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06 07:04:2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製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背景高血壓病是如何誕生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明了血壓計,量到血管的舒張壓、收 縮壓數據。許多被量到高血壓的病患者,我們應想辦法將血壓提高至更高,以助心臟排除循 環障礙,如運動,有恆的運動,可以使血壓增高,以助排汗,汗出後許多所謂高血壓的問題 就迎刃而解,是以要升高血壓而不是要降血壓,才能根本解決高血壓的問題,但血壓也不能 猛升——即不能過度劇烈的運動,使衰弱的心臟負荷過重。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範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1991年對15歲 以上94萬人群抽樣普査,高血壓標化患病率為11.26%,與1979-1980年相比,IO年間患病 率增加25%。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佔我國死亡原因的79%, 其中心血管病將佔首位。為了遏制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來,保證人民健康,保證下一世紀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 展,在全國範圍內大力開展高血壓病的防治,積極治療高血壓病患者,同時控制整個人群的 血壓水平,已刻不容緩。為了迎接這一嚴峻挑戰,更新知識,進一步提高高血壓防治的科技含量,衛生部、中國 高血壓聯盟組織國內行政管理、預防醫學、心血管、腎臟、內分泌和婦產科專家,共同討論、 總結、分析近年來國際、國內高血壓病的防治經驗及流行病學、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科研成果, 參考《1999WH0/ISH高血壓處理指南》和《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 員會第六次報告》,撰寫《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我國的高血壓病診斷、治療標準進行自 1959年以來的第五次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據我國當前的條件和國際上的共識,指導內科及心 血管病專業醫生防治高血壓病。治療高血壓的目的不僅在於降低血壓本身,還在於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險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壓的治療還應包括影響高血壓患者的其 它危險因素的治療。雖然嚴重高血壓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輕、中度高血壓 的影響面最廣,故防治應以此為重點。在高血壓的診斷和分層方面,本指南採納了《1999年 WH0/ISH指南》的標準,使我國的高血壓防治既根據自己的條件和經驗又與國際接軌。高血壓是多因素疾病,臨床治療中應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遺傳、社會和個性背景,因 人而異地作最佳選擇。本發明所述藥物具有調節血壓、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等功效,可用於預防治療並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其毒副作用小,不易產生耐藥性,療效顯著,成本低廉,能夠滿足病人的需求。發明內容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以滿足病人的需求。 本發明的目地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1、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的製劑生地黃40—120份 丹參10—80份 薑黃20—100份側柏葉40 —120份 柏子仁20 — 100份 菊花40 — 120份決明子20—100份 紅花20—100份 天麻40 — 120份薑黃70份 決明子70份 紅花70份 天麻90份大黃10—80份 五味子10 — 80份 澤瀉20—100份 白茅根40—120份2、 本發明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生地黃90份 丹參50份 大黃50份 側柏葉90份 五味子50份 柏子仁70份 澤瀉70份 菊花90份 白茅根90份3、 該製劑的製備方法為(1) 取生地黃、柏子仁、澤瀉、菊花、白茅根,混合,加水煎煮2 4次,每次加6 10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 2小時,合併水煎液,濾過;(2) 取側柏葉、紅花,加水提取揮髮油6 io小時,揮髮油用e-環糊精包合,低溫減壓乾燥後,備用;(3) 取(2)中水提液濾過,殘渣加水煎煮1 2小時,濾過,與(1)的水煎液合併, 濃縮至50 70。C相對密度為1.13-1.18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濃度為55-75%,放 置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50-70。C相對密度1.13-1. 18,低溫 乾燥,粉碎成細粉,備用;(4) 取丹參、薑黃、大黃、決明子、五味子、天麻,混合,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 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I 0),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天後,緩緩滲漉, 收集初漉液適量,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流出,續漉液濃縮至 適量,加入初漉液,混合,濃縮至流浸膏,乾燥,粉碎成細粉,備用;(5) 兩藥粉及揮髮油包合物,混合,經過常規工序直接或/和加入藥物賦型劑,包括澱粉、糊精、蔗糖、乳糖、磷酸氫鈣等無機鹽類填充劑、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 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硬脂酸鎂、滑石粉或以上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物等,製成的供內服中 藥製劑,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等。本發明製劑主要是由生地黃、乃參、等共十三味中藥原料製成。其功能為調節血壓、降 低血脂、降低血糖,可用於預防治療並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其毒副作用小,不易 產生耐藥性,療效顯著,成本低廉,能夠滿足病人的需求。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 實例基於本發明上述主題範圍,但不限於以下實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顆粒劑採用以下中藥原料組方薑黃70g決明子70g 紅花70g 天麻90g丹參50g 側柏葉90g 柏子仁70g 菊花90g生地黃90g 大黃50g 五味子50g 澤瀉70g 白茅根90g 其製備方法為(1) 取生地黃90g、柏子仁70g、澤瀉70g、菊花90g、白茅根90g,混合,加水煎煮3 次,每次加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合併水煎液,濾過;(2) 取側柏葉90g、紅花70g,加水提取揮髮油8小時,揮髮油用e-環糊精包合,50 'C減壓乾燥後,備用;(3) 取(2)中水提液濾過,殘渣加水煎煮1小時,濾過,與(1)的水煎液合併,濃 縮至6(TC相對密度為1.15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濃度為60%,放置過夜,濾過, 濾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6(TC相對密度1. 15,低溫乾燥,粉碎成細粉,備用;(4) 取丹參50g、薑黃70g、大黃50g、決明子70g、五味子50g、天麻90g,混合,粉 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I 0),用70%乙醇作溶劑, 浸漬2天後,緩緩滲漉,收集初漉液約2000ml,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使可溶性 成分完全流出,續漉液濃縮至3000ml,加入初漉液,混合,濃縮至流浸膏,乾燥, 粉碎成細粉,備用;(5) 兩藥粉及揮髮油包合物,混合,加入澱粉和糊精比例為1:3的混合物約135g,加 入滑石粉約35g,混勻,用乙醇制粒,得顆粒劑,即得。實施例2: —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片劑採用以下中藥原料組方:生地黃120g 大黃80g丹參80g薑黃100g側柏葉120g決明子100g五味子80g柏子仁100g紅花100g澤瀉100g菊花120g天麻120g白茅根120g 其製備方法為(1) 取生地黃、菊花、白茅根各120g,柏子仁、澤瀉各100g,混合,加水煎煮4次, 每次加IO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合併水煎液,濾過;(2) 取側柏葉120g、紅花100g,加水提取揮髮油10小時,揮髮油用p-環糊精包合, 6(TC減壓乾燥後,備用;(3) 取(2)中水提液濾過,殘渣加水煎煮2小時,濾過,與(1)的水煎液合併,濃 縮至65'C相對密度為1.13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濃度為65%,放置過夜,濾過, 濾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65'C相對密度1.13,低溫乾燥,粉碎成細粉,備用;(4) 取丹參、大黃、五味子各80g,薑黃、決明子、天麻各100g,混合,粉碎成粗粉, 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I 0),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天後, 緩緩滲漉,收集初漉液約4000ml,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流出, 續漉液濃縮至6000ml,加入初漉液,混合,濃縮至流浸膏,乾燥,粉碎成細粉, 備用;(5) 兩藥粉及揮髮油包合物,混合,加入澱粉約185g,乳糖約65g及0. 1%用量的硬 脂酸鎂,混合均勻,壓製成片,即得片劑。實施例3: —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膠囊劑 採用以下中藥原料組方生地黃40g 丹參10g 薑黃20g大黃10g 側柏葉40g 決明子20g五味子10g 柏子仁20g 紅花20g澤瀉20g 菊花40g 天麻40g白茅根40g 其製備方法為(1)取生地黃、菊花、白茅根各40g,柏子仁、澤瀉各20g,混合,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6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合併水煎液,濾過;(2) 取側柏葉40g、紅花20g,加水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用e-環糊精包合,40 'C減壓乾燥後,備用;(3) 取(2)中水提液濾過,殘渣加水煎煮1小時,濾過,與(1)的水煎液合併,濃 縮至50'C相對密度為1.17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濃度為60%,放置過夜,濾過, 濾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50'C相對密度1. 17,低溫乾燥,粉碎成細粉,備用;(4) 取丹參、大黃、五味子各10g,薑黃、決明子、天麻各40g,混合,粉碎成粗粉, 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I 0),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天後, 緩緩滲漉,收集初漉液約1000ml,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流出, 續漉液濃縮至2000ml,加入初漉液,混合,濃縮至流浸膏,乾燥,粉碎成細粉, 備用;(5) 兩藥粉及揮髮油包合物,混合,加入澱粉和蔗糖粉比例為5:1的混合物約140g, 混勻,用90%的乙醇製成顆粒,過篩,整粒,即得顆粒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重量單位按份計的以下中藥原料製成的。生地黃40-120份 丹參10-80份 薑黃20-100份大黃10-80份 側柏葉40-120份 決明子20-100份五味子10-80份 柏子仁20-100份 紅花20-100份澤瀉20-100份菊花40-120份天麻40-120份白茅根40-120份。
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各原料配比是<丹參50份 側柏葉90份 柏子仁70份 菊花90份薑黃70份 決明子70份 紅花70份 天麻90份生地黃90份 大黃50份 五味子50份 澤瀉70份 白茅根90份。
3、 如權利要求1 —2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該中藥製劑的製備 方法為(1) 取生地黃、柏子仁、澤瀉、菊花、白茅根,混合,加水煎煮2 4次,每次加6 10倍 藥材量的水煎煮1 2小時,合併水煎液,濾過;(2) 取側柏葉、紅花,加水提取揮髮油6 10小時,揮髮油用環糊精包合,低溫減壓 乾燥後,備用;(3) 取(2)中水提液濾過,殘渣加水煎煮1 2小時,濾過,與(1)的水煎液合併,濃縮 至50 7(TC相對密度為1. 13-1. 18的浸膏,加乙醇至醇濃度為55-75%,放置過夜, 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並濃縮至50-70'C相對密度1. 13-1. 18,低溫乾燥,粉碎成 細粉,備用;(4) 取丹參、薑黃、大黃、決明子、五味子、天麻,混合,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與浸 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I 0),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天後,緩緩滲漉,收集 初漉液適量,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流出,續漉液濃縮至適量,加 入初漉液,混合,濃縮至流浸膏,乾燥,粉碎成細粉,備用;(5) 兩藥粉及揮髮油包合物,混合,經過常規工序直接或/和加入藥物賦型劑製成的供內服 中藥製劑。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藥物賦型劑包括澱粉、 糊精、蔗糖、乳糖、磷酸氫鈣等無機鹽類填充劑、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硬脂酸鎂、滑石粉或以上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物,但不限於此。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該製劑的劑型可以是片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但不限於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內服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製劑主要是由下列中藥原料製成生地黃、丹參、薑黃、大黃、側柏葉、決明子、五味子、柏子仁、紅花、澤瀉、菊花、天麻、白茅根。該製劑下的藥物的功能為調節血壓、降低血脂、降低血糖,可用於預防治療並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其毒副作用小,不易產生耐藥性,療效顯著,成本低廉,能夠滿足病人的需求。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1264290SQ20081010454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1日
發明者顏麗君 申請人: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