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蕪湖伯特利剎車系統(伯特利研究報告)

2023-05-18 09:19:30 1

(報告出品方/作者:西南證券,鄭連聲,馮安琪,白臻哲)

1、公司概況:國內製動系統領先企業

國內製動系統領先企業。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4 年,2018 年在 A 股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制動系統和智能駕駛系統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是國內 具備整車制動系統開發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分機械制動產品和電控制動及 車身產品兩大類,前者包括盤式制動器總成、輕量化制動零部件等,後者包括電子駐車制動 系統(EPB)、制動防抱死系統(ABS)、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線控制動系統(WCBS)、 電動尾門開閉系統(ELGS)、基於前視攝像系統的 ADAS 等。

公司是全球第二家一體式 EPB 量產企業、中國品牌首家 ESC 大批量投產企業,2021 年成為中國品牌首家實現 ONE-BOX 方案的線控制動系統量產企業。 公司在全球建有 13 個製造基地、6 個研發中心,國際及合資客戶包括:通用、上汽通 用、長安福特、沃爾沃、江鈴福特、江鈴雷諾、東風日產、Stellantis、馬恆達、Ford、Arrival 等,國內客戶包括:吉利、奇瑞、長安、上汽、北汽、北汽新能源、北汽越野、東風、東風 柳汽、東風小康、廣汽、江淮、比亞迪、長城、一汽紅旗、小鵬、威馬、蔚來、理想、賽力 斯、合創、廣汽埃安、東風嵐圖等。產品已出口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股權結構相對分散。公司第一大股東為袁永彬先生,持有公司 19.25%的股份,與蕪湖 伯特利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為一致行動人,二者合計持有公司 24.35%股份,為公司 實際控制人,股權結構相對分散。

管理層經驗豐富,分工明確。董事長袁永彬先生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術背景,1991 年在 美國獲得工程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深耕汽車底盤領域,1991-1998 年任全球著名剎車片公司 ABEX工程師、開發部經理;1998-2004 年任天合汽車集團北美技術中心高級經理、亞太區 基礎制動總工程師(2000 年被評為天合汽車院士);2004 年 6 月至 2022 年 1 月任伯特利總 經理,2011 年任伯特利董事長至今;現任國務院僑辦科技創新委員會委員、聯合國世界車輛 法規協調論壇中國工作委員會專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委員會理事等重要職務。總經 理顏士富先生 2001-2013 年曆任天合汽車電子公司客戶經理,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客 戶經理、區域高級經理、區域總監;2013-2021 年任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副總裁負責 銷售及項目管理,具備 20 年市場開拓經驗,2022 年 1 月起擔任伯特利總經理。

股權激勵激發員工積極性。2019 年起,公司相繼發布 4 次股權激勵計劃,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員工持股平臺蕪湖伯特利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共持有上市公司 5.1%的 股權,激勵對象涵蓋公司高管及各部門技術骨幹。公司的股權激勵制度能有效提升員工工作 積極性和忠誠度,助力公司業績持續增長。主業聚焦,電控制動產品佔比快速提升。公司主要產品分為機械制動產品和電控制動產 品。從營收結構來看,2021 年機械制動產品佔比 61%,營收 21.4 億元,近 3 年較為穩定; 電控制動產品佔比 37%,同比 12pp,營收 12.8 億元,同比 65.4%,14-21 年 CAGR 為 152%,處於快速上升態勢。從區域來看,21 年國內營收佔比 82%,同比 5.3pp,佔據主要 地位,14-21 年 CAGR 為 31.5%,海外 CAGR 為 83.7%,增長明顯。

客戶結構不斷優化,主要客戶數量持續增加。公司以奇瑞起家,逐步拓展,2021 年公 司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為 45.4%,同比-17.6pp,較 2018 年-29.7pp,客戶結構持續優化。 主要客戶包括通用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北汽等,2021 年公司披露的主 要客戶數量有 29 家,較 2019 年增加 12 家,主要客戶數量持續增長。

在建工程持續增長。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機械制動產品方面已經具備 380 萬套盤式制動器及 900 萬件鑄鋁轉向節的年產能規模,在電控制動產品方面已具備 120 萬套 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和 25 萬套制動防抱死系統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的年產能規模,並已完成 年產 30 萬套線控制動系統產能建設具備較強的產品供貨能力。截止 22 年 6 月,公司主要新 建產能進展順利,其中年產 5 萬噸鑄鐵汽車配件及 1 萬噸鑄鋁汽車配件項目 8 月份投入生產; 墨西哥年產 400 萬件輕量化零部件建設項目產線正在調試中,22 年底做好生產準備,23 年 將投產使用;年產 40 萬套電子駐車制動系統項目 22 年下半年將投產使用;22 年公司新增 四條線控制動產線,第二、三條產線於 22 年下半年投產,第四、五條產線將於 23 年上半年 投產;完成對原有 ESC 產線升級改造,同時新增一條 ESC620 產線。公司產能持續擴張。

新增定點及投產項目持續增加。2021 年公司新增項目定點 160 個,同比 7.4%,涉及 90 款新車型,預計生命周期內總計貢獻收入超 110 億元,年平均貢獻收入近 25 億元,其中 新能源汽車項目 63 項,新能源車型 40 款。新增電子駐車制動系統(EPB)項目 83 項、線 控制動系統(WCBS)項目 11 項、ADAS 項目 9 項、電動尾門開閉系統(PLG)項目 2 項、 輕量化項目 17 項。公司 2021 全年投產項目 119 項,同比 25.3%,涉及 57 個車型,其中 新能源汽車項目 43 項,新能源車型 23 個。

2、公司分析:多點開花,線控制動成為新增長極

汽車制動系統處於持續升級過程中。汽車主要由三大總成系統構成,分別是動力總成、 底盤總成、車身總成,其中底盤總成包括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制動 系統是汽車底盤總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可以分為駐車制動和行車制動。駐車制動指車 輛靜止時通過制動器鎖住傳動軸或車後輪,避免溜車,包括機械駐車制動和電子駐車制動 EPB;行車制動是指在車輛前進過程中,駕駛員通過操作制動踏板,給予車輪制動力,使車 速降低或停車,包括液壓制動、電子液壓制動系統 EHB、電子機械制動系統 EMB。縱觀汽 車制動系統發展歷史,本世紀初駐車制動經歷了從機械到電子剎車的階段,當前行車制動正 在經歷從液壓式到線控制動的升級過程。

2.1、盤式制動器:傳統業務保持穩健

盤式制動器也叫碟式制動器,根據動力不同可分為液壓盤式和氣壓盤式。盤式制動器通 過液壓系統(或氣壓系統)把壓力施加到卡鉗上,經過卡鉗內的壓力臂增力後,通過推桿推 動制動片對制動盤產生的摩擦力,使制動盤停止轉動。為了保持制動間隙穩定,卡鉗內部設 計一套間隙自調機構。

公司盤式制動器業務保持穩定。公司以盤式制動器與真空助力器起家,是公司的傳統業 務,其中核心零配件卡鉗總成自主研發和生產;轉向節、輪轂及制動盤為部分採購毛坯進行 機加、部分直接採購成品制動片;輪轂軸承單元/軸承及擋泥板等零配件為外購。公司的盤式 制動器包括前盤式制動器總成、後綜合駐車盤式制動器總成、後盤中鼓制動器總成,主要用 於乘用車。公司盤式制動器業務穩定,與長安、吉利、奇瑞、北汽等客戶保持長期合作關係, 16-21 年銷量保持在 160-200 萬件之間,營收穩定在 11-15 億元,在其他業務快速增長的背 景下,佔總營收比重逐年下滑,已由 2015 年的 84%下降至 2020 年 40%,為公司提供穩定 現金流和業績支撐。

2.2、輕量化:汽車行業新趨勢,公司業務快速增長

汽車行業作為各主要經濟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因其產業鏈長已成為排放管理的重點行 業之一。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我國汽車產業 的碳排放將力爭在 2028 年前後達峰,到 2035 年全產業的碳排放量將比峰值降低 20%。

鋁合金是實現汽車行業輕量化的重要手段。根據美國鋁業公司的測算,汽車重量每降低 100kg,燃油車每公裡可以節約 0.5L 燃油。在汽油車減重 10%與 20%的情況下,能效分別 提升 3.3%與 5%,新能源汽車減重對於能耗提升更加顯著,電動車減重 10%/20%的情況下, 能效分別提升 6.3%/9.5%。目前實現汽車輕量化的主要技術途徑有兩個方向:一是合理優化 結構設計,二是採用新材料。《中國製造 2025》強調汽車輕量化重點工作領域包含推廣應用 鋁合金、鎂合金、高強度鋼、塑料及非金屬複合材料等整車輕量化材料和車身輕量化、底盤 輕量化、動力系統以及核心部件的輕量化設計。由於鋁合金的金屬性能優越,加工工藝成熟, 是短期內最有可能大規模使用的輕質材料,其中汽車制動系統產品中應用鑄鋁件的主要為轉 向節及卡鉗,滲透率將不斷提高。

公司輕量化制動零部件業務快速增長。公司輕量化制動零部件產品主要包括鑄鋁轉向節、 鑄鋁支架及鑄鋁控制臂等,分毛坯件(主要工藝為鑄造)和成品件(主要工藝為鑄造和機加 工)對外銷售。鑄鋁產品密度小,可使車體輕量化、耐蝕,具有美觀耐用、易成形、可表面 處理等諸多優點。與傳統的鑄鐵產品相比,鑄鋁轉向節可以減重約 40%-50%,目前主要適 用於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

隨著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鑄鋁轉向節等輕量化產品將得到 更加廣泛的應用,假設:(1)12 月在燃油車購置稅減半和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末端效應推動 下,預計同比仍能實現增長 10%,22 全年乘用車銷量同比 12.6%;按照歷史購置稅優惠政 策效果推演,政策推動導致的 22 年乘用車銷量兩位數增長將對 23 年需求有所透支,若燃油 車購置稅政策和新能源補貼政策不持續,銷量預計將增長乏力,假設銷量同比持平;24、25 年行業恢復穩定小幅增長,同比分別 3%。綜上,22-25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12.6%/0%/3%/3%;(2)25 年輕量化鋁合金卡鉗/制動鉗覆蓋全部豪華車型及部分中端車型, 滲透率達 18%;(3)25 年鋁合金副車架、控制臂、轉向節等基本覆蓋中高端車型,滲透率 達 55%;(4)單車價值量年降 3%。總體來看,預計 2025 年汽車輕量化市場規模將超 560 億元,5 年 CAGR 為 15.2%。

公司輕量化制動零部件營收及佔比不斷提升,2020 年實現營收 8.51 億元,16-20 年 CAGR 為 14.4%,佔比 28%,較 16 年 8.1pp,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通用、沃爾沃、福特、吉 利、奇瑞等。21 年 7 月公司發布可轉債,截至 22 年 6 月,墨西哥一期年產 400 萬件輕量化 零部件建設項目產線正在調試中,22 年底做好生產準備,預計 23 年將投產使用,進一步擴大輕量化產能供給,國際化進程加速。隨著汽車輕量化行業規模增長及公司輕量化產品線持 續開拓,輕量化營收貢獻有望不斷增加。

2.3、EPB: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EPB 已成為主流駐車技術路線。汽車駐車制動最早是機械式的,主要由輪缸兩端的活塞 推動制動蹄向外運動,使摩擦片與剎車鼓發生摩擦從而制動。EPB(Electrical Park Brake) 全稱是電子駐車制動系統/電子手剎,原理是傳感器接收駐車指令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通過 區域網路總線由電子控制單元(ECU)發出制動指令,從而驅動卡鉗實現駐車。在公司銷售 的 EPB 產品中,部分為「電子控制單元 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卡鉗總成」,部分為「電子控制 單元 後盤式制動器總成」。目前 EPB 已替代機械制動成為主流駐車方案,根據中機中心統 計,2020 年我國乘用車 EPB 滲透率已達 64%,假設:(1)22-25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分 別為 12.6%/0%/3%/3%;(2)25 年 EPB 滲透率達 90%;(3)單價年降 3%。預計到 25 年 我國乘用車 EPB 市場規模將達 188 億元,5 年 CAGR 為 9%。

EPB 國產替代有望加速。國內 EPB 市場主要為採埃孚天合汽車集團、德國大陸集團等 國際品牌汽車零部件投資企業所主導,自主品牌包括伯特利、浙江力邦合信、萬向錢潮、亞 太股份等。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全球第二家一體式 EPB 量產企業(2012)、中國品牌首家 ESC 大批量投產企業(2016),客戶包括吉利、奇瑞、北汽、東風日產等。2021 年在缺芯 背景下,公司電控制動產品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共銷售 132 萬件,同比 57.5%,國內市佔 率提升至 10%。2021 年新增 EPB 項目 83 個,並首次獲得某主流合資品牌訂單。公司 EPB/ESC/ABS 等電控制動產品具備成本及服務優勢,國產替代有望加速,市佔率仍有較大 提升空間。

2.4、線控制動: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公司新發展主要動能

線控制動技術是智能駕駛新趨勢。傳統行車制動系統由制動踏板施加能量,經液壓或氣 壓管路傳遞至制動器,一般採用真空助力器進一步放大踏板作用力傳遞至主缸。該類設計機 構閥類元件多、制動速度慢,易產生制動滯後現象。純電動汽車由於沒有發動機從而缺乏真 空源,還需要額外配置真空泵,又面臨真空泵耐久性難以滿足整車壽命要求的問題。

在汽車 智能化發展趨勢下,線控制動系統以電子元器件代替部分/全部機械元器件,同時在電子控制 系統中設計相應程序,操縱電子控制單元(ECU)來控制制動力的大小及各軸制動力分配, 以液壓/電機取代了真空助力器和真空泵等機械制動系統,以實現制動防抱死(ABS)、牽引 力控制(TCS)等功能,解決了純電動汽車的真空源問題,具有集成度高、總體重量輕、制 動反應時間短、支持緊急自主制動等優勢,適合於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汽車,被認為是汽 車制動技術的長期發展趨勢。按照制動力傳導路徑的不同,線控制動可分為 EHB 和 EMB, 其中 EHB 是當前主流的線控制動方案。

(1)EHB (Electric Hydraulic Brake):電子液壓式線控制動,是傳統液壓制動系統的升 級版,用電動助力器代替了傳統液壓系統中的真空助力器,同時保留了液壓裝置。按照是否 集成了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EHB 可分為「one-box」和「two-box」兩種方案。two-box 把制動系統分為剎車助力和穩定性控制兩部分。基於直接電液壓制動系統,取消真空泵,取 而代之的是各類型的傳感器以及控制器,與液壓制動相比,整個機構體積更小、更輕,可以 通過解耦實現制動能量回收最大化(即再生制動);與 one box 相比能夠較好地滿足安全冗餘的需求,但重量大、成本高昂。

目前 two-box 是主流方案,量產產品有博世第一代/第二代 iBooster(2013/2020)、拿森電子 NBooster(2018)、採埃孚 EBB、大陸等。one-box 將 ESC 模塊集成進位動模塊中,能實現更高的能量回收效率,並且由於集成度高,體積和重量 大大縮小,成本也更低,優勢更明顯,但技術上的挑戰較高,比如需要與踏板解耦,可能有 安全隱患。量產產品有大陸 MK C1(2016)、採埃孚IBC(2018)、博世IPB(2020)、伯特利WCBS(2021)。

EHB 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根據中機中心數據,2020 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 EHB 滲透率 為 15%,燃油車 EHB 滲透率為 1%,假設:(1)22-25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12.6%/0%/3%/3%;(2)到 2025 年新能源、燃油車 EHB 滲透率分別提升至 50%、15%, 總滲透率達 34%;(3)單價年降 3%。預計到 25 年我國乘用車 EHB 市場規模將達 166 億元, 5 年 CAGR 達 82%,增長迅速。

(2)EMB (Electric Mechanical Brake):電子機械式線控制動,取消液壓系統,直接用 電機驅動活塞制動,徹底實現了踏板與制動器間的機械解耦,是實現上下車體解耦、量產滑 板底盤需要突破的關鍵性技術之一,被認為是下一代線控制動方案。當前 EMB 技術仍需解 決安全冗餘、電機制動力等技術難題,目前市場上還未出現可量產的 EMB 產品,但包括布 雷博、大陸、西門子、博世等 Tier1 廠商均已加緊布局。雖然 EMB 產品在短期內實現量產 與產品落地的可能性較低,但伴隨技術成果積累,EMB 產品的量產時間或先於高級別自動 駕駛(L4/L5)的技術落地。

公司成為國內首家 One-box 線控制動量產企業。2019 年 7 月,公司基於自身的研發實 力及對制動系統的深刻理解,研發出由電信號傳遞執行信息,同時集成真空助力器、電子真 空泵、制動主缸、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電子手剎及 P 檔鎖止機構的一體式 One-box 線控 制動(WCBS)產品,具備快速增壓、高度集成、解耦制動、優良的噪音性能以及集成後重 量更輕的技術優勢,2021 年 6 月首次實現量產,30 萬套線控制動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全 年共有 3 個車型批量生產;22H1 新增線控制動系統在研項目 26 項,新增量產項目 4 項,新 增項目 34 項,在手訂單快速增長。

具備制動冗餘的下一代線控制動系統(WCBS2.0)的研 發在順利推進中,WCBS2.0 將更好滿足 L4 及以上自動駕駛級別對線控制動系統的需求,目前已經有多個定點項目,預計 2024 年量產。公司與國際行業巨頭同步向全球提供 One-box 一體式解決方案,彌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的欠缺,預計未來 2-3 年內仍將保持產能及技術優勢。

2.5、布局電控轉向,進軍線控底盤

線控底盤是指將底盤中傳統的機械、液壓、氣動等連接模式轉換為導線,由電信號接受 駕駛員或系統駕駛指令並對汽車行駛部件進行控制。線控底盤是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執 行層,主要由線控油門、線控換擋、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線控懸架組成。

線控轉向是轉向系統發展趨勢。汽車轉向系統經歷了機械式-液壓助力-電控液壓助力-電 動助力-線控助力轉向的發展演進過程。(1)機械式轉向系統(Manual Steering/MS)是最 早的汽車轉向系統,以駕駛員的力為基礎,藉助方向盤、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等全機械機 構實現轉向。通過轉動方向盤,轉向器中的減速器放大力矩,再由拉杆控制轉向節完成車輛 轉向。(2)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ydraulic Power Steering/HPS),主要由油泵、油管、油罐、 壓力流體控制閥、傳動皮帶等組成,動力源是發動機,駕駛員僅需輕微用力就能轉動方向盤, 利用發動機的動力帶動油泵,轉向控制閥控制油液流動的方向和油壓大小,給機械轉向提供 轉向助力。

(3)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Electr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PS),與HPS相比增加了電控單元、電磁閥和車速傳感器等,通過車速傳感器實現對車速的實時監控,ECU獲取數據後通過控制轉向控制閥的開啟程度改變油液壓力,從而實現轉向助力力度的大小調節。

(4)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主要由電控單元、轉向扭矩傳 感器、助力電動機和減速機構等組成。轉矩傳感器檢測到轉向盤的轉向以及轉矩的大小,將 電壓信號輸送到 ECU,ECU 根據轉矩傳感器檢測到的信息進行計算並向電動機控制器發出 指令,使電動機輸出相應大小和方向的轉向助力轉矩,從而產生助力。(5)線控轉向系統 (Steering By Wire/SBW),是在 EPS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取消了方向盤與車輪之間的機械 連接,實現物理解耦,用傳感器獲得方向盤的轉角數據,然後通過 ECU 處理計算並輸出驅 動力數據,用電機推動轉向機轉動車輪,是 L3 及以上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轉向系統未來的 發展趨勢。

線控轉向剛起步,增長空間大。根據佐思汽研數據,EPS 幾乎成為國內乘用車標配,20 年滲透率達 96.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接近 100%。HPS 和 EHPS 由於動力足、價格低廉, 在商用車上得到廣泛應用,但存在功耗大和液壓油洩露問題,隨著環保趨嚴,未來將逐步被 EPS 所取代。線控轉向基於 EPS 技術,屬於線控底盤各項技術中價值量較高的一項,安全 性 算法優化是核心難點,落地難度大,目前尚處於發展早期階段,滲透率極低,僅有英菲 尼迪 Q50L 實現量產,且使用了保留機械連接冗餘的線控轉向,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線控轉向。 近年來,部分整車廠與供應商紛紛布局線控轉向技術,舍弗勒、萬都、捷太格特、耐世特的 線控轉向產品預計 23 年實現量產;博世、大眾預計 24 年實現量產;PSA 預計 25 年實現量 產。

國內方面,21 年集度、蔚來、吉利成為線控轉向技術發展和標準化研究的聯合牽頭單位; 長城汽車預計 23 年實現線控轉向產品量產。隨著 L3 及以上智能駕駛的逐步滲透,線控轉向 有望爆發,假設:(1)22-25 年我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12.6%/0%/3%/3%;(2)25 年 滲透率達 8%;(3)單價年降 3%。預計到 25 年線控轉向市場規模將達 111 億元。

公司加快布局線控底盤。2022 年 4 月,公司出資 2 億元收購浙江萬達汽車方向機股份 有限公司 45%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萬達汽車成立於 1996 年,專業從事汽車轉向系統 產品的研發生產,目前涵蓋了 10 多個系列 200 多個品種的管柱式電動轉向器、電動可調轉 向管柱、齒輪齒條轉向器、液壓助力轉向器、轉向管柱等轉向系統產品,主要客戶包括德國 大眾、美國英格索蘭、上汽通用五菱、江鈴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控股、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等,2020/2021M1-11 分別實現營收7.2/7.5 億元,歸母淨利潤-1576.5/1743.6 萬元。

萬達汽車與公司在汽車底盤領域有明顯的協同效應,本次收購將整合雙方的技術優勢,豐富和完善公司在汽車安全系統領域的產品線,實現線控制動 線控轉向業務齊頭並進,助力公司進擊線控底盤。2022年10月,公司與吉利汽車合資成立台州雙利汽車智能底盤系統有限公司,子公司伯特利電子與吉潤汽車分別持有合資公司65%與35%的股權,共同投資布局汽 車智能底盤線控制動產品的製造和銷售以及技術的升級創新,公司在線控底盤布局再進一程。

2.6、ADAS:藍海市場,空間廣闊

ADAS 滲透率不斷提升。在智能汽車產業鏈中,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位於其最 前端,也是汽車廠商進入智能駕駛領域的主要方式之一,市場前景廣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別為信息採集的傳感器感知層面、信息處理的識別及算法決策層面、 以及操控和執行層面,涉及環境感知、圖像識別、編程算法、路徑優化、人機互聯等領域。 目前 ADAS 主要功能模塊在新車市場上的滲透率相對較低,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根據蓋世汽 車數據,21 年我國乘用車 ADAS 滲透率約 39%,預計 25 年有望提升至 65%,其中 L3 及以 上高級別 ADAS 功能如 AVP(自動代客泊車)、HWC(高速自動領航)等滲透率較低,仍有 較大增長空間。

公司較早布局,進一步豐富電控品類。公司自 2019Q4 開始自主研發基於前視攝像系統 的 ADAS 技術,開發進展順利,A 輪樣機於 2020 年 8 月實現裝車測試,2021 年新增 9 個 新立項項目,22H1 新增在研項目 13 項,新增量產項目 2 項,新增項目 1 項。ADAS 產線已 在 22 年 4 月投產,首批 2 個項目已批量交付,預計到年底還將有 9 個項目陸續量產。ADAS 可以提供三種技術解決方案,ADAS 高精地圖功能技術正在研發過程中,支持自動駕駛功能 實現,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的汽車智能電控系統產品品類。

2.7、電動尾門:滲透率尚低,國產替代空間大

電動尾門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汽車電動尾門也叫電動後備箱,指後備箱採用電動或者 是遙控方式開啟或關閉,主要功能包括高度記憶、緊急閉鎖、智能防夾、手自一體開啟等。 電動尾門基本結構由兩根芯軸驅動杆構成,驅動杆通過主軸驅動器由一個內管和一個外管組 成,其中內管中的電機和齒輪驅動著一個螺紋主軸,該螺紋主軸在固定於外管內側的螺紋螺 母上運動,電動支柱使用位於支柱內部電機內的電動主軸來開合後備箱蓋彈簧,也對後備箱 蓋的開啟操作起到輔助作用。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 年我國乘用車電動尾門滲透 率 為 14% ,仍有較大增長空 間,假設:( 1) 22-25 年 我 國乘用車銷量 增速分別為 12.6%/0%/3%/3%;(2)到 2025 年滲透率提升至 34%;(3)單價年降 3%。預計到 25 年電 動尾門市場規模將達 37 億元,5 年 CAGR 為 22%。

電動尾門國產替代空間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目前國內電動尾門市場主要由博 澤、斯泰必魯斯、愛德夏三家德企佔據,份額約 70%,集中度高。電動尾門行業壁壘主要包 括(1)客戶壁壘:驗證時間長,現有廠商合作關係穩固;(2)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電機 同步、尾門開合強度、環境耐受力等方面,目前自主量產企業較少,國產替代空間大。2020 年 8 月,公司完成新技術電動尾門開閉系統研發,並進行新電控產品發布,該項目共開發 3 款產品,包括單驅電動尾門系統(SD-ELGS)、雙驅電動尾門系統(DD-ELGS)、集成雙控 EPB 功能的雙驅電動尾門系統(ELGS-Plus)。

其中,單驅電動尾門系統相對雙驅系統成本 低;雙驅電動尾門系統兩撐杆運行平穩性更好;集成雙控 EPB功能的雙驅電動尾門系統的 兩撐杆平衡性好,功能更豐富,並能進一步降低 ECU 數量和成本,尤其運用於新能源汽車 上具有明顯成本優勢,今年已順利量產裝車,電動撐杆與機械平衡杆的關鍵零部件以及電子 控制器ECU 均為自主設計開發,有效保障產品的性能與質量。22H1 公司電動尾門新增在研 項目5項,新增項目3項,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3、財務分析

3.1、營收與利潤快速增長,經營持續向好

公司經營快速增長。公司 2021 年營收 34.9 億元,同比 14.8%,22Q1-3 營收 36.8 億 元,同比 58.2%,2013-2021 年 CAGR 為 29.5%。利潤方面,公司 2021 年歸母淨利潤 5.1 億元,同比 9.5%,22Q1-3 淨利潤 4.8 億元,同比 29.7%,2013-2021 年 CAGR 為 41.2%。

3.2、盈利能力處於行業中上遊,償債能力較好

盈利能力穩步提升。2018 年以來,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2020 年毛利率達 26.4%, 淨利率達 16.2%,創歷史新高,主要是由於新接項目毛利率較高,拉高整體水平。分產品來 看,前期電控制動產品毛利率高於機械制動產品,隨著產能提升,逐漸回歸常態。2021 年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毛利率出現下滑,22 年受上半年產能利用率下滑及產品結構變化影 響,盈利能力持續承壓。

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位於行業上遊,盈利能力較好。2018 年 ROE 受行業不景氣影響持 續下滑,但是一直顯著高於可比公司,2021 年 ROE(平均)為 16.30%,為四家可比公司 最高。公司 2018 年總資產周轉率下降主要系應收帳款帳面價值降低、營業收入增長所致; 2020 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次數下降,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營業收入下滑所致。由 於公司部分主要客戶產品需求量大且經營穩定,但結算周期較長,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低於 同行業可比公司及汽車制動系統行業上市公司同期平均水平。未來可通過生產布局、加強應 收帳款管理等方式提升總資產周轉率。

公司資產負債率處於可比公司較高水平,22Q1-3 資產負債率為 47.6%,長期償債能力 一般。公司流動比率處於可比公司中遊水平,22Q1-3 為 2.2,短期償債能力較好。

3.3、銷售、管理費用率維持穩定,研發費用率持續增長

2021 年公司銷售/管理(不含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 0.81%/2.36%/-0.35%,22Q1-3 分別 0.39pp/ 0.07pp/-0.32pp 至 1.15%/ 2.46%/ -0.78%,其中財務費用變動主要系當期計 提可轉債利息所致。由於新技術、項目增加,研發投入進一步增加,公司研發費用近年不斷 走高,22Q1-3 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達到 6.66%,同比 0.43pp。

4、盈利預測

關鍵假設: 假設 1:電控制動方面,公司核心產品線控制動 WCBS 快速放量,22-24 年分別出貨 30/150/200 萬套,隨著量產進度加快,毛利率不斷提升,22-24 年分別為 15%/20%/25%; 其他電控制動產品如 EPB 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22-24 年分別為 10%/11%/12%,銷量分別 為 178/220/262 萬套,單價年降 3%; 假設 2:22H2 萬達並表後線控轉向貢獻增量,隨著採購、銷售等體系整合及管理改善, 23、24 年營收分別增長 10%/20%,毛利率不斷提升,22-24 年分別為 10%/15%/20%; 假設 3:機械制動方面,隨著客戶開拓及銷量提升,盤式制動器保持穩健增長;輕量化 產品品類及客戶持續開拓,產能不斷提升,單價及銷量每年分別增長 5%/20%; 假設 4:其他業務方面,ADAS 及電動尾門體量不斷增長,其中電動尾門市場佔有率不 斷提升,22-24 年分別為 2%/5%/10%。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連結」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