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維經典例子(管理故事思維方式)
2023-05-13 23:37:14 1
但凡一件事做久了,人們總習慣於用一種固定的方式,去反應、思考和處理問題,進而長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工作生活和工作,從而形成思維定式。於是,要麼墨守成規,要麼視而不見。事實上,左右一個人成功與否,或持續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智商,抑或常說的情商,而是他的思維模式。誠如稻盛和夫所言,人生其他因素都是單向的,只有思維方式是可以正負雙向起作用的。
文:中外管理
來源:摘編自中外管理出品《太平洋精鍛的故事與哲理》
哲理的故事:
2002年年底的一天,時任太平洋精鍛總經理夏漢關帶著市場部業務經理趙國榮到客戶江蘇連雲港的北方變速器廠去拜訪。當走到一臺被放置在角落的日本AIDA冷擠壓設備跟前時,夏漢關停住了腳步。
「這臺設備放在這裡是什麼情況?」夏漢關問道。
經常到北方變速器廠交流的趙國榮比較了解情況。他告訴夏漢關,這臺設備之前試著做過一批樣件,但沒有做出來,於是就此閒置了。
當時,太平洋精鍛也有2臺同類的設備,只是沒有這臺噸位大。於是夏漢關就開始動了心思:正好我們產能跟不上呢,既然他們不用,那不如給我們用。可這臺設備當時市場價值600萬元上下,客戶帳面原值1000多萬元,買肯定是暫時買不起,倒是可以租。於是,囑咐一旁的趙國榮,無論如何一定要把這臺設備租回來。
由於對方是軍工企業,所有資產的變動都算是「國有資產流失」,所以並不是那麼好租的。
好在趙國榮經常與北方變速器廠保持來往,有一定的資源基礎。他通過一級一級的找上去,與對方領導建立了聯繫。並說出了自己產能不夠,想租冷擠壓設備的想法。對方領導也開始考慮,雖然設備是國有資產,但閒置在那裡對於他們來說也沒什麼用,與其放在那裡生鏽,不如讓它發揮出該有的作用。再說,出租的設備,所有權並沒有改變,也不算資產流失。於是,就同意了出租,並定好了前十年,每年租金40萬元。
於是,2003年3月,這臺重達49噸的設備,被吊車吊了起來,裝車運到了太平洋精鍛,光運費就花了1萬多元。有了這臺二手冷擠壓設備,再加上當年從浙江採購回來的進口二手鍛造壓力機,正是有了這批設備,太平洋精鍛才一舉突破了產能瓶頸,2002年還只是3000多萬元的銷售,2003年就近6000萬元了!
就這樣,本是一臺閒置不用的二手設備,只是換一個地方就變成了生產主力。太平洋精鍛用40萬元的租金,擴大產能,當年創造了新增3000萬元的產值。趙國榮感慨,當年他雖然每個月去北方變速器廠都能看見這臺設備,但如果不是夏漢關留心看到,並敢於想到租賃,他直到現在也想不到去租這臺設備。
故事的哲理:
但凡一件事做久了,人們總習慣於用一種固定的方式,去反應、思考和處理問題,進而長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工作生活和工作,從而形成思維定式。於是,要麼墨守成規,要麼視而不見。事實上,左右一個人成功與否,或持續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智商,抑或常說的情商,而是他的思維模式。誠如稻盛和夫所言,人生其他因素都是單向的,只有思維方式是可以正負雙向起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