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ATV)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23:51:11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涉及2015年12月30日提交的ge案卷號為280686-1和283683-1的申請號為14/983779、14/983774的共同未決的美國專利申請。
本公開內容大體上涉及渦輪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atv)。
背景技術:
渦輪廣泛用於多種航空、工業和動力生成應用來執行功。各個渦輪大體上包括外圍地安裝的定子導葉和旋轉葉片的交錯的級。定子導葉可附接至靜止構件,諸如包繞渦輪的罩,且旋轉葉片可附接至沿渦輪的軸向中心線定位的轉子。壓縮的工作流體(諸如蒸汽、燃燒氣體或空氣)沿氣體通路流動穿過渦輪以產生功。定子導葉加速和引導壓縮的工作流體到旋轉葉片的後續級上以將運動給予旋轉葉片,因此轉動轉子且執行功。如果任何壓縮工作流體在期望的流動通路外沿徑向移動,則渦輪的效率可能降低。結果,包繞渦輪的罩通常包括護罩的徑向內殼,其常常形成為節段。護罩包繞且限定熱氣體通路的外圍且可圍繞定子導葉和旋轉葉片兩者定位。
渦輪護罩和其它渦輪構件(例如,葉片、噴嘴等)通常以某一方式冷卻來除去由熱氣體通路傳輸的熱。氣體(諸如來自上遊壓縮機的壓縮空氣)可通過包括一個或多個冷卻通路的至少一個冷卻迴路供應以冷卻渦輪護罩和其它渦輪構件。
調整銷可用於控制穿過冷卻通路的冷卻氣流。冷卻氣流可根據渦輪的操作狀態(例如,熱天可能需要較高流動性的冷卻氣流,而冷天可能需要較低流動性的冷卻氣流)使用調整銷來控制。此流動控制可通過手動地調節調整銷以按需要調控冷卻氣流來提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內容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atv),包括:氣流入口埠;氣流出口埠;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聯接至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聯接至杆的遠端的閥盤,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閥盤移位;其中閥盤在高於和低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氣流出口埠。
本公開內容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渦輪的冷卻系統,包括:用於冷卻渦輪的構件的冷卻迴路,以及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自動熱力閥包括:氣流入口埠;氣流出口埠;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聯接至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聯接至杆的遠端的閥盤,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閥盤移位;其中閥盤在高於和低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氣流出口埠到冷卻迴路中。
本公開內容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渦輪中的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包括:第一自動熱力閥,第一自動熱力閥包括:氣流入口埠;氣流出口埠;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聯接至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聯接至杆的遠端的閥盤,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閥盤移位;其中閥盤在高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氣流出口埠;以及第二自動熱力閥,第二自動熱力閥包括:氣流入口埠;氣流出口埠;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聯接至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聯接至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杆的遠端的閥盤,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盤移位;其中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盤在低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入口埠傳遞至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出口埠。
技術方案1.一種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包括:
氣流入口埠;
氣流出口埠;
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
聯接至所述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
聯接至所述杆的遠端的閥盤,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所述閥盤移位;
其中所述閥盤在高於和低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體的流從所述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氣流出口埠。
技術方案2.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自動熱力閥,其中,從所述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氣流出口埠的所述冷卻氣體的流隨溫度移離所述溫度範圍而增加。
技術方案3.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自動熱力閥,其中,所述閥盤在所述溫度範圍內的溫度下接合所述閥座以阻擋所述冷卻氣體的流從所述氣流入口埠流至所述氣流出口埠。
技術方案4.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自動熱力閥,其中,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容納可熱膨脹的材料。
技術方案5.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自動熱力閥,其中,所述可熱膨脹的材料包括矽傳熱流體。
技術方案6.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自動熱力閥,其中,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包括波紋管。
技術方案7.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自動熱力閥,其中,所述閥盤包括中心圓柱區段和相對的截頭圓錐端區段。
技術方案8.一種用於渦輪的冷卻系統,包括:
用於冷卻所述渦輪的至少一個構件的冷卻迴路;以及
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所述自動熱力閥包括:
氣流入口埠;
氣流出口埠;
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
聯接至所述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
聯接至所述杆的遠端的閥盤,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所述閥盤移位;
其中所述閥盤在高於和低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所述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氣流出口埠到所述冷卻迴路中。
技術方案9.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冷卻系統,其中,從所述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氣流出口埠的所述冷卻氣流隨溫度移離所述溫度範圍而增加。
技術方案10.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冷卻系統,其中,所述閥盤在所述溫度範圍內的溫度下接合所述閥座以阻擋所述冷卻氣流從所述氣流入口埠流至所述氣流出口埠。
技術方案11.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冷卻系統,其中,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容納可熱膨脹的材料。
技術方案12.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冷卻系統,其中,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包括波紋管。
技術方案13.根據技術方案8所述的冷卻系統,其中,所述閥盤包括中心圓柱區段和相對的截頭圓錐端區段。
技術方案14.一種用於渦輪中的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包括:
第一自動熱力閥,其包括:
氣流入口埠;
氣流出口埠;
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
聯接至所述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
聯接至所述杆的遠端的閥盤,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所述閥盤移位;
其中所述閥盤在高於一定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所述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所述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氣流出口埠;
以及
第二自動熱力閥,其包括:
氣流入口埠;
氣流出口埠;
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
聯接至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溫度可膨脹元件的杆;以及
聯接至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杆的遠端的閥盤,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響應於溫度的變化使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盤移位;
其中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盤在低於所述溫度範圍的溫度下通過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遠離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座移位以允許冷卻氣流從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出口埠。
技術方案15.根據技術方案14所述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其中,從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出口埠的冷卻氣流在所述溫度升高到高於所述溫度範圍時增加,且其中從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入口埠傳遞至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出口埠的冷卻氣流在所述溫度降低到低於所述溫度範圍時增加。
技術方案16.根據技術方案14所述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的閥盤在所述溫度範圍內的溫度下接合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的閥座以阻擋冷卻氣流從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入口埠流至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出口埠,且其中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盤在所述溫度範圍內的溫度下接合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閥座以阻擋冷卻氣流從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入口埠流至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的氣流出口埠。
技術方案17.根據技術方案14所述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和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中的至少一者的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容納可熱膨脹的材料。
技術方案18.根據技術方案14所述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和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中的至少一者的溫度相關的可膨脹元件包括波紋管。
技術方案19.根據技術方案14所述的自動熱力閥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自動熱力閥和所述第二自動熱力閥聯接至渦輪的冷卻系統。
本公開內容的示範性方面設計成解決本文所述的問題和/或未論述的其它問題。
附圖說明
本公開內容的這些及其它特徵將從連同附圖的本公開內容的各種方面的以下詳細描述中更容易理解,附圖繪出了本公開內容的各種實施例。
圖1為根據實施例的燃氣渦輪系統的示意圖。
圖2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渦輪輪葉和護罩。
圖3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關閉構造的自動熱力閥(atv)。
圖4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熱環境調節流構造的圖3的atv。
圖5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冷環境調節流構造的圖3的atv。
圖6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閥盤。
圖7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冷卻氣流的基於溫度的調節的圖表。
圖8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渦輪輪葉和護罩。
圖9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關閉構造的atv。
圖10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打開構造的圖9的atv。
圖11為根據實施例的圖9的atv的端視圖。
圖12為根據實施例的處於打開構造的圖9的atv的端視圖。
圖13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關閉構造的atv。
圖14繪出了根據實施例的處於打開構造的圖13的atv。
將注意本公開內容的附圖不按比例。附圖意在僅繪出本公開內容的典型方面,且因此不應認作是限制本公開內容的範圍。在附圖中,相似的標號表示附圖之間的相似元件。
零件清單
2燃氣渦輪系統
4壓縮機
6空氣
8壓縮空氣
10燃燒器
12燃料
14燃燒氣體
16渦輪
18軸
20外部負載
22渦輪輪葉
24基部
26葉片
28護罩
30冷卻氣體
32冷卻通路
40自動熱力閥
42閥區段
44氣流入口埠
46氣流出口埠
48殼體
50可膨脹元件
52可熱膨脹的材料
54桿
56閥盤
58外表面
60閥座
62閥座開口
64中心圓柱區段
66截頭圓錐端區段
68截頭圓錐端區段
70箭頭
72箭頭
140atv閥
142閥區段
144氣流入口埠
146氣流出口埠
148殼體
150可膨脹元件
152可熱膨脹的材料
154桿
156閥盤
158弧形表面
160閥座
170箭頭
172箭頭
242閥區段
244氣流入口埠
246氣流出口埠
256閥盤
258弧形表面
260閥座。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公開內容大體上涉及渦輪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用於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自動熱力閥(atv)。
現在參看附圖,其中相似的數字表示貫穿若干視圖的相似元件,圖1示出了可在本文中使用的燃氣渦輪機2的示意圖。燃氣渦輪機2可包括壓縮機4。壓縮機4壓縮空氣6的入流。壓縮機4將壓縮空氣8的流輸送至燃燒器10。燃燒器10使壓縮空氣8的流與加壓的燃料12的流混合且點燃混合物以產生燃燒氣體14的流。儘管僅示出了單個燃燒器10,但燃氣渦輪系統2可包括任何數目的燃燒器10。燃燒氣體14的流繼而又輸送至渦輪16。燃燒氣體14的流驅動渦輪16以產生機械功。渦輪16中產生的機械功經由軸18驅動壓縮機4,且可用於驅動外部負載20,諸如發電機和/或類似的。
圖2中繪出了渦輪16(圖1)的渦輪輪葉22的示例。渦輪輪葉22包括基部24和聯接至基部24且從基部24沿徑向向外延伸的葉片26。護罩28定位在葉片26附近以限制繞過渦輪輪葉22且不產生任何有用功的燃燒氣流。護罩28可附接至罩(未示出)。
護罩28、葉片26和/或熱氣體通路內的其它渦輪構件可使用冷卻氣體30(例如,空氣)的流冷卻。冷卻氣體30的流可由燃氣渦輪機2的壓縮機4供應,且可經由一組冷卻通路提供至/到護罩28、葉片26和/或其它渦輪構件中。圖2中繪出了護罩28中的一個此類冷卻通路32。
根據實施例,進入/穿過渦輪16的各種構件的冷卻氣體30的流可使用一組(即,一個或多個)自動熱力閥(atv)40控制,自動熱力閥提供被動冷卻流調節。例如,atv40可用於提供用於熱天輪空間(ws)和金屬溫度控制的被動流調節以及用於冷天回流裕度(bfm)流控制。atv40消除上述調整銷的需要,調整銷不能提供這樣的被動流調節。儘管圖2中僅繪出了一個atv40,但任何數目的atv40可用於控制渦輪16中的冷卻氣流。由atv40提供的被動流調節跨過渦輪16的操作範圍提供冷卻流節省且改善渦輪16的輸出和效率。此外,不同於調整銷,atv40不需要針對不同操作情況的手動現場調整,從而降低了操作成本。
圖3-圖5中繪出了用於提供雙模式被動冷卻流調節的atv40。如圖所示,atv40包括閥區段42,閥區段42包括一個或多個氣流入口埠44和氣流出口埠46。atv40還包括殼體48,殼體48包圍波紋管或容納可熱膨脹的材料52的其它可膨脹元件50。例如,可熱膨脹的材料52可包括矽傳熱流體。還可使用在渦輪16的操作溫度(例如,達到1300℉)下穩定的任何其它適合的可熱膨脹的材料52。
可膨脹元件50聯接至杆54。閥盤56設在杆54的遠端處。如圖6中繪出的那樣,閥盤56例如可提供中心圓柱區段64(其包括外表面58)以及相對的截頭圓錐端區段66、68。還可使用能夠提供本文所述的功能性的閥盤56的其它適合的構造。
大體上,儘管未要求,但冷卻氣體30的流的固定部分30fixed(圖2)可提供至下遊冷卻通路32(圖1)以用於冷卻目的。冷卻氣體30的流的額外調節部分30mod(圖2)可取決於環境溫度和/或其它因素經由atv40選擇性地提供至下遊冷卻通路32。
atv40示為在圖3中處於關閉構造。換句話說,在關閉構造中,閥盤56的外表面58的至少一部分接合閥座60的至少一部分。在關閉構造中,防止了冷卻氣流30mod穿過閥座開口62和氣流出口埠46從氣流入口埠44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中。
暫時參看圖7,根據實施例,示出了說明對通過atv40的冷卻氣流30mod的基於溫度的調節的圖表。如上文所述,通過atv40的冷卻氣流30mod可為除冷卻氣體的固定流30fixed以外的。對於第一溫度範圍,其中沒有通過atv40的冷卻氣流30mod的圖表的區段a對應於關閉構造中的atv40(例如,如圖3中所示)。
現在參看圖4,atv40處的溫度的升高引起可膨脹元件50內的可熱膨脹的材料52的擴大。這引起可膨脹元件50在殼體48內如箭頭70指出那樣延伸,迫使杆54和閥盤56朝氣流出口埠46沿側向遠離閥座60。當閥盤56的中心圓柱區段64的外表面58不再接觸閥座60時,冷卻氣流30mod開始從氣流入口埠44穿過閥座開口62和氣流出口埠46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圖2)。冷卻氣流30mod在閥盤56進一步遠離閥座60移動時(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增加,因為更多流動區域提供在閥盤56的截頭圓錐端區段66與閥座60之間。圖7中的圖表的區段b繪出了對於第二較高溫度範圍通過atv40的冷卻氣流30mod的增加。
如圖5中繪出的那樣,溫度的降低引起可膨脹元件50內的可熱膨脹的材料50的收縮。這引起可膨脹元件50在殼體48內如箭頭72指出的那樣收縮,迫使杆54和閥盤56沿側向遠離閥座60和氣流出口埠46。當閥盤56的中心圓柱區段64的外表面58不再接觸閥座60時,冷卻氣流30mod開始從氣流入口埠44穿過閥座開口62和氣流出口埠46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圖2)。冷卻氣流30mod在閥盤56進一步遠離閥座60移動時(隨著溫度進一步降低)增加,因為更多流動區域提供在閥盤56的截頭圓錐端區段68與閥座60之間。圖7中的圖表的區段c繪出了對於第三較低溫度範圍通過atv40的冷卻氣流30mod的增加。
如圖3-圖5中繪出的那樣,atv40響應於閥盤56的溫度相關的移位來提供冷卻氣流30mod。閥盤56的構造允許冷卻氣體30mod流過atv40來用於控制bfm(冷天)和控制ws溫度(熱天)兩個功能,由此提供雙模式功能性。
如下文詳述的那樣,根據實施例,相似的功能性可使用並聯的兩個獨立的atv提供,其中一個atv(例如,atv140a,圖8)構造成在高溫下將閥盤移位至打開位置(且其在低溫下關閉),而第二atv(例如,atv140b,圖8)構造成在低溫下將閥盤移位至打開位置(且其在高溫下關閉)。由atv140a、atv140b提供的被動流調節跨過渦輪16的操作範圍提供冷卻流節省且改善渦輪16的輸出和效率。此外,不同於調整銷,atv140a、atv140b不需要手動現場調整,從而降低了操作成本。
atv140a示為在圖9中處於關閉構造且在圖10中處於打開構造。atv140a包括閥區段142,閥區段142包括一個或多個氣流入口埠144和氣流出口埠146。atv140a還包括殼體148,殼體148包圍波紋管或容納可熱膨脹的材料152的其它可膨脹元件150。例如,可熱膨脹的材料152可包括矽傳熱流體。還可使用在渦輪16的操作溫度(例如,達到1300℉)下穩定的任何其它適合的可熱膨脹的材料152。
可膨脹元件150聯接至杆154。閥盤156設在杆154的遠端處。如圖9中繪出的那樣,閥盤156可具有向內定向的弧形表面158。還可使用能夠提供本文所述的功能性的閥盤156的其它適合的構造。
atv140a示為在圖9和圖11中處於關閉構造。在關閉構造中,閥盤156的弧形表面158密封地接合形成在氣流出口埠146附近的對應的圓形閥座160。大體上,閥盤156和閥座160可具有能夠形成密封來防止氣流穿過氣流出口埠146的任何適合的構造。在關閉構造中,防止了冷卻氣流30mod從氣流入口埠144穿過氣流出口埠146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圖8)。
現在參看圖10和圖12,atv140a處的溫度的升高引起可膨脹元件150內的可熱膨脹的材料152的擴大。這引起可膨脹元件150在殼體148內如箭頭170指出的那樣延伸,迫使杆154和閥盤156沿側向遠離閥座160和氣流出口埠146。當閥盤156的弧形表面158不再形成相對於閥座160的密封時,冷卻氣流30mod從氣流入口埠144流過氣流出口埠146且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圖8)。冷卻氣流30mod在閥盤156進一步遠離閥座160移動時(例如,響應於溫度的進一步升高)增加,因為更多流動區域提供在閥盤156的弧形表面158與閥座160之間。
atv140b示為在圖13中處於關閉構造且在圖14中處於打開構造。atv140b包括閥區段242,閥區段242包括一個或多個氣流入口埠244和氣流出口埠246。atv140b還包括殼體148,殼體148包圍波紋管或容納可熱膨脹的材料152的其它可膨脹元件150。例如,可熱膨脹的材料152可包括矽傳熱流體。還可使用在渦輪16的操作溫度(例如,達到1300℉)下穩定的任何其它適合的可熱膨脹的材料152。
可膨脹元件150聯接至杆154。閥盤256設在杆154的遠端處。如圖13中繪出的那樣,閥盤256可具有向外定向的弧形表面258。還可使用能夠提供本文所述的功能性的閥盤256的其它適合的構造。
atv140b示為在圖13中處於關閉構造。在關閉構造中,閥盤256的弧形表面258密封地接合形成在氣流出口埠246附近的對應的圓形閥座260。大體上,閥盤256和閥座260可具有能夠形成密封以防止氣流穿過氣流出口埠246的任何適合的構造。在關閉構造中,防止了冷卻氣流30mod從氣流入口埠244穿過氣流出口埠246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圖8)。
現在參看圖14,atv140b處的溫度的降低引起可膨脹元件150內的可熱膨脹的材料152的收縮。這引起可膨脹元件150在殼體148內如箭頭172指出的那樣收縮,迫使杆154和閥盤156沿側向遠離閥座260和氣流出口埠246。當閥盤256的弧形表面258不再形成相對於閥座260的密封時,冷卻氣流30mod從氣流入口埠244流過氣流出口埠246且流入下遊冷卻通路32(圖8)。冷卻氣流30mod在閥盤256進一步遠離閥座260移動時(例如,響應於溫度的進一步降低)增加,因為更多流動區域提供在閥盤256的弧形表面258與閥座260之間。
根據實施例,被動自動壓力閥(apv)可代替上文所述的atv閥40、140使用或與其組合。此apv由壓力的變化而非由溫度的變化促動。
在各種實施例中,描述為"聯接"到彼此上的構件可沿一個或多個對接處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這些對接處可包括不同構件之間的接合處,且在其它實施例中,這些對接處可包括牢固且/或整體結合形成的互連。換句話說,在一些情況中,"聯接"到彼此上的構件可同時地形成以限定單個連續部件。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這些聯接的構件可形成為單獨的部件且隨後通過已知的過程(例如,緊固、超聲波焊接、粘結)來連接。
當元件或層稱為在另一元件"上"、與其"接合"、"連接"或"聯接"時,其可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與其直接接合、連接或聯接,或可存在介於其間的元件。相比之下,當元件稱為"直接在另一個元件或層上"、"直接地與其接合"、"直接地連接到其上"或"直接地聯接到其上"時,可能沒有介於其間的元件存在。用於描述元件之間的關係的其它詞語應當以類似的方式解釋(例如,"在……之間"對"直接在……之間"、"相鄰"對"直接相鄰"等)。如本文使用的用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本文所述的用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本公開內容。如本文使用的單數形式"一個"、"一種"和"該"意在也包括複數形式,除非向下文清楚地另外指出。還將理解的是,用語"包括"和/或"包含"在用於此說明書中時表示指出的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和/或構件的存在,但並未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構件和/或其組合。
該書面描述使用示例來公開本發明,包括最佳模式,並且還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踐本發明,包括製造和使用任何裝置或系統以及執行任何包含的方法。本發明可申請專利的範圍由權利要求限定,並且可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想到的其它示例。如果這些其它示例具有不與權利要求的字面語言不同的結構要素,或者如果它們包括與權利要求的字面語言無實質差異的等同結構要素,則意在使這些其它示例處於權利要求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