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及具有該墨供給裝置的噴墨印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3:55:11

專利名稱: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及具有該墨供給裝置的噴墨印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向噴出墨而實施列印的列印頭供給墨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 置及具有該墨供給裝置的噴墨印表機。
背景技術:
噴墨印表機為如下裝置一邊使形成有許多個噴嘴的列印頭相對於列印介質進行 相對移動,一邊自噴嘴噴出墨的微小顆粒而將該墨塗敷在列印介質上,從而在列印面上描 畫文字、圖形、圖案、照片等信息。由於噴墨印表機是上述結構,因此若噴墨印表機例如長期 處於不使用的狀態,則尤其是殘留在噴嘴部分中的墨會變粘稠而導致可能無法正常地噴出 墨。因此,有的噴墨印表機設有吸引迴路,在例如啟動噴墨印表機時,該吸引迴路利用橡膠 蓋壓蓋列印頭的噴嘴面而對殘留在列印頭內的墨進行強制性的真空吸引(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1)。由此,能夠吸引粘稠的墨而將其去除,並且能夠將新的墨供給到列印頭中,使噴墨 印表機恢復到能夠正常地噴出墨的狀態。另外,在噴墨印表機中,由於與墨的噴出相應地消耗墨,因此,在列印頭的滑架或 印表機主體中設有與用途相符的容量的墨罐(墨盒)。例如,在用於列印商業用的大幅廣 告、條幅等的大型噴墨印表機中,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消耗大量墨。因此,在該種大型的噴 墨印表機中,通常在印表機主體中設有大容量的墨罐(主墨罐),且利用管等將該墨罐和打 印頭連接起來,從而自墨罐向列印頭供給墨。但是,在列印頭中的內壓高於大氣壓時,墨自噴嘴被擠出而滴到列印介質上,產生 所謂的「出墨過多(日文ff &落6 )」的問題。為了避免產生該問題,以往公知有如下的 「負壓產生方式」的墨供給裝置該裝置在連接主墨罐和列印頭的供給通路中設有具有小容 量的墨室的副墨罐,通過對該副墨罐的墨室進行減壓而使列印頭成為微負壓狀態(例如參 照專利文獻2以及專利文獻3)。在上述墨供給裝置中,為了能夠不間斷地向列印頭供給墨,依據自噴嘴噴出的墨 的噴出量而進行控制,以使副墨罐的墨室貯存規定量的墨。作為該種控制的一例,有如下 方式在檢測到副墨罐內的墨的液面高度低於下限高度時,自主墨罐向副墨罐供給墨。作 為通常的用於檢測液面高度的方法,公知有使安裝有磁鐵的浮子能夠上下移動地浮在液面 上、在規定的高度位置上配置用於檢測來自磁鐵的磁力的傳感器的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 獻4)。另外,通常來說,在上述墨供給裝置中,壓力控制部件與副墨罐的墨室相連接,利 用該壓力控制部件調整墨室的壓力。例如,通過吸引墨室內的空氣,能夠對墨室內進行減壓 而將列印頭設成微負壓狀態。如果墨流入到連接副墨罐和壓力控制部件的連接通路中,則 難以如上所述地調整壓力,可能產生「出墨過多」的問題。因此,在墨室中的墨的液面高度 高於上限高度那樣的情況下,進行限制自主墨罐向副墨罐供給墨的控制。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216535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4-284207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6-62330號公報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1-141547號公報但是,在如上所述那樣壓蓋列印頭的噴嘴面而對殘留在列印頭中的墨進行吸引 時,若例如在噴嘴面與橡膠蓋之間存在位置偏差,則有時自噴嘴面與橡膠蓋的間隙捲入空 氣而使吸引力下降。於是,雖然能夠吸引去除殘留在列印頭中的墨,但卻難以自副墨罐向打 印頭供給新的墨,且容易在列印頭中混有氣泡(空氣)而形成未充滿墨的狀態。當在該狀 態下噴出墨而進行列印時,有時自噴嘴噴出氣泡而發生噴出不良,從而存在難以穩定地噴 出墨這一問題。另外,為了使上述浮子浮在副墨罐的墨的液面上且追隨墨的液面的變化進行直線 的上下移動、從而高精度地檢測墨的液面高度,需要使用尺寸與例如墨室的容積相符的浮 子。在使用上述那樣大尺寸的浮子的情況下,雖然能夠高精度地檢測墨罐中的墨的液面高 度,但卻存在限制了用於貯存墨的容積這一問題。此外,在使用上述浮子來檢測副墨罐的墨的液面高度時,有時浮子會附著在墨室 的內壁上而無法進行準確的檢測。在該情況下,很難實現根據準確的墨的液面高度控制墨 的供給,從而可能供給上限高度以上的墨。這樣,當向墨室中供給規定的上限高度以上的墨 時,過量供給來的墨會流入壓力控制部件側(在下述說明中,有時將該種墨的流動稱作逆 流),從而存在難以調整墨室的壓力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問題而做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確保副墨罐的容量且 能夠防止墨流入壓力控制部件側、並且不會使氣泡混到列印頭中就能夠穩定地噴出墨的噴 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以及具有該墨供給裝置的噴墨印表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包括副墨罐,其藉助列印 頭側供給通路(例如實施方式中的連接器部125)與用於噴出液體墨的列印頭相連接,且在 內部形成有用於貯存液體墨的墨室;主墨罐,其與上述副墨罐相連接,用於貯存向上述墨室 供給的液體墨,該墨供給裝置在上述副墨罐中形成有自上述墨室連通到上述列印頭側供給 通路的多個供給孔(例如實施方式中的第2導出通路126b、第1導出通路127a),上述多個 供給孔中的至少2個上述供給孔的墨室側開口在上述墨室的內方形成在互不相同的高度 位置上。另外,優選上述墨室包括彼此連通的供給用墨室(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墨貯存室 123)和檢測用墨室(例如實施方式中的浮子收容部124),以與上述供給用墨室連通的方 式形成有與上述主墨罐相連接的墨流入孔(例如實施方式中的管接頭128),在上述檢測用 墨室中能上下自由移動地收容有浮在液體墨中的液面指示構件(例如實施方式中的磁體 134a)。另外,優選上述液面指示構件在被收容於上述檢測用墨室中的狀態下與形成上述 墨室的內壁相對。優選在上述內壁上形成有朝向上述墨室的內部豎立設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引 導突起(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引導稜224a),上述液面指示構件被收容在由上述引導突起包圍而形成的上述檢測用墨室中且能上下自由移動。此外,優選上述副墨罐具有液面檢測部(例如實施方式中的液面檢測傳感器 138),該液面檢測部通過檢測上述液面指示構件的上下方向位置而檢測上述墨室中的墨的 液面高度。另外,優選相對於上述副墨罐能裝卸地構成上述液面檢測部。另外,優選上述液面指示構件具有磁鐵,上述液面檢測部具有磁傳感器(例如實 施方式中的Hi檢測傳感器136H、Lo檢測傳感器136L),該磁傳感器通過檢測來自上述磁鐵 的磁力而檢測上述磁鐵的規定上下位置。優選將上述磁傳感器配置在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上限高度以及下限高度的 位置上。此外,優選在上述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中,以與上述供給用墨室連通的方式 形成有壓力控制孔(例如實施方式中的氣體導入孔129a),該壓力控制孔與用於調整上述 墨室的內壓的內壓控制部件(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副墨罐減壓部140、副墨罐加壓部150)相 連接,在上述墨室中形成有防逆流部,該防逆流部包括封堵用構件(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封 堵用浮子133),其浮在液體墨中;支承部(例如實施方式中的浮子支承部132a),其用於支 承上述封堵用構件,使得上述封堵用構件能夠隨著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高度變化而上 下移動,在上述封堵用構件隨著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上升而向上移動時,封堵上述壓 力控制孔的墨室側開口。另外,優選上述墨室側開口形成在上述副墨罐的上壁面上,上述支承部包圍上述 墨室側開口、並且與上述上壁面相連而向下延伸,上述封堵用構件被上述支承部保持且位 於上述墨室側開口的下方。另外,優選在將上述副墨罐與上述內壓控制部件連接起來的內壓調整通路(例如 實施方式中的管線177)上配置有能夠開閉的內壓控制閥(例如實施方式中的合流迴路開 閉閥175),在上述內壓控制閥與上述副墨罐之間配置有上遊側墨貯存構件(例如實施方式 中的墨貯存容器280),在該上遊側墨貯存構件中形成有能夠貯存液體墨的上遊側墨室(例 如實施方式中的墨室281)。此外,優選在上述內壓調整通路上的上述內壓控制閥與上述內壓控制部件之間配
置有上述副墨罐。本發明的噴墨印表機搭載有上述那樣構成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另外,上述噴墨印表機包括主體構件(例如實施方式中的裝置主體1),其具有用 於支承列印介質的介質支承部(例如實施方式中的臺板20);滑架,其與被支承在上述介質 支承部上的上述列印介質對峙且能夠相對於上述主體構件進行相對移動,該噴墨印表機的 上述主墨罐設在上述主體構件上,上述列印頭以及上述副墨罐設在上述滑架上。本發明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形成有自墨室連通到列印頭側供給通路的多 個供給孔,且多個供給孔中的至少2個供給孔的墨室側開口在墨室的內方位於互不相同的 高度位置上。採用該結構,例如在向已經排出了墨的列印頭側供給通路以及列印頭中填充 墨的情況下,能夠自多個供給孔中的形成在墨室側開口較低的位置上的供給孔經由列印頭 側供給通路將墨輸送到列印頭中。此時,能夠將存在於列印頭側供給通路內以及列印頭內 的氣泡慢慢趕到列印頭側供給通路中。然後,能夠藉助多個供給孔中的形成在墨室側開口較高的位置上的供給孔將被趕到列印頭側供給通路中的氣泡排出到墨室中。由此,能夠不
使氣泡混在列印頭側供給通路內以及列印頭內地將墨填充在列印頭中,從而能夠穩定地噴 ψ m
ΓΤ[ Qgf ο另外,優選上述墨室包括彼此連通的供給用墨室和檢測用墨室,在該檢測用墨室 中能上下自由移動地收容有液面指示構件。例如,通過比檢測用墨室大地構成供給用墨室, 能夠將較小的液面指示構件收容在檢測用墨室中來檢測墨的液面高度,並且能夠在形成得 較大的供給用墨室內貯存大量的墨。由此,能夠檢測墨的液面高度,且能夠確保墨室整體的 用於貯存墨的容積。另外,優選上述液面指示構件與用於形成墨室的內壁相對。在採用上述結構的情 況下,液面指示構件在檢測用墨室內不會發生旋轉、擺動等地沿內壁隨著墨的液面變化進 行直線性的上下移動。由此,能夠高精度地檢測墨室內的墨的液面高度。優選在上述內壁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導突起,液面指示構件被收容在由 該引導突起包圍而成的檢測用墨室內。在採用該結構時,能夠減小液面指示構件與內壁的 接觸面積。由此,能夠防止例如液面指示構件受到墨的作用而粘在內壁上,從而能夠可靠地 檢測墨室內的墨的液面高度。此外,優選上述副墨罐具有液面檢測部,該液面檢測部通過檢測液面指示構件的 上下方向位置來檢測墨室中的墨的液面高度。在採用該結構的情況下,只利用副墨罐就 能檢測墨的液面高度,無需例如在副墨罐的周圍另外配置檢測用裝置,從而能夠將副墨罐 (墨供給裝置)構成為小型。另外,優選相對於副墨罐能裝卸地構成液面檢測部。在採用上述結構時,能夠易於 進行液面檢測部的更換作業以及維護作業。另外,優選液面檢測部具有磁傳感器,該磁傳感器通過檢測來自設於液面指示構 件上的磁鐵的磁力來檢測磁鐵的規定上下位置。在採用該結構的情況下,來自磁鐵的磁力 能夠穿過墨而被磁傳感器檢測到,因此無論是哪種種類(例如顏色、物性等)的墨,都能檢 測墨的液面高度。優選上述磁傳感器位於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上限高度以及下限高度的位置上。在 採用上述結構時,能夠如下進行控制例如在位於下限高度的磁傳感器檢測到磁力時,開始 向墨室供給墨,在位於上限高度的磁傳感器檢測到磁力時,停止供給墨。由此,能夠簡易地 控制墨的供給操作,並能使墨室始終貯存有規定量的墨。優選在上述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中,封堵用構件在隨著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 上升而向上移動時,封堵壓力控制孔的墨室側開口。在採用上述結構時,當例如供給有會自 墨室溢出的那樣大量的墨的情況下,封堵用構件能夠在該墨到達壓力控制孔的墨室側開口 之前封堵壓力控制孔的墨室側開口。由此,即使在萬一供給了過量的墨的情況下,也能夠防 止墨流入壓力控制部件側,從而能夠繼續調整墨室的內壓。另外,優選上述支承部包圍墨室側開口並且向下延伸,封堵用構件被支承部保持 且位於墨室側開口的下方。在採用該結構的情況下,封堵用構件能夠隨著墨室中的墨的液 面的上升而自被支承部支承的位置直接直線性地向上移動,從而能夠封堵墨室側開口。由 此,封堵用構件不進行複雜動作就能夠封堵墨室側開口,所以能夠可靠地防止墨流入壓力 控制部件。另外,能夠將支承部形成為簡單的形狀,從而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另外,優選在內壓調整通路上的內壓控制閥與副墨罐之間配置有能夠貯存液體墨 的上遊側墨貯存構件。在採用上述結構時,即使在萬一向副墨罐中供給有過量的墨、該墨流 入到內壓調整通路中的情況下,也能通過使上遊側墨貯存構件暫時貯存墨而拖延墨到達內 壓控制閥的時間(贏得時間)。由此,在該上遊側墨貯存構件並未貯存有墨的期間內,例如 停止向副墨罐供給墨,從而能夠防止墨流入內壓控制閥中。此外,優選在內壓調整通路上的內壓控制閥與內壓控制部件之間配置副墨罐。在 採用該結構的情況下,通過在上述副墨罐中設置液面檢測部,能夠在例如在上述副墨罐中 檢測到有墨流入時,進行停止向與列印頭相連接的副墨罐供給墨的控制。由此,能夠防止墨 流入內壓控制部件中,因此能夠抑制在墨流入內壓調整通路時所產生的損害。本發明的噴墨印表機搭載有上述那樣構成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採用該結 構,能夠在上述噴墨印表機中將墨穩定地自副墨罐供給到列印頭中,因此不會發生例如噴 出氣泡等的噴出不良,能夠自列印頭高精度地噴出墨,從而能夠進行高品質的列印。另外,優選上述噴墨印表機的主墨罐設在主體構件上,列印頭以及副墨罐設在滑 架上。在採用該結構的情況下,由於將貯存有大量墨而比較重的主墨罐設在固定的主體構 件上、而非設在相對於列印介質進行相對移動的滑架上,因此能夠減輕滑架所搭載的設備、 構件的重量。由此,能夠簡單且廉價地構成例如使滑架進行相對移動的移動機構。


圖1是作為本發明的應用例的列印裝置的從斜前方觀察到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上述列印裝置的、從斜後方觀察到的外觀立體圖。圖3是表示上述列印裝置中的裝置主體的主要部分結構的主視圖。圖4是墨供給裝置的系統圖。圖5是上述列印裝置中的滑架的周邊結構的立體圖。圖6是設在滑架中的副墨罐的外觀立體圖。圖7是表示圖6中的ΥΠ _ ΥΠ部分的剖視圖。圖8是表示圖6中的VDI - VDI部分的剖視圖。圖9是墨供給裝置的概略框圖。圖10是墨填充程序的流程圖。圖11是表示液面檢測傳感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12是表示液面檢測傳感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13是實施例2的墨供給裝置的系統圖(省略表示一部分)。圖14是實施例2的副墨罐的外觀立體圖。圖15是表示圖14中的XIV-XIV部分的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Μ、列印介質;P、列印裝置(噴墨印表機);1、裝置主體(主體構件);20、臺板(介 質支承部);40、滑架;60、列印頭(60C:第1列印頭、60Μ:第2列印頭、60Υ:第3列印頭、60Κ: 第4列印頭);100、墨供給裝置;110、主墨罐(110C 第1主墨罐、IlOM 第2主墨罐、IlOY 第3主墨罐、IlOK 第4主墨罐);120、副墨罐(120C 第1副墨罐、120Μ 第2副墨罐、120Υ 第3副墨罐、120Κ:第4副墨罐);123、墨貯存室(供給用墨室);124、浮子收容部(檢測用
8墨室);125、連接器部(列印頭側供給通路);126b、第2導出通路(供給孔);127a、第1導 出通路(供給孔);128、管接頭(墨流入孔);129a、氣體導入孔(壓力控制孔);132、防逆 流部;132a、浮子支承部(支承部);133、封堵用浮子(封堵用構件);134a、磁體(液面指示 構件、磁鐵);136H、Hi檢測傳感器(磁傳感器);136L、Lo檢測傳感器(磁傳感器);138、 液面檢測傳感器(液面檢測部);140、副墨罐減壓部(壓力控制部件);150、副墨罐加壓部 (壓力控制部件);175、合流迴路開閉閥(內壓控制閥);177、管線(內壓調整通路);224a、 引導稜(引導突起);280、墨貯存容器(上遊側墨貯存構件);281、墨室(上遊側墨室)。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以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2為例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作為應用了本發明的噴墨印表機的一例,說明將本發明應用在下述UV固化噴墨 印表機(以下稱作列印裝置)中的結構例,該UV固化噴墨印表機採取使列印介質沿沿列印 對象面正交的兩個軸中的一個軸移動、使列印頭沿另一個軸移動的類型,且使用受到紫外 線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線固化型的墨(所謂的UV墨)。圖1是表示從斜前方觀察本實施方式 的列印裝置P的立體圖,圖2表示從斜後方觀察本實施方式的列印裝置P的立體圖,並且圖 3表示該列印裝置P中的裝置主體1的主要部分的結構,首先,參照上述3個附圖大致說明 列印裝置P的整體結構。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圖1中標註的箭頭F、R、U所指的方向分 別稱為前方、右方、上方來進行說明。列印裝置P大體上包括裝置主體1、送出機構3以及卷繞機構4等;上述裝置主體 1發揮描畫功能;上述送出機構3設在用於支承裝置主體1的支承部2的前後兩側,用於送 出卷繞成卷狀的處於未列印狀態的列印介質M ;上述卷繞機構4用於將描畫結束的列印介 質M卷繞起來。裝置主體1在形成主體的框架10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形成有介質貫穿部15,該介 質貫穿部15形成為供列印介質M沿前後方向貫穿的橫長的窗狀,在位於該介質貫穿部15 下側的下部框架IOL上設有用於支承列印介質M的臺板20及用於使被支承在臺板20上的 列印介質M前後移動的介質移動機構30,在位於介質貫穿部15上側的上部框架IOU上設有 用於保持列印頭60的滑架40及用於使滑架40左右移動的滑架移動機構50。在裝置主體 1中設有控制單元80,該控制單元80用於控制利用介質移動機構30進行的列印介質M的 前後移動、利用滑架移動機構50進行的滑架40的左右移動、利用列印頭60進行的噴墨、利 用後述的墨供給裝置100進行的供墨等列印裝置P的各部分動作,在裝置主體1的前表面 上配置有操作面板88。臺板20在介質貫穿部15的下側沿前後方向延伸地設在下部框架IOL上,在列印 頭60進行的左右帶狀的描畫區域中形成有用於水平支承列印介質M的介質支承部21。在 介質支承部21上開設有許多個小徑的吸附孔,從而使許多個小徑的吸附孔與設在介質支 承部21下側的減壓室(未圖示)相連,在利用真空產生器的動作等將減壓室設定為負壓 後,列印介質M被吸附保持在介質支承部21上,從而不會使列印介質M在列印過程中發生 偏移。介質移動機構30包括圓筒狀的輸送輥31以及輥驅動電動機33等;上述圓筒狀的 輸送輥31的上部周面在臺板20上露出地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輥驅動電動機33藉助正
9時帶(timing belt) 32旋轉驅動該輸送輥31,該介質移動機構30在輸送輥31的上方左右 排列地設有多個輥組件35,該輥組件35具有能各自沿前後方向自由轉動的夾送輥36。能 夠將輥組件35設定在將夾送輥36按壓於輸送輥31的夾緊位置和使夾送輥36離開輸送輥 31的鬆開位置,通過將輥組件35設定在夾緊位置而在將列印介質M夾在夾送輥36與輸送 輥31之間的狀態下旋轉驅動輥驅動電動機33,能夠沿前後方向以與輸送輥31的旋轉角度 (自控制單元80輸出的驅動控制值)相符的輸送量輸送列印介質M。另外,在圖3中,同時 表示了將輥組件35設定在夾緊位置的狀態和將輥組件35設定在鬆開位置的狀態。滑架40能藉助未圖示的滑動塊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動地被支承在導軌45上,該導 軌45與輸送輥31平行地延伸且安裝在上部框架IOU上,利用後述的滑架驅動機構50驅動 該滑架40。在滑架40中設有用於噴出UV墨的列印頭60,列印頭下端的噴嘴面與臺板20 的介質支承部21隔開規定間隙地相對配置。通常,在列印頭60中左右排列地配置有數量與列印裝置P所用的墨的數量相符的 列印頭,例如,在針對青色(C)、深紅色(M)、黃色(Y)、黑色⑷這4種基礎顏色的UV墨每種 顏色各使用1個墨盒的列印裝置的情況下,如表示滑架的周邊結構的立體圖5所示,在滑架 40中設有與各墨盒相對應的4個列印頭60 (第1列印頭60C、第2列印頭60M、第3列印頭 60Y、第4列印頭60K)。在滑架40中與各列印頭60C、60M、60Y、60K相對應地設有詳見後述 的墨供給裝置100的副墨罐120(第1副墨罐120C、第2副墨罐120M、第3副墨罐120Y、第 4副墨罐120K)。另外,如圖6以及圖7所示,在列印頭60的上表面安裝有過濾組件61,該 過濾組件61由過濾器61b和用於保持過濾器61b的過濾器保持構件61a構成。過濾器61b 用於過濾自副墨罐120輸出的UV墨,在過濾器61b中被過濾了的UV墨被輸送到列印頭60 的墨室中。另外,列印頭60的驅動方式(墨的微小顆粒的噴出方式)可以選用熱敏方式或 壓電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在滑架40的左右側部設有UV光源,該UV光源向自列印頭60噴出在列印介質M 上的UV墨照射紫外線而使該UV墨固化。UV光源包括設在滑架40的左側部的左UV光源 70L和設在滑架40的右側部的右UV光源70R,上述左右UV光源70L、70R被配設成從左右外 側夾著滑架40中的第1 第4列印頭60C、60M、60Y、60K。採用能夠射出波長λ = 100 380nm左右的紫外線的光源、例如UV燈、UV-LED等構成左UV光源70L以及右UV光源70R。 利用控制單元80依據由滑架驅動機構50進行的滑架40的移動和由列印頭60進行的噴墨 情況控制左右UV光源70L、70R的亮滅動作。滑架移動機構50包括以夾著導軌45的方式設在框架10的左右側部的驅動皮帶 輪51以及從動皮帶輪52、對驅動皮帶輪51進行旋轉驅動的滑架驅動電動機53、繞掛在驅 動皮帶輪51與從動皮帶輪52之間的環狀的正時帶55等。滑架40連結固定在正時帶55 上,通過對滑架驅動電動機53進行旋轉驅動,能夠使被支承在導軌上的滑架40在臺板20 的上方以與滑架驅動電動機53的旋轉角度(自控制單元80輸出的驅動控制值)相符的移 動量沿左右方向進行移動。控制單元80包括R0M81、RAM82、運算處理部83、操作面板88等;在上述R0M81中 寫入有用於控制列印裝置的各部分動作的控制程序;上述RAM82用於暫時存儲在列印介質 M上描畫的列印程序等;上述運算處理部83針對自RAM82讀入的列印程序、自操作面板88 輸入的操作信號等進行運算處理,然後按照控制程序控制各部分的動作;上述操作面板88
10設有各種操作開關以及用於顯示列印裝置P的工作狀態等的顯示面板;該控制單元80控制 下述動作利用介質移動機構30進行的列印介質M的前後移動、利用滑架移動機構50進行 的滑架40的左右移動、利用墨供給裝置100進行的供墨、自列印頭60的各噴嘴噴墨、利用 墨供給裝置100進行的供墨等動作。例如,在根據被控制單元80讀入的列印程序在列印介質M上進行描畫的情況下, 組合進行介質移動機構30使列印介質M前後移動的動作和滑架移動機構50使滑架40左 右移動的動作,從而使列印介質M與列印頭60進行相對移動,然後自各列印頭60向列印介 質M噴出墨,並且將位於滑架40的移動方向後方的UV光源(例如在滑架向右移動時是左 UV光源70L)點亮,從而在列印介質M上描畫與列印程序相符的信息。在大概結構如上所述的列印裝置P中,利用墨供給裝置100向設置於滑架40上的 列印頭60供給UV墨。這裡,圖4表示墨供給裝置100的系統圖,圖6表示副墨罐120的外 觀立體圖,圖7表示圖6中的ΥΠ - ΥΠ部分的剖視圖,圖8表示圖6中的VDI - VDI部分的剖視圖, 圖9表示墨供給裝置100的概略框圖。墨供給裝置100包括副墨罐120、主墨罐110、副墨罐減壓部140、副墨罐加壓部 150、墨移送部115等;上述副墨罐120與列印頭60相連接;上述主墨罐110與該副墨罐 120相連接且貯存有向副墨罐120供給的UV墨;上述副墨罐減壓部140用於將副墨罐120 的內壓減壓為負壓狀態;上述副墨罐加壓部150用於將副墨罐120的內壓加壓為正壓狀態; 上述墨移送部115用於將貯存在主墨罐110中的UV墨移送到副墨罐120中,副墨罐減壓部 140以及副墨罐加壓部150由1臺送氣泵160構成。主墨罐110被設定為能夠貯存與該列印裝置P的每單位時間的墨消耗量相符的容 量的UV墨。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如下結構例,即,針對上述C、Μ、Y、Κ4種顏色每種顏色採 用容量為500ml左右的盒式的主墨罐110(第1主墨罐110C、第2主墨罐110M、第3主墨罐 110Y、第4主墨罐110K),然後將上述主墨罐110能裝卸地配置在裝置主體1的背面(參照 圖2)。採用上述結構,能夠在後述的送液泵118的揚程範圍內將大型的主墨罐110配置在 裝置主體1的任意位置,從而能夠實現列印裝置P的小型化。另外,通過將主墨罐110配置 在例如操作者容易夠到的位置,能夠易於更換主墨罐110。另外,主墨罐110也可以是圓筒 容器狀、具有柔軟性的袋狀等其他形態,可以將墨罐適當地配置在裝置主體1的前表面側、 上部或與裝置主體1分別獨立地配置墨罐等等。如圖6所示,副墨罐120包括容納構件121和蓋構件122 ;上述容納構件121在一 側(右側)開口,且側視為在上下方向上較長的薄型矩形箱狀;上述蓋構件122覆蓋該容納 構件121的開口面而封閉該容納構件121,副墨罐120在通過蓋構件122的封閉而形成的罐 內部形成有用於貯存UV墨的墨貯存室123。另外,在該墨貯存室123的後部形成有與該墨 貯存室123相連通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狀的浮子收容部124。在浮子收容部124中能上 下自由移動地收容有圓盤狀的浮子134,該浮子134在中心部固定有磁體134a且漂浮在UV 墨中。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使用比重例如為1.0左右的UV墨的情況下,優選使用能在 該UV墨中浮起的例如比重為0. 25左右的浮子134。在容納構件121的開口緣面塗敷密封劑或粘接劑而將蓋構件122封閉在該開口緣 面上,從而一體接合形成副墨罐120,並且利用未圖示的螺釘等連接部件使蓋構件122與容 納構件121牢固地結合,從而墨貯存室123被保持成密閉狀態。蓋構件122以及容納構件121中的至少一個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且能夠從外部目測確認墨貯存室123中的 UV墨的貯存狀態以及UV墨中的浮子134的漂浮狀態等。另外,也可以利用例如透明的薄膜 形成蓋構件122,在該情況下,通過將透明的薄膜熔接在容納構件121上,墨貯存室123被保 持成密閉狀態。在副墨罐120的下表面側形成有自容納構件121的底壁121b向下突出的短圓筒 狀的連接器部125,在該連接器部125的內部形成有向下開口的連接空間125a。在連接器部 125的上方形成有自底壁121b在墨貯存室123內向上延伸的塊狀的通道(duct)部126。並 且,形成有上下貫穿底壁121b而使墨貯存室123的底面與連接空間125a相連接的第1導出 通路127a,且形成有上下貫穿通道部126以及底壁121b而使通道部126的上表面126a與 連接空間125a相連接的第2導出通路126b。另外,利用管69使連接器部125與過濾組件 61相連接,且在管69的內部形成有管空間69a。由此,能夠藉助第1導出通路127a、第2導 出通路126b、連接空間125a以及管空間69a使副墨罐120的墨貯存室123與列印頭60的 墨室相連接。這裡,第1導出通路127a的截面積形成得比第2導出通路126b的截面積小。 另外,當滑架40位於非列印時的基準位置(所謂的起始點)的狀態下,在列印頭60 (60C、 60M、60Y、60K)的下方設有用於接住UV墨的柄狀的墨託盤180 (參照圖5)。在副墨罐120的後表面側設有用於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貯存狀態的副 墨罐貯存檢測部130。副墨罐貯存檢測部130包括浮子134和液面檢測傳感器138 ;上述 浮子134能上下自由移動地收容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浮子收容部124中,且能夠與墨貯存 室123中的UV墨的液面一起上下移動;上述液面檢測傳感器138通過檢測被固定在該浮 子134上的磁體134a的磁力而檢測UV墨的液面高度。液面檢測傳感器138是在殼體構件 137中收容有液面檢測基板135而構成的,該液面檢測基板135安裝有能夠檢測磁體134a 的磁力的Hi檢測傳感器136H以及Lo檢測傳感器136L。這裡,可以使用例如法拉第元件以 及磁阻抗元件等構成Hi檢測傳感器136H以及Lo檢測傳感器136L,優選使用霍爾元件構成 上述構件。另外,也可以使用兩極性檢測傳感器。另外,可以使用各種磁鐵作為磁體134a, 優選使用各向異性鐵素體磁鐵。在容納構件121的後方壁121r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狀的傳感器安裝部 131,液面檢測傳感器138插入在該傳感器安裝部131中。並且,如圖7所示,通過將安裝螺 釘139插入連接在例如殼體構件137的安裝孔137a中,能夠將液面檢測傳感器138安裝固 定在後方壁121r上。在後方壁121r上安裝固定有液面檢測傳感器138的狀態下,Hi檢測 傳感器136H起到能夠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液面已經到達最高位置的功能。另一 方面,Lo檢測傳感器136L起到能夠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液面已經達到最低位置 的功能。另外,如圖7所示,液面檢測傳感器138隔著後方壁121r與浮子134相對配置,通 過利用Hi檢測傳感器136H或Lo檢測傳感器136L檢測被固定在浮子134上的磁體134a 的磁力,能夠檢測浮子134的高度位置、即墨貯存室123所貯存的UV墨的液面高度。另外, 根據圖7可知,浮子收容部124的內壁與浮子134(磁體134a)的前後側表面以隔開微小間 隙的狀態相對,因此,浮子134能夠隨著UV墨的液面高度而在浮子收容部124中大致直線 性地上下自由移動。採用該結構,在液面檢測傳感器138中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 液面高度,然後將該檢測結果輸出到控制單元80中。
如圖7所示,在副墨罐120的前表面側的上下方向中間處的規定高度位置上形成 有墨導入通路,該墨導入通路沿前後方向貫穿容納構件121的前方壁121f,且在上述副墨 罐120的前表面側設有與該墨導入通路相連接的管接頭(tube connector) 128。另外,在副 墨罐120的上表面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貫穿容納構件121的頂壁121t的氣體導入通路,在 中心部形成有氣體導入孔129a的管接頭129與該氣體導入通路相連接。另外,如圖7所示,在管接頭129下方的墨貯存室123內設有防逆流部132。防逆 流部132的主體由浮子支承部132a和封堵用浮子133構成。浮子支承部132a為前後1對, 且分別自頂壁121t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設有垂直部132e,該浮子支承部132a的前端部在 前後方向上彎折而形成卡定稜132b。卡定稜132b、132b在前後方向上空有稜間隙132c地 進行定位,另外,如圖8所示,在浮子支承部132a與蓋構件122之間具有左右間隙132d。於 是,封堵用浮子133被前後1對的浮子支承部132a包圍而被收容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封堵 用浮子收容部132f中,且在浮子收容部132f中能上下自由移動。另外,封堵用浮子133為 如下尺寸當封堵用浮子133在封堵用浮子收容部132內上升至上限位置時,該封堵用浮子 133能夠與氣體導入孔129a的下端開口部抵接而堵塞氣體導入孔129a。另外,後述的副墨 罐減壓部140對墨貯存室123的壓力控制通過使墨貯存室123中的空氣主要通過左右間隙 132d而將該空氣吸引到氣體導入孔129a來進行。另外,後述的副墨罐加壓部150對墨貯存 室123的壓力控制通過使空氣自氣體導入孔129a主要通過左右間隙132d而使該空氣流入 墨貯存室123中進行。另外,優選使用例如比重為0. 25左右的封堵用浮子133。墨移送部115由將主墨罐110與副墨罐120之間連結起來的主供給迴路116形 成。主供給迴路116由墨吸入管線117a、墨送出管線117b和送液泵118等構成;上述墨吸 入管線117a與主墨罐110以及送液泵118相連接;上述墨送出管線117b與送液泵118和 管接頭128相連接;上述送液泵118設在裝置主體1中而將被貯存在主墨罐110中的UV墨 供給到副墨罐120中。送液泵118即使在墨吸入管線117a未被UV墨充滿、而是混入有空 氣的狀態下,也能將UV墨加壓輸送到副墨罐120中,優選使用例如管泵、隔膜泵作為該送液 泵 118。副墨罐減壓部140由將副墨罐120與送氣泵160的吸入口 161之間連結起來的負 壓迴路141形成。如圖4中框A所圈畫的部分所示,負壓迴路141的主要構成設備包括利 用氣密容器構成的空氣室142、用於檢測負壓迴路141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144、用於開閉 負壓迴路141的負壓控制閥145以及利用管形成的管線147 (147a、147b、147c、147d)等,形 成上述管線147的管通過連接空氣室142、壓力傳感器144以及負壓控制閥145而將送氣 泵的吸入口 161與副墨罐120之間連結起來。另外,圖4中框C所圈畫的部分設在滑架40 中,框外的部分是設在裝置主體1中的設備。空氣室142與送氣泵160的吸入口 161相連接,能夠利用送氣泵160的動作排出 室內的空氣而將室內減壓為負壓狀態。在空氣室142中設有用於向被減壓為負壓狀態的室 內導入空氣的空氣導入管線147i。在該空氣導入管線147i上設有除塵用空氣過濾器143b 以及用於調整空氣流量的流量調整閥143a。在送氣泵160和副墨罐120藉助負壓迴路141 連接起來的狀態下,流量調整閥143a對流入到空氣室142中的空氣的流量進行調整,從而 將空氣室142的內壓調整為定壓。由此,能夠將墨貯存室123的內壓設定為適合在噴嘴部形 成彎液面的-1 _2kPa左右的規定負壓(例如_1.2kPa的負壓以下稱作「設定負壓」)。
負壓控制閥145以位於空氣室142與副墨罐120之間的方式設在滑架40中,是用 於將管線147c與管線147d切換為連通狀態和斷開狀態的電磁閥。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使 用三通閥作為負壓控制閥145的結構為例進行說明,管線147c與負壓控制閥145的共用 部(COM)相連接,管線147d與常開部(NC)相連接,常閉部(NC)藉助管線147x以及消聲器 (silencer) 148開放於大氣中。因此,在負壓控制閥145打開的狀態時(列印過程中、待機過程中等通常的運轉時 以及補充墨時),管線147c與管線147d相連接而將負壓迴路141設定為連通狀態,吸入口 161與副墨罐120藉助後述的合流迴路171相連接。另一方面,在負壓控制閥145關閉的狀 態時(初始充墨時以及清洗列印頭時等),管線147c與管線147d的連接斷開從而使負壓回 路141斷開,並且管線147c與管線147x相連,從而使送氣泵160的吸入口側的迴路開放於 大氣中。負壓控制閥145與控制單元80相連接,利用控制單元80控制負壓控制閥145的 開閉。另外,優選在補充墨時,使負壓控制閥145打開預先通過實驗求得的時間,然後對負 壓控制閥145進行開閉控制使該負壓控制閥145關閉,以防止墨向負壓控制閥145側逆流。壓力傳感器144是具有士5kPa左右的檢測區域、設在空氣室142與負壓控制閥 145之間的表壓型的壓力傳感器,用於檢測副墨罐附近的管線147的壓力。壓力傳感器144 的檢測信號被輸入到控制單元80中。副墨罐加壓部150由將副墨罐120與送氣泵160的噴出口 162之間連結起來的 正壓迴路151形成。如圖4中框B所圖畫的部分所示,構成該迴路的主要構成設備包括用 於調整空氣流量的流量調整閥153a、除塵用的空氣過濾器153b、用於檢測正壓迴路151的 壓力的壓力傳感器154、用於開閉正壓迴路151的正壓控制閥155以及利用管形成的管線 157 (157a、157b、157c、157d)等,形成上述管線157的管通過連接流量調整閥153a、空氣過 濾器153b、壓力傳感器154以及正壓控制閥155而將送氣泵160的噴出口 162與副墨罐120 之間連結起來。流量調整閥153a是這樣的閥在利用正壓線路151使送氣泵160與副墨罐 120相連接的狀態下,該流量調整閥153a調整在正壓迴路151中流動的空氣流量,從而抑制 墨貯存室123的內壓上升到規定值以上。正壓控制閥155以位於流量調整閥153a與副墨罐120之間的方式設在滑架40中, 是用於將管線157c與管線157d切換為連通狀態和斷開狀態的電磁閥。在本實施方式中, 以使用三通閥作為正壓控制閥155的結構為例進行說明,管線157c與正壓控制閥155的共 用部(COM)相連接,管線157d與常閉部(NC)相連接,常開部(NO)藉助管線157x以及消聲 器158開放於大氣中。因此,在正壓控制閥155處於打開狀態時(列印過程中、待機過程中等通常的運 轉時以及補充墨時),管線157c與管線157d的連接斷開而使正壓迴路151斷開,並且管線 157c與管線157x相連接,從而使送氣泵160的噴出口側的正壓迴路開放於大氣中。另一方 面,在正壓控制閥155處於關閉狀態時(初始充墨時以及清洗列印頭時等),管線157c與管 線157d相連接從而將正壓迴路151設定為連通狀態,噴出口 162與副墨罐120藉助合流回 路171相連接。正壓控制閥155與控制單元80相連接,利用控制單元80控制正壓控制閥 155的開閉。壓力傳感器154是具有士50kPa左右的檢測區域、設在滑架40上的表壓型的壓力 傳感器,用於檢測副墨罐附近的管線157的壓力。壓力傳感器154的檢測信號被輸入到控制單元80中。送氣泵160是自與吸入口 161相連接的負壓迴路141吸入空氣、然後將所吸入的 空氣加壓輸送到與噴出口 162相連接的正壓迴路151中的泵,採用用於在噴出口 162及吸 入口 161產生規定的正負壓力的方式的泵作為送氣泵160。優選使用能產生例如士40kPa 左右的正負壓力的隔膜泵作為送氣泵160。負壓迴路141與正壓迴路151在朝向副墨罐120去的中途合流,從而形成合流回 路171。合流迴路171包括管線177和合流迴路開閉閥175 ;通過使管線147d與管線157d 合流而形成上述管線177,且該上述管線177與副墨罐相連接;上述合流迴路開閉閥175用 於開閉合流迴路171。與副墨罐120的數量相對應地設置合流迴路開閉閥175,在本實施方 式中,以下述結構為例進行說明合流迴路171 (管線177)在該合流迴路開閉閥175分支為 4個,能夠單獨開閉分支形成的各合流迴路(管線177C、177M、177Y、177K,省略一部分附圖 標記)。利用控制單元80控制合流迴路開閉閥175的動作。在上述那樣構成的墨供給裝置100中,利用控制單元80如下所述那樣控制送液泵 118、負壓控制閥145、正壓控制閥155、送氣泵160的動作。另外,從上述說明可明確得知, UV墨的供給系統中的4個系統(C、M、Y、K)是相同的,因此對於各系統共用的結構,省略下 標。通常運轉時的控制
在列印裝置P的主電源開啟時,控制單元80讀出被存儲在R0M81中的控制程序, 然後根據所讀出的控制程序控制列印裝置各部分的動作。墨供給裝置100向送氣泵160供 電而使送氣泵160處於旋轉驅動狀態,從而將合流迴路開閉閥175全部開啟。此時,優選在 將副墨罐的內壓維持成負壓(即、負壓控制閥145以及正壓控制閥155處於打開狀態)後, 打開所有合流迴路開閉閥175。然後,在打開了合流迴路開閉閥175後,將負壓控制閥145 及正壓控制閥155保持為關閉狀態。由此,在負壓迴路141中,管線147c與管線147d連通 而使吸入口 161與墨貯存室123相連接,在正壓迴路151中,管線157c與管線157x相連接 而使送氣泵160的噴出口側的迴路開放於大氣中。因此,對與吸入口 161相連接的管線147 內的空氣進行吸引而將空氣室142減壓為負壓,且將該負壓穩定成由利用流量調整閥143a 調整後的流入空氣流量與利用送氣泵160吸引的空氣量的平衡決定的大致恆定的壓力。這 裡,以全部被設定為同一設定負壓的狀態穩定保持4個副墨罐的墨貯存室123的內壓。這 樣,在列印裝置P起動後,送氣泵160繼續運轉,從而在執行列印程序的過程中,無論列印裝 置P是否處於待機狀態,都能將副墨罐120的內壓始終保持為設定負壓。在通常運轉時,在副墨罐120的墨貯存室123中貯存有一定程度的UV墨。利用Hi 檢測傳感器136H檢測被固定在與UV墨的液面一起上下移動的浮子134上的磁體134a的 磁力,從而能夠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液面已經到達了最高位置。另一方面,利用 Lo檢測傳感器136L檢測磁體134a的磁力,從而能夠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液面已 經到達了最低位置。這樣,與通過確認例如檢查光是否通過而進行檢測的方法相比,利用磁 傳感器136檢測磁體134a的磁力而檢測液面高度的這一結構,不受UV墨的顏色等的影響 就能夠準確地檢測液面高度。在執行列印程序等操作後,被貯存在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被自列印頭60的噴 嘴噴出而被消耗,從而所貯存的UV墨逐漸減少。然後,在貯存於墨貯存室123的UV墨到達規定量以下後,利用墨移送部115將貯存在主墨罐110中的UV墨供給到副墨罐120中而補 充UV墨。詳細而言,在貯存於墨貯存室123的UV墨減少時,UV墨的液面高度下降,浮子134 也隨著液面高度的下降而在浮子收容部124中向下移動。然後,在UV墨的殘留量達到了規 定量以下後,利用最低位置的Lo檢測傳感器136L檢測被固定在浮子134上的磁體134a的 磁力。接收到來自液面檢測傳感器138的上述檢測信號的控制單元80在墨貯存室123被 減壓為負壓狀態的狀態下使送液泵118啟動。利用送液泵118自主墨罐110送出的UV墨 自管接頭128經過管線117b而被供給到墨貯存室123中,從而墨貯存室123所貯存的墨量 增加。此時,UV墨的液面高度隨著貯存的墨量的增加而上升,浮子134也隨著液面高度的 上升而在浮子收容部124中向上移動。然後,在利用最高位置的Hi檢測傳感器136H檢測 到被固定在浮子134上的磁體134a的磁力時,使送液泵118停止,從而完成向墨貯存室123 補充UV墨的操作。另外,假想浮子134以及磁體134a在浮子收容部124中因為某種原因而保持在規 定量以下的上下高度後不再移動的情況。如上所述,由於控制單元80使送液泵118 —直工 作到利用Hi檢測傳感器136H檢測到磁體134a的磁力,因此在該情況下,即使在超過了填 充基準高度後仍然繼續供給UV墨。此時,流入封堵用浮子收容部132f中的UV墨使封堵用 浮子133向上移動。然後,封堵用浮子133的上表面與氣體導入孔129a的下端開口部抵接, 從而封堵用浮子133能夠在UV墨流入氣體導入孔129a之前堵塞氣體導入孔129a。由此, 即使萬一不能正常地通過檢測磁體134a的磁力而檢測UV墨的液面高度,也能防止UV墨流 入氣體導入孔129a這一情況於未然。初始填充墨時的控制在初始填充UV墨時、使用清洗液清洗噴嘴後的啟動時等,有時在列印頭60的墨 室、主墨罐120以及主供給迴路的管線117內不存在UV墨。在上述情況下,根據自操作面 板88輸入到控制單元80中的墨填充指令如下所述那樣執行墨的初始填充控制。圖10表 示關於該墨填充控制的被設定存儲在R0M81中的墨填充程序PG的流程圖。在操作面板88中,例如通過選擇功能鍵等操作來選擇「墨填充」處理,在指定列印 頭60而向控制單元80輸入墨填充的執行指令時,運算處理部83按照墨填充程序,在步驟 SlO中將副墨罐的內壓保持為負壓的狀態下(即打開負壓控制閥145及正壓控制閥155的 狀態)、執行將與應執行墨填充動作的列印頭相應的合流迴路開閉閥處於打開狀態而將其 他合流迴路開閉閥處於關閉狀態的處理(負壓維持處理),然後進行步驟S20。例如,當在 操作面板88中選擇只使第1列印頭60C進行墨填充動作的情況下,僅將與第1列印頭60C 對應的第1合流迴路開閉閥175C處於打開狀態,而將與第2 第4列印頭對應的第2 第 4合流迴路開閉閥175M、175Y、175K處於關閉狀態(下面說明該情況)。在步驟S20中,自第1主墨罐IlOC向減壓後的第1副墨罐120C移送UV墨而向第 1副墨罐120C補充墨(墨補充處理)。即,僅起動與第1副墨罐120C相對應的送液泵118C 而向第1副墨罐120C中供給貯存在第1主墨罐IlOC中的UV墨。此時,自管接頭128緩慢 供給UV墨。由此,被供給到第1副墨罐120C中的UV墨經過在低處形成有開口部的第1導 出通路127a後沿連接空間125a以及管空間69a的外周壁面流向下方,從而被導入過濾器 61b中。此時,能夠將連接空間125a、管空間69a以及過濾器61b中的氣泡自第2導出通路
16126b不殘留地導入墨貯存室123中而去除該氣泡,從而能夠使UV墨充滿上述區域。也就是 說,通過利用在低處形成有開口部的第1導出通路127a導入UV墨、利用在高處形成有開口 部的第2導出通路126b去除氣泡,能夠在自墨貯存室123到過濾器61b的路徑中完全去除 了氣泡的狀態下填充UV墨。然後,在自墨貯存室123到過濾器61b的路徑被UV墨填滿後、 利用位於填充基準高度的Hi檢測傳感器136H檢測到被固定在浮子134上的磁體134a的 磁力時,使送液泵118C停止運轉,由此在第1副墨罐120C的墨貯存室123中貯存有足夠量 的UV墨。然後,在步驟S30中,切斷負壓迴路141而利用副墨罐加壓部150將第1副墨罐 120C的內壓加壓到正壓狀態,從而使貯存在第1副墨罐120C中的UV墨的一部分自第1打 印頭60C流出(列印頭的墨填充處理)。詳細而言,控制單元80將負壓控制閥145關閉而 斷開管線147c與管線147d的連通,然後使管線147c與管線147x相連接從而將送氣泵160 的吸入側迴路開放於大氣中。另外,將正壓控制閥155關閉而使管線157c與管線157d連 通,從而使送氣泵的噴出口 162與第1副墨罐120C的墨貯存室123相連接。利用該切換控 制,能夠藉助正壓迴路151將送氣泵160與第1副墨罐120C相連接,從而將自送氣泵160的 噴出口 162噴出的空氣供給到第1副墨罐120C的墨貯存室123中。結果,貯存在第1副墨 罐120C的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自墨罐下端的第1導出通路127a及第2導出通路126b 被擠出,然後被過濾器61b過濾,之後被供給到第1列印頭60C的噴嘴中。然後,自第1打 印頭60C的噴嘴流出的UV墨被墨託盤180接住。利用本步驟S30,能夠使自第1副墨罐120C的墨貯存室123到第1列印頭60C的 噴嘴充滿UV墨。此時,存在於自過濾器61b到第1列印頭60C的噴嘴的路徑中的氣泡被自 噴嘴衝走,從而形成自第1副墨罐120C到第1列印頭60C的噴嘴的路徑被UV墨填滿的狀 態,然後進行下一步驟S40。另外,此時在合流迴路開閉閥175中,除了第1合流迴路開閉閥 175C之外都處於關閉狀態,能夠將第2 第4副墨罐的內壓保持為初始的設定負壓。在步驟S40中,切斷正壓迴路151而利用副墨罐減壓部140將第1副墨罐120C的 內壓減壓成負壓狀態,利用墨移送部115自第1主墨罐IlOC向減壓後的第1副墨罐120C 移送墨而向第1副墨罐120C中填充UV墨(副墨罐墨填充處理)。即,控制單元80將正壓 控制閥155打開而斷開管線157c與管線157d的連通,然後使管線157c與管線157x相連 接而將送氣泵160的噴出側迴路開放於大氣中。另外,控制單元80也將負壓控制閥145打 開,使管線147c與管線147d連通,從而使送氣泵160的吸入口 161與第1副墨罐120C的 墨貯存室123相連接。利用該切換控制,在負壓迴路141中使送氣泵160與第1副墨罐120C相連接,從 而第1副墨罐的墨貯存室123中的空氣被吸引到送氣泵160中。因此,第1副墨罐120C的 內壓下降,自正壓狀態變成負壓狀態。在利用壓力傳感器144檢測到的壓力達到規定值以 下(例如-0. SkPa以下)的負壓時,控制單元80使送液泵118C啟動。然後,在利用Hi檢測 傳感器136H檢測到被固定在浮子134上的磁體134a的磁力時,控制單元80使送液泵118C 停止運轉。由此,能夠在第1副墨罐120C的墨貯存室123中填充UV墨至填充基準高度。接下來在步驟S50中,將利用壓力傳感器144檢測到的第1副墨罐120C的內壓減 壓至達到設定負壓附近(例如-1. OkPa左右),在第1副墨罐120C的內壓達到該壓力以下 時,將之前一直關閉的第2 第4合流迴路開閉閥175M、175Y、175K打開,從而將所有第1
17第4副墨罐保持為設定負壓的負壓狀態(負壓維持處理)。然後,進入步驟S60,使利用例如橡膠材料形成的刮板(未圖示)與形成在列印頭 60的下表面的列印頭噴嘴面(未圖示)抵接,從而將附著在列印頭噴嘴面上的墨滴去除 (擦除處理)。於是,各主墨罐被保持為負壓狀態,因此在噴嘴部分形成彎液面,形成能夠自 噴嘴噴出墨而進行列印的狀態。接下來,進入步驟S70,墨填充程序PG結束。由此,墨被填充到在操作面板88中所 選擇的第1列印頭60C中,包括第1副墨罐在內的所有副墨罐均被設定成規定的設定負壓 而保持待機狀態。另外,在針對多個列印頭執行墨填充處理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於執行處 理的合流開閉閥打開而如上所述那樣進行處理。這裡,將上述實施例1的墨供給裝置100的主要效果總結如下。第1,在副墨罐120的下部設有開口部的高度位置不同的第1導出通路127a以及 第2導出通路126b。採用上述結構,在例如初始填充UV墨時、使用清洗液清洗噴嘴後的啟 動時等,能夠將自管接頭128緩慢供給來的UV墨以及清洗液自在低處形成有開口部的第1 導出通路127a導入連接空間125a中。然後,被導入連接空間125a中的UV墨沿連接空間 125a以及管空間69a的外周壁面流向下方,流入到過濾器61b。此時,能夠將連接空間125a、 管空間69a以及過濾器61b中的氣泡自第2導出通路126b不殘留地導入墨貯存室123中 而去除該氣泡,從而能使UV墨以及清洗液充滿上述區域。此時,由於墨貯存室123被保持 為負壓狀態,因此能夠將被導入墨貯存室123中的氣泡自氣體導入孔129a順暢地導入管線 177中而去除該氣泡。然後,在該狀態下,將副墨罐120的內壓加壓成正壓狀態,從而能夠在 自副墨罐120到列印頭60的噴嘴的路徑中不混入氣泡地填充UV墨以及清洗液。由此,不 會發生噴出不良,能夠穩定地噴出墨。第2,利用Hi檢測傳感器136H或Lo檢測傳感器136L檢測被固定在浮子134上 的磁體134a的磁力,從而能夠檢測浮子134的高度位置、即被貯存在墨貯存室123中的UV 墨的液面高度,上述浮子134以與浮子收容部124的內壁相對的狀態被收容在該浮子收容 部124中、且能夠在該浮子收容部124中大致直線性地上下移動。採用該結構,能夠使磁體 134a的朝向保持恆定方向地隨著UV墨的液面高度變化而大致直線性地上下移動。因此,上 述那樣上下移動的磁體134a的上下高度位置能夠如實地反映UV墨的液面高度。由此,通 過利用Hi檢測傳感器136H或Lo檢測傳感器136L檢測磁體134a的磁力而檢測磁體134a 的上下高度位置,能夠高精度地檢測UV墨的液面高度。第3,在管接頭129下方的墨貯存室123中形成有主體為浮子支承部132a以及封 堵用浮子133的防逆流部132。利用該防逆流部132,即使在例如浮子134以及磁體134a 在浮子收容部124中在保持規定量以下的上下高度後不再移動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被供 給到填充基準高度以上的UV墨流入氣體導入孔129a中這一情況於未然。詳細而言,被供 給到填充基準高度以上後流入封堵用浮子收容部132f的UV墨在封堵用浮子收容部132f 中使封堵用浮子133向上移動。然後,在封堵用浮子133的上表面與氣體導入孔129a的下 端開口抵接時,封堵用浮子133能夠以覆蓋的方式封堵氣體導入孔129a的下端開口部。由 此,能夠防止UV墨流入氣體導入孔129a這一情況於未然。下面,參照圖13 圖15說明實施例2的墨供給裝置200。該墨供給裝置200的 一部分結構與上述實施例1的墨供給裝置100不同。因此,在下述說明中,對與墨供給裝置100相同的部分標註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說明,只重點說明與墨供給裝置100不同的部 分。另外,由於本實施例2每種顏色的4個系統(C、M、Y、K)分別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因 此對於各系統所共用的結構,省略下標。圖13表示墨供給裝置200中的合流迴路開閉閥175附近的結構。根據該圖13可 清楚得知,副墨罐220與列印頭60相連接。該副墨罐220藉助墨貯存容器280與合流迴路 開閉閥175相連接。在與合流迴路開閉閥175相連接的管線177的中途配置有副墨罐290。 另外,該副墨罐290的結構與上述副墨罐220相同。如圖14所示,副墨罐220的主體包括容納構件221、板簧241和蓋構件222 ;上述 容納構件221為在紙面右方開口的薄型矩形箱狀;上述板簧241覆蓋該容納構件221的開 口面的一部分;上述蓋構件222以覆蓋的方式封閉安裝有該板簧241的開口面。並且,副墨 罐220被蓋構件222封閉,從而在內部形成墨貯存室223。在形成有墨貯存室223的紙面左 方側的底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2個引導稜224a (參照圖15)。在該引導稜224a的 紙面右方的與引導稜224a相對的位置上形成有截面呈日文二字狀的收容部形成構件242。 利用上述引導稜224a與收容部形成構件242形成浮子收容部224,該浮子收容部224與墨 貯存室223連通、且在墨貯存室223的後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浮子收容部224中能上下 自由移動地收容有圓盤狀的浮子234,該浮子234在中心部固定有磁體234a、且能漂浮在UV 墨中。利用例如黑色的樹脂材料形成上述副墨罐220的容納構件221,並且副墨罐220的 蓋構件22為透明且具有撓性的薄膜狀。由此,通過觀察開口面能夠以目測的方式確認到被 貯存在墨貯存室223中的UV墨的量,並且能夠使射入墨貯存室223中的光(紫外線)變少, 從而能夠抑制被貯存在墨貯存室223中的UV墨發生固化。另外,使用例如板狀的金屬材料 形成上述板簧241,從而使該板簧241具有能夠補充薄膜狀的蓋構件222的強度的作用。如圖15所示,在副墨罐220的下表面側形成有向下突出的連接器部225,在該連接 器部225的內部形成有連接空間225a。在連接器部225的上部形成有通道部226,該通道部 226朝向墨貯存室223的內側突出。並且在該副墨罐220中還形成有第1導出通路227a, 該第1導出通路227a沿上下方向貫穿容納構件221、且將墨貯存室223與連接空間225a連 接起來。另外,在副墨罐220中還形成有第2導出通路226b,該第2導出通路226b沿上下 方向貫穿通道部226、且將墨貯存室223與連接空間225a連接起來。由此,墨貯存室223與 列印頭60藉助第1導出通路227a以及第2導出通路226b相連接。在副墨罐220的後表面側設有用於檢測墨貯存室223中的UV墨的貯存狀態的副 墨罐貯存檢測部230 (參照圖14以及圖15)。副墨罐貯存檢測部230包括浮子234和液面 檢測傳感器238 ;上述浮子234被收容在浮子收容部224中且能隨著墨貯存室223內的UV 墨的液面變化而上下移動;上述液面檢測傳感器238通過檢測被固定在該浮子234上的磁 體234a的磁力而檢測UV墨的液面高度。浮子234被上述引導稜224a引導從而能夠在浮 子收容部224中直線性地上下移動。根據圖14可清楚得知,浮子收容部224的與浮子234相對的面的面積極小。因此, 能夠有效防止發生浮子234受到UV墨的作用而粘在用於形成浮子收容部224的側壁部分 上、從而不能準確檢測液面高度這一情況。在液面檢測傳感器238中收容有液面檢測基板235,該液面檢測基板235安裝有例如能夠檢測磁體234a的磁力的Hi檢測傳感器(未圖示)以及Lo檢測傳感器(未圖示)。 在容納構件221的後表面上形成有上下延伸的槽狀的傳感器安裝部231,液面檢測傳感器 238插入固定在該傳感器安裝部231中。如圖15所示,液面檢測傳感器238插入到傳感器安裝部231中而與浮子234相對 配置,通過利用Hi檢測傳感器或Lo檢測傳感器檢測磁體234a的磁力,能夠檢測浮子234的 高度位置、即被貯存在墨貯存室223中的UV墨的液面高度。在該液面檢測傳感器238中所 檢測到的結果被輸出到控制單元80中。在副墨罐220的前表面側設有與墨貯存室223連 通的管接頭228。在副墨罐220的上表面側設有與墨貯存室223連通的管接頭229。墨貯存容器280在內部形成有能夠貯存UV墨的墨室281。另外,在管線177上配 置有副墨罐290,該副墨罐290的連接器部225與合流迴路開閉閥175側相連接,管接頭229 與送氣泵160側相連接。另外,形成在副墨罐290的側面上的管接頭(相當於上述管接頭 228)被封閉。該副墨罐290的液面檢測傳感器(未圖示)中所檢測到的檢測結果被輸出到 控制單元80中。藉助墨貯存容器280以及副墨罐290控制副墨罐220的內壓。採用該結構,在例 如在副墨罐220中不能準確地檢測液面高度、利用送液泵118向墨貯存室223中供給了大 量的UV墨的情況下,由於能夠使墨室281暫時貯存流向管接頭229側的UV墨,因此能夠防 止UV墨一下子流入合流迴路開閉閥175。由此,在將UV墨貯存在墨室281中的期間(到達 合流迴路開閉閥175之前)內,通過使例如送液泵118停止運轉,能夠防止UV墨流入合流 迴路開閉閥175,從而能夠最小限度地抑制UV墨流入管接頭229側時所產生的損害。假設在UV墨填滿墨室281以及合流迴路開閉閥175後UV墨流入副墨罐290中的 情況下,對流入副墨罐290中的UV墨的液面高度進行檢測而根據該檢測結果進行控制、例 如使送液泵118停止驅動。由此,能夠防止UV墨流入管線147d以及管線157d中,從而能 夠抑制UV墨流入管接頭229側時所產生的損害。另外,也可以配置墨貯存容器280來代替 副墨罐290,採用該結構,能夠降低製造成本,並且能夠儘可能地抑制UV墨流入管接頭229 側時所產生的損害。在上述實施例1中,說明了相對於副墨罐120能裝卸地安裝液面檢測傳感器138 的結構,但例如也可以將Hi檢測傳感器136H、Lo檢測傳感器136L以及液面檢測基板135 裝入副墨罐120中。另外,同樣可以在實施例2的副墨罐220中應用該變形。在上述實施例1中,作為液面檢測傳感器138,說明了將液面檢測基板135收容在 殼體構件137中的結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結構。例如,如圖11所示,也可以不將液面 檢測基板135收容在殼體構件137中、而是將液面檢測基板135安裝在與液面檢測基板135 的形狀相符的傳感器安裝部131a中。另外,同樣可以在實施例2的副墨罐220中應用該變 形。在上述實施例1中,以使用了 Hi檢測傳感器136H以及Lo檢測傳感器136L的結 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結構。例如,如圖12所示,也可以將上下排列有 3個以上檢查傳感器136的液面檢測基板135a安裝在傳感器安裝部131a中。或者,也可以 將該液面檢測基板135a在被收容在殼體構件137中的狀態下安裝在副墨罐120上。採用 該結構,能夠精細地檢測墨貯存室123中的UV墨的液面高度位置。並且,根據所檢測到的 液面高度位置,把握例如UV墨的餘量隨時間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能夠在必要時進行將預測
20的下一處理告知操作者的控制等。同樣可以在實施例2的副墨罐220中應用上述結構。在上述實施例1中,以形成有將墨貯存室123與連接空間125a連接起來的第1導 出通路127a以及第2導出通路126b這2個導出通路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不可將本發明限 定性地解釋為該結構。例如也可以形成3個將墨貯存室123與連接空間125a連接起來的 導出通路,並且3個導出通路中的至少2個導出通路的墨貯存室123側的開口部的高度位 置是互不相同的。此外,也可以形成4個以上的導出通路,並且4個以上的導出通路中的至 少2個導出通路的墨貯存室123側的開口部的高度位置是互不相同的。同樣可以在實施例 2的副墨罐220中應用該結構。在上述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2中,作為應用了本發明的噴墨印表機的一例,說明將 本發明應用在單軸列印介質移動、單軸列印頭移動型的UV墨固化噴墨印表機中的結構例, 但本發明也可以應用在其他結構的噴墨印表機中,例如雙軸列印頭移動型的噴墨印表機、 雙軸列印介質移動型的噴墨印表機,也可以將本發明應用在所用的墨是染料系、顏料系等 其他種類的墨的噴墨印表機中。
權利要求
一種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包括副墨罐,其藉助列印頭側供給通路與用於噴出液體墨的列印頭相連接,且在內部形成有用於貯存液體墨的墨室;主墨罐,其與上述副墨罐相連接,用於貯存向上述墨室供給的液體墨;其特徵在於,該墨供給裝置在上述副墨罐中形成有自上述墨室連通到上述列印頭側供給通路的多個供給孔;上述多個供給孔中的至少2個上述供給孔的墨室側開口在上述墨室的內方形成在互不相同的高度位置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墨室包括彼此連通的供給用墨室和檢測用墨室;以與上述供給用墨室連通的方式形成有與上述主墨罐相連接的墨流入孔; 在上述檢測用墨室中收容有能上下自由移動的浮在液體墨中的液面指示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液面指示構件在被收容於上述檢測用墨室中的狀態下與形成上述墨室的內壁相對。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內壁上形成有朝向上述墨室的內方豎立設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導突起; 上述液面指示構件被收容在由上述引導突起包圍形成的上述檢測用墨室中且能上下 自由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2 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副墨罐具有液面檢測部,該液面檢測部通過檢測上述液面指示構件的上下方向位 置而檢測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高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 相對於上述副墨罐能裝卸地構成上述液面檢測部。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液面指示構件具有磁鐵;上述液面檢測部具有磁傳感器,該磁傳感器通過檢測來自上述磁鐵的磁力而檢測上述 磁鐵的規定上下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磁傳感器被配置在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上限高度以及下限高度的位置上。
9.根據權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以與上述供給用墨室連通的方式形成有壓力控制孔,該壓力控制孔與用於調整上述墨 室的內壓的內壓控制部件相連接;在上述墨室中形成有防逆流部,該防逆流部包括封堵用構件,其浮在液體墨中;支承 部,其用於支承上述封堵用構件,使得上述封堵用構件能夠隨著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 高度變化而上下移動;上述封堵用構件在隨著上述墨室中的墨的液面的上升而向上移動時,封堵上述壓力控 制孔的墨室側開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墨室側開口形成在上述副墨罐的上壁面上; 上述支承部包圍上述墨室側開口,並且與上述上壁面相連而向下延伸; 上述封堵用構件被上述支承部保持且位於上述墨室側開口的下方。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將上述副墨罐與上述內壓控制部件連接起來的內壓調整通路上配置有能夠開閉的 內壓控制閥;在上述內壓控制閥與上述副墨罐之間配置有上遊側墨貯存構件,在該上遊側墨貯存構 件中形成有能夠貯存液體墨的上遊側墨室。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述內壓調整通路中的上述內壓控制閥與上述內壓控制部件之間配置有上述副墨罐。
13.—種噴墨印表機,其特徵在於,在該噴墨印表機中搭載有權利要求1 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噴墨印表機,其特徵在於,該噴墨印表機包括主體構件,其具有用於支承列印介質的介質支承部;滑架,其與 被支承在上述介質支承部上的上述列印介質對峙且能夠相對於上述主體構件進行相對移 動;上述主墨罐設在上述主體構件上; 上述列印頭以及上述副墨罐設在上述滑架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噴墨印表機的墨供給裝置以及具有該墨供給裝置的噴墨印表機。該墨供給裝置包括副墨罐(220),其藉助連接空間(225a)與用於噴出UV墨的列印頭相連接,且在內部形成有用於貯存UV墨的墨貯存室(223);主墨罐,其與副墨罐(220)相連接,且貯存有用於向墨貯存室(223)供給的UV墨,在副墨罐(220)中形成有自墨貯存室(223)連通到連接空間(225a)的第1導出通路(227a)以及第2導出通路(226b),第1導出通路(227a)以及第2導出通路(226b)的墨貯存室(223)側開口在墨貯存室(223)的內方形成在互不相同的高度位置上。
文檔編號B41J2/175GK101925466SQ2009801030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6日
發明者玉置和孝 申請人:株式會社御牧工程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