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5-18 01:14:11 1
專利名稱: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包括外殼體和通過密封圈I與外殼體上端面密封連接的頂蓋;所述外殼體和所述頂蓋圍成的腔體內設置用於裝載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內殼體;還包括穿過頂蓋上的通孔II直至內殼體上壁的通孔I內的密封裝置。所述外殼體的垂直橫截面面積沿水平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漸減小。本實用新型具有多層密封結構能夠防止灰塵和水進入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具有氣動阻力係數較小的外形,適合掛載於車輛等運輸設備上。
【專利說明】
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屬於移動定位通訊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物流、客運等行業越來越多的使用移動跟蹤定位設備,來獲取車輛或其他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現有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通常與顯示裝置同時固定於駕駛室內部,由於固定裝置位置明顯並且結構簡單,因此設備數據容易被關閉甚至篡改,當車輛被搶,司機被劫、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時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經常遭到破壞。而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損壞往往會導致車輛、貨物甚至人員的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0003]現有固定裝置不能夠將移動跟蹤定位設備固定於車體下部隱蔽處的主要原因有外部環境複雜,容易進入泥土、粉塵和水,外部環境複雜時常處於高溫或低溫的環境,容易遭到硬物撞擊。因此,傳統固定裝置容易導致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損壞。因此,市場急需一種的安全牢固能夠有效防水防塵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內設置多層密封結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防水和防塵性能,解決了上述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包括外殼體和通過密封圈I與外殼體上端面密封連接的頂蓋;所述外殼體和所述頂蓋圍成的腔體內設置用於裝載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內殼體;還包括穿過頂蓋上的通孔II直至內殼體上壁的通孔I內的密封
目.ο
[0006]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體的垂直橫截面面積沿水平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漸減小。
[0007]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裝置包括中空的密封軸和密封圈II,所述密封軸下部設置於通孔I內,上端面與密封圈II下端面相接觸;所述密封圈II與所述通孔II靜密封配合。
[0008]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軸通過機械密封I與內殼體的上壁密封連接,所述密封軸內設有機械密封II。
[0009]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體、所述內殼體和所述頂蓋相互密封固定連接圍成內腔I;所述內殼體的內殼下壁與外殼體相互密封固定連接圍成內腔11。
[0010]進一步的,所述內腔I和內腔II內設有保溫緩衝材料、加強筋或固定架。
[0011]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體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剛性層、防水層和保溫層。
[0012]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I為防火橡膠圈,其橫截面中部寬度小於上部和下部,所述密封圈上部與所述頂蓋下端面上的環狀凹槽I過盈配合,所述密封圈下部與所述外殼體上端面上的環狀凹槽II過盈配合。
[0013]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
[0014]①本實用新型所述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具有多層密封結構能夠防止灰塵和水進入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
[0015]②本實用新型所述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具有氣動阻力係數較小的外形,適合掛載於車輛等運輸設備上。
【附圖說明】
[0016]本實用新型附圖10幅,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立體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A-A剖視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A-A剖視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I部放大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密封軸的主視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II部放大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A-A剖視圖;
[0025]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A-A剖視圖;
[0026]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A-A剖視圖。
[0027]其中,1、外殼體,2、頂蓋,3、內殼體,4、密封裝置,5、密封圈I,6、內腔I,7、內腔II,8、固定架,9、加強筋,11、環狀凹槽II,21、通孔II,22、環狀凹槽I,31、通孔I,41、密封軸,42、密封圈II,43、機械密封I,44、機械密封II。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述非限制性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9]實施例1
[0030]如圖1至圖7所示的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包括外殼體I和通過密封圈15與外殼體I上端面密封連接的頂蓋2;所述外殼體I和所述頂蓋2圍成的腔體內設置用於裝載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內殼體3;還包括穿過頂蓋2上的通孔1121直至內殼體3上壁的通孔131內的密封裝置4。
[0031]在使用過程中,通信和電源電纜穿過所述密封裝置4與內殼體3內部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連接,所述密封裝置4與外殼體1、內殼體3、電纜分別密封連接,能夠防止灰塵和水進入所述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內部。
[0032]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體I的垂直橫截面面積沿水平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漸減小。
[0033]外殼體I的形狀氣動阻力係數小,在高速運動中阻力很小,適合掛載於車輛等移動載體上。
[0034]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裝置4包括中空的密封軸41和密封圈1142,所述密封軸41下部設置於通孔131內,其上端面與密封圈1142的下端面相接觸;所述密封圈1142與所述通孔1121靜密封配合。
[0035]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軸41通過機械密封143與內殼體3的上壁密封連接,所述密封軸41內設有機械密封II44。
[0036]在使用過程中,通信和電源電纜通過密封圈1142與外殼體I密封連接;通過機械密封1144與密封軸41密封連接,形成兩層密封結構,具有多重密封效果,能夠防止灰塵和水進入所述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內部。
[0037]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體1、所述內殼體3和所述頂蓋2相互密封固定連接圍成內腔16;所述內殼體3的內殼下壁與外殼體I相互密封固定連接圍成內腔117。
[0038]多個相互密封的內腔能夠提供更多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空間,並且提高防塵和防水效果,增加強度。
[0039]實施例2
[0040]如圖8所示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內腔16和內腔II7內設有保溫緩衝材料。
[0041]通過設置保溫緩衝材料,能夠加強內腔16和內腔117的保溫效果和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整體的抗撞擊強度。
[0042]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體I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剛性層、防水層和保溫層。
[0043]所述外殼體I的多層結構能夠提高防塵防水隔溫的效果。
[0044]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詳述。
[0045]實施例3
[0046]如圖9所示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內腔16和內腔117內設有加強筋9。
[0047]優選的,所述加強筋9為多個,用於大大加強內腔16和內腔117的強度進而提升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整體的牢固程度。
[0048]優選的,所述內殼體3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剛性層、防水層和保溫層。
[0049]內殼體3採用多層結構,能夠進一步提高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防火隔溫和防護效果。
[0050]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詳述。
[0051 ] 實施例4
[0052]如圖10所示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進一步的,所述內腔16和內腔117內設置固定架8。
[0053]所述固定架8用於固定設備,有利於合理分割和使用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內部空間,裝載更多的設備,而且還將所述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內部分割成幾個獨立的空間,還增強了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的功能,例如能夠在不同位置裝載多套跟蹤定位設備,當其中一個內腔遭到破壞時,其他內腔不會被破壞,能夠保證仍有備用的跟蹤定位設備正常工作。
[0054]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15為防火橡膠圈,其橫截面中部寬度小於上部和下部,所述密封圈5上部與所述頂蓋2下端面上的環狀凹槽122過盈配合,所述密封圈15下部與所述外殼體I上端面上的環狀凹槽IIll過盈配合。
[0055]優選的,所述密封圈15為整體結構的工字形密封圈。
[0056]所述密封圈15處於最外層的密封結構中,其採用以上結構及防火橡膠材質能夠使得密封更為緊密,以實現在同時發生高溫和浸水的情況下,同時具有防塵防水防火的效果。
[0057]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所述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具有多層密封結構能夠防止灰塵和水進入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具有氣動阻力係數較小的外形,適合掛載於車輛等運輸設備上。本實用新型成本低廉,牢固可靠,能夠適用於物流公司、客運公司及個人等各種行業,具有極佳的市場前景。
[005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殼體和通過密封圈I與外殼體上端面密封連接的頂蓋;所述外殼體和所述頂蓋圍成的腔體內設置用於裝載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內殼體;還包括穿過頂蓋上的通孔II直至內殼體上壁的通孔I內的密封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體的垂直橫截面面積沿水平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漸減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裝置包括中空的密封軸和密封圈II,所述密封軸下部設置於通孔I內,其上端面與密封圈II的下端面相接觸;所述密封圈II與所述通孔II靜密封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軸通過機械密封I與內殼體的上壁密封連接,所述密封軸內設有機械密封II。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體、所述內殼體和所述頂蓋相互密封固定連接圍成內腔I;所述內殼體的內殼下壁與外殼體相互密封固定連接圍成內腔11。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腔I和內腔II內設有保溫緩衝材料、加強筋或固定架。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體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剛性層、防水層和保溫層。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跟蹤定位設備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I為防火橡膠圈,其橫截面中部寬度小於上部和下部,所述密封圈上部與所述頂蓋下端面上的環狀凹槽I過盈配合,所述密封圈下部與所述外殼體上端面上的環狀凹槽II過盈配合。
【文檔編號】B60R11/00GK205706482SQ20162019305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
【發明人】王成武
【申請人】王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