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五大症狀及治療(肺炎常見的9種炎症指標)
2023-05-14 01:39:33 1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發熱、咳嗽是呼吸科患者就診的常見症狀,但細菌、病毒性肺炎,肺腫瘤等非感染性疾病均可致發熱、咳嗽。
這時,有臨床同事認為,細菌和病毒性肺炎的胸部CT有差異,肺腫瘤的CT片也比較特別。
這話沒毛病,但胸部CT也有「騙人」的時候。不信,請看下圖。
圖1 易被誤診的胸部CT示例圖
病因考慮:細菌性肺炎?(ps:抗菌治療無效,該患者確診為肺腫瘤)
那麼,還有哪些方法可用於診治肺炎?
眾所周知,病史採集及查體、篩查實驗室指標和胸部影像學是診斷肺炎的主要措施。並且,檢查白細胞(WBC)、降鈣素原(PCT)等感染指標,有助於初步判斷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此外,檢查感染指標耗時短、價格低廉,國內基層醫療單位即可開展。感染指標的數值高低對評估病因及用藥療程、患者預後有臨床意義。
那麼,與診斷肺炎密切相關的感染指標有哪些?如何評估其臨床意義?請看下文分析!
一、與細菌性肺炎相關的生化指標
● WBC
正常參考值:4-10*109/L(成人)
當WBC>10*109/L,則定義為升高;WBC數值<4*109/L,則為降低。
血常規是鑑別感染與非感染疾病的基礎項目,主要包括WBC及中性粒細胞(NEU)、淋巴細胞(LYM)、嗜酸性粒細胞(EOS)。因WBC特異性不高,故常需參考NEU及LYM的數值以評估病情。
表1 常見血細胞數值的臨床意義[1]
註:↑:數值升高 ↓:數值降低 ↑↑:數值明顯升高 ↓↓:數值明顯降低
● C-反應蛋白(CRP)
正常參考值:<5mg/L
CRP是肝細胞合成的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通常在24-48h內升至峰值。CRP>80mg/L提示細菌感染可能,而CRP<20mg/L基本除外細菌感染[2]。CRP特異性不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傷、腫瘤等非感染性疾病也能升高CRP。
● PCT
正常參考值:<0.05ng/ml
細菌感染時,肝、肺、腸道在腫瘤壞死因子(TNF)和白細胞介素-6(IL-6)等細胞因子作用下,大量合成並分泌PCT,促使PCT在12-24h升至峰值。對比G 菌,G-菌感染時PCT數值上升更明顯,源於G-菌釋放大量的內毒素入血。
病毒感染時PCT通常不升高,有研究證實病毒感染者的PCT中位數為0.05ng/ml,其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產生的幹擾素抑制PCT釋放[3]。
相比之下,支原體、衣原體相關肺部感染者的PCT稍有增高,有報導稱肺炎支原體中位數為0.34ng/ml、肺炎衣原體為0.23ng/ml[4]。
表2 PCT數值對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LRTI)的用藥推薦[5]
● IL-6
在急性炎症期,IL-6的升高早於PCT、CRP,IL-6通常在2h內到達峰值。IL-6特異性低,創傷、無菌性急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均可致IL-6升高。當IL-6數值超過1000μg/L,可提示患者預後不佳[1]。
● 血清澱粉樣蛋白A(SAA)
SAA與CRP均屬於急性反應蛋白。對於病毒感染者,SAA明顯升高,且較CRP升高更明顯[6]。
在臨床,PCT、CRP、SAA均為常用感染指標,綜合上述指標可提高對感染性疾病以及鑑別病原體的評估水平。現通過一則文獻,回顧健康人群、感染群體(細菌、病毒、混合感染)的感染指標差異。
一研究[7]納入181名感染患兒(實驗組)和42名健康兒童(對照組,healthy children:HC組,42人)。並將實驗組分為細菌感染(Bacterium:Bac組,46人)、病毒感染(Virus:Vir組,7人)、混合感染組(細菌 病毒,即Bac Vir組,128人)。測定各組的SAA、PCT、IL-6、CRP數值,見圖2。
圖2 健康兒童組、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混合感染組的生化指標對比
據圖1-A,對比Bac組,Vir組(P<0.01)和Bac Vir組(P<0.001)均觀察到SAA明顯升高。圖1-B,對比HC組,Bac組的PCT水平顯著增加(P<0.001)。圖1-C,對比HC組,Bac組(P<0.01)、Vir組(P<0.001)和Bac Vir組(P<0.001)的IL-6明顯升高。圖1-D,對比HC組,Vir組(P<0.001)和Bac Vir 組(P<0.001)的CRP明顯上升。
由此可見,病毒感染時SAA明顯升高,細菌感染導致PCT明顯升高。IL-6和CRP特異性低,在細菌 病毒的混合感染時,其數值可升高。因此,懷疑肺部感染者,臨床醫生可參考PCT、CRP、SAA實測值以推斷責任病原體。
● 血沉(ESR)
正常參考值:男性<15mm/h 女性<20mm/h
ESR即紅細胞沉降率,活動性結核、風溼性疾病患者的ESR數值增高。ESR特異性低,對於鑑別感染性疾病的意義不大,常用於輔助風溼性疾病的的診斷。
● 內毒素
內毒素是G-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通常在G-菌菌體死亡後釋放入血。對於高內毒素血症,需考慮G-菌感染可能,但特異性不高。
二、與肺真菌病相關的生化指標
伴隨我國老年化的加劇,合併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逐年增加,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其中,侵襲性肺真菌感染(IPFI)在呼吸科屢見不鮮。
與肺真菌感染相關的感染指標如下:
●(1,3)-β-D葡聚糖(即G試驗)
正常參考值:<60pg/ml
除結合菌(如毛黴)外,以念珠菌、麴黴為代表的絕大多數真菌的細胞壁含有(1,3)-β-D葡聚糖。當真菌侵襲肺組織、進入血液時,在吞噬細胞的作用下,(1,3)-β-D葡聚糖可從真菌細胞壁釋放並致血液標本中G試驗數值升高。
在臨床上,需排除G試驗假陽性的幹擾。導致G試驗假陽性的原因:輸注白蛋白、血液透析、使用磺胺及多糖類抗腫瘤藥、檢驗標本接觸紗布、外科手術後。
● 半乳甘露聚糖試驗(GM)
正常參考值:<0.5μg/L
GM主要存在於麴黴的細胞壁,監測GM數值對於診斷侵襲性麴黴感染具有重要價值。
導致GM假陽性的情況:輸注血液製品(免疫球蛋白等)、血液透析、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高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化療出現嚴重黏膜炎的患者。
小
結
上述指標可為鑑別感染與非感染疾病,初步評估病原體種類提供參考,以達到「早診斷、早幹預」,對患者預後有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指標有一定局限性,例如特異性不高。因此,臨床醫生還應結合患者病史、胸部影像學及微生物檢驗,甚至病理學檢查等多個項目考慮,以明確病因。
參考文獻:
[1]劉又寧,解立新.感染相關生物標誌物臨床意義解讀專家共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7,40(04):243-257.
[2]Van den Bruel A, Thompson MJ, Haj-Hassan T, Stevens R, Moll H, Lakhanpaul M,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laboratory tests in identifying serious infections in febrile children: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11;342:d3082.
[3]降鈣素原急診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組. 降鈣素原(PCT)急診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12, 21(9):8.
[4]Menéndez R, Sahuquillo-Arce JM, Reyes S, Martínez R, Polverino E, Cillóniz C, Córdoba JG, Montull B, Torres A. Cytokine activation patterns and biomarkers are influenced by microorganisms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hest. 2012 Jun;141(6):1537-1545.
[5]降鈣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級管理中的應用專家共識組. 降鈣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級管理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2021, 30(4):9.
[6]Perez L. Acute phase protein response to viral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Arch Biochem Biophys. 2019;671:196–202.
[7]Zhu S, Zeng C, Zou Y, Hu Y, Tang C, Liu C.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s of SAA, PCT, CRP, and IL-6 in Children with Bacterial, Viral, or Co-Infections. Int J Gen Med. 2021 Oct 24;14:7107-7113.
本文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楊欣
責任編輯:戴戴 彭建萍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徵 稿
醫學界呼吸頻道歡迎您的投稿!
https://titan.yishengzhan.cn/#/public_contribution
請按徵稿界面填寫真實信息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