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3:04: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化送料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電機軸承自動料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從振動盤出來的軸承,都是通過推料氣缸推送到送料盤的工位上,但這種上料裝置的輸送方式,會存在對為不準,需要額外設有對準機構將軸承準確擺放到送料盤工位上的電機殼軸承座內,存在結構複雜、生產效率較低,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和生產效率高的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工作檯、帶有送料導軌的振動盤和上料座;工作檯上設置有可旋轉並設有若干個工位的送料盤,上料座設有送料氣缸、下料氣缸和導向氣缸,送料氣缸的缸柱固定一推送軸承的推板,下料氣缸的缸柱固定一用於支撐軸承的支承板;相應地,上料座設有容納推板的滑槽,滑槽一端設有出料口,支承板位於出料口下方;送料導軌一端與振動盤連通,另一端與上料座的滑槽相連接通,導向氣缸設有用於將軸承導向到工位上的導向缸柱。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上料座位於送料盤上方。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承板設有可容納導向缸柱的凹槽。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凹槽呈U形。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送料氣缸固定在上料座右側。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下料氣缸固定在上料座左側。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導向氣缸固定在上料座上側。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滑槽的出料口位於導向氣缸的正下方。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上料座設有送料氣缸、下料氣缸和導向氣缸相互配合,送料氣缸動作推動推板將軸承推到支承板,導向氣缸動作導向缸柱伸入軸承通孔後,下料氣缸動作使支承板縮回不再支撐軸承,軸承就在重力作用下沿導向缸柱準確落入工位上的電機殼軸承座內,然後導向氣缸動作導向缸柱縮回,就完成軸承的自動上料。具有結構簡單、定位精確、生產效率高和滿足生產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移去部分零件後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功能的實現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工作檯1、帶有送料導軌21的振動盤2和上料座3;工作檯1上設置有可旋轉並設有多個工位41的送料盤4,上料座3設有送料氣缸31、下料氣缸32和導向氣缸33,送料氣缸31的缸柱固定一推送軸承的推板34,下料氣缸32的缸柱固定一用於支撐軸承的支承板35;相應地,上料座3設有容納推板34的滑槽36,滑槽36一端設有出料口37,支承板35位於出料口37的下方;送料導軌21一端與振動盤2連通,另一端與上料座3的滑槽36相連接通,導向氣缸33設有用於將軸承導向到工位41上的導向缸柱38。
進一步地,所述上料座3位於送料盤4上方。支承板35設有可容納導向缸柱38的凹槽39;凹槽39呈U形。
進一步地,所述送料氣缸31固定在上料座3右側,下料氣缸32固定在上料座3左側,導向氣缸33固定在上料座3上側。
進一步地,滑槽36的出料口37位於導向氣缸33的正下方。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機軸承自動上料裝置工作時,振動盤動作將軸承輸送到送料導軌,送料導軌的軸承就會導入滑槽內,送料氣缸動作推動推板將一個軸承推到支承板,導向氣缸動作導向缸柱伸入軸承通孔後,下料氣缸動作使支承板縮回不再支撐軸承,軸承就在重力作用下沿導向缸柱準確落入工位上的電機殼軸承座內,然後導向氣缸動作導向缸柱縮回,就完成軸承的自動上料。具有結構簡單、定位精確、生產效率高和滿足生產需求。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