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6:02:01 2
專利名稱: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球頭檢漏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對汽車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其中,汽車變速箱油冷管的管路結構不斷創新,對管路的密封性要求很高,特別是油冷管的球頭的密封性。現有的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為與球頭孔配合的壓蓋,手動完成,檢漏工作效率低。並且,規格型號不同的球頭,大小不同,每一型號的球頭需單獨製作一套檢漏工裝,無法通用,致使管路開發周期長,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以達到球頭檢漏效率高,通用性好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包括底板、下活動塊、橡膠密封墊、上活動塊、頂板、連杆機構,所述的下活動塊設在底板上,連杆機構設在頂板上,連接機構與上活動塊之間通過壓杆連接,設在上活動塊和下活動塊之間的待檢漏球頭通過橡膠密封墊密封,上活動塊或下活動塊上設有用於接通氣源的快速接頭。所述的底板和頂板之間通過調節螺杆和螺母連接固定。所述的上活動塊和下活動塊相對端與待檢漏球頭配合內徑小於待檢漏球頭內徑。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活動塊與待檢漏球頭配合的內徑較小,配合橡膠密封墊適於不同大小的球頭,再調整調節螺杆上的螺母的位置,適應不同型號大小的球頭及管路進行檢漏,使用簡單方便,檢漏效率高,通用性好,成本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檢漏工裝構造示意圖。圖2為圖I的左視圖。圖中1.連杆機構、2.頂板、3.調節螺杆、4.上活動塊、5.快速接頭、6.橡膠密封墊、7.待檢漏球頭、8.下活動塊、9.底板、10.壓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包括底板9、下活動塊8、橡膠密封墊6、上活動塊4、頂板2、連杆機構1,下活動塊8設在底板9上,連杆機構I設在頂板2上,連杆機構I為四連杆機構,連接機構I與上活動塊4之間通過壓杆10連接,設在上活動塊4和下活動塊8之間的待檢漏球頭7通過橡膠密封墊6密封,上活動塊或下活動塊上設有用於接通氣源的快速接頭5。優選的,快速接頭5設在上活動塊4上,便於與氣源管路連接。優選的,底板9和頂板2之間通過調節螺杆3和螺母連接固定,可以根據待檢漏球頭的大小,調節連杆機構的高度,適應不同型號大小的球頭及管路進行檢漏。進一步的,上活動塊和下活動塊相對端與待檢漏球頭配合內徑小於待檢漏球頭內徑,配合橡膠密封墊適於不同大小的球頭,通用性好。為了實現與上述技術方案相同的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利用以上所述的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的檢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調整頂板的高度,旋緊調節螺杆上的螺母;2)將待檢漏球頭一端面放置在下活動塊上的橡膠密封墊上,操作連接機構的手柄將上活動塊壓下,並通過橡膠密封墊將待檢漏球頭密封;3)再將快速接頭與氣源管路連接,充氣後,觀察氣源管路上的壓力表的壓力值變化。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板(9)、下活動塊(8)、橡膠密封墊(6 )、上活動塊(4)、頂板(2 )、連杆機構(I),所述的下活動塊(8 )設在底板(9 )上,連杆機構(I)設在頂板(2)上,連接機構(I)與上活動塊(4)之間通過壓杆(10)連接,設在上活動塊和下活動塊之間的待檢漏球頭通過橡膠密封墊密封,上活動塊(4)或下活動塊(8)上設有用於接通氣源的快速接頭(5)。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9)和頂板(2)之間通過調節螺杆(3)和螺母連接固定。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活動塊(4)和下活動塊(9)相對端與待檢漏球頭(7)配合內徑小於待檢漏球頭(7)內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冷管球頭檢漏工裝,該工裝包括底板、下活動塊、橡膠密封墊、上活動塊、頂板、連杆機構,所述的下活動塊設在底板上,連杆機構設在頂板上,連接機構與上活動塊之間通過壓杆連接,設在上活動塊和下活動塊之間的待檢漏球頭通過橡膠密封墊密封,上活動塊或下活動塊上設有用於接通氣源的快速接頭。活動塊與球頭配合的內徑較小,配合橡膠密封墊適於不同大小的球頭,再調整調節螺杆上的螺母的位置,適應不同型號大小的球頭及管路進行檢漏,使用簡單方便,檢漏效率高,通用性好,成本低。
文檔編號G01M3/28GK202770610SQ20122041625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胡建 申請人:蕪湖通和汽車管路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