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2:54:31 1
專利名稱:電腦殼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電腦殼體,尤指一種便於拆裝數據存取器的電腦殼體。
技術背景通常電腦殼體中均裝設有固定架結構以收容並固定諸如硬、軟式磁碟驅動器及光碟機等數據存取器。現有數據存取器固定方式有多種,較早的固定方式為將該數據存取器安裝至該固定架結構的收容空間,並用螺絲將所述數據存取器鎖固至該固定架結構上。但是,通過螺絲直接螺鎖的固定結構在安裝時需使用多顆螺絲,且裝卸過程中需使用螺絲起子,過程極為繁瑣,而且螺絲體積較小,安裝及拆卸時容易丟失,給操作者帶來不便。
現有另一數據存取器固定方式,是在固定架內設兩滑槽,並在數據存取器的兩側裝設滑軌,再將數據存取器連同滑軌共同裝設在固定架中,其中該數據存取器與滑軌之間使用螺釘固定,在拆裝數據存取器時仍需藉助螺絲起子將螺釘擰固或松釋,使之與滑軌鎖固或拆卸,其組裝過程繁瑣費時;且該種固定方式在裝入固定架時雖然較前者方便,但通過滑軌將數據存取裝置安裝在固定架上將增加數據存取器與固定架之間的縫隙,不利於電磁屏蔽。
發明內容鑑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便於裝拆數據存取器的電腦殼體。
一種電腦殼體,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內設有用於收容數據存取器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數據存取器的側壁上設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對應所述固定孔設有卡固孔,所述電腦殼體還包一可將所述數據存儲器卡固或解鎖的作動件,所述作動件設有卡固片,所述卡固片穿過該第一固定架上的卡固孔並插入所述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內從而卡固該數據存取器,所述作動件樞轉固定於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側,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設有促使該作動件自動復位的彈性臂。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電腦殼體通過一簡單的作動件即可控制所述數據存取器的狀態(固定狀態或解鎖狀態),安裝數據存取器時,只需向外扳動該作動件並將數據存取器放置於所述固定架中,然後鬆開該作動件,該固定架上的彈性臂使該作動件復位,該作動件的卡固片即可插入該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中從而將數據存取器固定於該電腦殼體內;拆卸數據存取器時,向外扳動所述作動件使該作動件的卡固片自該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中脫離出來,並將數據存取器從該固定架中抽出,即可將數據存取器拆下。該電腦殼體結構簡單,且便於安裝及拆卸資料存取器。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殼體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數據存取器的立體圖。
圖3是圖1中第一固定架另一角度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4是圖1中第二固定架另一角度的放大立體圖。
圖5是圖1中作動件另一角度的放大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殼體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電腦殼體較佳實施例包括一基座10、一第一固定架20、一第二固定架30及一作動件40。所述第一固定架20及第二固定架30用於收容承載數據存取器50,所述數據存儲器50的左右兩側壁上均設有若干固定孔52。
所述基座10包括一前板12,該前板12自上而下開設一較寬的第一開口121及一較窄的第二開口123,所述第一開口121及所述第二開口123的左側邊在一條與該前板12的左側緣平行相鄰的直線上。
請參閱圖1及圖3,所述第一固定架20包括一第一側壁22、一與該第一側壁22平行相對的第二側壁24及一與該第一側壁22及該第二側壁24均垂直相連的底板26,所述第一側壁22的上緣垂直向內延伸一折邊221,所述折邊221上開設一樞轉孔2212,所述第一側壁22在其靠上方的兩側分別垂直向內衝設一限位片222,且在每一限位片222的下方垂直衝設一支撐片223,所述限位片222與其下方的支撐片223之間的距離大致等於收容於該第一固定架20內的數據存取器50的高度,所述支撐片223與底板26的距離亦大致等於收容於該第一固定架20內的數據存取器50的高度。在上下相對的一組限位片222與支撐片223之間設有若干與所述數據存取器50一側的固定孔52相應的卡固孔224,在另一組上下相對的限位片222與支撐片223之間設有一彈片225,在所述支撐片223與底板26之間亦設有若干與該數據存取器50的固定孔52相應的卡固孔224及一彈片225,所述每一彈片225均對應數據存取器50的固定孔52設有一凸點2252,所述第一側壁22上還設有一自該第一側壁22伸出的彈性臂226,所述彈性臂226包括一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向外彎折形成一扣壓部2262。所述第二側壁24上設有與該第一側壁22相應的限位片242及支撐片243,在所述每一支撐片243的上方及下方分別設有一彈片245,所述每一彈片245均對應數據存取器50另一側的固定孔52設有一凸點2452。
請參閱圖1及圖4,所述第二固定架30包括一第一側壁32、一與該第一側壁32平行相對的第二側壁34及一與該第一側壁32及該第二側壁34均垂直相連的底板36,該第二固定架30的第一側壁32與該第一固定架20的第一側壁22的設置類同,該第二固定架30的第二側壁34與該第一固定架20的第二側壁24的設置類同,此不贅述。所述底板36在其前沿且靠近該第一側壁32處設有一樞轉孔362。
請參閱圖1及圖5,所述作動件40由具有一定強度及彈性的材料製作而成,該作動件40的一端向外弧形彎折一使該作動件40便於旋轉的卷邊41,與該卷邊41相對的一側向外彎折延伸形成一手柄42,所述作動件40的上端垂直延伸一第一折邊43,下端垂直延伸一第二折邊44,所述第一折邊43對應第一固定架20的樞轉孔2212向下延伸一樞轉柱432,所述第二折邊44對應該第二固定架30的樞轉孔362設有一樞轉孔442,所述作動件40對應該第一固定架20的彈性臂226及該第二固定架30的彈性臂(圖未標號)自上而下開設若干開口45,每一開口45在與該手柄42相鄰的一側向外弧形延伸一受力部452(與該第一固定架20的彈性臂226自由端的扣壓部2262相應或與該第二固定架30彈性臂的扣壓部對應)。所述作動件40對應所述第一固定架20的卡固孔224(或第二固定架30的側壁上的卡固孔)及數據存取器50的固定孔52垂直向內衝設若干卡固片46,所述每一卡固片46的一側均設有一開口47。
請一併參閱圖6,組裝時,先利用拉釘將該第一固定架20固定於該基座10第一開口121的內側;然後利用拉釘將該第二固定架30固定於該基座20的第二開口123的內側,此時該第一固定架20及該第二固定架30自上而下地固定在該基座10內,該第一固定架20的第一側壁22與該第二固定架30的第一側壁32處於同一豎直平面上;再將該作動件40沿該第一固定架20第一側壁22及該第二固定架30的第一側壁32所在的平面從後向前移動,在移動該作動件40的過程中,將該作動件40的第一折邊43稍稍向上扳動,直到該作動件40的弧形受力部452被該第一固定架20的扣壓部2262抵住(同時亦被該第二固定架30的扣壓部抵住)後,鬆開該作動件40的第一折邊43,此時該第一折邊43的樞轉柱432恰好插入該第一固定架20的樞轉孔2212中,該作動件40的第二折邊44緊貼於該第二固定架30的底板36,且該第二折邊44上的樞轉孔442恰好與該第二固定架30上的樞轉孔362對齊;最後,利用一樞轉固定件50(如階梯螺釘等)穿過該作動件40的樞轉孔442與該第二固定架30的樞轉孔362即可將該作動件樞轉固定於該第一固定架20及該第二固定架30的一側,此時該作動件40的卡固片46自該第一固定架20的卡固孔224及該第二固定架30的卡固孔伸入該第一固定架20及該第二固定架30內。
安裝一第一數據存取器50時(如安裝光碟驅動器),握住該作動件40的手柄42使將該作動件40向外扳動,直到該作動件40的卡固片46自該第一固定架20的卡固孔224及該第二固定架30的卡固孔中退出,此時該彈性臂226向外發生形變,然後保持上述動作,將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從後向前沿該第一固定架20的底板26插入該第一固定架20內,在插入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的過程中,該第一固定架20第二側壁24上的凸點2452受壓從而使所述彈片245向後形變,直到凸點2452對準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的固定孔52時,所述彈片245復位,凸點2452卡入該第一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52中,此時,鬆開該手柄42,該彈性臂226形變恢復,該作動件40在該彈性臂226的壓迫下自動恢復初始位置,該作動件40的卡固片46插入該第一數據存儲器50的固定孔52中。至此,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上下方向的限位由該第一固定架20的底板26及該第一固定架20的支撐片223及243完成,左右方向的限位由該第一固定架20的第一側壁22及第二側壁24完成,前後方向的限位由該作動件40的卡固片46及該第一固定架20的凸點2452完成。按上述類似的方式還可將一第二數據存取器50固定於該第一固定架20內,該第二數據存取器50的上下方向的限位由該第一固定架20第一側壁22上的限位片222、第二側壁24上的限位片242及該第一側壁上22上的支撐片223、第二側壁上的支撐片243來完成,該第二數據存取器50左右方向及前後方向上的限位原理與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相同。按上述同樣的方法還可將軟盤驅動器及硬碟固定於該第二固定架30內。
拆卸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時,向外扳動該作動件40的手柄42,使該作動件40的卡固片46從該第一固定架20的卡固孔224及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的固定孔52中脫離出來,再向後抽出該第一數據存取器50即完成拆卸動作。固定於該第一固定架20及該第二固定架30中的其他的數據存取器50亦可按上述同樣的方法拆卸。
權利要求1.一種電腦殼體,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內設有用於收容數據存取器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數據存取器的側壁上設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對應所述固定孔設有卡固孔,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腦殼體還包一可將所述數據存儲器卡固或解鎖的作動件,所述作動件設有卡固片,所述卡固片穿過該第一固定架上的卡固孔並插入所述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內從而卡固該數據存取器,所述作動件樞轉固定於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側,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設有促使該作動件自動復位的彈性臂。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一底板、一垂直於該底板的第一側壁及一垂直於該底板的第二側壁,所述作動件樞轉固定於該第一側壁的外側,所述卡固孔設置於所述第一側壁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側壁上設有彈片,所述彈片對應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設有凸點。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臂的一端與該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側壁相連,另一端為一可彈性變形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延伸形成一扣壓該作動件的扣壓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作動件對應該彈性臂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一側對應該彈性臂的扣壓部的設有一弧形受力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座內還設有一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及所述第二固定架自上而下地固定於該基座內,所述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側壁上緣垂直向內延伸一折邊,所述折邊上設有一樞轉孔,所述作動件的上緣對應該折邊垂直延伸一第一折邊,所述第一折邊上設有與該樞轉孔對應的樞轉柱。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底板上設有一樞轉孔,所述作動件的下緣垂直延伸一第二折邊,該第二折邊對應該底板上的樞轉孔設有一樞轉孔,所述電腦殼體還包括一可穿過該第二折邊上的樞轉孔及該第二固定架上的樞轉孔將該作動件樞轉固定的固定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作動件的樞轉柱及樞轉孔設置於所述作動件的一側,所述作動件的另一側設有一便於對該作動件施力的手柄。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作動件的第一折邊及第二折邊之間的距離與所述第一固定架的折邊及第二固定架的底板之間的距離相當。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腦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作動件具有彈性。
專利摘要一種電腦殼體,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內設有用於收容數據存取器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數據存取器的側壁上設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對應所述固定孔設有卡固孔,所述電腦殼體還包一可將所述數據存儲器卡固或解鎖的作動件,所述作動件設有卡固片,所述卡固片穿過該第一固定架上的卡固孔並插入所述數據存取器的固定孔內從而卡固該數據存取器,所述作動件樞轉固定於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側,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設有促使該作動件自動復位的彈性臂。
文檔編號G06F1/16GK2886635SQ20052012144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30日
發明者陳允隆, 杜全光, 秦東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