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鍛件的鍛模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1:42:26 3
專利名稱:支座鍛件的鍛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支座鍛件的鍛模,用於製造挖掘機傳動機構中的支座鍛件。
背景技術:
挖掘機傳動機構中的支座鍛件是一種形狀複雜係數較高的鍛件,見圖1及圖2,該支座鍛件包括圓形的底板部1、以及從底板部I中間延伸出來的耳狀的立板部2,所述底板部I與立板部2相垂直,且所述立板部2上設有一通孔21,見圖1及圖3。該支座鍛件由於截面變差較大,製造時一般需要在自由鍛上制坯,再在模鍛設備上經過預鍛、終鍛工序,進而鍛造成形。自由鍛是一種利用衝擊力或壓力使坯料在上下砧面間各個方向自由變形,不受任何限制而獲得所需形狀尺寸和一定機械性能的鍛件的加工方法。但自由鍛是靠人工操作來控制鍛件的形狀和尺寸的,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且鍛件一般存在精度低、加工餘量大等缺點,進而導致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同時,由於挖掘機傳動機構中支座的特殊形狀,採用自由鍛制坯後,往往出現底板部I邊緣所對應的深模腔部位往往不能填充滿,進而導致坯料因缺料而報廢,且經過自由鍛的支座坯料在模鍛過程中常常出現不能保證模腔充填飽滿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鑑於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支座鍛件的鍛模,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因制坯後的坯料在底板部邊緣缺料而報廢的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座鍛件的鍛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對應設有制坯工位,在所述制坯工位,所述下模上設有一下制坯型槽,所述上模上對應所述下制坯型槽設有一上制坯型槽,所述上制坯型槽的深度大於下制坯型槽的深度,而所述上制坯型槽的直徑小於所述下制坯型槽的直徑。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和下模上還依次對應設有預鍛工位、終鍛工位,在所述預鍛工位,所述上模上設有一上預鍛型槽,所述下模上對應所述上預鍛型槽設有一下預鍛型槽;在所述終鍛工位,所述上模上設有一上終鍛型槽,所述下模上對應所述上終鍛型槽設有一下終鍛型槽。優選地,所述下模上設有一坯料定位槽,所述坯料定位槽位於所述下制坯型槽底部中間。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支座鍛件的鍛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支座鍛件的鍛模將深度較深的上制坯型槽設置在上模中,將深度較淺的下制坯型槽設置在下模中,在制坯工位處,通過上、下制坯型槽的聚料作用保證坯料充分聚集且充滿在下制坯型槽中,進而避免支座鍛件的底板部因缺料而報廢,有效保證鍛件質量,提高鍛件的合格率,且降低對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的要求,節省人力物力。
圖1為一種挖掘機傳動機構中支座鍛件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模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下模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模與下模在制坯工位的結構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I 底板部2 立板部21 通孔3 上模31 上制坯型槽32 上預鍛型槽33 上終鍛型槽4 下模41 下制坯型槽42 下預鍛型槽43 下終鍛型槽44 坯料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如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座鍛件的鍛模,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和下模4上對應設有制坯工位,在所述制坯工位,所述下模4上設有一下制坯型槽41,所述上模3上對應所述下制坯型槽41設有一上制坯型槽31,所述上制坯型槽31的深度大於下制坯型槽41的深度,而所述上制坯型槽31的直徑小於所述下制坯型槽41的直徑。在鍛造時由於上模3的相對速度較大,故坯料容易填充滿深度較淺且直徑較大的下制坯型槽41,同時經過制坯工位鍛造後的坯料藉助自身重力停留在下制坯型槽41內,進而保證支座鍛件的底板部I無缺料現象,提高鍛件合格率。另外,由於下制坯型槽41深度較淺,便於工人進行取放坯料。進一步地,所述上模3和下模4上還依次對應設有預鍛工位、終鍛工位,在所述預鍛工位,所述上模3上設有一上預鍛型槽32,所述下模4上對應所述上預鍛型槽32設有一下預鍛型槽42 ;在所述終鍛工位,所述上模3上設有一上終鍛型槽33,所述下模4上對應所述上終鍛型槽33設有一下終鍛型槽43。本實施例中,將制坯工位、預鍛工位、終鍛工位設置在一個鍛模上,鍛壓設備運行一次,就能同時進行三個不同坯料的制坯工序、預鍛工序以及終鍛工序,進而降低作業成本。優選地,為了在制坯工位處保證放入坯料時準確定位,故所述下模4上設有一坯料定位槽44,見圖6,所述坯料定位槽44位於所述下制坯型槽41底部中間,這樣工人只需將坯料放入坯料定位槽44中即可,方便了工人的操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支座鍛件的鍛模將深度較深的上制坯型槽設置在上模中,將深度較淺的下制坯型槽設置在下模中,在制坯工位處,通過上、下制坯型槽的聚料作用保證坯料充分聚集且充滿在下制坯型槽中,進而避免支座鍛件的底板部因缺料而報廢,有效保證鍛件質量,提高鍛件的合格率,且降低對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的要求,節省人力物力。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支座鍛件的鍛模,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和下模(4)上對應設有制坯工位,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制坯工位,所述下模(4)上設有一下制坯型槽(41 ),所述上模(3 )上對應所述下制坯型槽(41)設有一上制坯型槽(31),所述上制坯型槽(31)的深度大於下制坯型槽(41)的深度,而所述上制坯型槽(31)的直徑小於所述下制坯型槽(41)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鍛件的鍛模,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模(3)和下模(4)上還依次對應設有預鍛工位、終鍛工位,在所述預鍛工位,所述上模(3)上設有一上預鍛型槽(32),所述下模(4)上對應所述上預鍛型槽(32)設有一下預鍛型槽(42);在所述終鍛工位,所述上模(3)上設有一上終鍛型槽(33),所述下模(4)上對應所述上終鍛型槽(33)設有一下終鍛型槽(4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鍛件的鍛模,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模(4)上設有一坯料定位槽(44),所述坯料定位槽(44)位於所述下制坯型槽(41)底部中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座鍛件的鍛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對應設有制坯工位,在所述制坯工位,所述下模上設有一下制坯型槽,所述上模上對應所述下制坯型槽設有一上制坯型槽,所述上制坯型槽的深度大於下制坯型槽的深度,而所述上制坯型槽的直徑小於所述下制坯型槽的直徑。該支座鍛件的鍛模將深度較深的上制坯型槽設置在上模中,將深度較淺的下制坯型槽設置在下模中,在制坯工位處,通過上、下制坯型槽的聚料作用保證坯料充分聚集且充滿在下制坯型槽中,進而避免支座鍛件的底板部因缺料而報廢,有效保證鍛件質量,提高鍛件的合格率,且降低對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的要求,節省人力物力。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2894172SQ2012205780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陳洋清, 黃旭東 申請人:上海運良企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