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8:26:16 3
專利名稱: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疏浚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
背景技術:
目前,疏浚是指採用人工、水力和機械的手段將泥沙土石等水下土方挖掘起來,並輸移到其他地方去的過程。耙吸船是一種裝備有耙頭挖泥機具和水力吸泥裝置的大型自航、裝艙式的挖泥船。耙頭通過耙臂和船體連接,耙臂可作上下升降運動,其後端放入水下一定深度,使耙頭與水下土層的疏浚工作面相接觸。粘土耙頭下放到所需挖泥深度後,耙齒接觸土壤,進行挖掘,同時泥泵進行抽吸作用,通過水將挖掘起來的泥土輸送到耙頭內。目前傳統耙頭針對粘土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一是堵耙頭後,清理耙頭時間影響施工效率。耙頭挖掘粘土的過程中,由於粘土的附著力很強,容易吸附在耙頭上,導致耙頭堵塞,無法正常施工,這就需要水手人工清理耙頭內的粘土,這樣整條挖泥船就處於停工狀態,導致船舶利用率非常低,最終導致單方成本過大。二是,挖掘硬質粘土時,負載過高導致斷齒。在挖掘硬質粘土的過程中,由於粘土存在內聚力, 耙齒破土非常困難,因此粘土對耙齒的反作用力迅速增大,導致耙齒、齒座斷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降低粘土附著機會,較少堵耙次數,同時縮短堵耙後的清理時間,提高挖泥效率,降低疏浚工程成本等特點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本實用新型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有耙齒、活動罩、靠梆、吸管,活動罩連有驅動液壓缸,其特點是活動罩裝有衝水咀。本實用新型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還可以採取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點是衝水咀為雙排衝水咀,靠近活動罩兩邊側板和中間隔板的衝水咀朝向兩側或中間隔板,中間的衝水咀朝向耙頭內部。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點是活動罩有格柵,耙齒為單排結構,雙排衝水咀中,後排布置在耙齒前,前排布置在活動罩格柵後方。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點是活動罩內部增加了一塊圓弧狀的導流板。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點是耙齒安裝在整體裝卸的齒床上,齒床由螺栓固定在活動罩本體上。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點是活動罩內部裝有軟格柵。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點是軟格柵為錨鏈構成的格柵。
3[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全新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特點①高壓衝水使粘土的表面附著力下降,不容易粘在耙頭結構本體上, 也就降低了堵耙的機會,同時高壓衝水還可以衝散局部的大塊粘土,防止堵塞格柵。②齒床結構可以實現齒座、耙齒的整體裝卸,可以在挖泥施工的同時進行齒床的維護,較少停工時間,提高生產效率。③通過增加導流弧形板,改善耙頭內部流場形態,減小局部阻力損失,有利於泥漿的吸入。④使用軟格柵,在耙頭被粘土堵塞之後,可以通過晃動軟格柵更輕鬆的清理耙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前排噴水咀結構示意圖;圖3是活動罩噴水咀布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齒床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軟格柵結構示意圖。圖中1、補水門液壓缸,2、補水門,3、活動罩,4、活動罩液壓缸,5、靠梆,6、高壓衝水軟管,7、吸管,8、高壓衝水管,9、導流弧形板,10、前排噴水咀,11、後排噴水咀,12、齒床架,13、無縫鋼管,14、齒座,15、耙齒,16、鋼板,17、錨鏈。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參閱附圖1至圖6。實施例1—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有單排耙齒、活動罩、靠梆、吸管,活動罩連有驅動液壓缸;活動罩有錨鏈製成的軟格柵,裝有雙排衝水咀,後排布置在耙齒前,前排布置在活動罩格柵後方。靠近活動罩兩邊側板和中間隔板的衝水咀朝向兩側或中間隔板,中間的衝水咀朝向耙頭內部。活動罩內部增加了一塊圓弧狀的導流板。耙齒安裝在整體裝卸的齒床上,齒床由螺栓固定在活動罩本體上。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及其工作過程1、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為適應粘土的吸入特性,耙頭吸入口結構設計得寬敞、順滑,以利粘土的吸入。2、採用單排耙齒,雙排高壓衝水,後排布置在齒前,前排布置在活動罩格柵後方, 而且布置在活動罩內的衝水方向也有所不同,靠近兩邊側板和中間隔板的衝水咀朝向兩側,中間的幾個衝水咀朝向耙頭內部。這樣的衝水結構可以減小粘土附著在側壁上的機會, 同時可以在局部衝散粘土,減小粘土的粘性,最終達到減少堵耙次數的目的。3、通過分析耙頭內部流場,發現傳統耙頭內部流場存在大面積的漩渦區,本發明通過在活動罩內部增加一塊圓弧形的導流板,減小了上述漩渦區,從而使耙頭內部流場更加流暢,減小局部阻力損失。4、此耙頭增加了可更換的齒床結構,由四塊厚度為50mm的齒床架,通過10個0 30mm的螺栓與活動罩固定,而0 146X30的無縫鋼管與齒床架和齒座焊接上,最後在齒座上裝上相對應的耙齒。通這樣的結構使得更換耙齒和更換齒座的工作可以與施工同時進行, 提高換齒、換齒座的效率。5、採取軟格柵的形式,用Ml-L 10 GB/TM9-1996錨鏈和厚度16mm、寬度60mm的鋼
條組合連接成軟性的格柵,該格柵通過焊接固定在活動罩的內部,粗實線表示格柵的位置。 這樣即使耙頭被粘土堵住,也可以通過晃動錨鏈來輕鬆的清理附著在耙頭上的粘土,縮短清理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有耙齒、活動罩、靠梆、吸管,活動罩連有驅動液壓缸, 其特徵是活動罩裝有衝水咀。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徵是衝水咀為雙排衝水咀, 靠近活動罩兩邊側板和中間隔板的衝水咀朝向兩側或中間隔板,中間的衝水咀朝向耙頭內部。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徵是活動罩有格柵,耙齒為單排結構,雙排衝水咀中,後排布置在耙齒前,前排布置在活動罩格柵後方。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徵是活動罩內部增加了一塊圓弧狀的導流板。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徵是耙齒安裝在整體裝卸的齒床上,齒床由螺栓固定在活動罩本體上。
6.按照權利要求1一 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徵是活動罩內部裝有軟格柵。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其特徵是軟格柵為錨鏈構成的格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本實用新型屬於疏浚工程技術領域。一種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頭,有耙齒、活動罩、靠梆、吸管,活動罩連有驅動液壓缸,其特徵是活動罩裝有衝水咀。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降低粘土附著機會,較少堵耙次數,耙齒的整體裝卸,同時縮短堵耙後的清理時間,提高挖泥效率,降低疏浚工程成本等優點。
文檔編號E02F5/28GK202139624SQ20112024525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4日
發明者李瑞祥, 楊建華, 林森, 肖博, 錢獻國, 韓士薇 申請人: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