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0:49:41 3
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水利水電工程及類似工程領域的一種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本實用新型包括由土工格柵和位於土工格柵之間的土石填料層構成的牆體,所述土工格柵沿豎直方向分層鋪設,所述土石填料層填充壓緊在土工格柵之間,每層土工格柵在牆體的牆面處均向上反包形成一個反包段,所述反包段包住一層土石填料層並與上一層土工格柵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土工格柵和土石填料形成的擋護結構屬於柔性結構,並且每層土工格柵都連接在一起,提高了整個牆體的穩定性,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強,能用於邊坡係數大、高度高的場地平整,與傳統的擋土牆相比施工方法更簡單,投資成本更低。
【專利說明】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及類似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高山峽谷地區進行的建築工程越來越多,受地形影響,施工場地極度匱乏,為了滿足工程的施工需要,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場地平整。目前場地平整的擋護主要採用傳統擋土牆,包括漿砌或幹砌塊石護坡、現澆混凝土護坡、預製混凝土塊體護坡等。此類擋土牆只強調其強度功效,但卻受高度和地基承載力等因素制約,能夠平整出場地面積較小,而且工程投資較大。另一方面,此類擋土牆生態性能較差,不利於水利水電工程周圍的生態保護。
[0003]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地基條件差、邊坡高的大面積施工場地支擋問題,並考慮工程投資的因素,需要研究能夠適應軟基、高度大的場地的平整擋護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克服現有擋土牆對地基承載力要求高,施工成本高等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成本低、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強的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包括由土工格柵和位於土工格柵之間的土石填料層構成的牆體,所述土工格柵沿豎直方向分層鋪設,所述土石填料層填充壓緊在土工格柵之間,每層土工格柵在牆體的牆面處均向上反包形成一反包段,所述反包段包住一層土石填料層並與上一層土工格柵連接在一起。
[0006]進一步的是,所述土工格柵的反包段與上一層土工格柵通過連接棒連在一起,所述連接棒穿插在相互交叉的格柵之間。
[0007]進一步的是,所述土工格柵為單向格柵,所述單向格柵的網孔的長度方向與牆體的牆背指向牆面的方向一致。
[0008]進一步的是,在牆體的基底和牆背上設有碎石填料層。
[0009]進一步的是,在牆體的牆面部位即土工格柵的反包段內設有由裝滿土的生態袋鋪成的格柵反包體。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土工格柵和土石填料形成的擋護結構屬於柔性結構,並且每層土工格柵都連接在一起,提高了整個牆體的穩定性,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強,能用於邊坡係數大、高度高的場地平整,與傳統的擋土牆相比施工方法更簡單,投資成本更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土工格柵連接處的示意圖。
[0013]圖中標記為,1-牆體,2-土工格柵,3-土石填料層,4-連接棒,5-格柵反包體,6-碎石填料層,11-牆面,12-牆背,13-牆頂,14-基底,21-反包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與傳統的擋土牆相類似,傳統擋土牆的牆體主要是由澆築的混凝土或是預製的混凝土塊砌築而成。本實用新型的牆體I則主要是由土工格柵2和位於土工格柵2之間的土石填料層3構成,所述土工格柵2沿豎直方向分層鋪設,所述土石填料層3填充壓緊在土工格柵2之間,每層土工格柵2在牆體I的牆面11處均向上反包形成一個反包段21,所述反包段21包住一層土石填料層3並與上一層土工格柵2連接在一起。大部分擋土牆主要承受來自牆頂13的壓力和牆背12的水土推力,牆頂13能承受的壓力由牆體I本身材料的抗壓能力決定,而來自牆背12的水土推力則大都由牆體I的自重來抵擋。
[0016]本實用新型的牆體I主要採用的是土石,所述土石中可以加入帶有粘性的粘土。土體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能承受來自縱向的壓力,但是土體的剪切強度卻很差,不能承受來自牆背12的水土推力,因此在土體中加入了具有較高抗拉強度的土工格柵2。將土工格柵2埋置在土體中,不僅能擴散土體的應力,增加模量,還能傳遞拉應力,限制土體的側向變形,增大了兩者之間的摩阻力,因此提高了整個土體的穩定性,能夠承受來自牆背12的水土推力。相對於傳統的混凝土牆體,本實用新型的牆體I為柔性結構,對地基要求不高,當地基發生變化時,傳統的混凝土牆體容易垮塌或是出現裂縫,而本實用新型在土工格柵2的作用下則能適應地形的變化,不會出現上述問題。
[0017]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為了使施工過程更加快速簡潔,在所述土工格柵2的反包段21與上一層土工格柵2相重疊的部分通過連接棒4連在一起,所述連接棒4穿插在相互交叉的格柵之間。這種連接方式操作簡單,連接牢靠,並且允許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移動距離,更提高了牆體I的柔性,適應地形能力更強。因為牆體I主要承受來自牆背12的水土推力,所以採用單向土工格柵即可,單向土工格柵能承受更大的拉伸應力,單向土工格柵上的網孔的長度方向與牆體I的牆背12指向牆面11的方向一致。
[0018]為了防止山體中的浸水對牆體I產生影響,特在牆體I的基底14和牆背12上設置了碎石填料層6。該碎石填料層6可以是卵石土或碎石土,其中碎石土效果更好,能增大牆體與山體的摩擦力,使牆體更穩定。山體或是地下的浸水能通過碎石填料層6中的孔隙排到牆體外,對牆體起到了很好得保護作用。
[0019]考慮到擋護結構的美觀性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牆體I的牆面部位即土工格柵2的反包段21內設有由裝滿土的生態袋鋪成的格柵反包體5。採用裝滿土的生態袋能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生態袋鋪設完成後,可以在上面進行植被覆蓋,隨著植物根莖不斷生長,會將生態袋與生態袋、生態袋與後邊坡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生態邊坡,既提高了牆體I的穩定性又有利於周圍環境的保護。在生態袋中也可以裝入砂土,因為砂土的透水性更好,能防止積水對牆體產生影響,同時也有利於植被的生長。
【權利要求】
1.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包括由土工格柵(2)和位於土工格柵(2)之間的土石填料層(3)構成的牆體(I),其特徵是:所述土工格柵(2)沿豎直方向分層鋪設,所述土石填料層⑶填充壓緊在土工格柵⑵之間,每層土工格柵⑵在牆體⑴的牆面(11)處均向上反包形成一個反包段(21),所述反包段(21)包住一層土石填料層(3)並與上一層土工格柵(2)連接在一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土工格柵(2)的反包段(21)與上一層土工格柵(2)通過連接棒(4)連在一起,所述連接棒(4)穿插在相互交叉的格柵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土工格柵(2)為單向格柵,所述單向格柵的網孔的長度方向與牆體(I)的牆背(12)指向牆面(11)的方向一致。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其特徵是:在牆體(I)的基底(14)和牆背(12)上設有碎石填料層(6)。
5.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於場地平整的擋護結構,其特徵是:在牆體(I)的牆面(11)部位即土工格柵(2)的反包段(21)內設有由裝滿土的生態袋鋪成的格柵反包體(5)。
【文檔編號】E02D29/02GK204139199SQ201420580697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9日
【發明者】張偉峰, 秦光輝, 曹駕雲, 王旭龍 申請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