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4:11:16 1
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包括一定數量的轉子磨片以及與之配合的定子磨片,每片磨片包括精磨區和入口區,精磨區和入口區均包括磨齒和溝槽,其中入口區的磨齒的後端與精磨區的磨齒平滑連接,入口區的磨齒的前端其齒頂面以一定的角度與其所在的磨片基部平滑連接,這種結構有利於漿料的進入和泵送,減少了漿料在入口區的停留時間,提高了精磨區漿料的端比壓和生產效率,降低了能耗,又能提高製漿質量,延長磨片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磨漿機中使用的磨片,具體涉及一種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
【背景技術】
[0002]磨漿機是造紙製漿的主要的設備之一,近年來又出現了圓柱式造紙磨漿機。該圓柱式磨漿機的優點是磨盤體積小,磨漿面積大,轉速高,線速度相同,纖維質量穩定,而且磨片拆卸方便,很受用戶歡迎。但其缺點為磨漿區域入口區與精磨區間距離短,半徑不夠大,磨漿機所產生的離心力小,主要靠主機的蒸汽壓力調節和磨齒的切入角泵送,並且由於磨漿區域半徑相同,線速度一致,入口區與精磨區間形成不了壓力差,不能實現壓力磨漿的最佳狀態,漿料的流動仍受到限制,生產效率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不利於纖維墊的形成,造成纖維狀態不好,如果通過調小磨片間隙來克服此缺陷時,則磨片就會過快磨損,從而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能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又不影響纖維質量並且延長使用壽命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包括一定數量的轉子磨片以及與之配合相同數量的定子磨片,每片磨片包括精磨區和入口區,精磨區和入口區均設置有磨齒和溝槽,其中,該精磨區的磨齒為直齒,該入口區的磨齒為彎曲齒,並且該入口區的磨齒的後端與精磨區的磨齒平滑連接,該入口區的磨齒的前端其齒頂面以一定的角度與其所在的磨片基部平滑連接;
進一步地,其中所述精磨區的該磨齒為彎曲齒,所述入口區的該磨齒為弧形齒或直齒;
進一步地,所述一定的角度為20°?60°,優選為30°?45° ;
進一步地,每片磨片上的該入口區的該磨齒與該片磨片的母線形成的切入角α ;大於該精磨區的該磨齒與該片磨片的母線形成的切入角α ;
進一步地,該切入角α取值為0°?60°,優選為15°?45° ;
進一步地,該入口區的磨齒的前端齒頂面以一定的角度與其所在的磨片基部平滑連接,具體為逐條磨齒與該入口區的磨片基部連接,或者以數條磨齒成組與該入口區磨片基部連接;
進一步地,以數條磨齒成組與該入口區的磨片基部連接時,以該組全部或部分磨齒齊頭或近似於齊頭並行方式連接;
進一步地,該入口區的磨片基部中未與該入口區的磨齒連接的部分形成為入口漿料滯留區。
[0005]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使磨漿機在原有齒形基礎上提高生產效率5%?10%,縮短漿料進入磨片精磨區2的時間和增加入口端3的壓力會使精磨區2漿料充盈,磨漿質量更加優越,能耗下降5%?8%,與此同時磨片的使用壽命延長10% ?25%。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附圖1為本發明圓柱形造紙磨漿機轉子或定子磨片結構示意圖及圓圈部分的放大圖;
附圖2為本發明磨齒6與基部7連接示意圖及A、B向放大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磨齒6逐條與基部7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磨齒6分組與基部7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磨齒6與基部7的其它幾種連接示意圖;
附圖6A、B為本發明磨齒4與磨齒6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08]如附圖1-6所示,本發明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包括一定數量的轉子磨片I以及與之配合的定子磨片,轉子磨片I數量為4片或6片,定子磨片與轉子磨片數量相同。每片磨片包括精磨區2和入口區3,精磨片2包括磨齒4和溝槽5,磨齒4與溝槽5的寬度按一定比例配合。磨齒4形狀一般為直齒,入口區3也包括磨齒6和溝槽,其中磨齒6為弧形齒或彎曲齒,其後端與精磨區2的磨齒4平滑連接,其前端齒頂面以一定的角度與其所在磨片的基部7平滑連接,一般角度為20°?60°合適的角度取30°?45° ;
磨片基部7是磨片的基體,磨齒4和6及其齒槽通過鑄造或機械加工或焊接等手段在基體上形成。
[0009]精磨區2的磨齒4也可以選彎曲齒或弧形齒,而且弧形或彎曲的磨齒比直磨齒具有更好的端比壓和磨漿效果;而轉子、定子磨片的入口區3的磨齒6的前端齒頂面可以平行的與磨片基部7連接,如附圖2中的A向放大示意圖;
磨片的母線是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的軸線在該磨片外側面上的投影。精磨區2的磨齒4的切入角α為與磨漿機轉子旋轉方向相同、從磨漿機入口端延伸向出口端與該磨片母線形成的夾角,取值為0°?60°,最佳值為15°?45°。切入角α的作用主要是泵送漿料,控制漿料在磨片間的滯留時間和磨漿的頻率。入口區3的磨齒6的切入角α '為磨齒6通過磨漿機入口端點的彎曲或弧形的磨齒內圓的切線與該磨片母線形成的夾角,其值大於切入角α,但最大值不大於90° ,入口區3的磨齒6形成的切入角α 1以比切入角α更大的角度使漿料更快更容易的進入精磨區2,減少了漿料在入口區3外的擾動和滯留時間,提高了精磨區2的端比壓,增厚了纖維墊,提高了磨漿質量,延長了磨片使用壽命。入口區3的磨齒6的後端與精磨區2的磨齒4的連接圓滑過渡,入口區3的磨齒6的長度控制在80mm以內。
[0010]本發明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的入口區3的弧形或彎曲磨齒6,功能類似於泵中的葉片。含水漿料在送料螺旋和蒸汽的作用下與水一起進入磨漿機的圓柱形中空的通道,通過甩漿閥進入轉子與定子之間的縫隙達到精磨漿的目的。轉子磨片的精磨區2的磨齒4以與磨片母線形成的一定的切入角α形成的推力泵送漿料向精磨區2末端輸送,入口區3的弧形或彎曲的磨齒6以更大的切入角α丨使漿料更快、更容易的進入精磨區2,減少了漿料在入口區3處的擾動和滯留時間,提高了精磨區2端比壓,纖維墊增厚,磨漿質量可以得到提高,延長磨片使用壽命,而同時定子磨片的精磨區2的磨齒4以相反的切入角滯留了漿料,使漿料被充分磨解。
[0011 ] 本發明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入口區3的逐條磨齒6其前端與入口端磨片基部7連接,或者數條磨齒6成組與入口區3的磨片基部7連接。當逐條磨齒6與磨片基部7連接時,每條磨齒6的切入位置是一樣的,其通過量和所承受的壓力也是一樣的;或者可以數條磨齒6成組與入口 3的磨片基部7連接,例如'2條、3條、4條、5條......,
每一組全部或部分齊頭並行或近似於齊頭並行。齊頭並行或近似於齊頭並行為數條磨齒6與基部7連接位置垂直於或近似於垂直於或呈一定角度於精磨區2的直磨齒4或者磨齒6。除最接近入口區3的磨齒6外,跟隨齊頭並行的其它磨齒並沒有與磨片基部7連接,而沒有與磨片入口區3的基部7連接的斷開位置形成入口漿料滯留區8,入口漿料滯留區8使磨片基部7外的漿料更迅速進入磨片入口區3,再最新分配漿料進入磨齒間,便於縮短漿料進入磨片精磨區2的時間。
[0012]數條磨齒6成組時,其中至少一條最接近入口區3的為弧形或彎曲的磨齒,或同時兩條或三條......,可以並列也可以有間隔的並行,也可以是弧形或彎曲的磨齒與直齒交替布置,如附圖6Α、B的幾種連接方式,當然還有其它的連接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上述公開的連接方式能夠概括得到,在此不再詳述。
[0013]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定數量的轉子磨片以及與之配合相同數量的定子磨片,每片磨片包括精磨區(2)和入口區(3),精磨區(2)和入口區(3)均設置有磨齒(4,6)和溝槽(5),其中,該精磨區(2)的磨齒(4)為直齒,該入口區(3)的磨齒(6)為彎曲齒,並且該入口區(3)的磨齒(6)的後端與精磨區(2)的磨齒(4)平滑連接,該入口區(3)的磨齒(6)的前端其齒頂面以一定的角度與其所在的磨片基部(7)平滑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精磨區(2)的該磨齒(4)為彎曲齒,所述入口區(3)的該磨齒(6)為弧形齒或直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定的角度為20。?60。,優選為30。?45。。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每片磨片上的該入口區(3)的該磨齒(6)與該片磨片的母線形成的切入角α丨大於該精磨區(2)的該磨齒(4)與該片磨片的母線形成的切入角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該切入角α取值為0°?60。,優選為15。?4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該入口區(3)的磨齒(6)的前端齒頂面以一定的角度與其所在的磨片基部(7)平滑連接,具體為逐條磨齒(6)與該入口區(3)的磨片基部(7)連接,或者以數條磨齒(6)成組與該入口區(3)磨片基部(7)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以數條磨齒(6)成組與該入口區(3)的磨片基部(7)連接時,以該組全部或部分磨齒(6)齊頭或近似於齊頭並行方式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圓柱式造紙磨漿機組合磨片,其特徵在於:該入口區(3)的磨片基部(7)中未與該入口區(3)的磨齒(6)連接的部分形成為入口漿料滯留區(8)。
【文檔編號】D21D1/20GK104328705SQ201410603927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臧田良, 臧秉清, 遲立新, 燕玉春, 施曉剛, 譚春國, 牛承文 申請人:臧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