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2:51:21 2
專利名稱: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特別是關於一種冷陰極螢光燈的電流精度平衡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由於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發光特性,為達到顯示效果,需給液晶顯示器面板提供一背光模組,其功能在於向液晶顯示器面板供應亮度充分且均勻的面光源。而冷陰極螢光燈(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s,CCFL)作為光源被廣泛應用於背光模組中。
目前業界對於採用冷陰極螢光燈作為光源的電流控制精度要求日益增加,電流控制精度越高則冷陰極螢光燈的亮度越高,均勻度和穩定度越好,壽命也越長。
請參考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示意圖。該平衡控制電路10包括一變壓器T1,電阻R1、R2、R3、R4、R5和R6,電容C1、C2、C3和C4,電感TC1和電感TC2。該變壓器T1的二輸入端1、2與外部電路(圖未示)相連。該變壓器T1的輸出端3接地。該變壓器T1的輸出端4分別與電容C1和電容C2相連,該電容C1與並聯的接地電容C3和接地電容C4相連。該電容C2另一端與電感TC1的第四端相連,串聯的電阻R1和電阻R2分別與電感TC1的第四端和第三端相連,該電感TC1的第三端作為第一輸出端I1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該電感TC1的第一端與電感TC2的第四端相連,串聯的電阻R3和電阻R4分別與該電感TC2的第四端和第三端相連,該電感TC2的第三端作為第二輸出端I2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該電感TC2的第二端與電感TC1的第四端相連,串聯的電阻R5和電阻R6分別與該電感TC2的第二端和第一端相連,該電感TC2的第一端作為第三輸出端I3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
該平衡控制電路10中,其冷陰極螢光燈電流的控制精度只能達到±0.6mA,難以達到日益需要較高的燈管電流平衡控制精度,而且採用的電子元件較多,電路複雜。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冷陰極螢光燈電流的控制精度不高,而且採用的電子元件較多,電路複雜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種電流控制精度較高、電路結構簡單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
一種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包括一變壓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一電感和第二電感,該變壓器的二輸入端與外部電路相連,該變壓器的第一輸出端接地,該變壓器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電容和接地的第二電容相連;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相連,該第三電容與第一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二電感的第一端相連;該第一電感的第四端為第一輸出端,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一端相連,該第二電感的第四端和第二端分別作為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該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輸出電流控制冷陰極螢光燈。
相較於現有技術,上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採用電容和電感,因此電路結構簡單。其對於本電路控制的冷陰極螢光燈負載的匹配參數耦合作用可補償調整燈管間的電阻參數差異,因此能夠達到較高的控制精度。
圖1是現有技術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的第一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的第二實施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考圖2,是本發明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的第一實施方式示意圖。該平衡控制電路100包括變壓器T11、電容C11、電容C12,電感TC11和電感TC12。該變壓器T11的二輸入端1、2與外部電路(圖未示)相連。該變壓器T11的輸出端3接地。該變壓器T11的輸出端4分別與電容C11和接地電容C12相連,該電容C11的另一端分別與電感TC11的第一端、電感TC11的第三端和電感TC12的第一端相連,該電感TC11的第四端作為第一輸出端I1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該電感TC1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電感TC12的第三端和第一端相連,該電感TC12的第四端和第二端分別作為第二輸出端I2和第三輸出端I3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
請參考圖3,是本發明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的第二實施方式示意圖。該平衡控制電路200包括變壓器T21、電容C21、電容C22、電容C23、電感TC21和電感TC22。該變壓器T21的二輸入端1、2與外部電路(圖未示)相連。該變壓器T21的輸出端3接地。該變壓器T21的輸出端4分別與電容C21、電容C23和接地電容C22相連。該電容C23的另一端與TC21的第三端和電感TC22的第一端相連;該電容C21的另一端與電感TC21的第一端相連。該電感TC21的第四端作為第一輸出端I1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該電感TC2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電感TC22的第三端和第一端相連,該電感TC22的第四端和第二端分別作為第二輸出端I2和第三輸出端I3與冷陰極螢光燈(圖未示)相連。
本發明電容C11、電容C12、電容C21、電容C22和電容C23為一概念化定義,在實際電路應用中可以變化為二個並聯的電容組合或二個電容串連的組合,還可以為一高壓電容。
本發明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採用電容和電感,因此其結構簡單,其對於本電路控制的冷陰極螢光燈負載的匹配參數的耦合作用,可補償修正燈管間的阻抗差異。電容C23可調整和補償電路非平衡結構,可以實現三個冷陰極螢光燈輸出的靈活調節。調整電容C21和電容C23的容值的比可以改變本電路三個輸出端I1、I2和I3輸出電流的比例,從而可以實現更高的精度調節,而本電路電流的控制精度可達到±0.3mA。本發明採用的元件數量較現有技術少,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還有其它改進方式,例如可以分別在電感TC11、電感TC12、電感TC21和電感TC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間連接一電阻。若與本發明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控制的冷陰極螢光燈壞掉,採用該電阻可以加強電路保護功能。
本發明不僅僅適用三個冷陰極螢光燈,還有其它變更形式,當電路需要控制三個燈管整倍數的冷陰極螢光燈時,例如控制六個冷陰極螢光燈,則於本發明電路基礎的上再增加一組本發明電路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包括一變壓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電感和第二電感,該變壓器的二輸入端與外部電路相連,該變壓器的第一輸出端接地,該變壓器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電容和接地的第二電容相連,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第一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二電感的第一端相連,該第一電感的第四端為第一輸出端,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一端相連,該第二電感的第四端和第二端分別作為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該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輸出電流控制冷陰極螢光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電容是一高壓電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二電容是一高壓電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電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間分別連接一電阻。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二電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間分別連接一電阻。
6.一種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包括一變壓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一電感和第二電感,該變壓器的二輸入端與外部電路相連,該變壓器的其中的第一輸出端接地,該變壓器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電容和接地的第二電容相連;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相連,該第三電容與第一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二電感的第一端相連;該第一電感的第四端為第一輸出端,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一端相連,該第二電感的第四端和第二端分別作為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該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輸出電流控制冷陰極螢光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電容是一高壓電容。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二電容是一高壓電容。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三電容是一高壓電容。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第二電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間分別連接一電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冷陰極螢光燈平衡控制電路,其包括一變壓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電感和第二電感,該變壓器的二輸入端與外部電路相連,該變壓器的第一輸出端接地,該變壓器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電容和接地的第二電容相連,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電感的第一端、第一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二電感的第一端相連,該第一電感的第四端為第一輸出端,該第一電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的第三端和第一端相連,該第二電感的第四端和第二端分別作為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該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出端和第三輸出端輸出電流控制冷陰極螢光燈。本電路結構簡單,能精確控制輸出電流。
文檔編號H05B41/36GK1955789SQ20051010078
公開日2007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6日
發明者鞏曉強 申請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