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06 04:52:21 3

本發明屬於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簡稱VR)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VR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VR設備,比如VR頭顯,VR眼鏡,眼鏡VR等稱呼,利用仿真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集合的產品,是藉助計算機及最新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互動手段。VR設備利用運算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用戶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用戶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從而帶給了用戶全新的觀影體驗。
但是,用戶在使用VR眼鏡觀看電影時,會因為兩眼的視力情況而產生不同的觀影效果,對於兩眼近視的用戶,尤其是兩眼近視度數不同的用戶,其在常規模式觀影時,會出現圖像模糊、兩眼視效不一致等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用戶通常是預先佩戴近視眼鏡,然後再佩戴VR眼鏡,但是這樣一來,就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需要在VR眼鏡中存在能容納近視眼鏡的空間,這樣會導致VR眼鏡體積變大;第二、由於長時間既佩戴近視眼鏡,又佩戴VR眼鏡,對用戶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第三、由於同時攜帶兩個眼鏡,容易造成嚴重的視疲勞,既影響用戶觀影體驗,又不利於保護視力。
對此,目前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在VR眼鏡中配置放大鏡,用戶戴上VR眼鏡後,手動調節放大鏡的放大倍數,以使所觀看到的圖像放大以能夠清楚地顯示。這種方案中,用戶需要先反覆調節左右兩眼對應的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操作較為繁瑣,不能方便快捷地將眼鏡度數調到合理狀態,並且每當更換用戶時,就需要重新調節一次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從而增加了VR眼鏡度數調節的繁瑣性。而如果在VR眼鏡中設置近視度數測量裝置,將大大增加VR眼鏡的成本,不適於廣泛推廣。
鑑於此,提出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本發明所要研究的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針對近視的用戶,尤其是兩眼視力不同的用戶,無法自適應地調節近視度數,以及若增加近視測量裝置,則導致成本高昂等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預先搭建一調節平臺,該調節平臺包括:一VR眼鏡、一指紋識別模塊、一用戶信息存儲模塊、一左微型驅動電機、一右微型驅動電機以及一微控制模塊;所述VR眼鏡包括眼鏡框架、左鏡片以及右鏡片,所述指紋識別模塊用於供用戶輸入指紋並識別該輸入的指紋,所述用戶信息存儲模塊用於預先存儲不同用戶的信息以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所述左微型驅動電機作用在左鏡片上,以驅動左鏡片沿用戶左眼的正前方向作遠離或靠近運動,所述右微型驅動電機作用在右鏡片上,以驅動右鏡片沿用戶右眼的正前方向作遠離或靠近運動;所述微控制模塊分別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指紋識別模塊、左微型驅動電機以及右微型驅動電機電連接,用於根據用戶信息存儲模塊反饋的用戶左、右眼視力信息,分別控制左微型驅動電機、右微型驅動電機以驅動對應的鏡片作直線運動;
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近視度數調節:
第一步,當前用戶從指紋識別模塊中輸入自己的指紋,通過指紋識別模塊識別用戶信息;
第二步,指紋識別模塊將獲取的當前用戶的用戶信息發送至微控制模塊,微控制模塊再將接收到的用戶信息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中的用戶信息相對比;
第三步,當微控制模塊檢測到當前用戶的用戶信息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中的用戶信息相對應時,則將該用戶的左、右眼視力信息分別發送至左微型驅動電機和右微型驅動電機,以根據左眼視力信息控制左微型驅動電機移動至當前當前用戶左眼前所對應的距離,並根據右眼視力信息控制右微型驅動電機移動至當前當前用戶右眼前所對應的距離;
第四步,當微控制模塊檢測到當前用戶的用戶信息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中的用戶信息不對應時,則說明此用戶為新用戶,則提示該用戶輸入自己左、右眼的近視度數,從而根據輸入的近視度數以分別控制左微型驅動電機、右微型驅動電機以驅動對應的鏡片作直線運動至近視度數所對應的距離該用戶眼睛正前方距離;
第五步,將第四步中新用戶輸入的用戶信息以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錄入用戶信息存儲模塊中,以供以後使用時調用該用戶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平臺還包無線充電模塊;所述無線充電模塊可以為VR眼鏡進行無線充電。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無線充電模塊包括無線充電發射模塊和無線充電接收模塊 ;所述無線充電接收模塊集成於VR眼鏡上;所述無線充電發射模塊安裝於房間某處;VR眼鏡中保存有無線充電發射模塊的位置信息;所述VR眼鏡可以通過該無線充電發射模塊進行充電。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平臺還包括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模塊,該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微控制模塊連接,用於感應VR眼鏡前是否存在用戶。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平臺還包括光線亮度調節模塊,根據外界環境的光線亮度自動調節VR眼鏡內部的光線亮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線亮度調節模塊包括光線亮度採集單元、光線亮度計算單元以及光線亮度控制單元,所述光線亮度採集單元、光線亮度計算單元分別與光線亮度控制單元點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視力信息包括近視度數信息和散光度數信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微控制模塊採用TMS320DM642晶片。
本發明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
本發明涉及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預先搭建一調節平臺,該調節平臺包括VR眼鏡、指紋識別模塊、用戶信息存儲模塊、左/右微型驅動電機以及微控制模塊;VR眼鏡包括眼鏡框架、左鏡片以及右鏡片,指紋識別模塊用於供用戶輸入指紋並識別該輸入的指紋,所述用戶信息存儲模塊用於預先存儲不同用戶的信息以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所述左/右微型驅動電機作用在左/右鏡片上,以驅動左/右鏡片沿用戶左眼的正前方向作遠離或靠近運動,微控制模塊分別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指紋識別模塊、左微型驅動電機以及右微型驅動電機電連接。本發明的近視度數調節方法可靠性好、快捷方便,在無需大幅提高成本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提高VR眼鏡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在此描述的附圖僅用於解釋目的,而不意圖以任何方式來限制本申請公開的範圍。另外,圖中的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等僅為示意性的,用於幫助對本申請的理解,並不是具體限定本申請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的教導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各種可能的形狀和比例尺寸來實施本申請。在附圖中: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調節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實施例將進一步舉例說明本發明。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
參見附圖1,預先搭建一調節平臺,該調節平臺包括:一VR眼鏡、一指紋識別模塊3、一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一左微型驅動電機4、一右微型驅動電機5以及一微控制模塊1,本實施例中,所述微控制模塊1採用TMS320DM642晶片。
所述VR眼鏡包括眼鏡框架、左鏡片以及右鏡片,所述指紋識別模塊3用於供用戶輸入指紋並識別該輸入的指紋,所述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用於預先存儲不同用戶的信息以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所述左微型驅動電機4作用在左鏡片上,以驅動左鏡片沿用戶左眼的正前方向作遠離或靠近運動,所述右微型驅動電機5作用在右鏡片上,以驅動右鏡片沿用戶右眼的正前方向作遠離或靠近運動;所述微控制模塊1分別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指紋識別模塊3、左微型驅動電機4以及右微型驅動電機5電連接,用於根據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反饋的用戶左、右眼視力信息,分別控制左微型驅動電機4和右微型驅動電機5以驅動對應的鏡片作直線運動。
本實施例中,在VR眼鏡使用過程近視度數調節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調節:
第一步,當前用戶從指紋識別模塊3中輸入自己的指紋,通過指紋識別模塊3識別用戶信息。
第二步,指紋識別模塊3將獲取的當前用戶的用戶信息發送至微控制模塊1,微控制模塊1再將接收到的用戶信息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中的用戶信息相對比。
第三步,當微控制模塊1檢測到當前用戶的用戶信息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中的用戶信息相對應時,則將該用戶的左、右眼視力信息分別發送至左微型驅動電機4和右微型驅動電機5,以根據左眼視力信息控制左微型驅動電機4移動至當前當前用戶左眼前所對應的距離,並根據右眼視力信息控制右微型驅動電機5移動至當前當前用戶右眼前所對應的距離。
第四步,當微控制模塊1檢測到當前用戶的用戶信息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中的用戶信息不對應時,則說明此用戶為新用戶,則提示該用戶輸入自己左、右眼的近視度數,從而根據輸入的近視度數以控制左微型驅動電機4和右微型驅動電機5以驅動對應的鏡片作直線運動至近視度數所對應的距離該用戶眼睛正前方距離。
第五步,將以上第四步中新用戶輸入的用戶信息以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錄入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中,以供以後使用時調用該用戶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平臺還包無線充電模塊;所述無線充電模塊可以為VR眼鏡進行無線充電。
進一步地,所述無線充電模塊包括無線充電發射模塊和無線充電接收模塊 ;所述無線充電接收模塊集成於VR眼鏡上;所述無線充電發射模塊安裝於房間某處;VR眼鏡中保存有無線充電發射模塊的位置信息;所述VR眼鏡可以通過該無線充電發射模塊進行充電。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平臺還包括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模塊,該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微控制模塊連接,用於感應VR眼鏡前是否存在用戶。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平臺還包括光線亮度調節模塊,根據外界環境的光線亮度自動調節VR眼鏡內部的光線亮度。
進一步地,所述光線亮度調節模塊包括光線亮度採集單元、光線亮度計算單元以及光線亮度控制單元,所述光線亮度採集單元、光線亮度計算單元分別與光線亮度控制單元點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視力信息包括近視度數信息和散光度數信息。
本發明涉及一種VR眼鏡近視度數調節的方法,預先搭建一調節平臺,該調節平臺包括VR眼鏡、指紋識別模塊3、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左/右微型驅動電機5以及微控制模塊1;VR眼鏡包括眼鏡框架、左鏡片以及右鏡片,指紋識別模塊3用於供用戶輸入指紋並識別該輸入的指紋,所述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用於預先存儲不同用戶的信息以及對應的左、右眼視力信息,所述左/右微型驅動電機5作用在左/右鏡片上,以驅動左/右鏡片沿用戶左眼的正前方向作遠離或靠近運動,微控制模塊1分別與用戶信息存儲模塊2、指紋識別模塊3、左微型驅動電機4以及右微型驅動電機5電連接。本發明的近視度數調節方法可靠性好、快捷方便,在無需大幅提高成本的情況下,能夠確保使用者方便快捷地使用VR眼鏡,大大提高VR眼鏡適用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使用術語「包含」或「包括」來描述這裡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的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構成的實施方式。這裡通過使用術語「可以」,旨在說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屬性都是可選的。
多個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能夠由單個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來提供。另選地,單個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可以被分成分離的多個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用來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的公開「一」或「一個」並不說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
應該理解,以上描述是為了進行圖示說明而不是為了進行限制。通過閱讀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許多實施方式和許多應用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教導的範圍不應該參照上述描述來確定,而是應該參照前述權利要求以及這些權利要求所擁有的等價物的全部範圍來確定。出於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參考包括專利申請和公告的公開都通過參考結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權利要求中省略這裡公開的主題的任何方面並不是為了放棄該主體內容,也不應該認為申請人沒有將該主題考慮為所公開的申請主題的一部分。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申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並非用以限制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申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