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6 12:55:26 1
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包括懸索、橫向吊杆、集水槽、集水導流板和防濺格柵,橫向吊杆的下端固定安裝在集水槽上,橫向吊杆的上端通過懸吊繩懸吊在塔內,集水導流板傾斜設置在相鄰兩個集水槽的上方,集水導流板的下端固定在前一個集水槽的側邊上,集水導流板的上端固定在後一根橫向吊杆的頂端,集水導流板為豎直分布的波紋板,防濺格柵固定放置在集水導流板的上端面上,其中所述集水槽包括水槽本體、連接法蘭、槽口加強筋、外凸加強筋、承吊鋼帶和橫向吊杆,所述水槽本體包括集水槽體和弧形引流上側板,它承載強度大,防濺性能好,收水效率高,集水噪聲低,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發電廠的節水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電廠冷卻塔中的高位收水導流裝置。
【背景技術】
:
[0002]在發電廠的冷卻塔中,從汽輪發電機冷卻的熱水經揚程泵輸入中央豎井中,通過冷卻配水管系和噴淋裝置噴灑到冷卻填料層,最後進入集水池中,再由揚程泵抽吸供汽輪發電機冷卻,實現冷卻水的循環冷卻利用。
[0003]為了降低汽輪發電機冷卻成本,節儉能源消耗, 申請人:參與了電廠冷卻塔的高位收水冷卻技術試驗,在冷卻填料層的下方增設截水導流裝置並流入高位的主回水溝內,主回水溝內的低溫水再由揚程泵抽吸供汽輪發電機冷卻,實現冷卻水的循環冷卻利用。
[0004]由於主回水溝的設置高度比地面高出10多米,因此,揚程泵的供水揚程大幅度降低,從而降低了揚程泵的功率消耗。
[0005]在高位收水冷卻技術中,截水導流裝置是關鍵技術,從冷卻配水管系和噴淋裝置高速下落的雨狀水流經冷卻填料層冷卻後流出,然後必須由截水導流裝置收集流入集水槽,再由集水槽流入主回水溝中。經冷卻填料層落下的冷卻水需要收集導流到集水槽中,由於冷卻水的下落流速較大,撞擊到集水槽時會產生不規則飛濺,造成大量冷卻水不能有效收集,常年運行不僅會造成冷卻水循環系統中水資源大量浪費,而且外流的水會汙垢環境,同時落水噪聲大,能耗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它承載強度大,防濺性能好,收水效率高,集水噪聲低,使用壽命長。
[0007]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一種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包括懸索、縱向吊杆、集水槽、集水導流板和防濺格柵,縱向吊杆的下端固定安裝在集水槽上,縱向吊杆的上端通過懸索懸吊在塔內,集水導流板傾斜設置在相鄰兩個集水槽的上方,集水導流板的下端固定在前一個集水槽的側邊上,集水導流板的上端固定在後一根縱向吊杆的頂端,所述集水導流板為豎直分布的波紋板,防濺格柵固定放置在集水導流板的上端面上;所述集水槽包括水槽本體、連接法蘭、槽口加強筋、外凸加強筋、承吊鋼帶和橫向吊杆,連接法蘭設置在水槽本體兩端外側周邊,相鄰兩隻水槽本體之間通過連接法蘭密封地固定連接,所述水槽本體包括集水槽體和弧形引流上側板,集水槽體為上端開口的槽形體,弧形引流上側板設置在集水槽體一側壁的上方,所述承吊鋼帶包覆在集水槽體的外表面上,槽口加強筋設置在集水槽體的上開口的外側面上,橫向吊杆兩端固定安裝在水槽本體開口端的內側面上,橫向吊杆的兩端在高度方向對應於槽口加強筋,在水平方向對住承吊鋼帶,在弧形引流上側板的外側面上設有外凸加強筋。
[0009]進一步,所述集水導流板由導水槽、引水峰和對接邊組成,導水槽和引水峰間隔分布,對接邊設置在引水峰的外側。
[0010]更進一步,所述弓I水峰的橫截面形狀為弓形橋孔。
[0011]更進一步,所述弓形橋孔由梯形腰、過渡圓弧和頂峰圓弧組成,頂峰圓弧的兩端通過過渡圓弧與兩梯形腰相連。
[0012]進一步,弓形橋孔的跨度為60?100毫米,即兩梯形腰的下端之間的距離為60?100毫米,弓形橋孔的高度為50?80毫米,也就是說,頂峰圓弧的頂面到底平面之的距離為50?80毫米,兩梯形腰之間的夾角為40°?60°。
[0013]進一步,弓形橋孔的跨度為95毫米,弓形橋孔的高度為55毫米,兩梯形腰之間的夾角為42°,頂峰圓弧的半徑為46.5毫米,過渡圓弧的半徑為3.5毫米,集水導流板的厚度為3.5暈米。
[0014]進一步,在集水導流板上相鄰對接的對接邊與導水槽之間設置密封墊。
[0015]由於在冷卻填料層的下方增設了包括斜置集水導流板的截水導流裝置,從冷卻填料層流出的冷卻水以雨淋狀先滴落到截水導流裝置中的防濺格柵上,防濺格柵收集到冷卻水後沿斜置的集水導流板流入集水槽,再由集水槽流入主回水溝中。
[0016]將槽口加強筋設置在集水槽體開口端的外側面上,外凸加強筋設置在弧形引流上側板的外側面上,這樣不僅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將加強筋設置在槽口內側面不利於脫模的缺陷,而且提高了集水槽體的整體強度和剛度,集水槽體承水後不易變形,更不會開裂。在吊掛位置增設承吊鋼帶,橫向吊杆兩端固定安裝在水槽本體開口端的內側面上,橫向吊杆的兩端通過緊固螺栓固定在承吊鋼帶和槽口加強筋的結合處,集水槽的重量都集中在承吊鋼帶和槽口加強筋上,對集水槽體的側壁影響極小。這樣的結構,既利於脫模,簡化生產工藝,又能增強整個集水槽的抗力強度,水槽本體承水後不易變形或者開裂,弧形引流上側板的內側面光滑能夠保證氣流的順暢,也能夠使得集水槽與集水導流板和縱向吊杆之間的連接結構達到非常穩固的效果。將集水導流板設計成由導水槽、引水峰和對接邊組成波紋板結構,在集水導流板上增設導水槽便於順暢引流集成的冷卻水,導水槽的底部設計成平面便於與集水槽和縱向吊杆的固定安裝,引水峰向接水方向凸出,既能增強集水導流板的承載能力,又能使防濺格柵下陷,提高防濺格柵的平整度,提高防濺效果,對接邊的設置便於集水導流板之間的相互連續拼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集水槽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2的A向剖視圖;
[0020]圖4為集水導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圖3中引水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相鄰兩集水導流板密封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懸索;2_縱向吊杆;3_集水槽;4_集水導流板;5_防濺格柵;6_密封墊;31-水槽本體;32_連接法蘭;33_槽口加強筋;34外凸加強筋;35_承吊鋼帶;36_橫向吊杆;41_導水槽;42_引水峰;43_對接邊;311_集水槽體;312_弧形引流上側板;421_梯形腰;422-過渡圓弧;423-頂峰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
[0024]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一種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如圖1?6所示:包括懸索1、縱向吊杆2、集水槽3、集水導流板4和防濺格柵5,所述集水槽3包括水槽本體31、連接法蘭32、槽口加強筋33、外凸加強筋34、承吊鋼帶35和橫向吊杆36,連接法蘭32設置在水槽本體31兩端外側周邊,相鄰兩隻水槽本體31之間通過連接法蘭32密封地固定連接,所述水槽本體31包括集水槽體311和弧形引流上側板312,集水槽體311為上端開口的槽形體,弧形引流上側板312設置在集水槽體311 —側壁的上方,所述承吊鋼帶35包覆在集水槽體311的外表面上,槽口加強筋33設置在集水槽體311的上開口的外側面上,橫向吊杆36兩端固定安裝在水槽本體31開口端的內側面上,橫向吊杆36的兩端在高度方向對應於槽口加強筋33,在水平方向對住承吊鋼帶35,在弧形引流上側板312的外側面上設有外凸加強筋34,縱向吊杆2的下端固定安裝在集水槽3的橫向吊杆36上,縱向吊杆2的上端通過懸索I懸吊在塔內,集水導流板4傾斜設置在相鄰兩個集水槽3的上方,即集水導流板4的下端固定在前一個集水槽3的弧形引流上側板312上,集水導流板4的上端固定在後一根縱向吊杆2的頂端,所述集水導流板4為豎直分布的波紋板,它由若干個導水槽41、引水峰42和對接邊43組成,導水槽41和引水峰42間隔分布,對接邊43設置在引水峰42的外側,相鄰兩塊集水導流板4對接時,一塊集水導流板4的對接邊43與另一塊集水導流板4的導水槽41對接,在相鄰兩導流模塊的對接邊43與導水槽41之間設置密封墊6,所述引水峰42的橫截面形狀為由梯形腰421、過渡圓弧422和頂峰圓弧423組成的弓形橋孔,頂峰圓弧423的兩端通過過渡圓弧422與兩梯形腰421相連,改引水峰42的跨度為95毫米,高度為55毫米,兩梯形腰421之間的夾角為42°,頂峰圓弧423的半徑為46.5毫米,過渡圓弧422的半徑為
3.5毫米,所述集水導流板4的厚度為3.5毫米,防濺格柵5固定放置在集水導流板4的上端面上。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包括懸索(I)、縱向吊杆(2)、集水槽(3)、集水導流板(4)和防濺格柵(5),縱向吊杆(2)的下端固定安裝在集水槽(3)上,縱向吊杆(2)的上端通過懸索(I)懸吊在塔內,集水導流板(4)傾斜設置在相鄰兩個集水槽(3)的上方,集水導流板(4)的下端固定在前一個集水槽(3)的側邊上,集水導流板(4)的上端固定在後一根縱向吊杆(2)的頂端,所述集水導流板(4)為豎直分布的波紋板,防濺格柵(5)固定放置在集水導流板(4)的上端面上;所述集水槽(3)包括水槽本體(31)、連接法蘭(32)、槽口加強筋(33)、外凸加強筋(34)、承吊鋼帶(35)和橫向吊杆(36),連接法蘭(32)設置在水槽本體(31)兩端外側周邊,相鄰兩隻水槽本體(31)之間通過連接法蘭(32)密封地固定連接,所述水槽本體(31)包括集水槽體(311)和弧形引流上側板(312),集水槽體(311)為上端開口的槽形體,弧形引流上側板(312)設置在集水槽體(311)一側壁的上方,所述承吊鋼帶(35)包覆在集水槽體(311)的外表面上,槽口加強筋(33)設置在集水槽體(311)的上開口的外側面上,橫向吊杆(36)兩端固定安裝在水槽本體(31)開口端的內側面上,橫向吊杆(36)的兩端在高度方向對應於槽口加強筋(33),在水平方向對住承吊鋼帶(35),在弧形引流上側板(312)的外側面上設有外凸加強筋(3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集水導流板(4)由導水槽(41)、引水峰(42)和對接邊(43)組成,導水槽(41)和引水峰(42)間隔分布,對接邊(43)設置在引水峰(42)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引水峰(42)的橫截面形狀為弓形橋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弓形橋孔由梯形腰(421)、過渡圓弧(422)和頂峰圓弧(423)組成,頂峰圓弧(423)的兩端通過過渡圓弧(422)與兩梯形腰(421)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弓形橋孔的跨度為60?100毫米,即兩梯形腰(421)的下端之間的距離為60?100毫米,弓形橋孔的高度為50?80毫米,也就是說,頂峰圓弧(423)的頂面到底平面之的距離為50?80毫米,兩梯形腰(421)之間的夾角為40°?6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弓形橋孔的跨度為95毫米,弓形橋孔的高度為55毫米,兩梯形腰(421)之間的夾角為42°,頂峰圓弧(423)的半徑為46.5毫米,過渡圓弧(422)的半徑為3.5毫米,集水導流板(4)的厚度為3.5毫米。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廠高位收水冷卻塔防濺截水導流裝置,其特徵是:在集水導流板(4)上相鄰對接的對接邊(43)與導水槽(41)之間設置密封墊(6)。
【文檔編號】F28F25/02GK203857864SQ201420217196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李羅忠, 姜小榮, 虞斌, 沙洋, 趙斌 申請人:金壇市塑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