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離心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5:33:56
臥式離心泵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泵,旨在提供一種既能很好散熱又能有效防止灰塵雜質進入電機內部的臥式離心泵,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臥式離心泵,包括電機、帶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泵體,電機輸出端與泵體相連,輸出端設有轉軸,轉軸上設有葉輪且位於泵體內,電機外殼上設有若干呈軸向設置且均勻分布的長條散熱孔,電機內穿設有防護套筒,防護套筒的外壁緊靠電機外殼的內壁,防護套筒包括前端部、與長條散熱孔配合的防護條和控制部,控制部位於電機外,前端部和控制部上均設有供轉軸穿過的通孔,轉軸相對葉輪的另一端上設有風扇,風扇外設有與控制部螺紋連接的後蓋,泵使用時長條散熱孔能夠有效散去電機熱量,未使用時防護條能夠防止灰塵進入電機內。
【專利說明】臥式離心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在工作時散熱效果好,有效防止電機燒壞,在非工作時能夠防止灰塵雜質進入電機內部的臥式離心泵。
【背景技術】
[0002]離心泵就是根據離心力原理設計,高速旋轉的葉輪葉片帶動水轉動,將水甩出,從而達到輸送的目的。
[0003]目前,常用的離心泵有多種,其大多是通過電機的轉軸帶動葉片旋轉,電機在工作時,轉軸高速旋轉會產生較大的熱量,如果不及時散去電機的熱量會導致電機燒毀,進而影響離心泵的正常工作,特別是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這種現象更加容易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工作時散熱效果好,有效防止電機燒壞,在非工作時能夠防止灰塵雜質進入電機內部的臥式離心泵。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臥式離心泵,包括電機、帶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泵體,所述電機輸出端與所述泵體相連,所述輸出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葉輪且位於所述泵體內,所述電機外殼上設有若干呈軸向設置且均勻分布的長條散熱孔,所述電機內穿設有防護套筒,所述防護套筒的外壁緊靠所述電機外殼的內壁,所述防護套筒包括前端部、與所述長條散熱孔配合的防護條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位於所述電機外,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控制部上均設有供所述轉軸穿過的通孔,所述轉軸相對所述葉輪的另一端上設有風扇,所述風扇外設有與所述控制部螺紋連接的後蓋,所述控制部的徑向尺寸大於所述電機和後蓋的徑向尺寸,且其外表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均為半球形且遍布整個控制部外表面。
[000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泵工作時,電機外殼上的長條散熱孔使得電機內部直接與外部,能夠起到很好的散熱效果,而且轉軸帶動後蓋內的風扇轉動形成氣流,由於控制部上的通孔直徑大於轉軸的直徑,這樣氣流能夠穿過通孔並從長條散熱孔出去,很好的帶走了熱量,降低電機熱量,有效防止電機燒壞,由於防護套筒的控制部位於所述電機外,在電機不工作時,可以通過旋轉控制部來帶動防護條轉動,使得防護條旋轉到覆蓋長條散熱孔的位置,且防護條與電機內壁緊密配合,能夠有效防止外部的灰塵雜質進入電機內,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由於後蓋與控制部是可螺紋連接,在風扇出現異常或葉片上髒東西比較多時能夠很快拆下後蓋進行清理或更換,非常方便;由於控制部的的徑向尺寸比電機和後蓋的徑向尺寸,那樣控制部就相當於有一部分凸露在外部,而且控制部表面設有凸起,能夠增大摩擦力,這使得在旋轉控制部的時候更加方便快捷和省力,凸起遍布整個控制部外表面使得無論在哪個方位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凸起的形狀均為半球形,這樣凸起上就沒有尖銳的角,使得在轉動控制部時更加舒適不會被凸起劃傷。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電機外殼外表面設有若干散熱片。
[000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泵工作時,電機上的熱量能夠有效的傳遞到散熱片上,並快速散發到周圍空氣中,更快捷的降低了電機的熱量,防止電機的燒壞,延長使用壽命。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後蓋上設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頂部均設有與其螺紋連接的套蓋,所述套蓋側面均設有支杆,所述控制部上設有限制所述支杆沿所述後蓋鬆開方向上轉動的擋塊。
[001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泵在工作時,電機會出現一些震動,在旋緊好後蓋後,可以通過旋轉立柱上套蓋帶動支杆旋轉下降,並卡在擋塊上,限制後蓋沿鬆開方向上出現轉動,這樣有效防止後蓋出現鬆動甚至掉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臥式離心泵實施例的總結構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臥式離心泵實施例A-A的截面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臥式離心泵實施例防護套筒的結構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臥式離心泵實施例1處的放大圖。
[0015]附圖標記:1、電機外殼;2、泵體;3、轉軸;4、P十輪;5、長條散熱孔;6、防護套筒;61、前端部;62、防護條;63、控制部;7、通孔;8、風扇;9、後蓋;10、凸起;11、散熱片;12、立柱;13、支杆;14、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臥式離心泵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7]一種臥式離心泵,包括電機、帶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泵體2,所述電機輸出端與所述泵體2相連,所述輸出端設有轉軸3,所述轉軸3上設有葉輪4且位於所述泵體2內,所述電機外殼I上設有若干呈軸向設置且均勻分布的長條散熱孔5,所述電機內穿設有防護套筒6,所述防護套筒6的外壁緊靠所述電機外殼I的內壁,所述防護套筒6包括前端部61、與所述長條散熱孔5配合的防護條62和控制部63,所述控制部63位於所述電機外,所述前端部61和所述控制部63上均設有供所述轉軸3穿過的通孔7,所述轉軸3相對所述葉輪4的另一端上設有風扇8,所述風扇8外設有與所述控制部63螺紋連接的後蓋9,所述控制部63的徑向尺寸大於所述電機和後蓋9的徑向尺寸,且其外表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凸起10,所述凸起10均為半球形且遍布整個控制部63外表面。
[001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泵工作時,電機外殼I上的長條散熱孔5使得電機內部直接與外部,能夠起到很好的散熱效果,而且轉軸3帶動後蓋9內的風扇8轉動形成氣流,由於控制部63上的通孔7直徑大於轉軸3的直徑,這樣氣流能夠穿過通孔7並從長條散熱孔5出去,很好的帶走了熱量,降低電機熱量,有效防止電機燒壞,由於防護套筒6的控制部63位於所述電機外,在電機不工作時,可以通過旋轉控制部63來帶動防護條62轉動,使得防護條62旋轉到覆蓋長條散熱孔5的位置,且防護條62與電機內壁緊密配合,能夠有效防止外部的灰塵雜質進入電機內,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由於後蓋9與控制部63是可螺紋連接,在風扇8出現異常或葉片上髒東西比較多時能夠很快拆下後蓋9進行清理或更換,非常方便;由於控制部63的的徑向尺寸比電機和後蓋9的徑向尺寸,那樣控制部63就相當於有一部分凸露在外部,而且控制部63表面設有凸起10,能夠增大摩擦力,這使得在旋轉控制部63的時候更加方便快捷和省力,凸起10遍布整個控制部63外表面使得無論在哪個方位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凸起10的形狀均為半球形,這樣凸起10上就沒有尖銳的角,使得在轉動控制部63時更加舒適不會被凸起10劃傷。
[0019]所述電機外殼I外表面設有若干散熱片11。
[002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泵工作時,電機上的熱量能夠有效的傳遞到散熱片11上,並快速散發到周圍空氣中,更快捷的降低了電機的熱量,防止電機的燒壞,延長使用壽命O
[0021]所述後蓋9上設有若干立柱12,所述立柱12頂部均設有與其螺紋連接的套蓋,所述套蓋側面均設有支杆13,所述控制部63上設有限制所述支杆13沿所述後蓋9鬆開方向上轉動的擋塊14。
[002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泵在工作時,電機會出現一些震動,在旋緊好後蓋9後,可以通過旋轉立柱12上套蓋帶動支杆13旋轉下降,並卡在擋塊14上,限制後蓋9沿鬆開方向上出現轉動,這樣有效防止後蓋9出現鬆動甚至掉落。
【權利要求】
1.一種臥式離心泵,包括電機、帶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泵體,所述電機輸出端與所述泵體相連,所述輸出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葉輪且位於所述泵體內,其特徵是:所述電機外殼上設有若干呈軸向設置且均勻分布的長條散熱孔,所述電機內穿設有防護套筒,所述防護套筒的外壁緊靠所述電機外殼的內壁,所述防護套筒包括前端部、與所述長條散熱孔配合的防護條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位於所述電機外,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控制部上均設有供所述轉軸穿過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大於所述轉軸的直徑,所述轉軸相對所述葉輪的另一端上設有風扇,所述風扇外設有與所述控制部螺紋連接的後蓋,所述控制部的徑向尺寸大於所述電機和後蓋的徑向尺寸,且其外表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均為半球形且遍布整個控制部外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離心泵,其特徵是:所述電機外殼外表面設有若干散熱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式離心泵,其特徵是:所述後蓋上設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頂部均設有與其螺紋連接的套蓋,所述套蓋側面均設有支杆,所述控制部上設有限制所述支杆沿所述後蓋鬆開方向上轉動的擋塊。
【文檔編號】H02K9/06GK204025075SQ201420136103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4日
【發明者】葉美芳 申請人:浙江白雲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