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16 03:55:5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更年期症候群,又稱圍絕經期症候群,是更年期所發生的一組具有內在聯繫的症候群,是指婦女在絕經前後,圍繞月經紊亂或絕經出現明顯不適證侯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潮熱面紅、眩暈耳鳴、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腫、情志不寧、陰道乾澀等,這些症狀對患者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困擾,也給家庭帶來不少煩惱。
更年期症候群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目前西醫大多採用雌激素替代療法,但該法適應證範圍較狹窄,服用時間局限,療效不佳,不良反應較大,長期服用易導致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的發病率增加,所以臨床難以推廣。因此,研究者逐漸把目光轉向中醫中藥方向,試圖挖掘對更年期症候群治療有效的中醫藥物。
中醫學中將更年期症候群稱之為「絕經前後諸症」或「經斷前後諸證」,中醫學認為,本病是因絕經前後、腎氣漸衰、天癸將竭、衝任脈虧損、精血不足、臟腑失於濡養、陰陽失調所致,腎虛為致病之本。中醫辨證可分為腎陰虛、腎陽虛、陰陽兩虛型。而從臨床辨證看,以腎陰虛者為多。近年來傳統中醫藥治療更年期症候群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運用中醫基礎理論,以辨證論治為原則,從整體著眼,審證求因,審因論治,發揮傳統中醫藥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特色,從中醫藥中研發能夠有效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存在很大的潛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備而成:
熟地黃8-12份、山茱萸8-12份、山藥10-14份、菟絲子10-14份、枸杞子10-14份、肉蓯蓉8-12份、龍骨12-18份、川牛膝8-12份、五味子10-14份、丹參8-12份、紅毛五加皮8-12份。
進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備而成:
熟地黃10份、山茱萸10份、山藥12份、菟絲子12份、枸杞子12份、肉蓯蓉10份、龍骨15份、川牛膝10份、五味子12份、丹參10份、紅毛五加皮10份。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菟絲子、枸杞子、肉蓯蓉、龍骨、川牛膝、五味子、丹參、紅毛五加皮的原生粉或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製備而成的製劑。
其中,所述製劑為口服製劑。
其中,所述口服製劑為膏劑、口服液、顆粒劑、膠囊劑、丸劑、片劑、散劑。
本發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a、稱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b、將原料直接打粉,或加水或有機溶劑提取後,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製備而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中藥組合物在製備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中的用途。
進一步地,所述更年期症候群是指腎陰虛型、腎陽虛型和/或陰陽兩虛型的更年期症候群。
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象類、犀類、三趾馬、牛類、鹿類等的骨骼化石,性味甘、澀,平,歸心、肝、腎、大腸經,具有鎮心安神、斂津止汗、生肌斂瘡的功效。
紅毛五加皮:為五加科五加屬植物紅毛五加的莖皮或根皮,功用辛,溫;祛風溼,強筋骨,通關節。用於痿證,足膝無力,風溼痺痛。
本發明提供的組合物,配伍合理,具有滋腎精、養腎氣的效果,可用於治療更年期症候群,對烘熱汗出、煩燥易怒、心悸失眠、潮熱面紅、聽力、視力減退、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腰膝酸軟、關節疼痛、尿頻、夜尿多、眩暈耳鳴、面浮肢腫、情志不寧、陰道乾澀等症狀療效顯著,臨床治癒率和有效率好;而且本發明組合物安全性好,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為臨床提供了一種新的藥物選擇。
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以下的實例。凡基於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本發明組合物的製備
處方:熟地黃100g、山茱萸100g、山藥120g、菟絲子120g、枸杞子120g、肉蓯蓉100g、龍骨150g、川牛膝100g、五味子120g、丹參100g、紅毛五加皮100g。
製備工藝:
(1)按處方稱取各原料藥;
(2)將原料加入7倍量水浸泡0.5小時,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2~1.05(80℃),靜置12小時,濾過,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80℃)的清膏,以700g糊精作母核,沸騰制粒,整粒,分裝,即可。
實施例2本發明組合物的製備
處方:熟地黃80g、山茱萸80g、山藥100g、菟絲子100g、枸杞子100g、肉蓯蓉80g、龍骨120g、川牛膝80g、五味子100g、丹參120g、紅毛五加皮120g。
製備工藝:除了糊精加入量為500g,其它同實施例1的製備工藝。
實施例3本發明組合物的製備
處方:熟地黃120g、山茱萸120g、山藥140g、菟絲子140g、枸杞子140g、肉蓯蓉120g、龍骨180g、川牛膝120g、五味子140g、丹參80g、紅毛五加皮80g。
製備工藝:除了糊精加入量為700g,其它同實施例1的製備工藝。
實施例4本發明組合物的製備
處方:同實施例1的處方。
製備工藝:按處方稱取各原料藥,粉碎,過篩,加入700g糊精,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以下用試驗例的方式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試驗例1本發明組合物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臨床觀察
一、一般資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婦產科門診就診的絕經前後諸症患者共75例,其中年齡42-55歲,平均年齡47歲,表現為潮熱汗出者40例,感覺異常24例,失眠者23例,易激動者53例,性交痛47例,泌尿系統症狀39例,心悸者27例,月經量少者27例,月經周期紊亂者39例。
2組症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二、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新世紀第二版),擬定診斷標準和辨證標準:①時而烘熱汗出,時而畏寒;②月經周期紊亂;③腰膝酸痛;④倦怠乏力;⑤頭暈耳鳴;⑥煩躁易怒;⑦失眠多夢;⑧陰道乾澀;⑨舌淡苔薄,脈沉細。
三、病例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中醫診斷標準和辨證標準者;②同意參加本項臨床研究者。
2、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中醫辨證標準者;②原有其它神經、內分泌、心臟及精神疾病者;③子宮、卵巢良、惡性腫瘤或切除所致月經紊亂或絕經的患者;④近3月接受過性激素類藥物治療者;⑤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四、治療方法
按隨機分組給予藥物治療。
治療組:給患者口服本發明實施例1製備的組合物10gtid(一次10g,一次三次),連服半月為1療程。
對照組:給患者口服尼爾雌醇(北京四環製藥有限公司產)1mg半月1次。
服法:絕經者任何1天開始服藥,未絕經者經期第5天服藥,半月後觀察療效。
五、觀察指標
按照國際上採用改良的kupperman評分法,主要觀察記錄:①潮熱出汗,②感覺異常,③失眠,④易激動,⑤抑鬱、疑心,⑥眩暈,⑦疲乏,⑧心悸,⑨皮膚蟻走感,⑩性交痛,泌尿系統症狀共11種症狀,
症狀指數是固定的,其中①指數是4,②③④⑩指數是2,其餘症狀指數是1;
症狀程度分為:3分4個等級。即:無症狀者為0分,偶有症狀者為1分,症狀持續為2分,影響生活者為3分。
六、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後臨床症狀評分減少70%以上;
有效:治療後臨床症狀評分減少30%-69%;
無效:治療後臨床症狀評分減少30%以下;
積分=基本分*程度評分。
七、統計學方法
對臨床研究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方差分析,自身前後比較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統計學spss13.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八、治療結果
1、兩組治療前症狀積分比較
見表1。
表1治療前兩組症狀積分比較
註:ap>0.05,治療前症狀積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由表1可見,服藥前治療組和對照組症狀積分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兩組間具有可比性。
2、治療前後各症狀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兩組間治療前後各症狀評分比較
註:與治療前相比:ap<0.05,bp>0.05;與對照組相比:cp>0.05,dp<0.05。
由表2可見,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後各症狀kupperman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各種症狀均有改善。而且,治療組患者在潮熱、失眠、眩暈和泌尿系統方面的效果顯著優於使用陽性藥尼爾雌醇的對照組(p<0.05)。
因此,本發明組合物顯著降低患者的症狀評分,對更年期症候群的治療效果明顯,而且效果優於陽性藥尼爾雌醇。
3、兩組療效的比較
見表3。
表3兩組療效的比較
經χ2檢驗,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由表3可見,治療組的總顯效率為90%,治療效果顯著,與陽性藥尼爾雌醇相當。
4、兩組副反應比較
見表4。
表4兩組副反應比較
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表4可見,陽性藥尼爾雌醇具有較多副作用,而本發明組合物無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因此,本發明組合物對更年期症候群的治療效果顯著,使用安全。
綜上所述,本發明組合物配伍合理,可以用於緩解更年期症候群引起的各種症狀,對更年期症候群的療效顯著,臨床治癒率高;而且本發明組合物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為臨床提供了一種新的藥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