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恢復軌道石渣床的方法
2023-05-13 21:50:31
專利名稱:用於恢復軌道石渣床的方法
專利說明本發明涉及用於恢復軌道石渣床的方法,其中相對於工作方向而言,上部渣床料 層被第一清潔設備拾取,而鄰接上部渣床料層的下部渣床料層被隨後的第二清潔設備拾 取。
背景技術:
這種方法可以從EP0629744B1獲悉。在這種方法中,由石渣形成的上部渣床料層 饋送到碎石機中,產生礫石,並將其作為地層保護層進行再次利用。下部渣床料層設置成完 全沉積並被新的石渣所取代。根據EP0408837B1,還知道清潔由布置在前部的清潔鏈條拾取的石渣,並將石渣排 放到軌道上,用於中間存放。中間存放的石渣藉助專用設備被運輸地穿過隨後的清潔鏈條, 然後排放到暴露的泥土地層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一種開篇部分所述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實現更為有效地 鬆散材料中間存放。根據本發明,該目標藉助一種專門方法來實現,其中相對於工作方向而言,鬆散材 料被排放到第一清潔設備前方,橫向位於石渣床上僅被第二清潔設備覆蓋的渣床區域,第 二清潔設備設計成相對於軌道橫向而言,寬度大於第一清潔設備,以便被排放的鬆散材料 連同下部渣床料層一起被第二清潔設備拾取。該方法所帶來的特別優勢在於,實際上,不需要使用單獨的傳送帶途徑將鬆散材 料運輸回來。通過具有優勢的方式,現在可以在短暫的中間存放之後,完全藉助第二清潔鏈 條拾取鬆散材料而不採用任何專用的支持手段。鑑於這種特定的橫向定位,進一步可以在 不使用輔助設備的情況下,以不受幹擾的方式將鬆散材料運輸經過第一清潔鏈條,其中第 一清潔鏈條的性能在任何方面都不受影響。本發明額外的優勢將從從屬權利要求和
中體現出來。
以下參照表示在附圖中的實施方式來更為詳細地描述本發明,其中圖1示出了用於恢復石渣床的機器的簡化側視圖;圖2示出了該機器的頂視圖;和圖3示出了該機器前端的簡化橫截面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機器1,從圖1可以看出,是由若干車輛組成且圖中未示出細節的中繼列車的一部 分,用於恢復軌道3的石渣床2。相對於工作方向5而言,前部或者第一清潔設備6以及隨後的第二清潔設備7連接到在軌底架4之間的設備支架8。每個垂直方向和橫向可調節的清潔設備6、7裝備有驅動件9,用於旋轉在軌道3周圍受到引導的環狀清潔鏈條10 (參見圖 3)。在兩個在軌底架4之間,藉助提升設備11輕微提升軌道3。從圖2和3可以看出,垂直於軌道縱向延伸並位於軌道3下方的第二清潔設備7 的鏈條部分12設計成較之第一清潔設備6的對應鏈條部分13的寬度更大。以下將參照圖1至3更為詳細地描述用來恢復石渣床2的方法。為了恢復石渣床2,機器1沿著工作方向5連續移動。移動過程中,以石渣15形成 的上部渣床料層14被第一清潔設備6連續拾取。藉助傳送帶途徑16,被拾取的石渣15傳 送到篩選設備並被清潔,該篩選設備位於機器前端並且在圖中未詳細示出。在這一過程中, 由小石子和廢渣構成的鬆散材料7被分離並且藉助橫向傳送帶18橫向排放到石渣床2上 篩選設備所處區域中。排放過程發生在石渣床2的橫向區段中,所述橫向區段未被寬度為 bl的第一清潔設備6覆蓋。排放到橫向渣床區域21中僅用於中間存放的鬆散材料17最後連同下部渣床料層 19 一起被寬度為b2的隨後的第二清潔設備7收集起來,並排放到傳送帶20上,進行進一步 運輸。由下部渣床料層19中的小顆粒、摩擦顆粒和泥土以及中間存放的鬆散材料17構成 的混合物與凝聚體混合,隨後排放到斜坡泥土地層上,形成地層保護層。
權利要求
一種用於恢復軌道(3)的石渣床(2)的方法,其中相對於工作方向(5)而言,上部渣床料層(14)被第一清潔設備(6)拾取,而與上部渣床料層(14)鄰接的下部渣床料層(19)被隨後的第二清潔設備(7)拾取,其特徵在於,相對於所述工作方向(5)而言,鬆散材料(17)被排放到所述第一清潔設備(6)前方,橫向位於所述石渣床(2)上僅被所述第二清潔設備(7)覆蓋的區域(21)中,所述第二清潔設備設計成相對於所述軌道的橫向而言,寬度大於所述第一清潔設備(6),以使被排放的所述鬆散材料(17)連同所述下部渣床料層(19)一起被所述第二清潔設備(17)拾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被所述前部的第一清潔設備(6)排放到所述 石渣床(2)上的所述鬆散材料(17)由清潔石渣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渣所形成。
全文摘要
為了恢復目的,軌道(3)的石渣床(2)作為上部渣床料層(14)的形式被第一清潔設備(6)拾取並清潔。相對於工作方向(5)而言,在該過程中產生的鬆散材料(17)被排放到所述第一清潔設備(6)前方,橫向位於石渣床(2)上的渣床區域(21)中。該渣床區域僅由第二清潔設備(7)覆蓋,該第二清潔設備設計成相對於軌道橫向而言,寬度大於第一清潔設備(6)。因此,可以將產生在機器(1)前端區域中的鬆散材料(17)中間存放在石渣床(2)上,用於以後使用。
文檔編號E01B27/10GK101960071SQ200980106519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6日
發明者曼弗雷德·布魯寧格, 約瑟夫·陶依爾 申請人:弗蘭茨普拉塞鐵路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