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
2023-05-18 00:40:36 2
專利名稱:一種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葫蘆脲[6] (CB[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所述聚合物可用於汙水處理、分離提純及生物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殼聚糖是甲殼素經脫乙醯作用,形成的一種鹼性多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化學名稱為:(1,4)-2_乙醯氨基-2-脫氧-β-D-葡聚糖。但由於其結構及水溶性等方面的原因,在應用上還存在一些缺陷,為了使其應用前景和領域更為廣泛,性能更加優異,需對其進行改性。殼聚糖存在游離的氨基及C-6位上的羥基,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化學改性,製備性能優異的殼聚糖衍生物。目前,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如水處理、印染、造紙、醫藥、食品、化工、生物、農業等,特別是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近年來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殼聚糖可用於染料廢水的脫色、飲用水的淨化、重金屬離子的回收、硬水軟化、工業廢水的處理、胺基酸、蛋白質的分離和回收等,是一種性能優良、開發應用前景廣闊的新型材料。葫蘆脲[6] (CB[6])是由六個甘脲通過亞甲基橋連接成的六元環,結構如式I所
示式I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本方法不需要將CB[6]進行衍生化,直接將CB[6]與殼聚糖在過硫酸鹽的存在下進行一鍋反應。具體步驟如下: (1)將CB[6]與過硫酸鹽以一定質量比分散於水溶液中,水的用量為CB[6]質量的25-50倍,通氮氣30分鐘。
(2)將殼聚糖加入上述體系。在氮氣保護下,加熱攪拌反應6 10小時,反應完畢後所得液體含少量沉澱。
(3)將上述液體過濾除去不容物,收集清液。將此液體稀釋後,在硫酸鉀稀溶液中透析48小時。將透析袋中的物質倒入5 10倍體積的沉澱劑中沉澱,抽濾後所得固體用水及沉澱劑反覆洗滌2 5次提純,得到的固體即為CB[6]接枝殼聚糖聚合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不需要將CB[6]進行衍生化,直接將CB[6]與殼聚糖在過硫酸鹽的存在下進行一鍋反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I)所述過硫酸鹽可以為過 硫酸鈉、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I)所述CB[6]與過硫酸鹽的質量比為1:1 1: 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殼聚糖投料濃度為0.03 0.lg/m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葫蘆脲[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反應溫度為60 9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葫蘆脲[6](CB[6])接枝殼聚糖的製備方法,本方法不需要將CB[6]進行衍生化,直接將CB[6]與殼聚糖在過硫酸鹽的存在下進行一鍋反應,從而製備CB[6]接枝殼聚糖新型高分子材料。通過控制反應物投料量,可以調節殼聚糖鏈上CB[6]的接枝量以及聚合物鏈結構,從而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該方法避免了CB[6]衍生化所帶來的繁瑣操作,後處理簡單,成本低,綠色環保。所發明的CB[6]接枝殼聚糖新型高分子材料既具有CB[6]分子識別的特點,又兼具殼聚糖的各種優良性質,可以發揮殼聚糖和CB[6]的協同作用,使其在水處理、分離提純及生物醫藥領域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C08B37/08GK103183743SQ20131003692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黃曉玲, 蘇海全, 胡芳林, 邊承英, 張寧強 申請人:內蒙古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