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剪切鉗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3:06:41 1
專利名稱:強力剪切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於手工剪切工具技術領域,是一種強力剪切鉗。
現有的斷線鉗是採用二次槓桿聯動機構作為力的傳動件,第一次槓桿作用中力的作用線與力臂垂直,力的發揮效果好,而第二次槓桿作用中,由於力的作用線與力臂不垂直形成分力,力的增大比例較小,力的發揮效果差,剪切力小;由於刃口呈線接觸,所以只能剪切單一的線材;由於組成斷線鉗的兩剪體都是動剪體,因此使用中需要操作者雙手同時對稱均衡的加力,操作難度大,鉗刃易斷損;又由於鉗刃與剪體為一體,導致斷線鉗整體報廢,縮短了斷線鉗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剪切力大,使用壽命長,可剪切各種型材,操作方便的強力剪切鉗。
本發明創造所採取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將現有的斷線鉗加以改進,採用一次槓桿和偏心軸聯動機構代替原來的二次槓桿聯動機構作為力的傳動件,兩動剪體之間通過定位鉸鏈聯接,在一動剪體的中部設置偏心軸,偏心軸一端裝有手柄,一動剪體中部通過偏心軸、聯接板與另一動剪體的中部相連,並將鉗刃改為活動刀片,在另一動剪體底面設置底座,從而構成一種強力剪切鉗。
本發明創造為手工剪切工具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理想的強力剪切鉗。由於該種強力剪切鉗採用了一次槓桿和偏心軸聯動機構作為力的傳動件,在槓桿作用中力的作用線和力臂垂直,力的發揮效果好,在偏心軸作用中,改變力為弧形楔面作用,形成逐漸加力,力的增加比例大,從而提高了剪切力;由於將鉗刃改為活動刀片,從而可更換斷損刃口的刀片,延長了剪切鉗的使用壽命,並且還可以調整刃口的角度,將刃口為線接觸變為點接觸,使其達到剪切力集中,從而不僅可剪切線材,也可剪切板材、角鋼等各種型材;由於另一動剪體設置有底座可將該剪切鉗的另一動剪體穩固變為不動剪體,利於雙手合力於一動手柄或只需單手操作,可達用力均衡、剪切平穩之目的。與現有的斷線鉗相比,具有剪切力大,使用壽命長,可剪切各種型材、操作方便等顯著優點。
結合附圖
及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創造強力剪切鉗的具體結構特徵。
附圖表示本發明創造強力剪切鉗的結構示意圖。
參見附圖,本發明創造強力剪切鉗包括動剪體3,手柄1,動剪體6,手柄7,偏心軸2,定位鉸鏈4,聯接板10,銷軸11,底座8,緊固螺栓9,活動刀片5,螺釘12、13。動剪體3的一端通過定位鉸鏈4裝在動剪體6上,動剪體3、動剪體6的另一端各通過螺釘12、13裝有活動刀片5。動剪體3與動剪體6的中間部位通過偏心軸2,聯接板10,銷軸11相連,偏心軸2為一兩端軸頸同軸的偏心軸,動剪體3裝在偏心軸2上與軸頸軸線偏心一段的軸體上,兩聯接板10一端裝在偏心軸2的軸頸上,另一端通過銷軸11裝在動剪體6上,手柄1的一端裝在偏心軸2一端的軸頸上,手柄7的一端裝在動剪體6上。底座8通過緊固螺栓9裝在動剪體6的底面,底座8可扭轉成與動剪體6的中心線垂直或平行。
使用時兩隻手分別向內用力作用於手柄1、手柄7,偏心軸2隨之轉動,動剪體3繞定位鉸鏈4下移,同時帶動聯接板10以銷軸11為圓心擺動,力的作用方向由和力臂垂直變為弧形楔面,當動剪體3下移至刀片與動剪體6上的刀片重合時,即完成了一次剪切過程。反之,上抬手柄1帶動動剪體3上移回歸至原位。當需要剪切板材或角鋼時,取出螺釘12,鬆動螺釘13,搬動刀片5繞螺釘13下移調整;兩動剪體上刀片形成適當的剪切夾角,然後上緊兩螺釘12、13。由於改變線接觸為點接觸,增大了單位面積的剪切力,從而可剪切線材、板材、各種型材。必要時,帶底座的動剪體著地或將底座8的兩支承點扭轉成與動剪體6中心線相垂直狀,以利於平穩著地,因此可雙手合力於一力臂增大作用力或只有一隻手操作用力,騰出另一隻手。
權利要求
1.一種強力剪切鉗,具有兩動剪體、兩手柄,其特徵是還具有偏心軸、活動刀片、定位鉸鏈、聯接板、底座、銷軸,兩動剪體的一端通過定位鉸鏈聯接,另一端各通過螺釘裝有活動刀片,兩動剪體的中間部位通過偏心軸、聯接板、銷軸相連,一動剪體裝在偏心軸上與軸頸軸線偏心一段的軸體上,兩聯接板一端裝在偏心軸的軸頸上,另一端通過銷軸裝在另一動剪體上,手柄的一端裝在偏心軸一端的軸頸上,另一手柄的一端裝在另一動剪體上,底座通過緊固螺栓裝在另一動剪體的底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理想的強力剪切鉗。其主要特點是採用一次槓桿和偏心軸聯動機構作為力的傳動件,兩剪體一端通過鉸鏈相連,另一端裝有活動刀片,兩剪體中部通過偏心軸、聯接板、銷軸相連。該種強力剪切鉗力的增加比例大,鉗刃的刀片可更換,兩鉗刃的剪切夾角可調整,從而不但可剪切線材,也可剪切板材、角鋼等各種型材。與現有的斷線鉗相比,具有剪切力大,使用壽命長,可剪切各種型材,操作方便等顯著優點。
文檔編號B23D29/02GK1095002SQ9410477
公開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5日
發明者張家隆 申請人:張家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