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7:50:11 4
專利名稱:注塑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如圖1至圖2所示為一個手機的面板,在該面板的上面是一個薄膜鑲件10和一個 通孔12,而該面板的底面是一個平面15。薄膜鑲件15包括已印刷好的圖案及覆蓋並保護 該圖案的一層薄膜。此面板製造過程是把薄膜鑲件10放在前模的模腔內,前模、後模合上, 再注塑,熔融塑料和薄膜鑲件10 —起冷卻後就得到所需產品。由於底面15是一個平面,因 此前模、後模打開時產品很容易粘在前模。為了解決產品粘前模的問題,現有的模具是在底 面15和產品的四周上面增加數個溢料井13,這樣就可以使產品在開模後留在後模。見附圖 3、附圖4。但這樣是產品合格率直線下降許多。原因如下首先溢料井13在頂出時會產生 一些膠粉,膠粉在下個產品成型時很容易粘在表面形成壓印,其次做出來的產品還要很小 心的把邊緣輔助的溢料井13去除掉,在去除溢料井13工序中不但要增加人工成本,而且邊 緣修刮的不好還影響產品外觀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模具的溢料井帶來的增 加成本及產品質量下降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產品生產質量的模具。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二技術問題在於,針對模具在生產時生產效率不高的缺陷,提 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的模具的使用方法。本發明解決第一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互 相配合形成型腔來成型產品的前模、後模,所述產品設置有通孔,所述前模型腔在成型產品 時設置有薄膜鑲件,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設置有在開模時使所述產品留在後模的頂出裝置。在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頂出裝置為沿所述產品底部邊沿設置的若 幹扁頂針。在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扁頂針頂部設置有倒扣,所述倒扣的寬度 為 0. 06 至 0. 3mm。在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扁頂針倒扣的寬度為0. 1至0. 2mm。在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扁頂針倒扣的寬度為0. 16mm。在本發明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前模設置有成型所述產品通孔的前模鑲 件。本發明解決第二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注塑成型模具的成型方 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i、將薄膜鑲件置於注塑模具的前模模腔內,模具合模;S2、模具鎖模後向模腔內注射塑膠成型;S3、開模時前模和後模之間的分型面不分開,而是上模板跟面板之間先開一段距離,前模鑲件跟產品分離,隨後前模、後模打開,同時產品在扁頂針的倒扣的拉力作用下離 開前模;S4、扁頂針向上把產品頂出後模。實施本發明的注塑成型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互相配合形成型腔來成型產品的前模、後模,所述產 品設置有通孔,所述前模型腔在成型產品時設置有薄膜鑲件,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設置有在 開模時使所述產品留在後模的頂出裝置。這樣的結構可以使產品不會在開模時粘在前模, 有利於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發明注塑成型模具的製造的產品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現有技術製得的產品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3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注塑成型模具的第一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6是圖5的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5至圖6所示,在本發明的注塑成型模具第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注塑成型模 具,包括互相配合形成型腔來成型產品的前模20、後模30,所述產品設置有通孔12,所述前 模型腔在成型產品時設置有薄膜鑲件,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設置有在開模時使所述產品留在 後模的頂出裝置。其中,如圖5所示,前模20的上面分別為前模板10與面板70,後模30的下面是 後模板40。由於產品對外觀要求比較高,因此成形通孔12的鑲件為前模鑲件90,前模鑲件 90設置於前模板10內,並通過固定塊110和螺釘120與面板70固定。如圖6所示,為了解決開模後產品粘在前模20的問題,在注塑模具裡設置有在開 模時使所述產品留在後模的頂出裝置。該頂出裝置為沿所述產品底部邊沿設置的若干扁頂 針50,在扁頂針50頂部設置有倒扣,倒扣的寬度範圍可以取0. 06至0. 3mm,倒扣的寬度範 圍還可以取0. 06至0. 3mm,優選扁頂針倒扣的寬度取0. 16mm。本模具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i、將薄膜鑲件置於注塑模具的前模模腔內,模具合模;S2、模具鎖模後向模腔內注射塑膠成型;S3、開模時前模20和後模30之間的分型面不分開,而是上模板10跟面板70之間 先開一段距離,前模鑲件90跟產品分離,隨後前模20、後模30打開,同時產品在扁頂針50 的倒扣的拉力作用下離開前模;S4、扁頂針50向上把產品頂出後模。在上面的S3步驟中,由於螺釘120把固定塊110及前模鑲件90固定在一起,使開 模時能夠實現先進行前模鑲件90抽芯,減少產品粘前模的機會,然後利用扁頂針50上的倒 扣使前模20和後模30開模時使產品留在後模30,最後在扁頂針50和頂針的作用下頂出,從而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我們可以得出有可能粘前模的產品都可以考慮增加輔助倒扣結構 增大後模拉力保證產品順利出模。
權利要求
一種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互相配合形成型腔來成型產品的前模、後模,所述產品設置有通孔,所述前模型腔在成型產品時設置有薄膜鑲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設置有在開模時使所述產品留在後模的頂出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出裝置為沿所述產品底 部邊沿設置的若干扁頂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扁頂針頂部設置有倒扣,所 述倒扣的寬度範圍為0. 06至0. 3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扁頂針倒扣的寬度範圍為 0. 1 至 0. 2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扁頂針倒扣的寬度為 0. 16mm。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模設置 有成型所述產品通孔的前模鑲件。
7.—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模具的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S1、將薄膜鑲件置於注塑模具的前模模腔內,模具合模;S2、模具鎖模後向模腔內注射塑膠成型;S3、開模時前模和後模之間的分型面不分開,而是上模板跟面板之間先開一段距離, 前模鑲件跟產品分離,隨後前模、後模打開,同時產品在扁頂針的倒扣的拉力作用下離開前 模;S4、扁頂針向上把產品頂出後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互相配合形成型腔來成型產品的前模、後模,所述產品設置有通孔,所述前模型腔在成型產品時設置有薄膜鑲件,所述注塑成型模具設置有在開模時使所述產品留在後模的頂出裝置。這樣的結構可以使產品不會在開模時粘在前模,有利於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9C45/14GK101898403SQ20091010754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7日
發明者劉錦彪, 唐均華, 蔡育群 申請人:深圳市群達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