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4:34:01 1
專利名稱: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
背景技術:
隨著可攜式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的發展,如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等大量的電子 裝置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圖6和圖7為一種公知結構可應用在助聽器中的帶有助聽音圈 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在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單元的金屬前蓋11上設置有助聽音 圈222,音圈(未標出)上的第一引線231和助聽音圈222上的第二引線232分別通過外 殼12上設置的第一出線槽和前蓋11上設置的第二出線槽111』電連接到線路板上,並且在 外殼12的表面還設置有分別容納通過點膠固定的第一引線231和第二引線232的容納槽 121。這種結構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在音圈振動時助聽音圈與助聽器內的線圈等產生 耦合,從而可以有利於幫助聽障人士聽到聲音。這種結構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第一出線槽111』為通過衝裁、拉伸工藝加工 而成,邊緣較為尖銳,容易造成對第二引線232表面絕緣漆的破壞,造成短路或其他電連接 不良等現象;此外,實際設計中為避免前蓋對助聽音圈引線的劃傷,一般需要在第二出線槽 111』處留有足有的空間,但是這樣容易導緻密封不良,同時這種設計在第二引線通過點膠 固定時容易造成溢膠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振動區域,引起聲學性能的不良。所以,有必 要對上述傳統結構的帶有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進行進一步的改進,以避免上 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 器,在防止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前蓋對助聽音圈引線造成劃傷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減小 助聽音圈引線出線位置的尺寸,在密封時,避免膠水等溢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內部 而產生聲學性能不良的現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是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 式電聲轉換器,包括輔助系統和振動系統,所述輔助系統包括前蓋和外殼,所述外殼上設置 有線路板,所述前蓋為金屬結構;所述振動系統包括振膜和與振膜結合在一起的音圈,所述 音圈上設置有電連接所述線路板的第一引線,所述前蓋和所述振動系統之間還固定結合有 助聽音圈,所述助聽音圈上設置有第二引線,所述輔助系統上設置有使所述第二引線電連 接到所述線路板的第二出線部,所述第一引線和所述第二引線所形成的電路在所述線路板 上串聯或並聯在一起,並且所述第二出線部的邊緣為弧形過渡結構。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二出線部位於所述前蓋上。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二出線部的邊緣為圓弧形過渡結構的邊緣。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二出線部為設置在所述外殼邊緣的出線槽。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殼上設置有對應容納所述第二引線的容納槽。[0010]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殼上設有使所述第一引線電連接到所述線路板的第一出線部。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外殼上設有容納所述第一引線電連接的容納槽。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音圈和所述助聽音圈在所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上串聯設置。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包括輔助系統 和振動系統,所述輔助系統包括前蓋和外殼,所述外殼上設置有線路板,所述前蓋為金屬結 構;所述振動系統包括振膜和與振膜結合在一起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設置有電連接所述線 路板的第一引線,所述前蓋和所述振動系統之間還固定結合有助聽音圈,所述助聽音圈上 設置有第二引線,所述輔助系統上設置有使所述第二引線電連接到所述線路板的第二出線 部,所述第一引線和所述第二引線所形成的電路在所述線路板上串聯或並聯在一起,並且 所述第二出線部的邊緣為弧形過渡結構。這種設計,在防止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外殼對 助聽音圈引線造成劃傷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減小助聽音圈引線出線位置的尺寸,在密封時, 避免膠水等溢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內部而產生聲學性能不良的現象。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前蓋與助聽音圈結合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布線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與線路板結合的示意圖;圖6是現有技術中的布線示意圖;圖7是現有技術前蓋與助聽音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輔助系統、振動系 統和磁路系統。輔助系統包括金屬結構的前蓋11和外殼12,前蓋11上還設有第二出線槽 111,外殼12的側面設有第一出線槽122和容納槽121 ;振動系統包括振膜21和與振膜21 結合在一起的音圈221,音圈221上還設置有第一引線231 ;磁路系統為外磁路結構,包括與 T形的盆架33自上而下結合的華司31和磁鐵32 ;在振膜21和前蓋11之間還固定結合有 助聽音圈222,助聽音圈222上還設有第二引線232 ;所述外殼12上還安裝有線路板4。第二出線槽111的結構如圖3所示,第二出線槽111設置在前蓋11的邊緣,並且 在第二出線槽111的邊緣設置為圓弧形過渡結構的邊緣。這種設計,可以避免第二出線槽 111的邊緣對第二引線232表面絕緣漆的破壞,造成的短路或其他電連接不良等現象。本實用新型所述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電連接方式如圖4和圖5 所示,首先將所述第一引線231、第二引線232分別通過第一出線槽122、第二出線槽111和 容納槽121電連接到線路板4上,線路板4上設置的六個焊盤41使音圈221和助聽音圈222 串聯電連接在一起(其串連電連接方式為公知技術,在此不再累述),再通過點膠工藝將第 一引線231、第二引線232在容納槽121內固定,並且在第一出線槽122、第二出線槽111處點膠將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密封。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方案設計,在實際設計中不必考慮預留很大的第二出線槽空間 以避免對第二引線造成劃傷,同時,第二出線槽的尺寸可以做的更小,從而避免膠水通過第 一出線槽、第二出線槽位置溢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內部,引起聲學性能的不良等弊端。在本發明創造的實施中,由於實際中一般先將助聽音圈與前蓋結合,故將第二引 線槽設置在前蓋為便於助聽音圈組裝的優選的實施方案;第二引線槽也可以設置在外殼 上;容納槽也可以設置為一個同時容納第一引線和第二引線;第二出線部也可以兼作第一 出線部使音圈引線可以直接從第二出線部上引出;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的磁路等變化, 皆不影響本發明創造的實施,皆應理解為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包括輔助系統和振動系統,所述輔助系統包括前蓋和外殼,所述外殼上設置有線路板,所述前蓋為金屬結構;所述振動系統包括振膜和與振膜結合在一起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設置有電連接所述線路板的第一引線,所述前蓋和所述振動系統之間還固定結合有助聽音圈,所述助聽音圈上設置有第二引線,所述輔助系統上設置有使所述第二引線電連接到所述線路板的第二出線部,並且所述第一引線和所述第二引線所形成的電路在所述線路板上串聯或並聯在一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出線部的邊緣為弧形過渡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 出線部位於所述前蓋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 出線部的邊緣為圓弧形過渡結構的邊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 出線部為設置在所述外殼邊緣的出線槽。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 上設置有對應容納所述第二引線的容納槽。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 上設有使所述第一引線電連接到所述線路板的第一出線部。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 上設有容納所述第一引線的容納槽。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音圈 和所述助聽音圈在所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上串聯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助聽音圈的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包括輔助系統和振動系統,所述輔助系統包括前蓋和外殼,所述外殼上設置有線路板;所述振動系統包括振膜和音圈,所述音圈上設置有電連接所述線路板的第一引線,所述前蓋和所述振動系統之間設有助聽音圈,所述助聽音圈上設置有第二引線,所述輔助系統上設置有使所述第二引線電連接到所述線路板的第二出線部,所述第一引線和所述第二引線所形成的電路在所述線路板上串聯或並聯在一起,所述第二出線部的邊緣為弧形過渡結構。在防止外殼對助聽音圈引線造成劃傷的同時,可以減小助聽音圈引線出線位置的尺寸,在密封時避免因膠水等溢到微型動圈式電聲轉換器內部而產生聲學性能不良的現象。
文檔編號H04R9/02GK201639760SQ20092035252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7日
發明者劉春發, 徐同雁 申請人: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