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封性閘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0:18:21 1
專利名稱:高密封性閘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密封性閘門,尤其是一種適合於用於水稻田的渠道上的高密封 性閘門。
背景技術:
人們為了保持水流的流動,往往需要修建水渠,為了在某區域保持水量,往往在水 渠上修建閘門,因此閘門是一個重要的水利裝置,特別使為了保持水稻田中的水量,防止水 稻田中的營養物流失,需要高密封性閘門,現有的閘門一般都是截斷水流,也有起到密封性 的閘門,但密封性不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密封性閘門;因此提高了 閘門體的密封性。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側橡膠囊、進水管、提升杆、閘 門體和下橡膠囊,間門體設置有腔體,在間門體與壩體接觸的側面上設置有側橡膠囊,在閘 門體與壩體接觸的下底面上設置有下橡膠囊,側橡膠囊與間門體設置有空腔體,下橡膠囊 與閘門體設置有空腔體,在閘門體的側壁和底壁上分別設置有通孔,側橡膠囊與閘門體的 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與閘門體的腔體連通,下橡膠囊與閘門體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 與閘門體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的上端面設置有提升杆和進水管,進水管設置為與閘門體 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的底部設置有與閘門體的腔體連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通過提升杆,把間門體下間,使間門體與壩體接觸,在通過進水管加入水,使側橡 膠囊和下橡膠囊充滿水,使間門體通過側橡膠囊和下橡膠囊與壩體充分接觸,當需要提升 閘門體時,把間門體的腔體中的水排出,使側橡膠囊和下橡膠囊不充滿水,再通過提升杆, 把閘門體提升,由於設計了側橡膠囊和下橡膠囊,減少閘門體與壩體之間的縫隙,因此提高 了閘門體的密封性。
四
附圖為本發明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側橡膠囊3、進 水管4、提升杆5、閘門體6和下橡膠囊7,閘門體6設置有腔體,在閘門體6與壩體1接觸的 側面上設置有側橡膠囊3,在間門體6與壩體1接觸的下底面上設置有下橡膠囊7,側橡膠 囊3與閘門體6設置有空腔體,下橡膠囊7與閘門體6設置有空腔體,在閘門體6的側壁和 底壁上分別設置有通孔11,側橡膠囊3與閘門體6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11與閘門體6 的腔體連通,下橡膠囊7與閘門體6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11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6的上端面設置有提升杆5和進水管4,進水管4設置為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 在閘門體6的底部設置有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在使用本實施例時,通過提升杆5,把閘門體6下間,使閘門體6與壩體1接觸,在 通過進水管4加入高壓水,使側橡膠囊3和下橡膠囊7充滿水,使間門體6通過側橡膠囊3 和下橡膠囊7與壩體1充分接觸,減少閘門體6與壩體1之間的縫隙,當需要提升閘門體6 時,把閘門體6的腔體中的水排出,使側橡膠囊3和下橡膠囊7不充滿水,再通過提升杆5, 把閘門體6提升。
權利要求
一種高密封性閘門;其特徵是包含有側橡膠囊(3)、進水管(4)、提升杆(5)、閘門體(6)和下橡膠囊(7),閘門體(6)設置有腔體,在閘門體(6)與壩體(1)接觸的側面上設置有側橡膠囊(3),在閘門體(6)與壩體(1)接觸的下底面上設置有下橡膠囊(7),側橡膠囊(3)與閘門體(6)設置有空腔體,下橡膠囊(7)與閘門體(6)設置有空腔體,在閘門體(6)的側壁和底壁上分別設置有通孔(11),側橡膠囊(3)與閘門體(6)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11)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下橡膠囊(7)與閘門體(6)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11)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6)的上端面設置有提升杆(5)和進水管(4),進水管(4)設置為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6)的底部設置有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高密封性閘門,包含有側橡膠囊(3)、進水管(4)、提升杆(5)、閘門體(6)和下橡膠囊(7),閘門體(6)設置有腔體,在閘門體(6)與壩體(1)接觸的側面上設置有側橡膠囊(3),在閘門體(6)與壩體(1)接觸的下底面上設置有下橡膠囊(7),側橡膠囊(3)與閘門體(6)設置有空腔體,下橡膠囊(7)與閘門體(6)設置有空腔體,在閘門體(6)的側壁和底壁上分別設置有通孔(11),側橡膠囊(3)與閘門體(6)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11)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下橡膠囊(7)與閘門體(6)的空腔體設置為通過通孔(11)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6)的上端面設置有提升杆(5)和進水管(4),進水管(4)設置為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在閘門體(6)的底部設置有與閘門體(6)的腔體連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因此提高了閘門體6的密封性。
文檔編號E02B7/54GK101994310SQ20101051821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7日
發明者崔志華 申請人: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