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
2023-05-17 22:26:41 1
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該胎芯安裝在改型後的內胎上,胎芯的形狀為一個拼裝結構的圓環體,拼裝的部位通過卡槽和螺釘定位相連成一體,胎芯用輕質高強材料做成空心結構,使其減輕重量和具有良好的傳熱性能,以幫助內胎通過輪輞散熱。安裝了上述胎芯的車輛,爆胎時不會出現大的險情,非常實用。
【專利說明】 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一種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屬於車輛輪胎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雖然無內胎的車輛已經問世多年,但在我國的貨運汽車中,客觀原因決定了有內胎的車輛仍佔大頭,但上述車輛的內胎截面都比較大,因此,最怕爆胎,尤其是汽車的前輪爆胎更是要命,每年的夏季由此引發的傷亡不計其數,因此,對於車輛內胎的使用,需要提供一種安全保障。使其發生爆胎時,也無大的事故。
【發明內容】
[0003]本申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以此克服上述瞬間爆胎的危害。該胎芯安裝在內胎的墊帶上,安裝後胎芯的凸點和墊帶的外壁在同一平面上。該胎芯和改型後的內胎配套使用。
[0004]胎芯的形狀為一個拼裝結構的圓環體,以便於放置在內、外胎的空腔處;拼裝的結構為把整個胎芯分成A、B、C、D、E、F六塊,其中A、B、C、D四塊的大小相同,E、F兩塊的大小相同。
[0005]在每塊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槽和卡板(圖中沒有單獨畫出),卡槽和卡板分別和每塊胎芯的兩端相連成一體。卡槽的橫截面為U形,卡板為一塊平板,卡板能夠正好插入卡槽內,卡槽和卡板插接後相連成一體(屬於公知技術,結構不再詳細描述)。為了防止卡板在卡槽內縱向位移,在卡槽和卡板的卡接處設有若干個絲孔,在絲孔內攻有螺紋,在絲孔內旋入螺釘,螺釘選用一字槽定位螺釘。旋緊後的螺釘的外端和胎芯的側面在同一平面上。螺釘對插槽和插板的插接有定位作用,使拼裝後的每塊胎芯都不能活動。
[0006]胎芯的橫截面製成等腰梯形,使其具有更好地受力性能。胎芯的外邊緣做成圓弧形過度,以免傷害內胎。胎芯的內徑等於所配套墊帶的外徑,使其能夠正好套在墊帶上。胎芯的外徑小於所配套內胎外徑的3釐米以上,以防車胎正常荷載變形時軋壞輪胎。胎芯的外圓寬度大於5釐米(接近外胎的胎面處),使其能夠承受爆胎時的地面衝擊力,並且減少對內胎的揉搓損害。胎芯的內圓寬度小於墊帶的正面寬度(不含墊帶的喇叭口寬度,喇叭口處為墊帶的側面)的五分之三,以便於胎芯組裝時旋緊螺釘。
[0007]在墊帶上均勻的打有若干個圓孔,供安裝胎芯的凸點使用。在胎芯的內側面上連接有若干個凸點,凸點正好能夠安裝在墊帶的圓孔內,並填滿墊帶的圓孔。
[0008]胎芯用輕質高強材料做成空心結構,如選用製作輪輞的鋁合金,使其減輕重量和具有良好的傳熱性能,以幫助內胎通過輪輞散熱。
[0009]根據上述的胎芯的形狀和所定位的尺寸要求,對原配套的內胎通過模具進行改型,改型後的內胎的中部有了一道凹槽,凹槽的形狀和尺寸正好能夠容下所述的胎芯。對於涉及到氣門嘴的位置進行橫向位移,使氣門嘴的根部處在胎芯以外,所對應的墊帶上的氣門嘴洞口也要同步位移,以確保胎芯的正常安裝使用。[0010]胎芯的安裝:先將內胎放置在外胎內,然後將每塊胎芯放入內胎的凹槽並拼裝成型,(先裝A、B、C、D塊,再裝E、F塊)給內胎少量充氣使其略微鼓起,使胎芯懸浮在內胎上,在內外胎之間加裝墊帶後捋正氣門嘴,使胎芯處在內胎和墊帶的包圍之中。將內、外胎一齊裝在輪輞上並用鎖圈固定,充氣後即可投入使用。
[0011]本發明的實質性特點在於:安裝了上述設有胎芯的內胎的車輛,爆胎時由於胎芯的剛性支撐而不會使輪胎的直徑縮小太大(最多3釐米),因此跑偏的程度仍在駕駛員的可控範圍之內,從而避免車禍的發生。同時,還增加了輪胎的散熱性能,一舉兩得,非常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車輛內胎的胎芯主視圖
圖2、車輛內胎的胎芯安裝在外胎後的剖視圖
[0013]1、胎芯,2、墊帶,3、凸點,4、內胎,5、外胎,6、卡槽,7、卡板,8、螺釘,9、凹槽。10、氣門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2所示,提供一種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以此克服上述瞬間爆胎的危害。該胎芯I安裝在內胎4的墊帶2上,安裝後胎芯I的凸點3和墊帶2的外壁在同一平面上。該胎芯I和改型後的內胎4配套使用。
[0015]胎芯I的形狀為一個拼裝結構的圓環體,以便於放置在內、外胎4、5的空腔處;拼裝的結構為把整個胎芯I分成麼、8、(:、03、?六塊,其中4、8、(:、0四塊的大小相同,E、F兩塊的大小相同。
[0016]在每塊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槽6和卡板7 (圖中沒有單獨畫出),卡槽6和卡板7分別和每塊胎芯I的兩端相連成一體。卡槽6的橫截面為U形,卡板7為一塊平板,卡板7能夠正好插入卡槽6內,卡槽6和卡板7插接後相連成一體(屬於公知技術,結構不再詳細描述)。為了防止卡板7在卡槽6內縱向位移,在卡槽6和卡板7的卡接處設有若干個絲孔,在絲孔內攻有螺紋,在絲孔內旋入螺釘8,螺釘8選用一字槽定位螺釘。旋緊後的螺釘8的外端和胎芯I的側面在同一平面上。螺釘8對插槽6和插板7的插接有定位作用,使拼裝後的每塊胎芯I都不能活動。
[0017]胎芯I的橫截面製成等腰梯形,使其具有更好地受力性能。胎芯I的外邊緣做成圓弧形過度,以免傷害內胎4。胎芯I的內徑等於所配套墊帶2的外徑,使其能夠正好套在墊帶2上。胎芯I的外徑小於所配套內胎4外徑的3釐米以上,以防車胎正常荷載變形時軋壞輪胎。胎芯I的外圓寬度大於5釐米(接近外胎的胎面處),使其能夠承受爆胎時的地面衝擊力,並且減少對內胎4的揉搓損害。胎芯I的內圓寬度小於墊帶2的正面寬度(不含墊帶的喇叭口寬度,喇叭口處為墊帶的側面)的五分之三,以便於胎芯I組裝時旋緊螺釘8。
[0018]在墊帶2上均勻的打有若干個圓孔,供安裝胎芯I的凸點3使用。在胎芯I的內側面上連接有若干個凸點3,凸點3正好能夠安裝在墊帶2的圓孔內,並填滿墊帶2的圓孔。
[0019]胎芯I用輕質高強材料做成空心結構,如選用製作輪輞的鋁合金,使其減輕重量和具有良好的傳熱性能,以幫助內胎4通過輪輞散熱。[0020]根據上述的胎芯I的形狀和所定位的尺寸要求,對原配套的內胎4通過模具進行改型,改型後的內胎的中部有了一道凹槽9,凹槽9的形狀和尺寸正好能夠容下所述的胎芯I。對於涉及到氣門嘴10的位置進行橫向位移,使氣門嘴10的根部處在胎芯I的以外,所對應的墊帶2上的氣門嘴10的洞口也要同步位移,以確保胎芯I的正常安裝使用。
[0021]胎芯I的安裝:先將內胎4放置在外胎5內,然後將每塊胎芯I放入內胎4的凹槽9並拼裝成型(先裝A、B、C、D塊,再裝E、F塊),給內胎4少量充氣使其略微鼓起,使胎芯I懸浮在內胎4上,在內外胎4、5之間加裝墊帶2後捋正氣門嘴10,使胎芯I處在內胎4和墊帶2的包圍之中。將內、外胎4、5 —齊裝在輪輞上並用鎖圈固定,充氣後即可投入使用。
[0022]本發明的實質性特點在於:安裝了上述設有胎芯I的內胎4的車輛,爆胎時由於胎芯I的剛性支撐而不會使輪胎的直徑縮小太大(最多3釐米),因此跑偏的程度仍在駕駛員的可控範圍之內,從而避免車禍的發生。同時,還增加了輪胎的散熱性能,一舉兩得,非常實用。
【權利要求】
1.提供一種車輛內胎胎芯的製造和安裝方法,特徵是:該胎芯⑴安裝在內胎⑷的墊帶(2)上,安裝後胎芯(I)的凸點(3)和墊帶(2)的外壁在同一平面上;胎芯(I)和改型後的內胎(4)配套使用; 胎芯(I)的形狀為一個拼裝結構的圓環體,以便於放置在內、外胎(4、5)的空腔處;拼裝的結構為把整個胎芯⑴分成A、B、C、D、E、F六塊,其中A、B、C、D四塊的大小相同,E、F兩塊的大小相同; 在每塊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槽(6)和卡板(7),卡槽(6)和卡板(7)分別和每塊胎芯(I)的兩端相連成一體;卡槽(6)的橫截面為U形,卡板(7)為一塊平板,卡板(7)能夠正好插入卡槽(6)內,卡槽(6)和卡板(7)插接後相連成一體;為了防止卡板(X)在卡槽(6)內縱向位移,在卡槽(6)和卡板(7)的卡接處設有若干個絲孔,在絲孔內攻有螺紋,在絲孔內旋入螺釘(8),螺釘(8)選用一字槽定位螺釘;旋緊後的螺釘(8)的外端和胎芯(I)的側面在同一平面上;螺釘(8)對插槽(6)和插板(7)的插接有定位作用,使拼裝後的每塊胎芯(I)都不能活動; 胎芯(I)的橫截面製成等腰梯形,使其具有更好地受力性能;胎芯(I)的外邊緣做成圓弧形過度,以免傷害內胎⑷;胎芯⑴的內徑等於所配套墊帶⑵的外徑,使其能夠正好套在墊帶(2)上;胎芯(I)的外徑小於所配套內胎(4)外徑的3釐米以上,以防車胎正常荷載變形時軋壞輪胎;胎芯(I)的外圓寬度大於5釐米,使其能夠承受爆胎時的地面衝擊力,並且減少對內胎(4)的揉搓損害;胎芯(I)的內圓寬度小於墊帶(2)的正面寬度的五分之三,以便於胎芯⑴組裝時旋緊螺釘⑶; 在墊帶(2)上均勻的打有若干個圓孔,供安裝胎芯(I)的凸點(3)使用;在胎芯(I)的內側面上連接有若干個凸點(3),凸點(3)正好能夠安裝在墊帶(2)的圓孔內,並填滿墊帶(2)的圓孔; 胎芯(I)用輕質高強材料做成空心結構,如選用製作輪輞的鋁合金,使其減輕重量和具有良好的傳熱性能,以幫助內胎(4)通過輪輞散熱; 根據上述的胎芯(I)的形狀和所定位的尺寸要求,對原配套的內胎(4)通過模具進行改型,改型後的內胎的中部設有一道凹槽(9),凹槽(9)的形狀和尺寸正好能夠容下所述的胎芯(I);對於涉及到氣門嘴(10)的位置進行橫向位移,使氣門嘴(10)的根部處在胎芯(1)的以外,所對應的墊帶(2)上的氣門嘴(10)的洞口也要同步位移,以確保胎芯(I)的正常安裝使用; 胎芯⑴的安裝:先將內胎⑷放置在外胎(5)內,然後將每塊胎芯⑴放入內胎(4)的凹槽(9)並拼裝成型,給內胎(4)少量充氣使其略微鼓起,使胎芯(I)懸浮在內胎(4)上,在內、外胎(4、5)之間加裝墊帶(2)後捋正氣門嘴(10),使胎芯⑴處在內胎⑷和墊帶(2)的包圍之中。將內、外胎(4、5)—齊裝在輪輞上並用鎖圈固定,充氣後即可投入使用; 本發明的實質性特點在於:安裝了上述設有胎芯(I)的內胎(4)的車輛,爆胎時由於胎芯(I)的剛性支撐而不會使輪胎的直徑縮小太大,因此跑偏的程度仍在駕駛員的可控範圍之內,從而避免車禍的發生;同時,還增加了輪胎的散熱性能,一舉兩得,非常實用。
【文檔編號】B60C17/04GK103818196SQ201410069326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5日
【發明者】馮莉莉 申請人:馮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