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賢最新語錄完整版(三十而已想要一南一北)
2023-05-18 14:36:14 1
#三十而已##王漫妮##梁正賢##情感點評大賞##趙靜語#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傾訴哦
讓我做你最好的傾聽者,聆聽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作者:花語遲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注|原著與電視劇有出入
對於梁正賢而言,按照他的思維和生活閱歷來看,分別向趙靜語和王漫妮提出「一南一北,互不幹涉」的想法時,是完全沒有錯的。
因為,在這個人的眼中,他向來多情,向來以享受旁人的擁躉與尋歡為樂,看似多情,實則最為無情。
梁正賢提出這樣的想法,是基於現實與兩個女人之間做出的「最好選擇。」
但他卻看錯了一點。
他自認為風流成性,瀟灑倜儻,看透世間百態,覺得人心可欺,卻忘記了最關鍵的一個地方:
每個人,都是會變的,會成長的,會不斷向上前進的。
他自詡看透人心,卻忘記了,人心從來都是這世間最難猜透的東西。
他的「壞心思」與欲望,跟錢有關事實上,金錢是梁正賢眼中最大的利器,是他手上利用地最為順手的武器,卻也是他遠離「人間真情」的最大阻礙。
金錢,於這個男人而言,是把雙刃劍。
提出「一南一北,互不幹涉」這個想法,在梁正賢的眼中,是完全不違背倫理道德的。
他最喜歡的,是「釣魚執法」式的感情。
趙靜語貪圖他的愛和金錢,而王漫妮貪圖他的地位和能力,兩個人雖然最開始貪圖的起始線不同,但起碼有一個點是相同的:
圖財,是其中最為明顯的特點。
趙靜語作為早年跟從他的人,一個一個地幫著他收拾爛攤子,整整八年,她作為梁正賢的附屬,作為他最好的助手,作為他在香港的代表,她自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梁正賢在心底裡認為她太過貪心,而她也在心底裡認為梁正賢太過薄情,兩個作為最了解彼此的人,開始了一段關於感情的拉鋸戰,甚至逐漸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梁正賢給趙靜語聲譽,給她想要的地位,給她喜歡的金錢,卻不想付出感情,只想著遊戲人間,讓對方來收拾爛攤子,而趙靜語欣然接受的同時,卻還想著同梁正賢繼續耗下去,希望用時間來證明她的「真情,」但對方很明顯是不吃這一套的,而與此同時,趙靜語又離不開梁正賢所給予的那些東西,以至於讓這段感情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這兩個人,本質上其實是同樣的人。
而王漫妮作為他在出遊時遇到的「心動女生,」即便是稍稍帶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在一起不過幾個月,他便覺得這個特別的女人有些「俗不可耐」了——因為,在他看來,現在的王漫妮跟他曾經所喜歡的大相逕庭,與之前跟她在一起的那些女人幾乎成為了同樣的人物,一樣地貪圖權勢,一樣地渴望進入照顧圈子,一樣地想要攀附他,是以,這段時間的真情瞬間就有了質的改變。
而眾多事實都在證明一個道理:
新鮮感一時過後,迎來的便是久違的膩煩。
梁正賢這樣做,無異於是在釣魚執法,是在拿自己明知現實殘酷性的情況下,選擇以玩弄人心為樂,僅此而已。
事實上,梁正賢的「壞心思」與欲望,跟錢有關。
他深知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會愛他,但更多的人愛他的首要前提是他母親所擁有的地位和錢財,以及現實生活中鮮活完美的自己,而非那個濫情,將金錢與感情與混為一談的自己。
他過分地知道自己擁有的權勢地位金錢,也太過看重自己魅力了,殊不知,有時候人生的「難得糊塗,」或許才會幸福。
玩弄感情者或許不會被另一個人所愚弄,卻會陷入無盡的情感迷途,讓自己陷入一個死循環,對感情陷入持續的懷疑——是以,這才是梁正賢永遠得不到人間真情的原因。
對一個人的持續心動,才最難得有句話說得好:
心動可以是多次的,但只有對一個人持續的心動與堅持,才是最為難得的。
故事的結局裡,我們通過梁正賢與王漫妮的對話看到了趙靜語無可避免被拋棄的結局,而後,梁正賢卻又極為狗腿地邀請王漫妮再次同她在一起,很明顯,王漫妮當初決絕的離開已經成為了梁正賢心頭的硃砂痣,尤其是看到對方還是一如往昔般自信,明朗變得更好時,梁正賢再一次心動了。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梁正賢卻不懂。
這往往能證明一個事實:
男人最喜歡的,往往是女人散發自信和魅力的時候,而非是失去自我的時候。
梁正賢最終選擇拋棄趙靜語其實並不奇怪,因為,一個人被圈養八年,早早就被現實與無盡的等待磨去了分明的稜角,被無望的感情消磨殆盡,連自己的生活都失去了,你又怎麼能指望她拼盡全力用八年來留住一個原本心就留不住的男人呢?
而王漫妮則不同——對於梁正賢而言,當初他迷戀各種女人,就是為了享受不同女人帶給他的快樂與舒適,但他真正要喜歡的,還是有個性的,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是以,王漫妮後來的肆意無懼,面對風雨不疾不徐,對未來充滿活力,曾經那個生機勃勃的王漫妮再次回來,於是,在那一瞬間,梁正賢N次方心動了——即便他早已記不得這是第幾次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然而這白月光和硃砂痣,梁正賢最終還是都失去了。
張愛玲曾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堪稱全書的經典絕唱:
「自由的人到處磕頭拜禮求人收留他的自由。」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在這上面略加點染成一枝桃花,於是便讓人心有牽念,欲罷不能。
梁正賢追求自由,卻又時刻享受新鮮感,四處尋歡作樂卻又尋求愛情,渴望有人能收留他的自由卻又時刻想著掙脫束縛,這樣矛盾又自洽的人,其實根本就是異常自私的。
即便他有他的資本,但從他選擇玩弄感情,遊戲人間的那一刻開始,他便註定了要孤獨一生,永遠得不到他想要的感情。
演員喬欣有一段關於愛情的發言十分有趣,堪稱人間清醒:
男人們非常奇怪,他們並不喜歡待在家裡然後那種想要嫁入好人家的那種平凡女性,但他們卻想要把一些獨立,閃光有能力的女性娶回家之後,再把他們困在家裡生孩子,男人真的好奇怪,為什麼?
簡而言之,便是因為他們喜歡「魚與熊掌兼得之。」
喜歡你有翅膀,能像雄鷹一般矯健地飛往天空與你並肩而立,又喜歡你蜷著翅膀做一隻可以乖乖聽話的雨燕,軟弱老實可欺。然則這種想法無異於是在拉良家婦女下水,勸風塵女子從良,不過是在滿足個人的私慾而已。
把老婆鎖在家裡又嚮往外面別的自由的女子,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好,既要求女生做舊時代的賢妻良母,又要求女生做新時代的獨立女性,這樣的要求,即便有人達到了,可他們還是會提出別的要求來。
左邊也想好,右邊也想要,但是他們既不想付出舊時代的三書六聘男子養家,不想要男主外女主內的正常生活,又要求女人裸婚倒貼以夫為天,是以,這無異於是在痴人說夢。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天底下沒有這種什麼都能得到的好事。
事實證明,魚與熊掌兼得是要付出代價的。
梁正賢之所以能夠說服趙靜語,是因為他手中有她的軟肋,在一起八年了,他太過了解對方了;然而他無法靠這一手段留住王漫妮,則是因為對方還沒有被他自視慎重的金錢所腐蝕,及時地懸崖勒馬了,在梁正賢的眼中,天底下的女人都一個樣,是以,他失去了王漫妮不覺得的可惜。
但後來他重遇王漫妮時狗腿的態度,卻很能說明這個人物的問題:
梁正賢沒有靈魂,他只喜歡次次心動,卻不喜歡讓自己的心為一個人而停留。
即便他的談吐,能力都很高,但在感情上,他幾乎就像是狗熊掰玉米一樣,邊走邊掰,邊掰邊扔,他的在感情上感知力幾乎是被扭曲的,在他看來,婚姻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尋歡作樂花天酒地才是他快樂的源泉。
可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了。
天底下不是沒有真情的,只是這真情從來都是有底線的。
他用金錢權勢來試探旁人,來踐踏感情,從來都是在糟踐感情,消耗底線的基礎上的。
梁正賢真正大錯特錯的,是他太過自負,自認為看透了人性,卻忘記了,人也是會變的,是會成長的。
不是每個人離開旁人的依附便活不下去的。
趙靜語真的像她自己口中說的那般,離開了梁正賢真的不能活嗎?王漫妮離開了梁正賢,難道不能靠自己尋找到那片新天地了嗎?人真的只能因為犯過一次錯誤便停留在原地屹然不動,思維與腳步選擇性「死亡」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
真正的事實是:
唯有我們自身真正展翅獨立,才能找到獨屬我們的那片自由廣闊的新天地。
人有時候是會犯錯,是會選擇性傾向於利大於弊的一面,暫時的駐足停留只是為了重整旗鼓,更好地準備下一次出發。
趙靜語用自己的八年換取了一個重重的教訓,也順便給王漫妮上了一課,讓她感知到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有多大,讓她從這場紙醉金迷的夢中醒過來,學會重新開始,一切從頭再來,找回那個獨立的自我,選擇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的。
只是不同的是,趙靜語付出了八年的青春,而王漫妮則失去了工作,她們二人所失去的價值不同罷了。
人只有真正找尋獨立自由的靈魂,尋求適合自己的生活追求,在廣闊的天地裡展翅高飛,才能真正地不受束縛。
王漫妮既然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那麼接下來便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只要堅持下去,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趙靜語亦是如此,離開梁正賢只是短暫地失去,但要想持續擁有,終須靠自己,畢竟「打鐵還靠自身硬。」
而梁正賢這樣的感情騙子,既欺騙旁人,又欺騙自己,註定得不到人間真情。
最終他能得到的,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僅此而已。
作者:花語遲,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專注女性成長與情感方面的寫作,一個歡脫熱愛閱讀的女漢子。
熱愛文字之美,賣字為生,相信有一天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筆淺薄,尚在磨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