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0:00:21 1
專利名稱:一種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壓縮機葉輪動平衡去重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
背景技術:
離心壓縮機葉輪是利用高速旋轉,將機械能轉化為氣體介質能量,進而對介質氣體壓縮的設備。在葉輪超轉和裝配前,必需進行動平衡去重,不平衡量一般在幾百克到幾千克之間。傳統的平衡去重設備,其進給機構與磨頭為一體。在平衡去重操作時,每次只能磨削葉輪的一個去重面;然後把去重設備吊到平衡機的另一側,重新調整位置後,才能磨葉輪的另一個去重面。這種傳統的去重設備每次只能磨削葉輪的一個去重面,調整磨削方向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該去重設備解決了傳統設備每次只能磨一個去重面的問題,實現了不搬移去重設備即可完成葉輪兩面的平衡去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結構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磨頭、導杆、導杆套、調整螺母、支杆調整螺母、支杆套及支杆,其中支杆套的一端安裝在基體上,另一端設有支杆調整螺母,支杆可上下移動地插在支杆套內、與支杆調整螺母螺紋連接;所述支杆的頂端與導杆套相連,在導杆套上設有調整螺母, 所述導杆由導杆套穿過,並與調整螺母螺紋連接;所述磨頭安裝在導杆的一端,具有沿支杆軸向升降及沿導杆軸向進給兩個自由度。其中所述支杆調整螺母的周向開有凹槽,支杆調整螺母通過螺栓與支杆套接為一體,該螺栓位於所述凹槽內,支杆調整螺母僅相對於支杆套轉動;所述支杆調整螺母與支杆連接的螺紋為T型螺紋;所述支杆套上分別設有定位支杆的第一鎖緊扳手及第二鎖緊扳手;所述調整螺母的周向開有凹槽,調整螺母通過螺栓與導杆套接為一體,該螺栓位於所述凹槽內,調整螺母僅相對於導杆套轉動;所述調整螺母與導杆連接的螺紋為T型螺紋;所述導杆套上分別設有定位導杆的第一鎖緊扳手及第二鎖緊扳手;所述磨頭包括砂輪、支撐組件、鉸軸、電機、傳動裝置及主軸,其中電機固定在支撐組件上,主軸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撐組件上,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與主軸連接,所述砂輪固接在主軸的一端;所述導杆的一端設有第二支架,支撐組件通過鉸軸與第二支架鉸接;支撐組件上設有固定座,該固定座的一端與支撐組件固接,另一端為開口端,在固定座上開有通孔,所述主軸由該通孔穿過, 在主軸與所述通孔的內壁之間設有調整套,該調整套上固接有罩於砂輪外面的防護罩;所述調整套通過固定座開口端上設置的鎖緊螺栓定位;固定座的開口端的徑向截面為半圓, 且開口處向外延伸形成條形部,該條形部上開有螺紋孔,所述鎖緊螺栓擰緊於螺紋孔內;所述調整套為中空的圓柱,在其圓周的外表面上設有凹槽,該凹槽內容置有由固定座穿過的螺栓,對調整套軸向定位;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板、第一支架、橫板及底盤,其中支板與底盤相互垂直、且分別與主軸的軸線相平行,在底盤上固接有第一支架,該第一支架分別垂直於支板及底盤;所述橫板固接在第一支架上、且與底盤平行,所述第二支架位於橫板與底盤之間、且與第一支架平行;在橫板上固接有操作扳手;支撐組件上固接有軸承座,主軸可轉動地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皮帶輪、皮帶及第二皮帶輪,其中第一皮帶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鍵連接,第二皮帶輪與主軸鍵連接,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與第二皮帶輪相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1.本實用新型磨頭可左右擺動、隨導杆水平擺動、隨導杆前後進給和垂直上下調整,使砂輪磨削麵與工件去重面平行,使本實用新型在平衡機的一側可以完成工件兩個面的平衡去重,高生產效率、操作方便。2.本實用新型的砂輪根據磨削麵不同採用電機控制按鈕可順逆向旋轉,砂輪防護罩可按砂輪磨削麵位置調整,圍繞砂輪360度任意位置固定,起到將磨屑導向、安全防護的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磨頭結構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A-A剖面放大圖;其中1為砂輪,2為防護罩,3為調整套,4為固定座,5為鎖緊螺栓,6為鉸軸,7為操作扳手,8為電機,9為第一皮帶輪,10為皮帶,11為主軸;12為磨頭,13為導杆,14為導杆套,15為調整螺母,16為支杆調整螺母,17為支杆套,18為支杆,19為第一鎖緊扳手,20 為第二鎖緊扳手,21為電機控制按鈕,22為第二皮帶輪,23為支板,24為第一支架,25為橫板,沈為底盤,27為第二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磨頭12、導杆13、導杆套14、調整螺母15、支杆調整螺母16、支杆套17及支杆18,其中支杆套17的一端(底端)安裝在基體上,另一端(頂端) 設有支杆調整螺母16 ;支杆調整螺母16的周向開有凹槽,支杆調整螺母16通過螺栓與支杆套17接為一體,該螺栓位於所述凹槽內,使得支杆調整螺母16既可與支杆套17相連,又僅相對於支杆套17轉動。支杆18可上下移動地插在支杆套17內、與支杆調整螺母16螺紋連接,支杆調整螺母16與支杆18連接的螺紋為T型螺紋,由於支杆調整螺母16僅能轉動,因此通過支杆調整螺母16與支杆18的轉動副,變為支杆18沿其軸向的移動副。在支杆套17上分別設有定位支杆18的第一鎖緊扳手19及第二鎖緊扳手20,其中第一鎖緊扳手 19位於下方,靠插入支杆18底端上的鎖孔定位支杆18 ;第二鎖緊扳手20位於上方,與其對應的支杆套17上開有通孔,第二鎖緊扳手20在鎖緊時由該通孔穿入、依靠與支杆18之間的摩擦力對支杆18定位。支杆套17上還安裝有電機控制按鈕21。支杆18的頂端與導杆套14固接,導杆套14與支杆18垂直;在導杆套14的右端設有調整螺母15,調整螺母15的周向開有凹槽,調整螺母15通過螺栓與導杆套14接為一體,該螺栓位於所述凹槽內,使得調整螺母15既可與導杆套14相連,又僅相對於導杆套14 轉動。導杆13由導杆套14穿過、與調整螺母15螺紋連接,調整螺母15與導杆13連接的螺紋為T型螺紋,由於調整螺母15僅能轉動,因此通過調整螺母15與導杆13的轉動副,變為導杆13沿其軸向的移動副。在導杆套14上分別設有定位導杆13的第一鎖緊扳手19及第二鎖緊扳手20,其中第一鎖緊扳手19位於右側,靠插入導杆13上的鎖孔定位導杆13 ;第二鎖緊扳手20位於左側,與其對應的導杆套14上開有通孔,第二鎖緊扳手20在鎖緊時由該通孔穿入、依靠與導杆13之間的摩擦力對導杆13定位。在導杆13的外表面,沿其軸向設有鍵槽,導杆套14上設有螺栓,該螺栓的端部容置於鍵槽內,防止導杆13發生晃動。磨頭12安裝在導杆13的左端,該磨頭12既可隨導杆13沿其軸向左右進給,又可隨支杆18 沿其軸向升降,即磨頭12具有沿支杆18軸向升降及沿導杆13軸向進給的兩個自由度。如圖2、圖3所示,磨頭12包括砂輪1、防護罩2、調整套3、固定座4、鎖緊螺栓5、 支撐組件、鉸軸6、操作扳手7、電機8、傳動裝置及主軸11,其中支撐組件包括支板23、第一支架對、橫板25及底盤沈,其中底盤沈與水平面平行,支板23與底盤沈相互垂直,在底盤沈上焊接有第一支架M,該第一支架M分別垂直於支板23及底盤沈;所述橫板25焊接在第一支架M的頂端、且與底盤沈平行,在橫板25上焊接有操作扳手7。傳動裝置包括第一皮帶輪9、皮帶10及第二皮帶輪22。在支板23上固接有兩個軸承座,主軸11通過軸承可轉動地安裝在兩個軸承座上, 主軸11的一端安裝在一個軸承座上,另一端穿過另一個軸承座、固接有砂輪1 ;主軸11的軸線分別與支板23和底盤沈相平行。電機8固定在底盤沈的下表面,與支杆套17上的電機控制按鈕21電連接,通過電機控制按鈕來控制電機8的正反轉。電機8的輸出軸上鍵連接有第一皮帶輪9,第二皮帶輪22與主軸11鍵連接,第一皮帶輪9通過皮帶10與第二皮帶輪22相連。所述導杆13的一端設有第二支架27,第二支架27位於橫板25與底盤沈之間、且與第一支架M平行,整個磨頭12通過鉸軸6與第二支架27鉸接。在支板23上還設有固定座4,該固定座4的一端固接在支板23上,另一端為開口端,固定座4開口端的徑向截面為半圓,且開口處向外延伸形成條形部,該條形部上開有螺紋孔。在固定座4上開有通孔,所述主軸11由該通孔穿過,在主軸11與所述通孔的內壁之間設有調整套3 ;所述調整套3為中空的圓柱,在其圓周的外表面上設有凹槽,該凹槽內容置有由固定座4穿過的螺栓,對調整套3軸向定位。調整套3上固接有罩於砂輪1外面的防護罩2,防護罩2的位置確定好後,可以在固定座開口端的螺紋孔內擰緊鎖緊螺栓5,通過固定座4開口端上設置的鎖緊螺栓5將調整套3定位,進而固定防護罩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本實用新型磨頭的動力是由電機8、兩個皮帶輪及皮帶10傳動到主軸11,進而帶動砂輪1磨削工件的;根據磨削麵不同砂輪1旋轉方向不同,磨削另一個面時通過電機控制按鈕21使砂輪1反向旋轉,磨削掉的磨屑向下散落。由防護罩2、調整套3、固定座4及鎖緊螺栓5組成的防護罩2繞X軸順逆轉動機構,按砂輪1磨削麵不同而調整防護罩2的位置,調整好後擰緊鎖緊螺栓5,起到了安全防護的作用。磨頭的左右擺動是靠人力操縱操作扳手7使磨頭繞Z軸擺動,可控制磨削的連續
6性和磨削力的大小。本實用新型磨削進給由導杆13、導杆套14及調整螺母15實現,轉動調整螺母15, 使導杆13前後移動,即可完成砂輪1在磨削過程中的前後進給。上下高度的調整是由支杆調整螺母16、支杆套17及支杆18實現的,轉動支杆調整螺母16,使支杆18升降,即可完成砂輪1在磨削高度的調整。導杆13可相對於支杆18水平擺動,位置確定後可通過螺栓鎖緊固定。本實用新型砂輪1可順、逆向旋轉,防護罩2可轉位定位,使本實用新型在平衡機的一側能達到對葉輪左右兩面的磨削去重。導杆13的擺動和磨頭與支杆的相對擺動及導杆前後進給配合操作,可完成砂輪1磨削麵與葉輪被磨削麵的平行和磨削左右兩面的砂輪調整。
權利要求1.一種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磨頭(12)、導杆(13)、導杆套 (14)、調整螺母(15)、支杆調整螺母(16)、支杆套(17)及支杆(18),其中支杆套(17)的一端安裝在基體上,另一端設有支杆調整螺母(16),支杆(18)可上下移動地插在支杆套(17) 內、與支杆調整螺母(16)螺紋連接;所述支杆(18)的頂端與導杆套(14)相連,在導杆套 (14)上設有調整螺母(15),所述導杆(1 由導杆套(14)穿過,並與調整螺母(1 螺紋連接;所述磨頭(1 安裝在導杆(1 的一端,具有沿支杆(18)軸向升降及沿導杆(1 軸向進給兩個自由度。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杆調整螺母(16)的周向開有凹槽,支杆調整螺母(16)通過螺栓與支杆套(17)接為一體,該螺栓位於所述凹槽內,支杆調整螺母(16)僅相對於支杆套(17)轉動;所述支杆調整螺母(16)與支杆 (18)連接的螺紋為T型螺紋。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杆套(17)上分別設有定位支杆(18)的第一鎖緊扳手(19)及第二鎖緊扳手00)。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螺母(15) 的周向開有凹槽,調整螺母(1 通過螺栓與導杆套(14)接為一體,該螺栓位於所述凹槽內,調整螺母(1 僅相對於導杆套(14)轉動;所述調整螺母(1 與導杆(1 連接的螺紋為T型螺紋。
5.按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杆套 (14)上分別設有定位導杆(1 的第一鎖緊扳手(19)及第二鎖緊扳手OO)。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磨頭(12)包括砂輪(1)、支撐組件、鉸軸(6)、電機(8)、傳動裝置及主軸(11),其中電機(8)固定在支撐組件上,主軸(11)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撐組件上,電機(8)的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與主軸(11) 連接,所述砂輪(1)固接在主軸(11)的一端;所述導杆(1 的一端設有第二支架(27),支撐組件通過鉸軸(6)與第二支架、2Τ)鉸接。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組件上設有固定座G),該固定座(4)的一端與支撐組件固接,另一端為開口端,在固定座(4)上開有通孔,所述主軸(11)由該通孔穿過,在主軸(11)與所述通孔的內壁之間設有調整套(3),該調整套(3)上固接有罩於砂輪(1)外面的防護罩O);所述調整套(3)通過固定座(4)開口端上設置的鎖緊螺栓( 定位。
8.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座的開口端的徑向截面為半圓,且開口處向外延伸形成條形部,該條形部上開有螺紋孔,所述鎖緊螺栓( 擰緊於螺紋孔內;所述調整套(3)為中空的圓柱,在其圓周的外表面上設有凹槽,該凹槽內容置有由固定座(4)穿過的螺栓,對調整套C3)軸向定位。
9.按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板(23)、第一支架(M)、橫板0 及底盤( ),其中支板與底盤06)相互垂直、且分別與主軸(11)的軸線相平行,在底盤06)上固接有第一支架(M),該第一支架 (24)分別垂直於支板及底盤06);所述橫板0 固接在第一支架04)上、且與底盤 (26)平行,所述第二支架(XT)位於橫板0 與底盤06)之間、且與第一支架04)平行; 在橫板0 上固接有操作扳手(7)。
10.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組件上固接有軸承座,主軸(11)可轉動地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皮帶輪(9)、皮帶(10)及第二皮帶輪(22),其中第一皮帶輪(9)與電機(8)的輸出軸鍵連接,第二皮帶輪 (22)與主軸(11)鍵連接,第一皮帶輪(9)通過皮帶(10)與第二皮帶輪(2 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壓縮機葉輪動平衡去重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葉輪動平衡用磨削去重設備,包括磨頭、導杆、導杆套、調整螺母、支杆調整螺母、支杆套及支杆,其中支杆套的一端安裝在基體上,另一端設有支杆調整螺母,支杆可上下移動地插在支杆套內、與支杆調整螺母螺紋連接;所述支杆的頂端與導杆套相連,在導杆套上設有調整螺母,所述導杆由導杆套穿過,並與調整螺母螺紋連接;所述磨頭安裝在導杆的一端,具有沿支杆軸向升降及沿導杆軸向進給兩個自由度。本實用新型砂輪磨削麵與工件去重面平行,砂輪可順逆向旋轉,使本實用新型在平衡機的一側可以完成工件兩個面的平衡去重,具有高生產效率、操作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B24B19/14GK202137665SQ20112020379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李小東, 欒其光, 王強, 甄澄, 郭峰, 郭歡 申請人:瀋陽透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