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2023-05-06 04:31:02 1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軟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軟體研發審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民用機載軟體研製領域,權威的安全標準DO-178B/C是一套民用航空機載軟體研製和審定的指南,是廣受業界認可、推薦的符合性方法。
其中,DO-178B/C明確定義軟體符合性評審的目標是確信那些作為合格審查申請一部分而提交的軟體產品:軟體生命周期過程是完整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是完整的,可執行目標代碼受控且能重新生成。
該評審應確定:
a.已完成那些針對合格審查而規劃的軟體生命周期過程活動,包括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生成,完成活動的記錄得到保存。
b.根據具體系統需求、安全相關需求、或軟體需求所開發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能追蹤至相應的需求。
c.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符合軟體計劃和標準,並按照軟體配置管理計劃進行控制。
d.問題報告符合軟體配置管理計劃,經過了評估,並且問題報告的狀態得到記錄。
e.與軟體需求的偏離被記錄,並經過批准。
f.可執行目標代碼能根據已歸檔的原始碼重新生成。
g.加載指令經過發布,根據該指令,能成功地加載已批准的軟體。
h.對先前軟體符合性評審時遺留的問題報告重新進行評估,以確定它們的狀態。
i.如果先前開發的軟體用於合格審查,那麼當前的軟體產品基線可追蹤至先前開發軟體對應的基線,以及對該基線所做的、經批准的更改。
在合格審定的過程中,審定機構會對申請者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包含軟體生命周期數據、軟體項目進展和記錄、及其他符合DO-178B目標的證據,可以包括文件閱讀、與項目成員面談、親眼見證項目活動、數據採樣、發布會等形式進行。
通常申請方需要在根據審查機構的要求,在不同的階段,提供所必需的審查數據,由審查機構,給出審查結論或反饋意見。
在DO-178B/C明確地指出必須要在如下數據之間建立雙向的追蹤關係,如圖1所示,包括:
-分配到軟體的系統需求與高層需求
-高層需求與低層需求
-低層需求與原始碼
-高層需求與測試用例
-低層需求與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與測試規程
如圖2所示的軟體審查過程展示了審定機構介入申請方進行審查的時機及審查的類型。
-軟體計劃審查(SOI#1):應在最初的軟體計劃過程完成(即大部分的計劃和標準完成並通過評審)時進行;
-軟體開發審查(SOI#2):應在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至少50%)軟體開發數據(即需求、設計、代碼)完成並通過評審時進行;
-軟體驗證審查(SOI#3):應在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至少50%)軟體驗證和測試數據完成並通過評審時進行;
-軟體最終審查(SOI#4):應在已完成最終的軟體構建和軟體驗證、進行了軟體符合性評審、軟體應用程式已準備好進行系統符合性批准之時進行;
審查工作過程如圖3所示,表示一般由申請方人工準備需要審查的數據,如軟體生命周期數據、軟體生命周期活動等內容,通過傳統的方式如郵件,移動存儲設備拷貝,提交至審定機構進行審查,由審定機構給出反饋意見及審查結論。
現有的審查流程存在以下缺點:
1)申請方需要人工整理審查數據。人工整理審查數據,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可能會出現錯誤,導致審查沒有通過。
2)審查數據存在不真實性的可能。申請方人工整理審查數據,可能存在人為作弊、數據造假的情況,如果審查通過,投入使用,可能產生巨大的損失甚至會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3)審查機構需要人工一一對比審查數據。審查機構對於申請方提供的數據進行審查時,無法清晰審查,容易發生遺漏,容易發生錯誤,導致審查信用的不可靠,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4)審查粒度較粗。一般申請方會以文檔或者代碼包的形式,提供符合性證據,使得必須完成整篇文檔(或代碼等),審查機構才能進行審查,造成審查機構不能靈活介入項目進行審查,對於有進度要求的項目,可能會浪費寶貴時間,影響項目進度和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自動完成審查,提高審查粒度的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及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具有如下構成:
該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包括:
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用於配置審查數據類型,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模塊包括:
-軟體計劃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計劃文件及所述的軟體計劃的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計劃包括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和軟體編碼標識;
-軟體開發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開發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的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和追蹤關係數據;
-軟體驗證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驗證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的驗證結果、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和軟體配置索引;
-軟體最終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最終文件及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的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包括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
審查數據獲取模塊,用於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審查結果鑑定模塊,用於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所述的審查結果鑑定模塊包括:
-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單元,用於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
-更改控制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
還包括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所述的系統包括:
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用於配置審查數據類型;
審查數據獲取模塊,用於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審查結果鑑定模塊,用於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
較佳地,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模塊包括:
-軟體計劃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計劃文件及所述的軟體計劃的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計劃包括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和軟體編碼標識;
-軟體開發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開發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的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和追蹤關係數據;
-軟體驗證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驗證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的驗證結果、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和軟體配置索引;
-軟體最終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最終文件及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的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包括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
較佳地,所述的審查結果鑑定模塊包括:
-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單元,用於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
-更改控制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
更佳地,所述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單元,用於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具體為:
-根據軟體生命周期的輸入數據,檢查是否每條系統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原始碼;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高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規程;
-根據低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規程。
更佳地,所述的更改控制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具體為:
-將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FOG數據每一條的不同版本進行比對,檢查是否每個版本的更改,且都有相對應的問題報告進行記錄;
-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並從該處重複軟體生命周期過程,從外部獲取問題報告,讀取問題報告修改的具體的FOG數據,檢查相應更改是否根據FOG數據粒度的追蹤關係進行了影響分析。
還包括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審查證據設定步驟,配置審查數據類型,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步驟;
審查數據獲取步驟,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審查結果鑑定步驟,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
還包括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審查證據設定步驟,配置審查數據類型,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步驟包括:
-軟體計劃審查步驟,審查軟體計劃文件及所述的軟體計劃的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計劃包括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和軟體編碼標識;
-軟體開發審查步驟,審查軟體開發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的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和追蹤關係數據;
-軟體驗證審查步驟,審查軟體驗證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的驗證結果、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和軟體配置索引;
-軟體最終審查步驟,審查軟體最終文件及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的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包括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
(2)審查數據獲取步驟,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3)審查結果鑑定步驟,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所述的審查結果鑑定步驟包括:
-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步驟,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
-更改控制審查步驟,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
較佳地,所述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步驟,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具體為:
-根據軟體生命周期的輸入數據,檢查是否每條系統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原始碼;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高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規程;
-根據低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規程。
較佳地,所述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步驟,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具體為:
-將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FOG數據每一條的不同版本進行比對,檢查是否每個版本的更改,且都有相對應的問題報告進行記錄;
-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並從該處重複軟體生命周期過程,從外部獲取問題報告,讀取問題報告修改的具體的FOG數據,檢查相應更改是否根據FOG數據粒度的追蹤關係進行了影響分析。
採用了該發明中的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及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審查數據已設定好,並可自動從申請方獲取審查數據,避免了由申請方人工整理數據,為申請方節省了大量人力,同時避免了人工失誤,造成審查數據的缺失、遺漏;
2、從申請方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自動獲取數據,可以獲取申請方的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不經過申請方人工整理美化數據,杜絕了數據造假的情況;
3、審查結構可以用幾秒的時間快速得出數據追蹤要求、更改控制的審查結果,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進行一一比對;
4、基於FOG數據進行審查,細化了審查粒度,可以在整篇文檔完成大部分時,即可由審定機構介入進行審查,及時反饋審查結果,儘早發現問題,儘早更改。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數據追蹤關係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軟體審查過程的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的審查工作過程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的模塊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方法的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的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及方法的更改控制審查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該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包括:
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用於配置審查數據類型,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模塊包括:
-軟體計劃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計劃文件及所述的軟體計劃的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計劃包括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和軟體編碼標識;
-軟體開發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開發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的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和追蹤關係數據;
-軟體驗證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驗證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的驗證結果、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和軟體配置索引;
-軟體最終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最終文件及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的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包括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
審查數據獲取模塊,用於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審查結果鑑定模塊,用於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所述的審查結果鑑定模塊包括:
-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單元,用於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
-更改控制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
還包括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所述的系統包括:
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用於配置審查數據類型;
審查數據獲取模塊,用於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審查結果鑑定模塊,用於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
在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模塊包括:
-軟體計劃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計劃文件及所述的軟體計劃的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計劃包括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和軟體編碼標識;
-軟體開發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開發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的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和追蹤關係數據;
-軟體驗證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驗證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的驗證結果、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和軟體配置索引;
-軟體最終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最終文件及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的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包括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
在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審查結果鑑定模塊包括:
-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單元,用於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
-更改控制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
在一種更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單元,用於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具體為:
-根據軟體生命周期的輸入數據,檢查是否每條系統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原始碼;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高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規程;
-根據低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規程。
在一種更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更改控制審查單元,用於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具體為:
-將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FOG數據每一條的不同版本進行比對,檢查是否每個版本的更改,且都有相對應的問題報告進行記錄;
-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並從該處重複軟體生命周期過程,從外部獲取問題報告,讀取問題報告修改的具體的FOG數據,檢查相應更改是否根據FOG數據粒度的追蹤關係進行了影響分析。
還包括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審查證據設定步驟,配置審查數據類型,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步驟;
審查數據獲取步驟,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審查結果鑑定步驟,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
還包括一種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審查證據設定步驟,配置審查數據類型,所述的審查證據設定步驟包括:
-軟體計劃審查步驟,審查軟體計劃文件及所述的軟體計劃的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計劃包括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和軟體編碼標識;
-軟體開發審查步驟,審查軟體開發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的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開發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和追蹤關係數據;
-軟體驗證審查步驟,審查軟體驗證文件及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的驗證結果、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驗證文件包括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和軟體配置索引;
-軟體最終審查步驟,審查軟體最終文件及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的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所述的軟體最終文件包括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
(2)審查數據獲取步驟,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3)審查結果鑑定步驟,鑑定獲得的數據並得到審查結果,所述的審查結果鑑定步驟包括:
-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步驟,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
-更改控制審查步驟,審查軟體的更改是否都被記錄,並將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
在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步驟,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具體為:
-根據軟體生命周期的輸入數據,檢查是否每條系統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原始碼;
-根據高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低層需求,檢查,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用例;
-根據高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規程;
-根據低層需求測試用例,檢查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規程。
在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的追蹤數據完整性審查步驟,檢查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具體為:
-將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FOG數據每一條的不同版本進行比對,檢查是否每個版本的更改,且都有相對應的問題報告進行記錄;
-軟體更改追蹤至源頭,並從該處重複軟體生命周期過程,從外部獲取問題報告,讀取問題報告修改的具體的FOG數據,檢查相應更改是否根據FOG數據粒度的追蹤關係進行了影響分析。
本發明是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裝置,主要包含審查證據的設定、自動獲取審查數據、自動鑑定審查結果三個模塊,如圖4所示。
1、審查證據的設定:
1)基於四個審查類型軟體計劃審查(SOI#1)、軟體開發審查(SOI#2)、軟體驗證審查(SOI#3)、軟體最終審查(SOI#4),配置其對應的審查數據類型;
2)軟體計劃審查(SOI#1):軟體開發計劃、軟體質量保證計劃、軟體合格審定計劃、軟體研製計劃、軟體配置管理計劃、軟體需求標準、軟體設計標準、軟體編碼標識,及其驗證結果、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
3)軟體開發審查(SOI#2):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等,及其追蹤關係數據等,和其驗證結果、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等;
4)軟體驗證審查(SOI#3):軟體需求規格說明、軟體設計說明、原始碼、目標代碼、驗證規程、用例、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及其驗證結果,和問題報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等;
軟體最終審查(SOI#4):軟體驗證數據、軟體完成綜述、軟體生命周期環境配置索引、軟體配置索引、問題報告、及質量保證和配置管理記錄。
2、自動獲取審查數據:
本模塊根據審查證據設定模塊的審查數據要求,可從申請方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如基於FOG數據的數據項編寫系統),自動獲取審查數據,供審查機構審查。
3、自動鑑定審查結果:
基於獲取的數據,系統可以自動鑑定,得到審查結果。可自動鑑定的審查結果如下:
1)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的追蹤數據是否完整:根據具體系統需求、安全相關需求、或軟體需求所開發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能追蹤至相應的需求,如圖5所示。審查數據是基於FOG數據形式的條目化數據,將條目化數據,逐條查詢比對,得到追蹤要求的審查結果。
a)根據軟體生命周期的輸入數據,即系統需求,檢查是否每條系統需求,自動比對,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
b)根據高層需求,自動比對,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
c)根據低層需求,自動比對,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原始碼
d)根據高層需求,自動比對,是否每條高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
e)根據低層需求,自動比對,是否每條低層需求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用例
f)根據高層需求測試用例,自動比對,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高層需求測試規程
g)根據低層需求測試用例,自動比對,是否每條高層需求測試用例都至少追蹤到一條低層需求測試規程
2)更改控制審查,如圖6所示。審查數據基於FOG數據形式的條目化數據。
a)是否所有更改都被記錄:
將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FOG數據每一條的不同版本進行比對,檢查是否每個版本的更改,都有相對應的問題報告進行記錄。
b)軟體更改應追蹤至其源頭,並從該處重複軟體生命周期過程。例如,在硬體/軟體集成階段發現一個錯誤,該錯誤由不正確的設計引起,那麼該錯誤將導致設計更正、編碼更正,以及相關綜合過程活動的重複。基於此要求,從外部獲取問題報告,讀取問題報告修改的具體的FOG數據,檢查相應更改是否根據FOG數據粒度的追蹤關係進行了影響分析
採用了該發明中的基於FOG數據的研發完整性輔助審查系統及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審查數據已設定好,並可自動從申請方獲取審查數據,避免了由申請方人工整理數據,為申請方節省了大量人力,同時避免了人工失誤,造成審查數據的缺失、遺漏;
2、從申請方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編寫的平臺自動獲取數據,可以獲取申請方的所有的軟體生命周期數據,不經過申請方人工整理美化數據,杜絕了數據造假的情況;
3、審查結構可以用幾秒的時間快速得出數據追蹤要求、更改控制的審查結果,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進行一一比對;
4、基於FOG數據進行審查,細化了審查粒度,可以在整篇文檔完成大部分時,即可由審定機構介入進行審查,及時反饋審查結果,儘早發現問題,儘早更改。
在此說明書中,本發明已參照其特定的實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顯然仍可以作出各種修改和變換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因此,說明書和附圖應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