.5 1小時,再經體積比為75%酒精浸 泡0.5 1.0分鐘,再用體積比為0.1%升汞溶液滅菌10 15分鐘,最後用無菌水衝洗3 5次;
3) 、誘導培養將步驟2)滅菌處理後的幼嫩側芽在無菌條件下,用濾紙吸乾後,用解 剖刀剝去外葉,切去上部葉後,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經1 2個月後,直接從外植體誘導出 初代幼芽;
4) 、增殖培養將步驟3)誘導出的初代幼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培 養30~45天分化出叢芽;每隔30~45天,將步驟4)分化的叢芽切成單株再接種在增殖培 養基上,再分化出叢芽;
5) 、壯苗培養將步驟4)分化出叢芽接種到壯苗培養基上,20 30天後,幼苗株高生 長達2 5釐米;
6) 、生根培養將步驟5)生長達2~5釐米叢芽切成單株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上,20 30天後,幼苗基部長出數根根系;
7) 、組培苗的馴化與移栽將步驟6)生長達3 7釐米以上的生根幼芽,移至常溫下適 應3 5天後,打開蓋子再適應3 5天,洗清根部培養基後移栽入由泥炭珍珠巖蛭石按體 積比3: 2: l配製而成的栽培基質中。
該實施例中各組培階段的培養條件是:培養溫度為20土2'C,光照光強為1500 2500Lx, 光照時間為12h/d。
實施例2:本實施例2中的這種龍爪蘭組培快繁的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 、培養基的配製,包括基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與每升所含重量為
(1) 基本培養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白糖30g/L,瓊脂8 g/L, pH5.4;
(2) 誘導培養基MS+6-BA3mg/L+NAA0.1mg/L+活性炭3g/L
(3) 增殖培養基MS+6-BA2mg/L+NAA0.1mg/L+活性炭1 g/L
(4) 壯苗培養基3/4MS+6-BA0.5mg/L+NAA0.1mg/L+活性炭1 g/L
(5) 生根培養基1/2MS+IBA0.5mg/L+活性碳1 g/L;
2) 、外植體的選取與滅菌取龍爪蘭幼嫩側芽,取龍爪蘭幼嫩側芽,用自來水衝洗乾淨 後,整理成1 1.5釐米長的幼芽,先在體積比為10%的檸檬酸溶液中浸泡0.5 1小時,再經 體積比為75%酒精浸泡0.5 1.0分鐘,再用體積比為0.1%升汞溶液滅菌10 15分鐘,最後 用無菌水衝洗3 5次;
3) 、誘導培養將步驟2)滅菌處理後的幼嫩側芽在無菌條件下,用濾紙吸乾後,用解 剖刀剝去外葉,切去上部葉後,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經1 2個月後,直接從外植體誘導出 初代幼芽;
4) 、增殖培養將步驟3)誘導出的初代幼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培 養30 45天分化出叢芽;每隔30 45天,將步驟4)分化的叢芽切成單株再接種在增殖培 養基上,再分化出叢芽;
5) 、壯苗培養將步驟4)分化出叢芽接種到壯苗培養基上,20 30天後,幼苗株高生 長達2 5釐米;
6) 、生根培養將步驟5)生長達2 5釐米叢芽切成單株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上,20 30天後,幼苗基部長出數根根系;
7) 、組培苗的馴化與移栽將步驟6)生長達3 7釐米以上的生根幼芽,移至常溫下適 應3 5天後,打開蓋子再適應3 5天,洗清根部培養基後移栽入由泥炭珍珠巖蛭石按體 積比3: 2: l配製而成的栽培基質中。
該實施例中各組培階段的培養條件是:培養溫度為20土2'C,光照光強為1500 2500Lx, 光照時間為12h7d。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 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1)、培養基的配製,包括基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與每升所含重量為(1)基本培養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蔗糖或白糖20~30g/L,瓊脂7~9g/L,pH5.4;(2)誘導培養基MS+6-BA2~5mg/L+NAA0.05~0.5mg/L+活性炭1~3g/L;(3)增殖培養基MS+6-BA1~3mg/L+NAA0.05~0.3mg/L+活性炭1~3g/L;(4)壯苗培養基3/4MS+6-BA0.1~1mg/L+NAA0.05~0.1mg/L+活性炭1~3g/L;(5)生根培養基1/2MS+IBA 0.1~0.5mg/L+活性碳1~3g/L;2)、外植體的選取與滅菌取龍爪蘭幼嫩側芽,經滅菌處理後備用;3)、誘導培養將步驟2)滅菌處理後的幼嫩側芽在無菌條件下,用濾紙吸乾後,用解剖刀剝去外葉,切去上部葉後,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經1~2個月後,直接從外植體誘導出初代幼芽;4)、增殖培養將步驟3)誘導出的初代幼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培養30~45天分化出叢芽;每隔30~45天,將步驟4)分化的叢芽切成單株再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再分化出叢芽;5)、壯苗培養將步驟4)分化出叢芽接種到壯苗培養基上,20~30天後,幼苗株高生長達2~5釐米;6)、生根培養將步驟5)生長達2~5釐米叢芽切成單株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上, 20~30天後,幼苗基部長出數根根系;7)、組培苗的馴化與移栽將步驟6)生長達3~7釐米以上的生根幼芽,移至常溫下適應3~5天後,打開蓋子再適應3~5天,洗清根部培養基後移栽入栽培基質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滅菌處理是幼嫩 側芽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後,整理成1 1.5釐米長的幼芽,先在體積比為10%的檸檬酸溶液中 浸泡0.5~1小時,再經體積比為75%酒精浸泡0.5 1.0分鐘,再用體積比為0.1%升汞溶液 滅菌10 15分鐘,最後用無菌水衝洗3 5次。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培養基,包括基 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與每升所含重量為(l)基本培養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蔗糖或白糖20~30g/L,瓊脂7~9 g/L, pH5.4; (2) 誘導培養基MS+6-BA3mg/L+NAA0.1mg/L+活性炭3 g/L;(3) 增殖培養基MS+6-BA2mg/L+NAA0.1mg/L+活性炭1 g/L;(4) 壯苗培養基3/4MS+6-BA0.5mg/L+NAA0.1mg/L+活性炭1 g/L;(5) 生根培養基1/2MS+IBA0.5mg/L+活性碳1 g/L。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各組織培養 階段的培養條件是,培養溫度為20土2'C,光照光強為1500 2500 Lx,光照時間為12h/d。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爪蘭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栽培基質由泥炭: 珍珠巖蛭石按體積比3: 2: 1配製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龍爪蘭組培快繁的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培養基的配製,包括基本培養基和組培各階段培養基的各組分;2)外植體的選取與滅菌取龍爪蘭幼嫩側芽,經滅菌處理後備用;3)誘導培養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直接從外植體誘導出初代幼芽;4)增殖培養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分化出叢芽;5)壯苗培養接種到壯苗培養基上;6)生根培養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上;7)組培苗的馴化與移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的龍爪蘭組培優化培養基針對性強、適用性好,生根率達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該方法有效地防止了外植體和組培苗的褐變現象,促進了組培苗的分化和生長;遺傳性狀一致,克服了常規繁殖係數低的缺點。
文檔編號C12N5/04GK101112175SQ20071007099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3日
發明者呂永平, 剛 徐, 汪一婷, 牟豪傑, 陳劍平 申請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