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養殖草魚治理水稻秸稈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18 05:51:41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養殖草魚治理水稻秸稈的方法,屬於處理秸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作物秸稈年產量約7億t,是秸稈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秸稈作為一種資源卻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大量秸稈被丟棄、焚燒,這不僅導致有機質及養分資源的大量浪費,且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我國多年來生產實踐證明,秸稈還田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但土壤C、N比高,不易腐爛,且常因翻壓量過大、土壤水份不足出現妨礙耕作、影響出苗等不良現象。
我國有大量的稻杆,其中帶來了很多問題,在全量稻稈機械化還田中,遇到了稻稈量大,還田腐熟慢,稻稈不容易降解,從而導致了出苗,整地和秧苗生長容易缺氧,易倒伏,黃苗等新問題。
草魚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在自然狀態下成魚以吃水草為主。喜食的種類有苦草、輪葉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投餵各類喜吃的水草,陸生禾本科草類和各類精飼料。由魚苗培育早期階段幼魚吃細小原生動物,到夏花階段轉吃枝角類等大型浮遊動物並向吃食浮萍和細嫩的水、陸草類轉化。各生長階段都喜吃人工精飼料。隨著淡水養殖事業的發展,餌料來源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青、草魚的餌料,已經影響到生產的發展。為了擴大餌料來源,尋找代餌料,利用農副作物秸稈為代餌料,成為一大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目前我國有大量的稻杆,在稻稈機械化還田中,稻稈量大,還田腐熟效率慢,稻稈不容易降解,而且淡水養殖草魚中,餌料來源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對草魚的養殖和馴化,得到食用水稻秸稈的草魚,放入水稻秸稈田中對秸稈進行養殖並處理的方法,本發明先取草魚魚苗用魚粉飼料進行養殖,養殖後投餵水稻秸稈製備得到的草魚飼料,長至不同階段對飼料的量進行調整,隨後將草魚飼料和水稻秸稈混合進行餵養,並不斷調節水稻秸稈的比例,直至草魚以水稻秸稈為生,收集成活後的草魚放入水稻秸稈田中進行養殖,本發明養殖得到的草魚,以食用水稻秸稈為食,養殖方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展綜合利用,既能解決養魚餌料不足的問題,又能解決水稻秸稈還田困難的問題,具有綜合的經濟效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65~75份水稻秸稈粉末、8~12份米糠粉、5~10份麥麩粉、4~6份魚粉、1~3份蚯蚓粉、5~10份豆餅粉和1~3份菜籽油,攪拌混合後得草魚飼料,備用;
(2)選取100~150條體長10~12cm的草魚魚苗加入到30~50L的淡水中,並放入水箱中養殖,設置水箱的溫度為15~20℃,光照強度2000~5000lux,向水箱中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1~2%,先向水箱中投入魚苗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餵養2次,間隔10~12h,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5~10%,每天進行充氣3~5h,持續餵養1~2個月;所述的魚苗飼料是由魚粉、水稻秸稈粉和蝦殼粉按質量比3:1:2混合而得;
(3)待上述養殖結束後向水箱中繼續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3~5%,隨後投入步驟(1)備用的草魚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間隔8~10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8~10%,並進行充氣4~6h,持續餵養2~4個月,隨後每天間隔8~12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10~12%,並進行充氣5~7h,繼續餵養2~4個月,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400mL水,每個月按5~10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
(4)待上述餵養結束後,全天向水中投餵草魚體重的5~7%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5~7%備用的草魚飼料,每天間隔10~12h餵養一次,每天進行充氣4~6h,持續餵養2~3個月,隨後每天水箱中投餵草魚體重的8~10%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2~4%備用的草魚飼料,餵養2~4個月後每天投餵草魚體重的10~15%水稻秸稈顆粒,餵養1~2個月後收集成活後的草魚,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500mL水,每個月按10~15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
(5)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0~3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上述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2~0.4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4~6h,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0~15g/m2播撒生石灰,即可利用草魚對秸稈進行治理。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0~3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8~10個月,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2~0.4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4~6h,養殖過程中,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0~15g/m2播撒生石灰,得到的草魚比青草飼養的草魚增重量提高了10~15%,而且魚肉細膩,味道鮮美。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用水稻秸稈為飼料養殖得到的草魚,要比正常青草飼養的魚長得肥滿,味道好;
(2)本發明養殖馴化得到的草魚可以以水稻秸稈為主食,對秸稈的攝入量大,草魚的成活率高;
(3)本發明的養殖方法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展綜合利用,既能解決養魚餌料不足的問題,又能解決水稻秸稈還田困難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65~75份水稻秸稈粉末、8~12份米糠粉、5~10份麥麩粉、4~6份魚粉、1~3份蚯蚓粉、5~10份豆餅粉和1~3份菜籽油,攪拌混合後得草魚飼料,備用;選取100~150條體長10~12cm的草魚魚苗加入到30~50L的淡水中,並放入水箱中養殖,設置水箱的溫度為15~20℃,光照強度2000~5000lux,向水箱中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1~2%,先向水箱中投入魚苗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餵養2次,間隔10~12h,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5~10%,每天進行充氣3~5h,餵養1~2個月;所述的魚苗飼料是由魚粉、水稻秸稈粉和蝦殼粉按質量比3:1:2混合而得;待上述養殖結束後向水箱中繼續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3~5%,隨後投入備用的草魚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間隔8~10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8~10%,並進行充氣4~6h,餵養2~4個月,隨後每天間隔8~12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10~12%,並進行充氣5~7h,繼續餵養2~4個月,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400mL水,每個月按5~10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待上述餵養結束後,全天向水中投餵草魚體重的5~7%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5~7%備用的草魚飼料,每天間隔10~12h餵養一次,每天進行充氣4~6h,餵養2~3個月,隨後每天水箱中投餵草魚體重的8~10%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2~4%備用的草魚飼料,餵養2~4個月後每天投餵草魚體重的10~15%水稻秸稈顆粒,餵養1~2個月後收集成活後的草魚,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500mL水,每個月按10~15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0~3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上述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2~0.4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4~6h,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0~15g/m2播撒生石灰,即可利用草魚對秸稈進行治理。
實例1
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65份水稻秸稈粉末、8份米糠粉、5份麥麩粉、4份魚粉、1份蚯蚓粉、5份豆餅粉和1份菜籽油,攪拌混合後得草魚飼料,備用;選取100條體長10cm的草魚魚苗加入到30L的淡水中,並放入水箱中養殖,設置水箱的溫度為15℃,光照強度2000lux,向水箱中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1%,先向水箱中投入魚苗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餵養2次,間隔12h,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5%,每天進行充氣3h,餵養1個月;所述的魚苗飼料是由魚粉、水稻秸稈粉和蝦殼粉按質量比3:1:2混合而得;待上述養殖結束後向水箱中繼續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3%,隨後投入備用的草魚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間隔10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8%,並進行充氣4h,餵養2個月,隨後每天間隔12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10%,並進行充氣5h,繼續餵養2個月,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mL水,每個月按5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待上述餵養結束後,全天向水中投餵草魚體重的5%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5%備用的草魚飼料,每天間隔10h餵養一次,每天進行充氣4h,餵養2個月,隨後每天水箱中投餵草魚體重的8%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2%備用的草魚飼料,餵養2個月後每天投餵草魚體重的10%水稻秸稈顆粒,餵養1個月後收集成活後的草魚,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mL水,每個月按10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上述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2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4h,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0g/m2播撒生石灰,即可利用草魚對秸稈進行治理。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8個月,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2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4h,養殖過程中,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0g/m2播撒生石灰,得到的草魚比青草飼養的草魚增重量提高了10%,而且魚肉細膩,味道鮮美。
實例2
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70份水稻秸稈粉末、10份米糠粉、7份麥麩粉、5份魚粉、2份蚯蚓粉、7份豆餅粉和2份菜籽油,攪拌混合後得草魚飼料,備用;選取125條體長11cm的草魚魚苗加入到40L的淡水中,並放入水箱中養殖,設置水箱的溫度為17℃,光照強度3000lux,向水箱中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1.5%,先向水箱中投入魚苗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餵養2次,間隔11h,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8%,每天進行充氣4h,餵養1.5個月;所述的魚苗飼料是由魚粉、水稻秸稈粉和蝦殼粉按質量比3:1:2混合而得;待上述養殖結束後向水箱中繼續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4%,隨後投入備用的草魚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間隔9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9%,並進行充氣5h,餵養3個月,隨後每天間隔10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11%,並進行充氣6h,繼續餵養3個月,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300mL水,每個月按8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待上述餵養結束後,全天向水中投餵草魚體重的6%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6%備用的草魚飼料,每天間隔1h餵養一次,每天進行充氣5h,餵養2.5個月,隨後每天水箱中投餵草魚體重的9%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3%備用的草魚飼料,餵養3個月後每天投餵草魚體重的13%水稻秸稈顆粒,餵養1.5個月後收集成活後的草魚,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350mL水,每個月按13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5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上述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3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5h,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3g/m2播撒生石灰,即可利用草魚對秸稈進行治理。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25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9個月,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3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5h,養殖過程中,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3g/m2播撒生石灰,得到的草魚比青草飼養的草魚增重量提高了13%,而且魚肉細膩,味道鮮美。
實例3
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75份水稻秸稈粉末、12份米糠粉、10份麥麩粉、6份魚粉、3份蚯蚓粉、10份豆餅粉和3份菜籽油,攪拌混合後得草魚飼料,備用;選取150條體長12cm的草魚魚苗加入到50L的淡水中,並放入水箱中養殖,設置水箱的溫度為20℃,光照強度5000lux,向水箱中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2%,先向水箱中投入魚苗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餵養2次,間隔10h,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10%,每天進行充氣5h,餵養2個月;所述的魚苗飼料是由魚粉、水稻秸稈粉和蝦殼粉按質量比3:1:2混合而得;待上述養殖結束後向水箱中繼續加入稻田泥土,使水中的含泥量為5%,隨後投入備用的草魚飼料進行餵養,每天間隔8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8%,並進行充氣4h,餵養2個月,隨後每天間隔8h餵養一次,全天餵養量為草魚體重的10%,並進行充氣5h,繼續餵養2個月,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200mL水,每個月按10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待上述餵養結束後,全天向水中投餵草魚體重的7%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7%備用的草魚飼料,每天間隔12h餵養一次,每天進行充氣6h,餵養3個月,隨後每天水箱中投餵草魚體重的10%水稻秸稈顆粒和草魚體重的4%備用的草魚飼料,餵養4個月後每天投餵草魚體重的15%水稻秸稈顆粒,餵養2個月後收集成活後的草魚,在餵養的過程中,每隔一星期補充500mL水,每個月按15g/m2向水中播撒生石灰;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3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上述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4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6h,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5g/m2播撒生石灰,即可利用草魚對秸稈進行治理。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選取10m×10m收割水稻後的稻田中,向水稻田中澆灌水至高度為30cm,向澆灌後水稻田中加入成活的草魚,放入水稻中養殖10個月,每天向稻田中添加0.4cm高度的水,並每天下午16時開始,用增氧機向水稻田中增氧6h,養殖過程中,每個月向水稻田中按15g/m2播撒生石灰,得到的草魚比青草飼養的草魚增重量提高了15%,而且魚肉細膩,味道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