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植保無人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9:33:21 1

本發明涉及農業植保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智能植保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廣泛用於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幹擾等。無人駕駛飛機,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備受世界各國軍隊的青睞。
近年來,無人機的廣泛應用使得農業、林業能夠符合現代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的要求。植保無人機的應用大大彌補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短板,促進了現代農業自動化的發展。但無人機操作時由於陣風的幹擾和執行轉彎、急停等操作時,藥液由於慣性產生晃動,致使無人機重心變化,從而迫使無人機不斷的調整飛行姿態,進而影響飛行的穩定性和農藥噴灑的均勻性,甚至可能出現由於重心的變化導致飛行不穩致使無人機的失控墜機等現象。
植保無人機在作業過程中,植保作物種類不同、同種作物不同植保目標或使用不同航空植保藥劑等均要求植保藥液噴灑流量、藥液噴灑霧滴直徑不同。針對這種情況,現在通常在植保作業前,通過調節植保機遙控器來調整植保無人機藥液噴灑流量。但是在植保機作業過程中,植保無人機不同飛行速度下,藥物噴灑流量理應根據其飛行速度快慢有所調整,如飛行速度變快應加大藥液噴灑流量,飛行速度變慢應減小藥液噴灑流量。目前植保無人機無法根據飛行速度自動調節藥液噴灑流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能植保無人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植保無人機,包括藥箱和旋翼支架,所述藥箱的外側設置有若干安裝板,所述旋翼支架通過安裝板安裝在藥箱上,旋翼支架的外端安裝有旋翼,所述旋翼的下端設置有測距傳感器,旋翼的外側設置有紅外攝像頭,藥箱上設置有路線計算儀和主控制器,所述測距傳感器、紅外攝像頭和路線計算儀的輸出端均與主控制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旋翼與主控制器電性連接,藥箱的下端設置有噴藥泵,所述噴藥泵的輸出端設置有輸藥管,所述輸藥管的下端設置有離心噴頭,藥箱的外側下部設置有標準施藥控制器,所述標準施藥器上設置有gps,所述gps通過信號線與標準施藥器連接,標準施藥器通過信號線與噴藥泵的電調連接,藥箱的下端左右對稱的設置有緩衝裝置,所述緩衝裝置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下端設置有減震板,所述減震板上左右對稱的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置有上壓板和下壓板,減震板的下側和下壓板的下側均設置有減震彈簧,上壓板的下側設置有彈性塑料,減震板的下側還左右對稱的設置有伸縮杆,滑軌的下端連接有儲油箱,所述儲油箱的左右兩端設置有油缸,所述伸縮杆的下端與設置在油缸內的活塞連接,所述緩衝裝置的下端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下側設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板,藥箱的內部設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將藥箱分割成進藥腔、儲藥腔和輸藥腔,進藥腔的上端設置有加藥管,儲藥腔的中間設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側設置有若干豎板,所述豎板將儲藥腔分隔穿若干小腔體,每個小腔體上端的上隔板上均開設有進藥口,每個小腔體的下端均設置有伸進輸藥腔的出藥管,所述輸藥腔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立板,所述立板將儲藥腔分割成若干空腔,若干空腔相連通,輸藥腔的下端中間設置有下藥管,所述下藥管與噴藥泵的進藥端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標準施藥控制器包括單片機最小系統。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藥泵的電調選用無刷電調。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小腔體和空腔的數量相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儲藥腔容積是輸藥腔容積的4-5倍。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減震板和滑軌滑動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杆的上端與藥箱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緩衝裝置的結構設置,當支撐板落到地面時,先通過對液壓油的擠壓進行一次減震,在通過減震板下側的減震彈簧實現二次減震,然後通過彈性塑料和下壓板下側的減震彈簧的配合實現三次減震,實現了多重減震的效果,減震效果好,可以降低裝置對地面的衝擊,減小裝置產生的震動,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標準施藥裝置的設置,植保無人機在作業過程中,該裝置自動檢測植保無人機飛行速度,若植保無人機飛行速度發生變化,其自動調整藥液噴灑流量,達到標準施藥目的,路線計算儀的設置,測距傳感器能夠測量作物的高度,主控制器根據數據調節植保機的飛行高度,紅外攝像頭能夠偵探作物地形,並與路線計算儀聯動工作制定最佳噴灑路線,使作物能夠得到充分的噴藥。藥箱的結構設置,由於在儲藥腔相隔區域之間聯通通道較小,這就有效地阻止藥液在短時間內的相互流動,使得陣風乾擾、無人機轉彎、急停操作時,由藥液慣性產生的震動只能在相隔區域內產生震蕩,這種分割開的震蕩對無人機的重心的移動影響極小,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的震蕩,結構簡單、堅固實用,所以使用本發明藥箱可以使無人機更加平穩的飛行和均勻的噴灑農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緩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藥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智能植保無人機,包括藥箱1和旋翼支架2,所述藥箱1的外側設置有若干安裝板,所述旋翼支架2通過安裝板安裝在藥箱1上,旋翼支架2的外端安裝有旋翼3,所述旋翼3的下端設置有測距傳感器4,旋翼3的外側設置有紅外攝像頭5,藥箱1上設置有路線計算儀6和主控制器7,所述測距傳感器4、紅外攝像頭8和路線計算儀6的輸出端均與主控制器7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旋翼3與主控制器7電性連接,路線計算儀6的設置,測距傳感器4能夠測量作物的高度,主控制器7根據數據調節植保機的飛行高度,紅外攝像5頭能夠偵探作物地形,並與路線計算儀6聯動工作制定最佳噴灑路線,使作物能夠得到充分的噴藥。
藥箱1的下端設置有噴藥泵8,所述噴藥泵8的輸出端設置有輸藥管9,所述輸藥管9的下端設置有離心噴頭10,藥箱1的外側下部設置有標準施藥控制器11,所述標準施藥器11上設置有gps12,所述gps12通過信號線與標準施藥器11連接,標準施藥器11通過信號線與噴藥泵8的電調連接,所述噴藥泵8的電調選用無刷電調,所述標準施藥控制器11包括單片機最小系統,標準施藥裝置11的設置,植保無人機在作業過程中,該裝置自動檢測植保無人機飛行速度,若植保無人機飛行速度發生變化,其自動調整藥液噴灑流量,達到標準施藥目的。
藥箱1的下端左右對稱的設置有緩衝裝置13,所述緩衝裝置13包括支杆19,所述支杆19的下端設置有減震板18,所述減震板18上左右對稱的設置有滑軌20,所述減震板18和滑軌20滑動連接,所述滑軌20上設置有上壓板21和下壓板22,減震板18的下側和下壓板22的下側均設置有減震彈簧28,上壓板21的下側設置有彈性塑料27,減震板18的下側還左右對稱的設置有伸縮杆25,滑軌20的下端連接有儲油箱23,所述儲油箱23的左右兩端設置有油缸24,所述伸縮杆25的下端與設置在油缸24內的活塞連接,所述支杆19的上端與藥箱1連接,所述緩衝裝置13的下端設置有連接板16,所述連接板16的下側設置有支柱14,所述支柱14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板15,緩衝裝置13的結構設置,當支撐板15落到地面時,先通過對液壓油的擠壓進行一次減震,在通過減震板18下側的減震彈簧28實現二次減震,然後通過彈性塑料27和下壓板22下側的減震彈簧28的配合實現三次減震,實現了多重減震的效果,減震效果好,可以降低裝置對地面的衝擊,減小裝置產生的震動,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藥箱1的內部設置有上隔板29和下隔板30,所述上隔板29和下隔板30將藥箱1分割成進藥腔31、儲藥腔32和輸藥腔33,進藥腔31的上端設置有加藥管34,儲藥腔32的中間設置有支柱35,所述支柱35的外側設置有若干豎板36,所述豎板36將儲藥腔32分隔穿若干小腔體37,每個小腔體37上端的上隔板上均開設有進藥口38,每個小腔體37的下端均設置有伸進輸藥腔33的出藥管39,所述輸藥腔33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立板40,所述立板40將儲藥腔33分割成若干空腔,若干空腔相連通,輸藥腔33的下端中間設置有下藥管41,所述下藥管41與噴藥泵8的進藥端連接,所述小腔體37和空腔的數量相同,所述儲藥腔32容積是輸藥腔33容積的4-5倍,藥箱1的結構設置,由於在儲藥腔32相隔區域之間聯通通道較小,這就有效地阻止藥液在短時間內的相互流動,使得陣風乾擾、無人機轉彎、急停操作時,由藥液慣性產生的震動只能在相隔區域內產生震蕩,這種分割開的震蕩對無人機的重心的移動影響極小,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的震蕩,結構簡單、堅固實用,所以使用本發明藥箱可以使無人機更加平穩的飛行和均勻的噴灑農藥。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