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粘骨膜式種植體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5:01:21 2
專利名稱:一種粘骨膜式種植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種植體,特別是涉及一種替代粘骨膜、直接覆蓋於骨性口腔骨面的粘骨膜式種植體。
背景技術:
骨性口腔(cavitas oris)由上頌骨、顎骨及下頌骨圍成。骨性口腔的頂即骨顎, 前壁及側壁由上、下頌骨的牙槽骨及牙圍成。其中,牙齒是人們吃東西必不可少的工具,按照不同分工有著切割、撕碎和研磨食物的功能。而牙齒喪失後會造成咀嚼功能下降、消化系統疾患,同時影響容貌和發音。牙槽骨是頌骨包繞和支持牙根、藉牙周膜與牙根緊密相連的部分,它在牙齒喪失後發生進行性的不可逆吸收。臨床上採用義齒來修復缺失的自然牙。 其中,種植義齒被認為是修復缺牙的首選方式。目前種植義齒所涉及的種植體按照植入部位分類可分為骨內種植體、骨膜下種植體、根管內種植體和穿骨種植體。上述種植體對植入床骨的高度和寬度有嚴格要求,不適用於牙槽骨嚴重萎縮吸收的病例。有關種植體穿齦結構的研究表明,當種植體周軟組織厚度在一定範圍內時,具有抵抗炎症的屏障作用,即可以獲得與天然健康牙相似的周圍軟組織狀況。有關引導組織再生術及引導骨再生術的研究表明,通過生物膜如鈦膜的屏障作用阻止結締組織和上皮組織進入骨缺損區,配合使用某些有利於成骨的因子如骨形成蛋白、釉基質蛋白可以引導骨缺損區的骨再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粘骨膜式種植體,可直接覆蓋骨性口腔骨面的種植體,以便於為義齒、人造冠或贗復體提供支持、固位、穩定和與骨組織連接的基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粘骨膜式種植體,包括與所覆蓋的骨性口腔的骨面相適合的純鈦殼體,該殼體延伸方向的縱切面為馬鞍形;所述殼體的邊緣均設有若干個乳頭狀的凹部和凸部,所述凹部和凸部為間隔設置;所述殼體上設有至少兩個固位孔和與該固位孔相配合的固位螺釘,所述固位螺釘的材質為純鈦;所述殼體的鞍脊部設有與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相連接的連接結構。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中,所述殼體覆蓋骨面的範圍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修復情況進行調整,大到可以是覆蓋構成骨性口腔的上頌骨骨面、顎骨骨面或下頌骨骨面,小到可以是僅僅覆蓋一顆牙的牙槽骨骨面;殼體與所覆蓋骨之間的間隙可以填入有利於引導骨再生的材料,如純無機骨基質。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中,所述凹部與凸部均呈均勻分布或不均勻分布。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中,所述凹部和凸部的頭部可為卵圓形、圓形或橢圓形;所述凹部凹向所述殼體,用於粘骨膜組織長入、填充;所述凸部為所述殼體的鞍側壁的自然延伸,突入粘骨膜組織;所述凹部和凸部與粘骨膜組織相互連接,該連接的方式可為相互嵌合、貼合或結合,該相互連接可形成所述粘骨膜式種植體與粘骨膜式種植體所覆蓋骨面之間的封閉。
3[0008]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中,所述連接結構為柱形支臺或圓形螺母;所述柱形支臺為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提供嵌合固位或粘接固位,可為圓柱體形支臺、圓臺體形支臺或橫截面為多邊形的立方體形支臺,其中用於固位的柱形支臺聚合角度應小於8度;所述圓形螺母為固定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的螺釘提供鎖結固位。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的殼體的厚度可為均等的厚度,可為不均等的厚度,其鞍脊部和鞍側壁的厚度範圍為0. 5mm至10mm。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的殼體與唇、頰、舌等口腔軟組織相接觸的面可為光潔面,該光潔面不造成口腔軟組織損傷;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的殼體與骨組織相接觸的面可為粗糙面,該粗糙面有利於骨整合。使用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時,可將固位螺釘通過貫通殼體的固位孔旋入骨組織內將粘骨膜式種植體的純鈦殼體固定於骨表面。製作所述種植體的方式可為精密鑄造、可為使用CAD/CAM技術進行精密銑切或精
S分層燒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粘骨膜式種植體採用純鈦材質的殼體,其形貌與所覆蓋的骨面的形貌相適合,厚度由所修復的骨缺損狀況決定,殼體與所覆蓋骨之間的間隙可以填入有利於引導骨再生的材料;其內面粗糙、外面光滑的設計有利於骨整合和保護軟組織;粘骨膜式種植體的邊緣為乳頭狀凹部與乳頭狀凸部相間的邊緣形態,易於粘骨膜組織長入、填充,並通過與粘骨膜組織相互連接形成與所覆蓋骨面之間的封閉。粘骨膜式種植體的殼體上設有固位孔,通過固位螺釘與牙槽骨或頌骨或顎骨進行固定;其鞍部上有與義齒或人造冠連接而設計的連接結構,與義齒或人造冠機械連接或粘固,從而提高修復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粘骨膜式種植體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粘骨膜式種植體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粘骨膜式種植體的剖視圖。圖中各標記如下1殼體、2凸部、3凹部、4圓柱體形支臺、5固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粘骨膜式種植體包括與所覆蓋的骨性口腔的骨面相配合的純鈦殼體1,該殼體1延伸方向的縱切面為馬鞍形-與所覆蓋的骨面的形貌相一致,其內側面為粗糙面,有利於骨整合,外側面為光滑面,可不造成口腔軟組織損傷;該殼體1的鞍脊部位上設有與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相連接的3個圓柱體形支臺4,用以與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提供嵌合固位或粘接固位;殼體1的兩側鞍側壁的邊緣均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乳頭狀凹部3和多個均勻分布的乳頭狀凸部2,其頭部形狀為卵圓形,厚度為0. 5mm,凹部3與凸部 2相間的設置易於粘骨膜組織長入、填充;殼體1上設有固位孔5,共設有4個固位孔5,其橫截面為圓形,通過與之匹配的材質為純鈦的固位螺釘(圖中未示出)與牙槽骨或頌骨進行固定。[0020]上述的粘骨膜式種植體中,製作方式可為精密鑄造、可為使用CAD/CAM技術進行精密銑切或精密分層燒結;殼體1的鞍脊部和鞍側壁(包括凸部2及凹部幻的厚度範圍為0. 5mm至IOmm ;其邊緣的乳頭狀凹部3和凸部2還可為不均勻分布;該乳頭形態邊緣的頭部也可為圓形或橢圓形;殼體1與所覆蓋骨之間的間隙還可以填入有利於引導骨再生的材料;上述粘骨膜式種植體的固位孔5為圓形;與固位孔5相匹配的固位螺釘的旋轉加力槽狀結構可為「一」字形、「十」字形、「四角」凹槽形、「五角」凹槽形、「六角」凹槽形以及「八角」凹槽形;該種植體的柱形支臺4還可為圓臺體或截面為多邊形的立方體,其中用於固位的柱形支臺聚合角度應小於8度;其連接結構還可為圓形螺母,為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的螺釘提供鎖結固位。本實用新型的粘骨膜式種植體使用時,首先剖開患者的牙齦,將上述種植體植入, 用鈦固定螺釘固定於牙槽骨或頌骨或顎骨上,使種植體覆蓋骨面並形成一定包裹,以易於該種植體與所覆蓋骨之間的整合;同時,該種植體的邊緣設計利於與粘骨膜組織嵌合,使邊緣較好地封閉;植入種植體後,患者擁有了義齒或人造冠裝入的基部,進而通過其上部的連接結構可順利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粘骨膜式種植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體包括與所覆蓋的骨性口腔的骨面相配合的純鈦殼體,該殼體延伸方向的縱切面為馬鞍形;所述殼體邊緣均設有若干個乳頭狀的凹部和凸部,所述凹部和凸部為間隔設置;所述殼體上設有至少兩個固位孔和與該固位孔相配合的固位螺釘,所述固位螺釘的材質為純鈦;所述殼體的鞍脊部上設有與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相連接的連接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骨膜式種植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凹部與凸部呈均勻分布或不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骨膜式種植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凹部和凸部的頭部為卵圓形、圓形或橢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骨膜式種植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結構為柱形支臺或圓形螺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粘骨膜式種植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柱形支臺為圓柱體形支臺、圓臺體形支臺或立方體形支臺。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骨膜式種植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鞍脊部和鞍側壁的厚度範圍為0. 5mm-1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粘骨膜式種植體。所述種植體包括與所覆蓋的骨性口腔的骨面相適合的純鈦殼體,該殼體延伸方向的縱切面為馬鞍形,其與所覆蓋骨之間的間隙可以填入有利於引導骨再生的材料;所述殼體的邊緣均設有若干個乳頭狀的凹部和凸部,所述凹部和凸部為間隔設置,該邊緣形態易於粘骨膜組織長入、填充;所述殼體上設有至少兩個固位孔和與該固位孔相配合的固位螺釘,所述固位螺釘的材質為純鈦;所述殼體的內面粗糙、外面光滑的設計有利於骨整合和保護軟組織;所述殼體的鞍脊部外面設有與待修復的義齒或人造冠相連接的連接結構,與義齒或人造冠進行機械連接或粘固,從而提高修復效果。
文檔編號A61C8/00GK202288504SQ2011204173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史亮, 施生根, 牛忠英, 閆澍 申請人:施生根, 閆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