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型儀表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3:44:51 1
專利名稱:改進型儀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測量儀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錶盤式儀表。
現有技術錶盤式儀表是一種傳統的測量儀表,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對錶盤式儀表的結構和功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滿足這些新的不斷變化的要求,在錶盤式儀表中出現了多個線路板,多個線路板往往採用層列式放置。如在一些能夠發光的錶盤式儀表,最常見的就是在機動車駕駛室的控制面板上,在行車的時候,會看到錶盤的刻度點或者線、數字以及指針都發亮,便於司機辨認和查看機動車的行駛狀況,做到安全行駛;為了保證錶盤的刻度點或者線、數字以及指針的光亮及指示準確,需要有光源照射和信號傳輸,考慮到結構和該項功能的實現,一般為光源等專門配備一個供電線路板;這樣在這種儀表中就出現了兩個線路板,一個是光源供電線路板,一個是儀表工作控制線路板。以前的錶盤式儀表,多個線路板之間的電連接是通過連接導線或者接插埠完成的;多個線路板之間的支撐、定位,由兩根以上的立柱完成,為減少成本,通常只採用兩根立柱。參見圖6,在儀表A的內部空間A1中,電路板A2之間利用大量電線B連接,以傳輸訊號和供應電源。這樣會導致儀表內部的零部件連接的牢固性和穩定性不夠;儀表的振動也經常使上述連接導線或接插埠鬆脫,無法正常工作。單純的增加立柱,雖然可行但會增加成本,同時仍然解決不了上述連接導線或接插埠鬆脫的問題。另外,連接導線間還會相互糾結、纏繞,佔用空間、影響信號的傳輸;還會導致組裝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改進型儀表,既能解決儀表內部零部件連接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又能解決連接導線或接插埠鬆脫以及相互纏繞、影響信號傳輸的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加工、組裝麻煩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依靠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包括表殼、透明罩、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所述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被裝置在由表殼、透明罩組成的空間內,所述指針驅動馬達通過穿過錶盤的轉軸與所述指針相連;在相鄰所述線路板之間設有多根具有電聯接和支撐作用的硬質導電體。
所述線路板上的印刷電路與所述硬質導電體的連接實現所述線路板之間的電聯接。
所述硬質導電體呈柱狀,材質為銅、鋁、鐵、鎳、鋅等金屬材料。
由於本實用新型利用多根硬質導電體作為相鄰所述線路板之間的電聯接體和支撐、定位裝置。既解決儀表內部零部件連接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又解決連接導線或接插埠鬆脫以及相互纏繞、影響信號傳輸的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加工、組裝麻煩的問題,還減少甚至取消了立柱,節約了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改進型儀表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改進型儀表實施例的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導電體分布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導電體分布示意圖。
圖6為現有技術中儀表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型儀表,包括表殼、透明罩、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所述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被裝置在由表殼、透明罩組成的空間內,所述指針驅動馬達通過穿過錶盤的轉軸與所述指針相連;在相鄰所述線路板之間設有多根具有電聯接和支撐作用的硬質導電體。所述硬質導電體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於相連所述線路板上,所述硬質導電體將所述線路板導通,傳送電源和信號。
如圖1、2、3所示,一種改進型儀表,包括表殼1、兩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2、導光板3、具有刻度或數字等標識的錶盤4、透明罩12、指針222、指針驅動馬達22、硬質導電體23和電源插座25。所述表殼1和所述透明罩12組成了一個容納空間11,所述兩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2、導光板3、具有刻度或數字等標識的錶盤4、指針222、指針驅動馬達22、硬質導電體23和電源插座25被置於所述容納空間11內。
在位於上方之所述電路板2上設有發光元器件21,在位於下方之所述電路板2上設有指針驅動馬達22,所述指針驅動馬達22通過穿過所述錶盤4、導光板3以及位於上方之所述電路板2的轉軸221與所述指針222相連。兩電路板2之間設有所述硬質導電體23,所述硬質導電體23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於所述線路板2上,起到支撐作用;同時所述硬質導電體23將所述線路板導通,傳送電源和信號,起到電聯接的作用。在位於下方之所述電路板2的下面設置有絕緣支柱24和電源插座25,位於下方之所述電路板2通過所述支柱24與所述表殼1的底部相固連;所述電源插座25延伸出所述表殼1的底部。在所述導光板3的中央設置有通孔31,所述發光元器件21可設置於其中。
所述改進型儀表的組裝過程為,將利用所述硬質導電體23固定連接的所述電路板2裝於所述表殼1內,位於下方之所述電路板2通過所述支柱24與所述表殼1的底部相固連,起到將所述電路板2固定到所述表殼1中。在位於上方之所述電路板2上安裝所述導光板3,將所述發光元器件21置於所述通孔31中,然後將所述錶盤4固設於所述表殼1上;再將所述指針222安裝在穿過所述錶盤4、導光板3以及位於上方之所述電路板2的轉軸221上,利用所述透明罩蓋在所述表殼1上便組裝出一個所述改進型儀表。當所述儀表通電後,所述指針驅動馬達22在相關線路板的控制下,所述指針驅動馬達22的驅動所述指針21可在所述錶盤4上旋轉;使所述指針指向所述錶盤的相應位置,相關人員即可從所述錶盤上讀取相關數據或信息。
如圖3、4、5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圖、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導電體分布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位於上下所述電路板2之間的所述硬質導電體23,具有支撐相鄰電路板2的作用,而所述硬質導電體23為分別具有相應的極性。一般是利用正極(+)傳輸電源或者訊號,利用負極(-)接地。
如圖4所示,所述4根起支撐定位和電聯接作用的所述硬質導電體23對稱的垂直固定於相鄰所述線路板2上;所述4根所述硬質導電體23沿所述線路板2的邊緣設置。為了使相鄰所述線路板2之間固定牢固穩定,4根所述硬質導電體2之中應當有兩根之間的距離應該大於相鄰所述線路板2中直徑較小一塊的半徑值,且所述距離越大越好。相鄰所述線路板2上的印刷電路與所述硬質導電體23的連接實現兩所述線路板之間的電聯接。
如圖5所示,所述3根起支撐定位和電聯接作用的所述硬質導電體23垂直固定於相鄰所述線路板2上;所述3根所述硬質導電體23沿所述線路板2的邊緣設置。為了使相鄰所述線路板2之間固定牢固穩定,3根所述硬質導電體2之中應當有兩根之間的距離應該大於相鄰所述線路板2中直徑較小一塊的半徑值,且所述距離越大越好。
所述硬質導電體23的截面形狀即可以是圓形、六邊形、橢圓、矩形或者其他形狀,使用的材質為金屬材料,可以是銅、鋁、鐵、鎳、鋅等具有良好電力和訊號傳輸性能的材料。
根據所述改進型儀表的功能和結構的不同,需要作為相鄰所述線路板的電聯接關係的所述硬質導電體的根數會更多,所述硬質導電體在所述線路板上的位置分布也會有多樣的形式。
另外,在相鄰所述電路板2之間,還可以設有專門的立柱,以期增加所述電路板之間的固定、支撐作用。
所述硬質導電體取代現有技術中連接導線或接插埠,增加了相鄰述線路板之間的支撐、定位結構,既解決儀表內部零部件連接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又解決連接導線或接插埠鬆脫的問題;還減少甚至取消了立柱,節約了成本。另外,利用所述硬質導電體取代現有技術中連接導線或接插埠,消除了連接導線之間的糾纏,使電路板之間具有較多的空間可供容納相關元器件;改善了電力及訊號的傳輸效果;使所述儀表加工製作、組裝更加方便快捷,省工省時。
除了以上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的等同的變形體;根據以上實施例如果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作出了顯而易見的改變或改進,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型儀表,包括表殼、透明罩、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所述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被裝置在由表殼、透明罩組成的空間內,所述指針驅動馬達通過穿過錶盤的轉軸與所述指針相連;其特徵在於,在相鄰所述線路板之間設有多根具有電聯接和支撐作用的硬質導電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所述硬質導電體有4根,4根所述硬質導電體沿所述線路板的邊緣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4根所述硬質導電體之中應當有兩根之間的距離應該大於相鄰所述線路板中直徑較小一塊的半徑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所述硬質導電體有3根,3根所述硬質導電體之中應當有兩根之間的距離應該大於相鄰所述線路板中直徑較小一塊的半徑值。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相鄰所述電路板之間,還設置有可增加所述電路板之間的固定、支撐作用的專門的立柱。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所述線路板上的印刷電路與所述硬質導電體的連接實現所述線路板之間的電聯接。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所述硬質導電體呈柱狀,其截面形狀可以是圓形、六邊形、橢圓或矩形。
8.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改進型儀表,其特徵在於,所述硬質導電體的材質為銅、鋁、鐵、鎳或鋅。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測量儀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錶盤式儀表。一種改進型儀表,包括表殼、透明罩、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所述指針、指針驅動馬達、錶盤、多個層列式布置的線路板被裝置在由表殼、透明罩組成的空間內,所述指針驅動馬達通過穿過錶盤的轉軸與所述指針相連;在相連所述線路板之間設有多根具有電聯接和支撐作用的硬質導電體。由於本實用新型利用多根硬質導電體作為相連所述線路板之間的電聯接體和支撐、定位裝置。既解決儀表內部零部件連接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又解決連接導線或接插埠鬆脫以及相互纏繞、影響信號傳輸的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加工、組裝麻煩的問題,還減少甚至取消了立柱,節約了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文檔編號H05K7/18GK2771984SQ20042010275
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1日
發明者劉旭明, 毛永青 申請人:珠海三德藝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